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憂郁癥的表現(xiàn)
抑郁癥可以表現(xiàn)為單次或反復多次的抑郁發(fā)作,以下是抑郁發(fā)作的主要表現(xiàn)
。
_,抑郁癥的5大典型特征.png)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xiàn)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
,抑郁悲觀
。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
、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
、悲觀絕望、度日如年
、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jié)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
,患者會出現(xiàn)自我評價降低,產(chǎn)生無用感
、無望感
、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
,嚴重者出現(xiàn)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幻覺
。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lián)想速度緩慢
,反應遲鈍
,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
,“腦子像涂了一層糨糊一樣”
。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
,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
,對答困難
,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
。臨床表現(xiàn)行為緩慢
,生活被動
、疏懶,不想做事
,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
,常獨坐一旁
,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
、疏遠親友
、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
、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wèi)生都不顧,蓬頭垢面
、不修邊幅
,甚至發(fā)展為不語
、不動
、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
,但仔細精神檢查
,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緒
。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
、手指抓握
、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癥狀
。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
、缺乏自信心可萌發(fā)絕望的念頭
,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
,并會使自殺企圖發(fā)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郁癥最危險的癥狀
,應提高警惕。
4.認知功能損害
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
。主要表現(xiàn)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
、反應時間延長
、警覺性增高
、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
、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
、眼手協(xié)調(diào)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
。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
。
5.軀體癥狀
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
、食欲減退
、體重下降、便秘
、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
、性欲減退
、陽痿
、閉經(jīng)等
。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
,如惡心
、嘔吐
、心慌
、胸悶
、出汗等
。自主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的癥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
。睡眠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早醒
,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后不能再入睡
,這對抑郁發(fā)作具有特征性意義
。有的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
,睡眠不深
;少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欲減退不一定成比例
,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食欲增強
、體重增加
。
二、如何預防憂郁癥
擁有多彩的生活
,不宜整日持續(xù)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要安排一些娛樂活動
,擴大生活圈子
,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養(yǎng)興趣愛好
,舒緩工作及生活上的壓力
。適當?shù)男菹⑵蹋缺璺潘尚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另外每日加班不宜超過兩小時
,否則會導致慢性疲勞
,日子一長就容易患上抑郁癥。
堅持正常規(guī)律化的生活環(huán)境
不要以調(diào)整心情為由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環(huán)境中
,將一些本來可以做的事情
、本來可以進行的事業(yè)推遲下去
。我們應該保持正常的工作,與必要的娛樂活動
,還應該積極做家務
。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擁有良好心情的重要因素,只要能睡好覺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抑郁癥
,如果有失眠困擾
,應及時設法解決。
良好的心里態(tài)度
對今天不生氣
,對昨天不后悔
,對明天不擔心
。我們無法主宰世界
,但是我們可以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是自己每天都擁有一份好心情。
