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
如今,很多初學道的人總一味地想要追求得道成仙的大境界
學道之士
不論是道還是術
從生至死
總論生存與生活兩方面的自然
,即是要遵守人之為人的社會準則和生存準則,才可構成社會大眾豐富多彩的不同人生。而這樣的人生,正是大道在人類社會中的顯化。既然生之為人,那么所修之道,便要先從人道做起。不論是不是道人的身份
,我們首先是一個人,一個需要去得到衣食溫飽的自然生命體。餓了吃、困了睡,這是人道中的自然,順其自然便是順乎大道。道教中又有“借假修真”一說,意指雖然我們的肉體是短暫的“假”,但只有通過在“假”中所歷經的種種無常,才能更加明白要修的恒常之“真”是什么。因此,保養(yǎng)軀體的元和,是進一步去談論仙道的前提;普惠眾生的福祉,是提升修行境界的大法門。道教向來有重生、重現(xiàn)世的傳統(tǒng),若是一味只追求神仙世界的逍遙無待在漫長的道教史上
信仰道教
,應在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出道家對人生、對世界的態(tài)度。這一態(tài)度往往可以輻射到很多具體的修行層面上,如對誦經禮懺的虔心、對符咒法術的誠意、對養(yǎng)生功法的恒念、對宮觀雜務的無慮上。種種人生最基本的要素皆是修行的基礎,因為道本在于人間、本在于生活、本在于自己。修真是從生活中的煩雜中體悟出萬物之真,而不是拋卻紅塵不顧,卻只樂得深山老林的無掛礙。獨樂樂還是眾樂樂?這樣的命題在道教中本不會成立。南華真人言,“天地與我并生道教雖然也有出家與入世之說,但不管以什么樣的身份去傳承祖師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都是在實現(xiàn)道之于人生的度化
初入道門者
,切不可在一開始的修行中就被“修仙之大欲”牽引而去。修道原本是真真實實的生活,并非玄幻小說中的臆想情節(jié)。把自己的心放到現(xiàn)實中,借紅塵之“假”修證大道之“真”,如此,才能為以后的修真路找到踏實明確的方向。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zhuzibaijia/1403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青玉案(原創(chuàng))
下一篇: 大師開示如何做人間的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