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大道家園 >> 傳統(tǒng)典籍 >> 道學(xué)八大支柱 >> 道學(xué)核心之性命道學(xué)

      《性命圭旨·性命說》

      大道家園 2019-12-21 17:17:22

      性命說

      夫?qū)W之大,莫大于性命

      。性命之說
      ,不明于世之久矣

      何謂之性
      ?元始真如
      ,一靈炯炯是也

      何謂之命
      ?先天至精
      ,一炁氤氳是也

      然有性,便有命
      ;有命
      ,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
      。但以其在天
      ,則謂之命;在人
      ,則謂之性
      。性命實(shí)非有兩。況性無命不立
      ,命無性不存
      ,而性命之理,又渾然合一者哉

      故易曰: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中庸曰:天命之謂命
      。此之謂也

      乃玄門專以氣為命,以修命為宗
      ,以水府求玄立教
      。故詳言命而略言性,是不知性也
      ,究亦不知命

      禪家專以神為性
      ,以修性為宗,以離宮修定立教
      。故詳言性而略言命
      ,是不知命也,究亦不知性

      豈知性命本不相離
      ,道釋原無二致。神氣雖有二用
      ,性命則當(dāng)雙修也哉

      賢人之學(xué),存心以養(yǎng)性
      ,修身以立命
      。圣人之學(xué),盡性而至命

      謂性者神之始
      ,神本于性,而性則未始神
      ,神所由以靈
      。命者氣之始,氣本于命
      ,而命則未始?x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氣所由以生?

      身中之精,寂然不動(dòng)
      。蓋剛健中正
      ,純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
      ,為命之根矣

      心中之神,感而遂通
      。蓋喜
      、怒、哀
      、懼
      、愛、惡欲者存
      ,乃命之所寄也
      ,為性之樞矣。

      性而心也,而一神之中炯
      。命而身也
      ,而一氣之周流。故身心
      ,精神之舍也
      。而精神,性命之根也

      性之造化
      ,系手心。命之造化
      ,系乎身
      。見解知識(shí)
      ,出于心哉
      。思慮念想,心役性也
      。舉動(dòng)應(yīng)酬
      ,出于身哉。語默視聽
      ,身累命也

      命有身累,則有生死
      。性受心役
      ,則有去來。有生死
      ,不能至命也
      。有去來,不能盡性也

      故盈天地間
      ,皆是生氣,參贊兩間
      ,化育萬物
      。其命之流行,而不息者乎
      ?蓋生之理
      ,具于命也。盈天地間
      ,皆是靈覺
      ,明光上下,照臨日月。未始性
      ,而能性我之性者
      ,性之始也。未始命
      ,而能命我之命者
      ,命之始也。

      天竅圓而藏性
      ,地竅方而藏命
      。稟虛靈以成性,中天地以立命
      。性成命立
      ,其中有神。命蒂元?d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性根元神
      。潛神于心,聚氣于身
      。其中有道?
      性有氣質(zhì)之性
      ,有天賦之性;命有分定之命
      ,有形氣之命

      君子修天賦之性,克氣質(zhì)之性
      ;修形氣之命
      ,付分定之命。分言之
      ,則二
      ;合言之,則一
      。其中有理

      是以神不離氣,氣不離神
      ,吾身之神氣合
      ,而后吾身之性命見矣。性不離命
      ,命不離性
      ,吾身之性命合,而后吾身未始性之性
      、未始命之命見矣
      。未始性之性
      、未始命之命,是吾之真性命也
      。我之真性命
      ,即天地之真性命,亦即虛空之真性命也

      故圣賢持戒定慧而虛其心
      ,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保則命基永固
      ,心虛則性體常明
      。性常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何死何生
      。況死而去者
      ,僅僅形骸耳。而我之真性命
      ,則通晝夜
      、配天地,徹古今者
      ,何嘗少有泯滅也哉

      嘗觀之草木焉
      ,歸根復(fù)命
      ,而性在其中矣。性而神也
      ,則花
      。花而實(shí)也
      ,而命又在其中矣
      。自形中之神,以入神中之性
      ,此之謂歸根復(fù)命

      又嘗譬之男女媾精焉,而一點(diǎn)之善
      ,落于子宮者
      ,氣合之而為命也,而性即存于其間
      。其即一陰一陽(yáng)之相搏
      ,而一點(diǎn)落于黃中之中以成性。乃妙合而凝
      ,不測(cè)之神乎
      ?此之謂性命妙合

      奈妙合之道不明,修世者遺命
      ,且并率性之竅妙
      ,不得而知之,矧能煉之乎
      ?非流于狂蕩
      ,則失于空寂,不知其命
      ,末后何歸
      。修命者遺性,且并造命之功夫
      ,不得而知之
      ,知能守之乎?
      非執(zhí)于有作
      ,則失于無為
      。不知其性,劫運(yùn)何逃
      ?即二氏之初
      ,亦豈如是乎?
      吾聞釋迦生于西方
      ,亦得金丹之道
      ,是性命兼修,為最上乘法
      ,號(hào)曰金仙

      呂祖亦曰:只知性,不知命
      ,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kù)`難入圣

      豈但如今之導(dǎo)引者流
      ,而以形骸為性命焉已哉。又豈但如今煉神煉氣者流
      ,而以神氣為性命焉己哉
      。又豈但如今修性修命者流,而以性命為性命焉己哉
      。是皆不唯無益于性命
      ,而且有害于性命。不得性命之真
      ,良可嘆也

      故嘗論之
      ,人在母腹,呼吸相會(huì)
      ,是以母之性命為性命
      ,而非自為性命。至于出胞斷蒂
      ,而后自為性命
      ,然亦非真常之性命也。必于自為性命中
      ,而養(yǎng)成乾元面目
      ,露出一點(diǎn)真靈。
      形依形
      ,形不壞
      ;神依性,神不滅
      。知性而盡性
      ,盡性而至命。乃所謂虛空本體
      ,無有盡時(shí)
      。天地有壞,這個(gè)不壞
      ,而能重立性命
      ,再造乾坤者也。
      故道家不知此
      ,則謂之傍門
      ;釋氏不知此,則謂之外道
      ,又焉能合天地之德,而與太虛同體哉
      ?噫
      !至此而性命之說,無余旨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63/5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道家元精
      、元?d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元神?/div>
      道家元精、元?d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元神? 道家元精論 精為形之基
      ,是人體生命的物質(zhì)基礎(chǔ),察受于先人而充喬十后天
      ,故就其來源可分為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
      。“元精”
      ,即揩先天之精而言
      道家生死論
      道家生死論 1
      、  夫論人之生也,先從虛無中一點(diǎn)元神而墮于胞胎之中
      ,是謂神生炁
      ,炁生精,于是十月懷胎
      ,三年乳哺
      道家性命雙修代表作之《周易參同契》魏伯陽(yáng)著
      周易參同契 魏 伯陽(yáng) 大易總敘章第一 乾坤者
      ,易之門戶
      ,眾卦之父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搽x匡廓
      ,運(yùn)轂正軸,牝牡四卦
      ,以為橐籥
      。覆冒陰陽(yáng)之道,尤工御者準(zhǔn)繩墨
      ,執(zhí)銜轡
      《莊子生死觀》
      《莊子生死觀》 莊子妻死
      ,惠子吊之
      ,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①。 惠子曰:“與人居②
      、長(zhǎng)子③
      、老、身死,不哭亦足矣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