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傳統(tǒng)典籍 >> 道學(xué)漸法之金丹大道 >> 外丹研究

      真元妙道要略
      ,原題鄭思遠撰

      大道家園 2023-04-21 12:04:11

      真元妙道要略

      經(jīng)名:真元妙道要略

      。原題鄭思遠撰。書中引述李勣
      、吳筠及煙籮子之語
      ,當出於五代宋初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真元妙道要略
      真人鄭思遠撰
      黜假驗真鏡第一
      夫道者
      ,黃道赤氣
      ,七九回精,三一少女為要妙
      ,在采氣還丹
      ,是得圣人,隱於八素
      ,仙者秘在鉛汞
      。故訣曰:鉛汞識真二萬化窮矣。洞曉八素
      ,真道立矣
      。此 上至要,闕一之道,即無成也
      。余竊聞見學(xué)人不遇明師
      ,侯認糞穢,錯修鉛汞
      ,損命破家
      ,其數(shù)不可備舉,略而述記
      ,并解八素少女鉛汞
      ,列之如后。
      有用凡朱汞鉛銀
      ,取抽臺水銀
      ,號為天生牙,服而死者

      有用硫黃炒水銀為靈砂
      ,服而頭破背裂者。
      有以蜜陀僧
      、鉛黃黃花
      ,號黃芽者。
      有炒黑鉛為水鉛
      ,用鉛不用鉛
      ,服成勞疾者。
      有燒桑木
      ,為六八四十八淋煎
      ,取灰霜,號為秋石者

      有燒金鑠草
      ,及糞灰取霜,號為鉛汞者

      有用胞衣
      ,號河車者,亦云紫芳也

      有以九煉硝石
      ,於葫蘆內(nèi),以水精玉環(huán)
      ,采月水日火
      ,號為大藥者。
      有燒砂錫錢
      ,取鉛珠
      ,號為丹中真鉛者

      有以銀雞子,養(yǎng)朱砂及汞
      ,伏火礬
      。張果老云:龍虎丹者,即伏火死水銀一色者

      有以鹽炮砂
      ,啖十六歲童兒童女,取大小便
      ,燒淋取霜
      ,為鉛汞者。
      有以四黃八石
      ,都合燒為大藥者
      。有為大藥,用八般石藥者

      有以堵牙皂莢
      ,十一月采之,燒煉取灰霜
      ,莢天生牙者

      有以胡蘆成硝石,并白石英
      ,號紫石英
      ,為一物含五彩之道者。
      有煎霜雪
      ,并百草上露
      ,號神水華池修煉者。
      有燒煉姜石
      、云母
      、硫黃,及土為至藥者

      有認鐵錕銅綠
      ,為自然之藥,便指陰真君訣云:金花生天地寶者

      有以桑檔子并蚤沙赭石子
      ,號為大小圣石
      ,自然丹砂者

      有燒黛松煙,號為一子真黑鉛者

      有燒絲細取灰淋煎
      ,為大藥者

      有燒煉硝石并二江水,及青盥三年
      ,擬為至藥者

      有以水火鼎,燒赤白二樟柳根
      ,號玄牝者

      有以曾青、空青
      ,結(jié)水銀燒伏火
      ,號真金者。

      有以硫黃
      、雄黃合硝石
      ,并蜜燒之,焰起燒手面
      ,及燼屋舍者

      有以水火漏爐柜,九褊燒水銀青砂子
      ,號九轉(zhuǎn)七返靈砂者

      有以黃丹、胡粉
      、樸硝
      ,燒為至藥者。
      有合燒雄黃
      、雌黃
      ,號為知雄守雌之道者。
      有以煉黑鉛一斤
      ,取銀一銖
      ,號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為真鉛銀者一
      有以盆於十一月合地土
      ,取陰氣,認為真水者

