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懂事的孩子往往不快樂

    佚名 2023-07-03 08:59:32

    最近

    ,一篇題為《懂事的孩子
    ,最可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傳
    ,文中寫道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認真完成任務,遵守規(guī)則
    ,用完美的表現來爭取糖……懂事的孩子
    ,總是乖得讓人心疼?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痹趥鹘y(tǒng)眼光看來
    ,孩子懂事是很大的優(yōu)點,但很多被貼上“懂事”標簽的孩子長大后并不快樂

    超六成受訪者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懂事”的孩子

    中國青年報一項對2000人的調查顯示

    ,有65.3%的受訪者覺得自己從小就是那個“懂事”的孩子。

    在北京某事業(yè)單位工作的80后女孩張慧(化名)

    ,從小到大都是別人眼中懂事的孩子
    ,學習好、聽話
    、從不跟父母要這要那
    。但她現在回想起童年,最大的感受只有一個——壓抑

    逛街從不跟父母要玩具;看到好吃的零食

    ,忍住口水假裝不想吃;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也要主動讓著人家……“我現在回想起來
    ,那么小的孩子
    ,怎么可能不愛吃零食、不愛玩玩具?這要多么努力抑制內心的渴望
    ,才能做到!”想起小時候
    ,張慧只覺得辛酸,恨不得“穿越”回去
    ,抱抱那個小小的自己

    今年30歲的劉思宇(化名),電腦里一直收藏著一個視頻

    。內容是“美國小女孩的生日驚喜”:她媽媽送她一個裝滿迪士尼周邊物品和零食的盒子
    ,然后告訴她“今天我們就去迪士尼”!

    “一心向往迪士尼的小女孩喜極而泣,而我每看一遍就會跟著哭一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眲⑺加钫f
    ,小時候,大人總喜歡給她各種承諾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劉思宇常常羨慕那些所謂的“熊孩子”。她覺得“熊孩子”才是快樂的

    ,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并且想方設法拿到
    ,從不壓抑情感,長大以后往往也是敢于追求夢想的一群人

    到底是“懂事的孩子”快樂還是“熊孩子”快樂?調查中

    ,有43.8%的受訪者認為熊孩子更快樂,而認為懂事的孩子更快樂的僅占19.1%

    張慧有時候會想

    ,如果回到小時候,自己還要不要這么“懂事”
    。答案是毫無疑問的——“我只想做一個普通的孩子
    ,能夠自由地成長”。

    “懂事”就是“會看父母臉色”?

    還有55.2%的受訪者指出

    ,很多人心目中的“懂事”
    ,并不是真懂得事理,而是察言觀色
    ,是“假懂事”
    。有27.1%的受訪者認為“懂事”就是不讓大人生氣,16.7%的受訪者認為“懂事”就是“討好大人”

    “直白地說

    ,小朋友是不是懂事的判斷,絕大多數是來源于父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眲⑺加钫f,仔細回想一下
    ,你從小被教育要當一個誠實的孩子
    ,但卻被允許甚至鼓勵說一種謊話——明明很喜歡的東西違心地說不喜歡,“其實你哪里是?你只是過早地懂父母
    。在父母看來
    ,孩子順從自己就是懂事;,而忤逆自己心意
    ,都是不懂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眲⑺加钫J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它不但影響了我們幼年的價值觀
    ,還影響了我們成年后的幸福感。

    “為什么懂事的孩子就不能熊?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你可以熊但你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想這才是我為什么快樂的根源
    。因為我知道什么時候可以熊
    ,知道收拾殘局
    。”在某雜志社工作的90后青年趙展翔認為
    ,這才是真懂事
    。爸媽說啥是啥,那不是懂事
    ,是順從

    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是家長懶惰

    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看來

    ,真正的懂事是懂規(guī)矩
    ,懂得體諒人,為他人著想
    。當然
    ,孩子小時候是完全不懂事的自然人,規(guī)則習得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不適應
    。但懂事未必就是壓抑自己
    。孫宏艷直言,現在“聽話文化”確實存在
    ,堅決要求孩子順從是違背孩子天性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

    、老師要教育引導孩子懂社會規(guī)則
    ,但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是家長懶惰——只為自己省心
    ,壓抑了孩子天性
    。調查中,55.9%的受訪者直言
    ,沒有不懂事的孩子
    ,只有不懂事的家長。

    “我們只知道自己曾經被打了一頓就‘老實’了

    ,順應父母的心意就‘安全’了
    ,我們從來沒被講過道理
    ,我們卻要對自己的孩子講道理。我們真是苦兮兮的一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钡珓⑺加顑刃臒o比堅定的一點是:想有比我們更好的孩子,就要成為更好的父母
    ,學會正視自己
    ,表達愿望,真誠友善地和他人相處
    。然后才會擁有真正懂事的孩子
    ,而不是“懂父母”的孩子。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xinli/648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別讓父母對我們越來越小心翼翼" rel="prev"> 心酸

    相關文章
    單身貴族易群體性焦慮(單身貴族該怎么做)
     調查顯示80%的25至40歲的單身男人和女人“是快樂的”
    ,專家提醒“剩男剩女”不快樂的背后隱藏了煩躁
    、焦慮,甚至抑郁等消極情緒
    怎樣治療社交恐懼癥_,社交恐懼癥的臨床癥狀有哪些(社交恐懼癥如何治療)
    、社交恐懼癥的臨床癥狀常見形式之一
    ,是在一對一的社交場合下產生強烈的不安
    ,而與一群陌生人(如在街上或公共場所)混在一起時并無恐懼或只有輕微的緊張
    如何甩掉消極情緒
    如何甩掉消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