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
,今年的主題是“溝通理解關愛 ,心理和諧健康”.hzh {display: none; }八成休學因心理問題
“現在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學生
逄淑濤介紹說
學業(yè)壓力大成誘病首因
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心理疾病頻發(fā)呢?“首先就是學業(yè)壓力大
“我今天下午剛接診了一個因為壓力大不想上學的高中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蓖豕谲姼嬖V記者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能過分溺愛
王冠軍對記者說,現在的孩子從小在蜜罐里長大
,缺乏抗挫折能力。家長要正確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挫折、失敗。孩子失敗后家長要幫著找原因 ,接納孩子,不要提出過分的要求,重視過程而不是結果。不良親子關系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王冠軍接診的一個初一女孩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女孩今年13歲了
,她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父母就強調素質教育,所以在她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讓她學鋼琴,孩子在上五年級的時候鋼琴已經考到了六級。但是在孩子學琴的過程中,她的母親一直坐在旁邊陪著,如果孩子出現錯誤,不是打就是罵“這就是父母過分追求完美
王冠軍說,除了學習壓力大導致孩子患精神疾病外
■分析
社會變化快“心病”患者增
王冠軍告訴記者
,他最近接診了一位患抑郁癥的小伙子。據介紹,小伙子姓張,今年25歲,大學畢業(yè)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沒多久,公司派他到青島的分公司,當時小張心里不高興,但還是過來了,在青島工作期間,他交了個女朋友,剛剛穩(wěn)定,公司又安排他去濟南,小張一時沒法接受,因為他怕女朋友跟他分手,最后決定辭職。誰知辭職后,女朋友嫌他沒工作,天天叨叨他,小張覺得很痛苦,晚上失眠睡不著覺,得了抑郁癥。王冠軍介紹說,雖然沒有做詳細統(tǒng)計
,但是從門診上看,病號數比五年前翻了一番?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擴展閱讀:一、精神病的檢查針對精神病的檢查診斷工作
,專家提出了RDC診斷標準:活動期至少具有下列兩項者,可確診為精神分裂癥,具備一項者,作為疑似病例處理。1、思維被廣播
,思維被插入,思維被奪。2
、被支配(或被影響)妄想,其他怪異的妄想,或多個妄想。3
、軀體妄想、夸大妄想、虛無妄想或其他妄想,但不伴被害或嫉妒內容,且持續(xù)一周以上。4
、任何類型的妄想,伴任何形式的幻覺,且持續(xù)一周以上,這也是精神病的檢查診斷標準。5、持續(xù)評述患者行為或思想的幻聽
6、與患者的情緒不協(xié)調的言語性幻聽
7
8、顯著的思維形式障礙
目前
大學生心理教育的相關論文篇一《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啟示》
【摘 要】目前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1-0144-02
積極心理學的觀點表明
,所謂的積極心理學不僅僅在于如何治療心理疾病和保護人類心理健康的研究,還是研究幸福、快樂、滿意的一門心理學科學。積極心理學要求,每一位心理學家都要以一種極其開放的、欣賞的眼光去審視人類的潛力一、積極心理學簡要介紹
(一)積極心理學的重點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種新型研究模式
(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圍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在三個方面:一是在主觀層次上對主觀體驗的積極方面進行研究
二、在消極心理學影響下大學生心理教育出現的問題
(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誤解來自于消極的態(tài)度
一直以來
(二)因過于關注大學生心理的消極方面而忽視了積極方面的培養(yǎng)
目前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過分注重消極方面,具體就是解決學生生活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三)因過分關注大學生心理的消極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學生的自身發(fā)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
三
、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所謂的積極心理學就是對人類自身的積極因素進行研究,以發(fā)現人類本身存在的積極力量和良好品質
,并通過這些進一步深入挖掘人類的無限潛力,從而獲得更好的生活。積極心理學為我國大學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啟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極的
,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問題的方面,把所謂的心理健康定義為沒有精神疾病。很顯然,這既不全面又不科學。心理健康存在兩個方面的標準:一是主觀,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觀體驗,影響主觀因素的潛在因素只能作為客觀條件。二是積極層面,所謂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極方面少,而是積極的方面比較多。(二)關注大學生積極品質的培養(yǎng)
積極心理不僅僅是沒有疾病
,并且應當有著積極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積極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積極心理的重點需要放在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品質上,如積極向上的思維、積極的心態(tài)、積極的生活方式等(三)通過積極心理學教育消除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大多數來咨詢心理問題的學生都是問題學生
(四)重視積極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資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積極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以心理問題為重點
,只關注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層面,這樣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常常處于校園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所開的一門學科,或者,只是為了應付學校開展的心理活動。甚至有的學校還把心理教育與其他的學科劃分開來,好像大學生心理教育課只是心理輔導和咨詢者的工作,別的老師與心理教育沒有關系,這必然導致大學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組織和健全系統(tǒng)的支持,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四、結語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教育的作用和影響
,通過本文的分析和闡述我們還可以了解到積極心理學的實際概念,積極心理學不僅僅在于如何治療心理疾病和保護人類心理健康的研究,還是研究人類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樂觀的心態(tài)的一門心理學科學參考文獻:
[1]張燁,薛松.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發(fā)[J].才智
[2]關涵.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黑龍江科學
[3]彭捷芳.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時代教育,2014(1).
[4]劉璐.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12).[5]周文芳.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
,2014(4).[6]楊薇.積極心理學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
,2014(9).作者簡介:
汪大偉(1985-)
,男,土家族,籍貫:湖北省鶴峰縣,學歷:碩士,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單位: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學工部。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大學生心理教育的相關論文?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促進其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需要(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焦慮癥
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
。采用肌肉放松、系統(tǒng)脫敏方法,運用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對緩解學生的考試焦慮都有較好的效果。(2)抑郁癥
抑郁癥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
。(3)強迫癥
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
(4)恐怖癥
恐怖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
(5)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適當的壓力應對或問題解決方式所構成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發(fā)育過程中的不良適應
(7)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包括神經性厭食
(8)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包括失眠
擴展資料
個體能夠適應發(fā)展著的環(huán)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tài)。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tài)是保持性格完美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xù)且積極發(fā)展的心理狀態(tài)
參考資料:-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狀態(tài))
學生心理健康要受到重視
人格完整性。人格的完整性意味著有一個健康統(tǒng)一的人格
,即能力、氣質、人格與動機、興趣、理想、信念
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xinli/635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