      有燒火糞灰
      ,以臘水淋汁煎霜,號大藥者

      有以黑鉛一斤
      ,投水銀一兩,號為真一神符白雪者

      其前件所用
      ,迷錯為道之人
      ,輪年修煉,皆是費財破家
      ,損身喪命
      ,傷風(fēng)敗教。如此之流
      ,學(xué)者同毛
      ,成無一角可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秴⑼吩疲河擅ふ卟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聾者聽宮 商,沒水捕雉兔
      ,登山索魚龍
      。又云:使二女一處,令張儀
      、蘇秦說媒
      ,遣為夫妻,弊發(fā)腐齒
      ,終不相交
      。又云:和膠補荃,以炮涂鐺
      ,去玲加冰
      ,除熱用湯,飛龜 舞蛇
      ,終不可得
      。何以言之,蓋非類不可合
      。魏君云:假使黃帝臨鼎
      ,太一執(zhí)火,八公梼煉
      ,淮南調(diào)合
      ,立宇崇壇,玉為階陛
      ,麟鳳脯膽
      ,把籍長跪,祝章神祇
      ,請 哀鬼神
      ,沐浴齋戒,待有所望,亦不可得也
      。世人不知,少女乃是兌卦之索
      ,三一即鉛汞之祖
      ,黃道乃十數(shù)之始,赤氣即七元之要
      。蓋碧通子《玄微訣》云:長嘯道 引
      ,是密法運氣之機,存想萬神
      ,是初絕外綠之計
      。氣因感而成形,精為還元而作氣
      。鉛汞是天地之母
      ,少女即金華之別號。愛生為眾善之宗
      ,好死為眾惡之本
      。略 而言之,蓋微妙要道者
      ,悟如返掌
      ,迷隔天地,無師執(zhí)文
      ,萬無得一
      。故淳于真人曰:世問多學(xué)士,高妙美良才
      。邂逅不遭值
      ,好火亡貨財。據(jù)按以記文
      ,妄以意為 之
      。端緒無因綠,量度不可持
      。蓋須師資相授
      ,受得其真,萬無一失
      。又張君五篇云:鉛汞得真
      ,修未圓滿,服亦長生
      。不要錢物廣大
      ,唯在法度周旋。魏君曰:古 來圣人素?zé)o前識
      ,茲因師覺悟者焉
      。又《南華論》及《立通歷》
      、《玄綱論》、《三姓子口訣》皆云:羲受圖
      ,軒受符
      ,高辛受天經(jīng),大禹受洛書
      ,而尸今人者焉
      。 蓋先圣口訣云:五三與一,天地至精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钥谠E,難以書傳
      。不敢深露天機
      ,略而述記,以俟好道君子
      ,審而習(xí)之
      ,改惡從善,無使虛滯待光已矣

      夫仙凡異境
      ,人鬼殊流,仙圣未有學(xué)凡
      ,英人不可習(xí)鬼
      。雖仙凡玄遠,上士學(xué)而必齋
      。然人鬼路殊
      ,中下習(xí)而必合爾,則圣道非久修而莫備
      ,死鬼乃卒為而可 成
      。何以如斯,蓋物類相感
      ,同聲相應(yīng)
      。古人云:作善千日不足,作惡立見傷身
      。古書云:善福如五谷
      ,非種而不生。惡業(yè)如百草
      ,不植而自茂
      。亦由惡屬陰毒之 情,秋冬之氣,秋傷冬殺
      ,萬物衰落
      ,復(fù)返沈墜于根。至大師兄動而流下
      ,人死而歸夜泉也
      。其生福屬陽靈,喻春生夏長
      ,萬物榮盛,出乎土
      ,故乎陽
      ,明若火,炎而 上
      ,焰火壯
      。人生而宜陽位,故仙者歸乎九天之上
      ,則若其火
      。如人修上事,非累功及吹燕
      ,而炎愈生矣
      。水則不以力而自滋下流,如死之易也
      。是故老君曰:積習(xí) 生常
      。又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重之臺
      ,起於壘土。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理可明矣。
      故門雖小事
      ,合標先說
      ,漸可登真。夫第一門之方要
      ,在於保精存生為上
      。夫欲保精之法,一者絕邪思
      ,二者服秘精之藥
      ,三者少勞苦,四者立膝眠,五者少 睡
      ,六者勿令志極
      ,七者慎悲憂,八者和喜怒
      ,九者勿醉飽
      ,十者戒五辛,十一者性沖和
      ,亦曰中和
      。此乃精進之漸始。次乃利益
      。夫利益者
      ,《洞淵》及《元精 經(jīng)》云:自利利他,因果共接
      ,上士能具此功
      ,利益甚深。中士達神形
      ,下士身性別
      。上士玄登無上果,中士了身中品仙
      ,下士遺身為靈鬼
      ,此乃三等志人也。夫修 學(xué)君子
      ,切在莫恥下問
      ,廣看要訣,精真陶染
      ,自見其理
      ,逢師指妙,即可萬事畢矣
      。夫利益者
      ,莫望求福,且圖逍遙
      ,兔營惡業(yè)之事
      ,然即乃修合善藥,貨施說 善
      ,化人無方
      ,制造世寶,資濟貧弱
      ,功須陰行
      ,過必陽顯
      ,此乃大圣因地之機。學(xué)生之人
      ,可行此行
      。夫為世利之藥,非真汞了者
      ,不可為也
      。為假者必加殃咎, 尤須慎之

