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百會穴,印堂穴,印堂穴,翳風穴,頭竅陰穴,天柱穴,風池穴,太溪穴,太沖穴
眩是眼花
包含穴位:
1、按揉百會穴
位置:兩耳尖連線與前后正中線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
,按摩者在其后面,用拇指按壓百會穴半分鐘,先順時針方向揉1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揉1分鐘,以酸脹感向頭部四周放散為佳。功效:治療眩暈、頭痛
、驚悸、健忘、低血壓、中風、癲癇2、推抹印堂穴
位置:雙眉頭中間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
功效:治療頭痛、頭暈眼花
3、按揉翳風穴
位置:雙眉頭中間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坐于其頭后
,用拇指從鼻子向額頭方向推抹印堂穴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功效:治療頭痛
、頭暈眼花、眼睛疲勞、黑眼圈、額頭皺紋、鼻塞、酒渣鼻、鼻竇炎等。4、按揉頭竅陰
位置:頭部兩側(cè)
,耳朵后高骨的后上方。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
,按摩者坐于其頭后,兩手拇指同時著力按壓頭竅陰穴半分鐘,或一手扶住被按摩者頭部,一手拇指按壓頭竅陰穴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功效:治療眩暈、咼血壓
、偏頭痛5、點按天柱穴
位置:頸處
,后發(fā)際正中旁開大筋外。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坐于其頭后
,食指、拇指同時著力,點按兩側(cè)天柱穴約1分鐘,或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該穴,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功效:治療眩暈
、頭痛、落枕、惡心嘔吐、眼睛疲勞、頸椎酸痛、憂郁癥等。6、揉捏風池穴
位置:頸后兩側(cè)枕骨下方
,發(fā)際的兩邊大筋外側(cè)凹陷處。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
,按摩者在其頭后,一手扶住被按摩者前額,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于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功效:治療高血壓眩暈、頭脹痛、面部烘熱
7、按揉三陰交
位置:小腿內(nèi)側(cè)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被按摩者三陰交穴約1分鐘
功效:治療局血壓頭痛
8 位置:內(nèi)踩正后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或仰臥 功效:治療高血壓、耳鳴 9 位置:腳背面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手握住前足 功效:治療眩暈 局部按摩: 輪刮眼眶 拿揉肩并疏暢法:按摩者雙手手指分別拿揉被按摩者肩部兩側(cè)肌群約5?10分鐘,然后 小貼士: 治療眩暈的食療法: 1 2 3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tuina/233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