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覆人間性命蹤 金華宗旨自覺他,量丈諸天一黎珠 金華宗旨序 道在目前 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 蔣侍郎元庭先生輯 金蓋山人閔一得訂正 〔是書出于康熙戊辰歲,吳興金蓋山龍嶠山房所傳。先哲陶石庵先生壽諸梓。嘉慶間,蔣元庭侍郎誤得訛本,纂入《道藏輯要》,后得本山原本于浙省,擬即改梓,而板在京邸,及取歸,而侍郎又北上,卒于京師,事遂中止。此未了事也,但一得之心豈能刻忘 天心章第一 祖師曰:天心者 道本無隱 故儒崇內(nèi)省 至得悟得入之后,而仍極顯矣。此無他,天心洞啟故耳。今之求道者,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諸子存誠妙用,尚有訣中捷決 諸子遵循行去,別無求進之法 蓋身為國土,而一乃主君,光即主君心意。又如主君敕旨,故一回光,則周身之氣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極,執(zhí)玉帛者萬國。又如主佐同心,臣庶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諸子只去專一回光,便是無上妙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然則金華即金丹,神明變化,各師于心 〔按此節(jié)乃是舉世棒喝,舉世學人 元神識神章第二 祖師曰:天地視人如蜉蝣,大道視天地亦泡影 〔按此見性方可四字是棒喝,萬不可刪,而謄本刪之,今仍補入。祖意蓋言人于大道,乃有行而不能入,得而不能守者,總以未見真性本體,不能無疑,大障隨之,此其所以不入不守也 凡人投胎時,元神居方寸 〔謹按此千古不傳之秘 下識心如強藩悍將,欺天君孤立 丹道以精水摘錄三一道人:《太乙金華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