      凡銅鐵錫變銀
      ,不得要妙,不可為也
      。凡曾青
      、石膽、砂子之柜
      ,亦成上色黃金也
      ,絕勝點諸物
      。夫曾青結(jié)砂子
      ,先研青,令極細
      ,水飛其夾石令盡
      ,乃結(jié)水 銀,忌玲水
      。好曾青一兩
      ,結(jié)得四兩水銀。結(jié)出停之一宿
      ,硬如堅石
      ,其色如黃金,即是曾好也
      。如若未柜之
      ,即梼?yōu)槟┮粌桑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雄三銖
      ,粉霜一分,合研點 白石末
      ,并黑鉛二斤
      ,成紅滿玉二斤半。若用伏毗三銖
      ,即成藥玉
      ,即金市上白玉
      ,除砂子末也。如柜好
      ,此曾青等砂子伏出
      ,各成上金,出時色赤如黃土色者
      ,镕 成絕上金也
      。青黑色者,成紅銀也
      。探色者
      ,不成。不成者是不堪
      ,镕成銅也
      。其金銀等砂子柜好,即各各隨母色成真物也
      。凡鐵銀堪與錫銀
      ,若成就曰圣汞,點化 五金硬石
      ,皆成真寶
      。何以言之,凡生八石一斤
      ,不如伏火炮石一兩
      。伏火炮一斤,不如伏火炮一兩
      。伏火硝一斤
      ,不如伏火四黃一兩。伏火四黃一斤
      ,不如立采紫 光香砂一兩
      。紫光香砂一斤,不如龍虎圣砂一兩
      。龍虎圣砂一斤
      ,不如大九轉(zhuǎn)丹砂一銖。世說真七靈砂者
      ,余不知其神力何似
      ,蓋不得其法,惟見其師云

      太上老君口訣
      ,只傳尹喜、張道陵二人
      ,得此法也
      。余竊見凡夫
      ,多以凡水銀,用硫黃結(jié)為青砂子
      ,於水火鼎內(nèi)
      ,燒之七褊,服食
      ,云是七返靈砂
      ,甚有所折,良可悲哉
      。奉勸學(xué)者子切在審戰(zhàn)真訣
      ,不可輕命,慎之慎之

      凡伏四黃八石
      ,若犯草霜,未經(jīng)久煉成汁者
      ,無所用何為也
      。蓋是君臣乖錯,暫伏相返
      ,镕煉五褊
      ,必漸去而玄枯,稍枯者不可用也
      。伏火試驗之
      ,的不謬耳

      凡諸藥伏火
      ,但知君臣多少,成汁肥膩
      ,將一豆於赤炭火上燒之
      ,成油流入火中,無煙焰者
      ,不計其色
      ,悉可變化世利,服食亦可治病
      ,不須多吃
      ,多即所損也。

