•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什么是“八病”

      大道家園 2023-07-31 10:58:22

      南朝齊永明年間

      ,周颙著《四聲切韻》
      ,提出平上去入四聲
      ,而沈約將四聲的區(qū)辨同傳統(tǒng)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jié)合
      ,規(guī)定了一套五言詩創(chuàng)作時應(yīng)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
      ,這就是后人所記的“八病”,即平頭
      、上尾
      、蜂腰、鶴膝
      、大韻
      、小韻、旁鈕
      、正鈕等八種聲病
      。“四聲八病”用于永明體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
      ,對于增加詩歌藝術(shù)形式的美感
      ,增強(qiáng)詩歌的藝術(shù)效果,是有積極意義的
      。下面我們便分別論之:

      (1)平頭

      五言詩的出句第一、二字不能與對句第一
      、二字聲調(diào)相同
      。不然就犯了平頭的毛病。例如古詩“芳時淑氣清
      ,提壺臺上傾
      。”一聯(lián)中
      ,“芳”
      、“提”,都是平聲
      ,“時”
      、“壺”也都是平聲。讀起來就不好聽了,這叫做犯了平頭之病

      (2)上尾

      五言詩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與第十字(對句最后一字)不能聲調(diào)相同。不然就犯了上尾的毛病
      。例如樂府中無名氏的詩:“青青河畔草
      ,郁郁園中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柳都是上聲,犯了上尾的毛病

      (3)蜂腰

      蜂腰顧名思義是兩頭大,中間小
      。指五言詩一句內(nèi)第二字與第四字的聲調(diào)不能相同
      ,或第二字與第五字不能同是濁音聲母而第三字是清音聲母,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
      。例如蔡邕《飲馬長城窟》:“客從遠(yuǎn)方來
      ,遺我雙鯉魚?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皬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方”都是平聲字,“我”
      、“鯉”又都是濁音字
      ,中間的“雙”則是清音,讀起來兩頭重
      、中間輕
      ,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又如沈約《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昨宵何處宿
      。今晨拂露歸
      。”“晨”與“歸”同聲
      ,也犯了“蜂腰”之病

      (4)鶴膝。五言詩首句第五字不得與第三句第五字同聲

      。例如:“撥棹金陵渚
      ,遵流背城闕,浪蹙飛船影
      ,山掛垂輪月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鄙暇涞谖濉颁尽弊质巧下暎瑒t第三句末“影”字不得復(fù)用上聲
      ,此即犯鶴膝
      。又如沈約《為鄰人有懷不至》:“影逐斜月來,香隨遠(yuǎn)風(fēng)入
      。言是定知非
      ,欲哭翻成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逼渲惺拙涞谖遄帧皝怼迸c第三句第五字“非”同為平聲。即犯“鶴膝”之病

      (5)大韻

      五言詩兩句之內(nèi)不能有與韻腳同一韻部的字。又如五言詩若以“新”為韻
      ,在以上九字之中
      ,更不得有“人”、“津”
      、“鄰”
      、“身”、“陳”等與“新”同韻部之字
      。如有其類
      ,便是犯大韻。例如漢樂府:“胡姬年十五
      ,春日獨(dú)當(dāng)壚
      。”“胡”與“壚”同韻部
      ,則是犯了大韻的毛病
      。犯了大韻之病,也有在一句之中犯的
      ,如曹植詩:“涇渭揚(yáng)濁清”
      ,即“涇”與“清”是也。也有十字之內(nèi)犯的
      ,如古詩:“良無磐石固
      ,虛名復(fù)何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奔础笆迸c“益”是也

      (6)小韻。五言詩兩句各句之間除非是疊韻情形

      ,否則不能有同屬一個韻部的字
      。例如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古樹老連石
      ,急泉清露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逼渲小皹洹迸c“露”
      ,“連”與“泉”為同韻部,則是犯了小韻的毛病
      。又陸士衡《擬古歌》:“嘉樹生朝陽
      ,凝霜封其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逼渲小瓣枴迸c“霜”為同韻部
      。犯小韻。另外一種情況:疊韻
      ,兩字一處
      ,于理說得通,如“窈窕”
      、“徘徊”
      、“周流”之等,則不能算是犯小韻之病

      犯了大韻和小韻之病

      ,不足對詩文產(chǎn)生什么不好的影響,如果能避之
      ,當(dāng)然是好
      ,如果立字要切,于文調(diào)暢
      ,不可移者
      ,也可以不避。

      (7)旁紐

      旁紐
      ,即聲母相同的字。如“流”
      、“柳”
      。這里是指五言詩兩句中不相連處不能有雙聲字。(兩個字或幾個字的聲母相同的字
      ,如“公共”)比如五字句中有“月”字
      ,不得更安“魚”、“元”
      、“阮”
      、“愿”等與“月”字同聲紐字。例如:“魚游見風(fēng)月
      ,獸走畏傷蹄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逼渲小棒~”與“月”的聲母同屬,古音疑紐
      ,這就犯了旁紐的毛病
      。又如曹植《又贈丁儀王粲》:“壯哉帝王居,佳麗殊百城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逼渲小熬印迸c“殊”則是雙聲之病也。

      (8)正紐

      正紐
      ,即韻母相同而聲調(diào)不一的字。如“流”
      、“久”
      。這里是指五言詩上下兩句不能雜用聲母、韻母相同的字
      。比如五言詩“壬”
      、“衽”
      、“任”
      、“入”,四字為一紐
      ;一句之中
      ,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
      、“任”
      、“入”等字。例如古詩:“我本良家子
      ,來嫁單子庭
      。”其中“家”與“嫁”字
      ,乃是犯正紐之病

      “八病說”曾盛極一時,對促進(jìn)詩歌的聲律和諧是有積極意義的

      ,但過多的窠臼無疑限制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
      。詩詞發(fā)展到了格律時代,對它進(jìn)行了繼承和改造
      ,唐宋后人詬病者甚多
      ,更無幾人遵循。初學(xué)者了解“八病”避忌
      ,對創(chuàng)作是有益處的
      ,但也不必處處遵從
      ,作繭自縛,畢竟此說不是嚴(yán)格的格律規(guī)范
      ,是可以突破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84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
      。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解起澄清志
      。回首五云天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biāo)點
      ,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
      、行為
      、社會場景,或者用這種無標(biāo)點的句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非理性
      超詳細(xì)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康熙
      、雍正
      、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你知道他是誰么
      ?藝術(shù)這東西
      ,皇帝推薦、國家認(rèn)證什么的都沒用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1]
      ,擬托良媒益自傷[2]。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3]
      ,共憐時世儉梳妝[4]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5]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嗪弈昴陦航鹁€[6],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簡介]秦韜玉(生卒年不詳)
      桃花運(yùn)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桃花凋謝了
      ,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
      ,仍像點點跳動的火苗。以下是由應(yīng)屆畢業(yè)生簡歷網(wǎng)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關(guān)于桃花的優(yōu)美句子
      ,歡迎參考閱讀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dá)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
      ,字閬仙。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
      。烏賊魚以十只手,——熱情的手
      ,顫抖地摸索著戀愛
      ,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但這是徒然的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