學會自我稱贊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自我欣賞
,肯定自己的優(yōu)點
、長處
,坦然對待不良刺激,以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
,這樣才能擁有良好的心境
。
三、引起憂郁癥的七大因素
⒈遺傳基因:憂郁癥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關系
。研究顯示
,父母其中1人得憂郁癥
,子女得病幾率為25%;若雙親都是憂郁癥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
⒉環(huán)境誘因:令人感到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也可能誘發(fā)憂郁癥
,如喪偶(尤其老年喪偶
,幾乎八
、九成的人會得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離婚
、丟掉工作
、財務危機
、失去健康等
。
⒊藥物因素:對一些人而言,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一些高血壓藥
、治療關節(jié)炎或帕金森癥的藥)會造成憂郁癥狀
。
⒋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侯净悸约膊∪缧呐K病、中風
、糖尿病、癌癥與阿茲海默癥的病人
,得憂郁癥的幾率較高
。甲狀腺機能亢進,即使是輕微的情況
,也會患上憂郁癥。憂郁癥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前兆
,如胰臟癌
、腦瘤、帕金森癥
、阿茲海默癥等
。
⒌個性:自卑
、自責、悲觀等
,都較易患上憂郁癥
。
⒍抽煙
、酗酒與濫用藥物:過去
,研究人員認為憂郁癥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與藥物來舒緩憂郁癥情緒
。但新的研究結果顯示
,使用這些東西實際上會引發(fā)憂郁癥及焦慮癥
。
⒎飲食:缺乏葉酸與維生素B12可能引起憂郁癥狀。
四
、如何治療憂郁癥
1.治療目標
抑郁發(fā)作的治療要達到三個目標:①提高臨床治愈率,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
,關鍵在于徹底消除臨床癥狀;②提高生存質(zhì)量,恢復社會功能
;③預防復發(fā)
。
2.治療原則
①個體化治療
;②劑量逐步遞增
,盡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應減至最少
,以提高服藥依從性
;③足量足療程治療;④盡可能單一用藥
,如療效不佳可考慮轉(zhuǎn)換治療
、增效治療或聯(lián)合治療,但需要注意藥物相互作用
;⑤治療前知情告知
;⑥治療期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和不良反應并及時處理
;⑦可聯(lián)合心理治療增加療效
;⑧積極治療與抑郁共病的其他軀體疾病
、物質(zhì)依賴
、焦慮障礙等
。
3.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中度以上抑郁發(fā)作的主要治療措施
。目前臨床上一線的抗抑郁藥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代表藥物氟西汀
、帕羅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明
、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
,代表藥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⑷ゼ啄I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NaSSA
,代表藥物米氮平)等。傳統(tǒng)的三環(huán)類、四環(huán)類抗抑郁藥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由于不良反應較大
,應用明顯減少。
4.心理治療
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郁發(fā)作患者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常需合并心理治療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人際治療
、婚姻和家庭治療、精神動力學治療等
,其中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發(fā)作的療效已經(jīng)得到公認
。
5.物理治療
有嚴重消極自殺企圖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藥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采用改良電抽搐(MECT)治療。電抽搐治療后仍需用藥物維持治療
。近年來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物理治療手段——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rTMS)治療,主要適用于輕中度的抑郁發(fā)作
。
抑郁癥的癥狀有哪些
抑郁癥可以表現(xiàn)為單次或反復多次的抑郁發(fā)作,以下是抑郁發(fā)作的主要表現(xiàn)
。x0dx0a1.心境低落x0dx0a主要表現(xiàn)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
,抑郁悲觀。輕者悶悶不樂
、無愉快感
、興趣減退
,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
、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jié)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
,患者會出現(xiàn)自我評價降低
,產(chǎn)生無用感
、無望感
、無助感和無價值感
,常伴有自責自罪
,嚴重者出現(xiàn)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
,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幻覺
。x0dx0a2.思維遲緩x0dx0a患者思維聯(lián)想速度緩慢
,反應遲鈍
,思路閉塞
,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
,“腦子像涂了一層糨糊一樣”
。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
,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x0dx0a3.意志活動減退x0dx0a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
。臨床表現(xiàn)行為緩慢,生活被動
、疏懶
,不想做事
,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
,或整日臥床
,閉門獨居
、疏遠親友、回避社交
。嚴重時連吃