      凡硫黃伏火
      ,有制藥之功
      ,無獨點化之能。雄雌二黃
      、毗黃等伏火
      ,皆有用處
      。又朱砂得君臣伏火,亦可雜用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蜃猿杉t銀者,每兩點化伏火雌黃三銖
      ,成上 金
      。亦可雜用毗霜伏火,能白銅脆
      。五金得伏火水銀
      ,并粉霜、炮砂等
      ,即軟成物
      。又伏火炮砂,雖能軟物
      ,亦能憔爛物
      ,少即引助四黃,多則傷敗五金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蓪⒎? 炮一豆,於銅片上燒三褊
      ,其銅即憔黑
      ,此為驗也。
      凡毗霜
      、毗黃
      、水銀、粉霜等
      ,多佯死伏諸三黃
      ,但得好柜,即永伏
      。悉有立可變化五金之功
      。唯硝石伏火,不能獨化五金
      、石硫黃
      ,宜服養(yǎng)諸藥。硝石宜佐諸藥
      ,多則敗藥
      。生者不可合三黃等燒,立見禍事

      凡硝石伏火了
      ,赤炭火上試成油
      ,入火不動者,即伏矣
      。若瓶內(nèi)燒成汁者
      ,即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何為耳。蓋綠硝石戀柜
      ,火炭上試之不伏者
      ,才入炭上,即便成焰

      凡白礬伏火
      ,味如生時,瓶內(nèi)燒之通赤成汁
      ,玲了似燒白銀色
      ,或青白色者,敲之作金玉聲
      ,實堪服
      。朱汞等此物,最難伏之
      ,即須感柜獨體伏
      。若和諸藥伏,即無味
      ,及敗諸藥不堪也

      又凡藥有頑伏火,汁伏火
      ,枯伏火
      ,及假藥一一須試之
      。又硫黃有似大硼砂
      ,以毗黃染色,為假伏火成汁
      ,硫黃服之傷人也
      。有似自然銅制作,假頑伏火朱砂 者
      。有似硫黃夾石
      ,炁燒為假頑伏火硫黃者。此等皆無用處
      。略而述之
      ,學(xué)者鑒之
      。若人遇虛無紫光圣砂者,諸四黃八石
      ,悉可制伏
      。及二十四化漿液、金蘇膏
      、金 華等丹藥
      ,韭我真鉛汞,而不成也
      。自古圣人皆秘鉛汞之妙
      ,不形紙墨,唯口傳也

      凡初地圣砂
      ,點鐵立白如銀,未能全成寶用
      ,此驗丹砂真假也
      。世利之藥,具前說畢
      ,故無謬述
      ,但少試之,即知也
      。余所具說諸凡藥
      ,及圣砂者,蓋見《神農(nóng) 玉石本草》
      ,李績添注多有錯謬
      ,遂述此訣,論諸藥變異
      ,曉示同道君子
      ,更希廣學(xué),無令謬度時光
      ,虛棄人命
      ,審而詳之,鑒而驗之矣

      證真篇第二
      夫日月尚有盈昊
      ,凡人奚無否泰。都綠道德未淳
      ,陰陽混惑
      ,未可便至真道,但恐五行陶鑄。爾時元上大道法母元始天尊
      ,說諸陰陽返五行元精
      ,與太上道君, 令度長劫中
      ,有學(xué)道之眾生
      ,采日月天地五行之元炁,修種金丹
      ,一周圓備
      ,服之可得五行不侵,出沒自在
      ,馭鶴駕龍
      ,游居紫府,萬劫清凍
      ,劫塵不壞者
      ,蓋得元 精之神力。愚人不曉至真大旨
      ,為言得道者
      ,當三災(zāi)大劫之時,去出傍三界逃避之
      ,何其愚哉
      。不知至真之身,是元精之類
      。蓋碧通子云:道成身以億大劫至而不苦 不勞
      ,恒常清今。若云劫至而避之
      ,即出方入界
      ,逃劫避害,未脫役役
      ,奚為真道者哉
      。況五行尚不能干,豈有三災(zāi)而能傷乎
      。世人何不思之

