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
【斗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
新雷昨夜發(fā)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
,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
斗余味兮輕醍醐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于嗟天產(chǎn)石上英
,論功不愧階前蓂。眾人之濁我可清
,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
,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
,陸羽須作經(jīng)。森然萬象中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千萬
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
,贏得珠璣滿斗歸。【詳解】
范喜飲茶,友人章岷送來一首茶歌
,他欣然命筆,和詩一首,題為《和章岷從事斗茶歌》,世稱《斗茶歌》,即上面此詩。該詩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寫出了建溪奇茗冠天下的由來,揭示了斗茶的起因和斗茶時大家如何在煮茶用水的選擇及茶味、茶香爭奇斗美的情景這首《斗茶歌》在歷史上有很高的評價
北宋大書法家蔡襄
,對茶鐘愛有加,并撰有一部《茶錄》,對茶研究得頗為深入。蔡和范是好友。據(jù)說,此詩中有兩句,開始范是這樣寫的:“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翠濤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辈炭春笫终J真地對范解釋說,茶以白色為上品斗茶
詩中所云“溪邊奇茗冠天下
古詩中的茶
,以茶入詩,借以表懷一、《荈賦》(殘篇)西晉·杜育
靈山惟岳,奇產(chǎn)所鐘
西晉時期杜育寫的《荈賦》是中國茶葉史上
二
常聞玉泉山
唐代詩仙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是一首詠茶名篇
,通篇描寫湖北荊州玉泉山中,仙人掌茶的生長環(huán)境、采摘、制作及功效,被認為是繼《荈賦》后最早的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茶詩,對研究《茶經(jīng)》問世之前的制茶方法,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三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唐代·皎然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酒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約公元780年
四、《和章岷從事斗茶歌》宋 ·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
,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至宋代,民間茶事興盛
歐陽修生于江西
黃庭堅不僅贈茶給歐陽修
1.關于采茶的詩句1
、《詠貢茶》元——林錫翁?百草逢春未敢花
武夷真是神仙境
譯文:春天來了
,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先開花;茶樹上長出來名貴的花蕾,終于到采摘茶芽的時候啦。武夷山真是個神仙的境地呀;這里不僅盛產(chǎn)名貴的靈芝,更有這名貴的茶中奇琶。2
、《即目》唐——李商隱?小鼎煎茶面曲池
,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
,記著南塘移樹時。譯文:小的鼎煎茶面對曲江池
3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唐——靈一?野泉煙火白云間
,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譯文:山野泉水的聲音與裊裊炊煙在白云間飄蕩
,坐在這我深愛著的山里飲著香茶。那巖石上系著的小船也不忍離去4、《湖州歌九十八首》宋——汪元量
江頭楊柳舞婆娑
北客醉中齊拍手
譯文:楊柳在江邊飛舞
5
、《憶秦娥·游人絕》宋——劉克莊游人絕
芳菲歇
枝頭杜宇啼成血
吹成雪。淡煙微雨
譯文:游人已經(jīng)很少了
2.有關采茶的詩句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
“心為茶荈劇
寫的左思的兩位嬌女
到唐宋以后
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白居易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鐘俱繞身”一夫旦當役
,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終朝不盈掬
,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此外
,還有杜牧的《題茶山》、《題禪院》等,齊己的《謝湖茶》、《詠茶十二韻》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等等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西江水清江石老
白毛囊以紅碧紗
蘇軾的《次韻曹輔壑源試焙新茶》詩中“從來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兩句構成了一副極妙的對聯(lián)。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北苑茶》
南宋由于茍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xiàn)了不少憂國憂民
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
而在楊萬里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中
抒發(fā)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
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
明代的詠茶詩比元代為多
,著名的有黃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征明的《煎茶》、陳繼儒的《失題》、陸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詠茶詩。如高啟的《采茶詞》: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
詩中描寫了茶農把茶葉供官后
這兩位同情民間疾苦的詩人
,后來都因賦詩而慘遭迫害,高啟腰斬于市,韓邦奇罷官下獄,幾乎送掉性命。但這些詩篇,卻長留在人民心中。清代也有許多詩人如鄭燮
、金田、陳章、曹廷棟、張日熙等的詠茶詩,亦為著名詩篇。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愛新覺羅·弘歷,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為杭州西湖龍井茶作詩,其中最為后人傳誦的是《觀采茶作歌》詩: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西湖龍井舊擅名
,適來試一觀其道。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地爐文火續(xù)續(xù)添,干釜柔風旋旋炒
。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肅酪奴惜不知
,陸羽茶經(jīng)太精討。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皇帝寫茶詩
,這在中國茶葉文化史上是少見的。3.關于采茶的詩句《采茶詞》
年代: 明 作者: 高啟
雷過溪山碧云暖
,幽叢半吐槍旗短。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摘得誰最多
?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
,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種禾黍
,衣食年年在春雨。《觀采茶作歌》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jīng)理
;今日采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
。云棲取近跋山路
,都非吏備清蹕處,無事回避出采茶
,相將男婦實勞劬。嫩莢新芽細撥挑,趁忙谷雨臨明朝
;雨前價貴雨后賤
由來貴誠不貴偽
敝衣糲食曾不敷
4.與采茶有關的詩句《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十畝山田近石涵
簾前白艾驚春燕,籬上青桑待晚蠶
云暖采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
陵陽秋盡多歸思
《贈隱者》
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茅堂對薇蕨
采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
。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徐君猷挽詞》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一舸南游遂不歸,清江赤壁照人悲
請看行路無従涕,盡是當年不忍欺
。雪后獨來栽柳處,竹間行復采茶時
。山城散盡樽前客
,舊恨新愁只自知。《送江學士睦州通判》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涉淮淮水淺
君到桐廬日
試問嚴陵跡
《夔州竹枝歌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白頭老媼篸紅花,黑頭女娘三髻丫
背上兒眠上山去,采桑已閑當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