、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wèi)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
,甚至發(fā)展為不語、不動
、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
,但仔細精神檢查
,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緒
。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
、手指抓握
、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fā)絕望的念頭
,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
,并會使自殺企圖發(fā)展成自殺行為
。這是抑郁癥最危險的癥狀
,應提高警惕。x0dx0a4.認知功能損害x0dx0a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
。主要表現(xiàn)為近事記憶力下降
、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
、警覺性增高
、抽象思維能力差
、學習困難
、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
、眼手協(xié)調(diào)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
。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
。x0dx0a5.軀體癥狀x0dx0a主要有睡眠障礙
、乏力
、食欲減退、體重下降
、便秘
、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
、性欲減退、陽痿
、閉經(jīng)等
。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
、嘔吐
、心慌、胸悶
、出汗等
。自主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的癥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
。睡眠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
,醒后不能再入睡
,這對抑郁發(fā)作具有特征性意義。有的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睡眠過多
。體重減輕與食欲減退不一定成比例
,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食欲增強、體重增加
。
抑郁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分類:醫(yī)療/疾病
問題描述:
想得到求證
,因為覺得自己有這個傾向
。謝謝
。
解析:
概述
抑郁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fā)作形式
。以情感低落
、思維遲緩
、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癥狀
。
進入抑郁癥專題
病因
一、遺傳因素:
二
、體質(zhì)因素:
三、中樞神經(jīng)介質(zhì)的功能及代謝異常:
四
、精神因素: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發(fā)病可能與精神 *** 因素有關,但只能看作誘發(fā)因素
。
癥狀
臨床表現(xiàn):抑郁癥臨床上以抑郁狀態(tài)為主要癥狀群
。
抑郁狀態(tài)的主要特點是抑郁心境,思維遲緩
、言語動作減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杂幸韵戮唧w表現(xiàn):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
、悲觀
、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
,生活沒意思
,高興不起來,郁郁寡歡
,度日如年,痛苦難熬
,不能自撥
。有些病人也可出現(xiàn)焦慮
、易激惹、緊張不安
。
2.喪失興趣或不能體驗樂趣是抑郁病人常見癥狀之一。病人喪失既往生活
、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
。體驗不出天倫之樂
,既往愛好不屑一顧
,常閉門獨居
,疏遠親友
,回避社交
。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
、“情感麻木了”
,“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無任何原因主觀感到精力不足
。疲乏無力,洗盥
、衣著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
。病人常用“精神崩潰”
、“泄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是對自我
、既往和未來的歪曲認知
,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
,才智
,以批判
、消極和否定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的現(xiàn)在、過去和將來
,這也不行,那也不對
,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
,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
、內(nèi)疚
、無用感
、無價值感、無助感
、嚴重時可出現(xiàn)自罪
、疑病觀念。
5.精神運動遲滯:是抑郁癥典型癥狀之一
。病人呈顯著
、持續(xù)
、普遍抑郁狀態(tài),注意力困難
、記憶力減退
、腦子遲鈍、思路閉塞
、聯(lián)想困難
、行動遲緩
,但有些病人則表現(xiàn)為不安、焦慮
、緊張和激越
。
6.消極悲觀:內(nèi)心十分痛苦、悲觀
、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
,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
,可產(chǎn)生強烈的自殺觀念和行為
。據(jù)估計抑郁自殺約構成所有自殺的1/2~2/3,長期追蹤抑郁病人自殺身亡者約為15%~25%
。
7.軀體或生物學癥狀:抑郁病人常有食欲減退
、體重減輕、睡眼障礙
、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癥狀
,很常見
,但并非每例都出現(xiàn)。
(l)食欲減退
、體重減輕:多數(shù)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納差癥狀
,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
,味同嚼蠟
,常伴有體重減輕。少數(shù)病人可能食欲增加
。
(2)性功能減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現(xiàn) *** 減低
,男性可能出現(xiàn)陽萎