      夫三一元精者,天地之根
      ,還丹之宗
      ,萬物之母,七寶之精
      ,大道之體,日月父母,五行元首
      ,始名真一
      。故《德經(jīng)》云: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寧
      ,萬物得一 而生
      ,三才合一,故為之三一
      。又三者
      ,木土水也。再分三位
      ,在天為三光
      ,在地為三寶,在人為三明
      。是故《黃庭經(jīng)》云:三明出華生死濟
      。亦云節(jié),又云木者龍 也
      ,丑
      、寅、卯是
      。一者水虎也
      ,子、亥
      、戌
      、酉是。夫此二象
      ,化應(yīng)七屬
      ,謂子、丑
      、寅
      、卯、酉
      、戌
      、亥,歸辰星位
      ,在天為七星
      ,在地為七寶,在人為七竅
      , 應(yīng)備三五
      ,而成八素。全六合,顯三五
      ,三五之位
      ,在第三卷中說訖。按經(jīng)云:三五者
      ,順眾類
      ,和調(diào)萬物,理化陰陽
      ,覆載天地
      ,光明四海,風(fēng)雨雷電
      ,春秋冬 夏
      ,寒暑溫凍,清濁之氣
      ,不得三五不立
      。三五者,天地之樞帶
      ,六A
      。之要會,九宮之節(jié)氣
      。故《圣紀》云:天道不遠
      ,三五復(fù)返。返者是還丹也
      。元氣結(jié)成
      ,一 周脫胎。但能推運八卦
      ,變轉(zhuǎn)相生
      ,至于一載,還丹具矣
      。田有二八
      ,丹有一斤,體全也
      ,服之可仙矣

      凡人本從元氣成身,再得靈元之精氣補之
      ,可以長生
      ,身合純陽,永超陰界
      ,是曰還丹
      。丹者
      ,九九陽數(shù)之義,赤也
      。赤名者火之屬
      ,服而上升九霄
      ,為感陽 神
      ,如火炎而必上也。凡慕生君子得之者
      ,萬事畢矣
      ,知道要也。然先圣雖廣留經(jīng)訣
      ,悉秘其要
      ,致令后學(xué)錯認鉛汞,修不成也
      。何以言之
      ,蓋凡鉛汞五行不備,四 象非全
      ,乃即少氣頑滯之物
      ,終不能濟命。學(xué)人欲委丹道之來宗
      ,但思自身及萬物從何而來
      ,即悟圣理。是故老君云:有名
      ,萬物之母
      。即是。若采得此虛無之藥
      , 為田產(chǎn)育日月之精
      ,成金丹即可矣。若不遇此要道
      ,未得的證活道
      ,而必尸解遺形,無能定其形質(zhì)
      。此玄微之事
      ,不遇明師,無因了達
      。.復(fù)見學(xué)人往往有竊聽之 徒
      ,迷迷相教。今故述此訣
      ,令同道君子辯識大綱
      ,兔生疑惑
      。雖即不陳龍虎凡名,實顯陰陽之行狀
      。行狀者
      ,金丹之祖宗,龍虎之交精
      ,金木相克
      ,水火相刑,五 神現(xiàn)相矣

      古歌曰:圣人奪得造化意
      ,手搏日月安爐裹。微微騰倒天地精
      ,鉆簇陰陽走神鬼
      。日魂月華若個識。秘經(jīng)云:志當歸一
      ,精義無二
      。此之是也。識者便是真仙子
      ,煉之餌之千日期
      。千日者,大九轉(zhuǎn)還丹也
      ,身既無陰那得死
      。此是上歌者述還丹之始末。
      夫初認丹砂之時
      ,雖用師訣
      ,認得龍虎,猶恐不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伸渡铎o之處,會龍虎
      ,相見交精
      ,龍吟虎嘯,云霧諼鍵
      ,邪鬼奔逃
      ,香風(fēng)既起,龍虎隱潛
      ,遺精于交處 也
      ,其精如血,其味苦
      ,其炁香
      ,入口冰消而化
      ,名曰還丹,上仙呼為走馬丹砂
      ,香聞十室
      ,立能變鐵,非也
      。此驗丹砂之神變
      。然取此丹砂為丹田,日月之精
      ,感 此日歲月運
      ,育凝結(jié)成丹
      。丹成出胞田離母
      ,母即丹田也。號曰爐
      。玉仙者服其虛子
      ,不服其母,點化世寶
      ,將救貧弱
      。及有道之君服之,可以長年
      。若戒色情服 之
      ,亦得長生。為隱士若不得此丹田
      ,日月之精
      ,五行之炁,終不凝結(jié)也
      。如無此前件龍虎交精靈異
      ,即是凡藥土石之類,終不合圣感神者矣
      。非唯此獨能變異
      ,況 磁石吸鐵,隔闊潛應(yīng)
      ,水精蚌蛤
      ,尚敢玄遠。水火見類
      ,凡圣豈是難乎
      。又臘日造酒醋,收猜脂
      ,猶經(jīng)年不臭壞
      ,何況以元精
      ,四千三百二十時炁候,為金丹者哉

      夫至道多流
      ,不難便遇。修大丹之時
      ,且須延駐還丹
      。漸可登真。未曾服此丹
      ,須委應(yīng)候
      。若不委之,的有疑退失真之功
      。凡初服丹之時
      ,心意鈍悶,夢寐不祥 者
      ,此是三惡
      ,被靈砂所侵,故惑亂人心
      ,如此旬日即止
      。或夢嘔吐鼠糞
      ,及亂發(fā)茅蘗淤泥
      ,身手之上有大瘡,內(nèi)有蜘蛛蜥蜴走出
      。又夢陰莖朽落
      ,并大便惡物者, 勿疑
      ,此是三尸出去之兆
      。又經(jīng)百日之后,時時聞腰背間如日炙
      ,及手掌內(nèi)真珠
      ,影及身內(nèi),像嬰兒嫩肌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蟊环饔|著,易破損
      ,后相次自堅
      。又肉色赤,是丹砂行 血
      ,除宿患之狀
      。如體有小瘡子
      ,不痛不癢,亦膿血漸自退落
      ,如麩片乾
      ,落后即肌膚瑩。又漸目明
      ,夜黑之處
      ,在目中有黃花光一條,長三尺已來
      ,出現(xiàn)筋許大
      。 身上凡有缺損瘢痕,漸漸平滿不見
      。又多涕
      ,鼻中清水,及多噴涕
      ,目中淚出
      ,勿怪,此之是邪所出之候
      。四肢輕緊,又時時聞兩腿膝通
      ,如日炙而熱
      。又大便有黃 膿黑血,一兩自止
      ,是趁五藏內(nèi)宿患
      。喜怒漸滅,力作不倦
      ,更有諸般
      、不及一一備述。此上應(yīng)候
      ,皆師傳口訣
      ,余候皆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滞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有服此丹不得審細應(yīng)候, 宜記此訣
      。其有不周
      ,龍虎丹應(yīng)候,自有先圣及麥積山晦老訣
      ,甚行于世
      ,故此不述也

      先圣皆訣應(yīng)候,試凡人之志
      ,故少有傳得者矣
      。唯此訣真說相濟,切須秘之
      ,忽傳不道之人
      。又服藥,忌無鱗魚
      、羊血
      、狗鱉,及自死馬牛
      ,及猿肉
      、姜蒜、胡 萎
      、苦菜
      、蕓薹等物味,總不食為上
      。慕長生人少吃米
      ,吃即聞寒熱,身體重
      。此米吃之觸
      ,不是師傳訣。余因盛暑月
      ,多守爐火
      ,燒諸小藥。常以冬月
      ,一般不聞 寒熱
      ,炎因食煎水淘飯一茶碗,七日聞熱
      。較后更試
      ,亦復(fù)如是。志士君子
      ,亦宜慎之