,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3)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
,比平時早2~3小時
,醒后不復入睡,陷入沉思悲哀氣氛中
。
(4)晝夜變化: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
,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zhuǎn),此時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
。晝夜變化發(fā)生率約50%
,雖非必備的癥狀,但如發(fā)生則有助抑郁之診斷
。
檢查
抑郁發(fā)作診斷標準
一、癥狀標準
,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且持續(xù)至少二周,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癥狀中的四項:
1.對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顒訂适d趣,無愉 ***
;
2.精力明顯減退
,無原因的持續(xù)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
4.自我評價過低
,或自責,或有內(nèi)疚感
,可達妄想程度;
5.聯(lián)想困難
,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
;
6.反復出現(xiàn)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行為
;
7. 失眠
,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
8.食欲不振,或體重明顯減輕
;
9. *** 明顯減退。
二
、嚴重程度標準
,精神障礙至少造成下述情況之一:
1.社會功能受損
;
2.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
三、排除標準:
1.不符合腦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
、軀體疾病與精神活性物質(zhì)和非依賴性物質(zhì)所致精神障礙;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癥狀,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
。若同時符合精神分裂癥的癥狀診斷標準,鑒別診斷可參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診斷標準
。
治療
一
、藥物治療
。
抑郁發(fā)作往往有復發(fā)傾向。因此
,治療目的有二:控制急性發(fā)作和預防復發(fā)
。
1.藥物選擇:
抑郁病人應嚴防自傷和自殺,如自殺觀念強烈應果斷實施電痙攣治療
,得病情穩(wěn)定后再用藥物維持和鞏固
。
目前仍把TCAS作為治療抑郁的一線藥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藥為第二線藥
,其次可考慮MAOIS。
各種TCAS總的療效不相上下
。有人認為叔胺類比仲胺類更有效
,因在體內(nèi)既有叔胺類母藥,又有藥理活性的仲胺代謝物
,但未能得到證實。臨床可根據(jù)鎮(zhèn)靜作用強弱
,副作用和病人的耐受情況進行選擇。咪嗪類的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
,替林類中的普羅替林鎮(zhèn)靜作用弱
,適用于精神運動性遲滯的抑郁病人。替林類的阿密替林
、二苯并卓類的多慮平鎮(zhèn)靜作用較強
,可能更適用于焦慮
、激越和失眠病人。TCAS的抗膽堿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較大
,多慮平
、去甲替林和四環(huán)類麥普替林相對較輕。
MAOIS對非典型抑郁效果較好
,對伴有明顯焦慮、驚恐癥狀者可能優(yōu)于 TCAS
。新一代可逆性 MAO一 A抑制劑(RIMAS)如嗎氯具胺既保留了老MAOIS的抗抑郁效果
,又避免了老MAOIS的常見毒副反應
。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藥種類很多
,以選擇性5一HT攝取抑制劑氟西汀
、帕羅西汀、舍曲林應用較廣
。目前其療效雖未超越老的TCA,但抗膽堿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較輕
,病人耐受性較好,適用于合并軀體病
、心血管病和老年病人
。因副作用較輕,安全性能較好有利于長期維持治療
,目前國內(nèi)臨床上已漸成為一線用藥,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
。
2. 雙相抑郁的治療基本和單相抑郁一樣,但雙相病人用抗抑郁藥可能轉(zhuǎn)為輕躁狂
,故常將抗抑郁藥和鋰鹽合并應用
。
精神病性抑郁單用抗抑郁藥效果可能不理想,往往需合并抗精神病藥
,如奮乃靜
、舒必利等
。
3.療程和劑量:
治療的成功除正確診斷
,合理選擇藥物外,療程和劑量至關緊要
。常見的錯誤在于對抑郁癥的復發(fā)和自殺危險性認識不夠
,因此常常劑量低、療程短
。
抑郁癥治療可分為三個階段(三期治療):
(1)以控制癥狀為目標的急性治療期:用足夠劑量至癥狀消失。
(2)以鞏固療效
,避免病情反復為目標的繼續(xù)治療期;癥狀消失后至完全康復
,約需4~9個月
,如未完全恢復,病情易反復
。
(3)防止復發(fā)為目標的預防性治療期,后兩期不易截然分開
,常統(tǒng)稱為維持治療
。一般認為下列情況需維持治療:①3次或3次以上抑郁發(fā)作者
;②既往2次發(fā)作
,如首次發(fā)作年齡小于20歲;3年內(nèi)出現(xiàn)兩次嚴重發(fā)作或1年內(nèi)頻繁發(fā)作兩次和有陽性家族史者
。維持時間長短、劑量需視發(fā)作次數(shù)
、嚴重程度而定。
二
、認知治療:
6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治療抑郁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抑郁病人對自我,周圍世界和未來的負性認知
,由于認知上存在偏差,無論對正
、負事件都以消極的態(tài)度看待
。治療目的在于讓病人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推理模式
,從而主動自覺糾正之
。療程12~15周,療效與藥物比較無明顯差異
,如結合使用
,療效可能更好。近年來采用了計算機輔助的認知治療
。
憂郁癥都有哪些癥狀,
憂郁癥,也被稱為「心的感冒」
,是常見的疾病
。但往往因為自己忽略或一般人錯與「精神病」相提并論而不敢承認,錯失及早治
愈的良機
。
憂郁癥不是個性抑郁
、內(nèi)向寡歡者的專利。情緒起伏極大
,也是致病的根源
。平日工作狂熱,深獲人緣的人
,同樣有得病的可能
。
因為長期送往迎來,過于配合周遭氣氛
,在不知不覺中就逐漸失去了自我。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等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
,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罹患憂郁癥,其中因為憂郁癥所帶來的身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