      煉形篇第三
      夫煉形之要,在守一之玄妙
      。一者出為精行
      ,入為心性,乃是太和真一眾命之帶,絕子落氣
      ,絕乃還元
      。按《傳志訣》曰:一者保精運氣,二者采有名之母
      ,三 者是煉形化質(zhì)
      ,五藏化為寶筋,肌骨變?yōu)榻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綠發(fā)青眸
      ,瓊肌膩體,神光煥爛
      ,能存能亡
      ,目盼無極,耳聽無窮
      ,名曰神真
      ,身與道合,即造化不能移
      ,鬼神不能 知
      ,金骨齊于靈元,瓊肌順達六慧
      。一云:同夫六慧者
      ,真六識也。在凡身為六賊六腑
      ,在圣身為六慧六通
      ,六甲六丁,在天地為六合
      、六律、六呂
      。故達六慧者
      , 乃是神仙登真之品。更得元量
      ,不可稱計
      ,大道之果者。蓋因得不退轉(zhuǎn)志
      ,丹華之要
      ,而能活達,俱超高真之道

      言高真之道
      ,有三品之正理。夫三品者,上品煉金骨玉肌
      ,生身同元
      ,見大身即無外,隱小身即無內(nèi)
      ,出顯即無有之身
      ,入隱即虛無之質(zhì),質(zhì)與太空合
      ,其通元量
      ,是名上品,及離凡之時
      ,白日上升矣

      中品雖形性俱達神有數(shù),亦出入無門
      ,乃是初登道果
      。在凡之時,晚覺修行
      ,遂作尸解
      ,以符藥代形,化留死尸
      ,割斷親愛
      ,夜半升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蛴须[遁為地仙者
      ,雖經(jīng)劫塵而常清凍,終不可久居上界
      ,只有往來之紛紜
      。隱遁者,潛走異名也
      。自己身
      ,不利他人,故曰中品

      又按《洞真元精經(jīng)》云:夫上品者
      ,修行自利利他,形升性具
      ,其功無量
      ,內(nèi)外普濟。中品者
      ,唯利己身
      ,遠入幽深
      ,其志弱,其德薄
      。下品修行
      ,精氣漏泄, 身既不了
      ,性須別形
      ,煉行不久,偏枯志劣
      ,既歷虛有
      ,見身已絕,將脫滯形
      ,悲空夜月
      ,重契陽和,可辭生滅矣
      。乃言下學(xué)者既不能形性俱存
      ,又不能久久煉形為 氣,化其滯質(zhì)
      ,與虛無通同
      ,即名清虛之鬼。虛有實無之身
      ,唯能暫化虛物
      ,不能化實,久有之用
      ,與凡無異
      ,即善爽無主之鬼也。蓋全生甚難
      ,就死皆易
      ,故為下 仙。
      又按《太極真人訣》曰:下士脫腔
      ,尸解蟬蛻
      ,亦稍異凡俗。若修太極靈劫
      ,及枕中五行、白虎七變
      、尸假隱遁
      ,亦可漸契高真。自此已下
      ,不足上士修效

      又前言空心、住心者,謂空心凝則失形脫腔
      ,住心凝則煉形
      。住心在絳宮則忘道,而道自會定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招耐眨赵献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此心法如是
      。又法母曰:吾法無法,吾 玄無玄
      ,此理玄妙
      。《內(nèi)觀經(jīng)》云:內(nèi)觀之道
      ,靜神定心
      ,亂想不生,邪妄不侵
      ,周身及物
      ,閉、目思尋矣
      。為勸學(xué)生之君子
      ,學(xué)生須學(xué)長生可貴,勿學(xué)脫腔尸解
      。 一者與凡不殊
      ,二者損常敗教,三者經(jīng)精順毒
      ,四者凡淺根眾生妄想
      ,五者修成,若不寄人生
      ,即化生為天人
      ,竟有墜退。若不為天人
      ,即永死不生
      ,則免來去,何 殊死耶
      ,亦未必保明其真矣
      。可須堅志
      ,且修脫腔之事
      ,亦在經(jīng)訣
      ,乃是圣人為鈍根學(xué)者漸門,令平易其心
      ,心平則理達矣
      。故老君曰:死不再生,何須故常
      。又楊 真人曰:悲汝愚人
      ,重名貨,而輕性命
      ,貴浮生
      ,而賤至真。又曰:埋意氣於丘壤
      ,掩冠劍為埃塵
      。瞑目之后化形,寞寞落落
      ,昏昏群群
      ,隨品質(zhì)而任物,逐得象而 生身
      ,如五谷之糟粕
      ,為凡世之丘墳,兒孫植相
      ,拜上饗神
      ,神之既化,墳自為身
      ,略而言之

      又煙蘿子曰:道體全真在此生,迷徒待死更修生
      。今生不了生前事
      ,更有生從何處生。又《三元經(jīng)》曰:玄珠之本炁
      ,誰將日月守
      。爍爍因象光,此是神仙壽
      。 世人強伏氣
      ,伏者盡勞神。大道守虛無
      ,圓光照是真
      。真說長生訣,海內(nèi)光皎潔
      。念念守光明
      ,萬年身不滅。難則無過道
      ,說易何人守
      。光象外明,我與天同壽
      。日 長東海生
      ,光明養(yǎng)萬物。仙人永長生
      ,傳此長生術(shù)
      。老莊曰:長生久視,谷神不死
      。又曰:為之長生不死者
      ,豈復(fù)有修設(shè)之限哉。又曰:千載厭世
      ,去而上仙
      ,乘彼 白云,至於帝鄉(xiāng)
      。又曰:修身千二百歲
      ,形未嘗衰。又曰:乘白云
      ,馭飛龍
      ,而游四海之外。又曰:人皆盡死
      ,而我獨存
      。又曰: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又曰:長生 者不死
      ,寂滅者不生不死。不生不死真長生
      ,則真寂滅
      。生寂滅內(nèi)則長生,死寂滅外則永死
      。道經(jīng)曰:道生曰常
      ,心使氣曰強。又《玄妙內(nèi)篇》曰:兆欲長生
      ,三一 當明
      。已前說訖學(xué)道君子若達此理,即三要自明
      。真三要由一可照若了
      ,則三要自見
      。幸希飽志君子,驗而明之
      。儻有未遇師者
      ,可以愛生為本,忘死為源
      ,審看內(nèi) 秘要諸經(jīng)
      ,則曉萬振而同一源。余且歷悟之經(jīng)
      ,及諸藥
      ,故述此訣已,俟學(xué)者矣

      真元妙道要略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55/4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張九垓撰" rel="prev"> 張真人金石靈砂論,唐張九垓撰

      下一篇: ,宋吳悟撰" rel="prev"> 指歸集

      相關(guān)文章
      紅鉛入黑鉛訣
      紅鉛入黑鉛訣 真金鑄神室,鸚子其形容
      。紅鉛藏室中
      ,封固本土封固口縫,又通身固一指厚
      。入鼎內(nèi)
      。其下鼎用本土為之,其上釜用真金為之
      。外固口縫
      修煉大丹要旨
      修煉大丹要旨 經(jīng)名:修煉大丹要旨。撰人不祥
      。內(nèi)收呂仙賜方,當出於宋代
      。二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修煉大丹要旨卷上 外丹要訣 山?澤之物
      ,二八為元
      大丹鉛汞論
      ,唐金竹坡撰
      大丹鉛汞論 經(jīng)名:大丹鉛汞論
      。唐金竹坡撰。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 大丹鉛汞論 第一 夫大丹之術(shù),出乎鉛汞
      。而鉛汞之藥
      指歸集
      ,宋吳悟撰
      指歸集 經(jīng)名:指歸集。宋吳悟撰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指歸集總敘 高蓋山人吳悟撰 敘曰:天下有自然之道
      ,萬物有自然之理
      。不得於理,物且不通
      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
      ,五代李光玄撰
      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 經(jīng)名: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五代李光玄撰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太上日月混元經(jīng) 乾坤坎離
      ,剛?cè)崤浜?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四者相包,謂之稟鑰
      。二四三五一
      太白經(jīng)
      太白經(jīng) 經(jīng)名:太白經(jīng)
      。原未題撰人,約出于唐末五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啦刈幽克饕奉}作施肩吾撰。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 太白經(jīng) 《黃帝圣記經(jīng)》曰:黃帝元年寅月寅日,齋於首山
      太清修丹秘訣
      太清修丹秘訣 經(jīng)名:太清修丹秘訣
      。未署撰人。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玉清內(nèi)書
      玉清內(nèi)書 經(jīng)名:玉清內(nèi)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