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寓言全集》
1 、望洋興嘆
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矣清渚崖之間
,不辨牛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
,至于北海
,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
,我之謂也
。” —— 莊子《莊子?秋水》
譯文:秋天來到,天降大雨
,無數(shù)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
。只見波濤洶涌
,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
,浸灌了岸邊的洼地
,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
,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
眼前的景象多么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 ,不由大吃一驚
,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里是水的盡頭
。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 ,才轉(zhuǎn)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
。'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
寓意:不見高山,不顯平地 ;不見大海
,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
。
2、屠龍之技
原文:姓朱者學屠龍于支離益 ,單千金之家
,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
莊子《莊子?列御寇》
譯文: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shù),于是,就到支離益那里去學習宰殺龍的本領(lǐng)。他花盡了家里資產(chǎn),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于把宰殺龍的技術(shù)學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jié)果
,他學的技術(shù)一點也用不上
。
寓意: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lǐng)也沒有用。
3、隨珠彈雀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莊子《莊子?讓王》
譯文:有一個喜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這是什么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 。
寓意:做什么事 ,都得講究得失輕重。為了沒什么價值的東西而丟掉十分寶貴的東西
,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
。
4、鵬程萬里
原文: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安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莊子《莊子?逍遙游》
譯文:遠古的時候,有一種鳥,名字叫作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鵬鳥向南海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擊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飛去,卷起一股暴風,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它飛出去一次,要過半年才飛回南海休息。當它飛向高空的時候,它的背靠著青天,而云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鳥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么高
,這么遠,很不理解
,就說:“他還想飛到哪里去呢
?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
,我們在蓬蒿飛來飛去
,也算是飛到邊了。大鵬鳥究竟想飛到什么地方去呢
?”
寓意: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者的追求的。
5、庖丁解牛
原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頂,砉然響然
,奏刀()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經(jīng)首”之會
。文惠君曰: “嘻,善哉
!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進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三年之后
,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
,導大
,因其固然,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
,而況大車瓜乎
?良庖歲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數(shù)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間
,而刀刃者無厚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
,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
,每至于族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視為止
,行為遲,動刀甚微
,讠桀然已解
,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為之四顧
,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蔽幕菥唬骸吧圃眨∥崧勨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得養(yǎng)生焉
。”莊 子《莊子?養(yǎng)生主》
譯文:庖丁為梁惠王宰牛 。手到的時候
,肩倚的時候
,腳踩的時候,膝頂?shù)臅r候
,那聲音十分和諧,就跟美妙的音樂一樣
,合于堯時的《經(jīng)首》旋律
;那動作也很有節(jié)奏,就像優(yōu)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
,稱贊說:“哈,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你的技術(shù)是怎么達到這樣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對梁惠王說:“我喜歡探求的是道
,比一般的技術(shù)又進了一步
。我開始解剖牛的時候,看到的無非是一頭整牛
,不知道牛身體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
,我眼前出現(xiàn)的是牛的骨縫空隙
,就不再是一頭整牛。到了今天
,我宰牛就全憑感覺了
,不需要再用眼睛看來看去,就能知道刀應該怎么運作
。牛的肌體組織結(jié)構(gòu)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
,我進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縫隙,從不碰牛的骨頭
,更不消說碰大骨頭了
。技術(shù)高明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
,因為他是用刀割
。一般的廚師,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
,因為他是用刀砍
。而我宰牛的這把刀,已經(jīng)用了十九年
;所宰的牛
,又經(jīng)有幾千頭,然而刀口鋒利得仍然像剛在磨石上磨過的一樣。這是為什么呢
?就因為牛的肌體組織結(jié)構(gòu)之間有空隙
,而刀口與這些空隙比起來,薄得好像一點厚度也沒有
。用沒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體組織間運行
,當然綽綽有余羅!所以十九年過去
,我的刀還跟新的一樣
。雖然我的技術(shù)已達到了這種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時候
,還是絲毫不敢馬虎
,總是小心翼翼,心神專注
,進刀時不匆忙
,用力時不過猛,牛體迎刃而解
,牛肉就像一攤泥土一樣從骨架上滑落到地上
。這時,我才松下一口氣來
,提刀站立
,顧視一下四周,心滿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凈
,收藏起來
。”
梁惠王聽了,高興地說:“好極了
,聽了你的這一席話,我從中悟到了修身養(yǎng)性的道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span>
寓意: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掌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辦事就可以得心應手。
題旨:順其自然,循其規(guī)律,事半功倍。
6、魯侯養(yǎng)鳥
原文: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 。
莊子《莊子?至樂》
從前,有只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 ,魯侯以為這是只神鳥
,令人把它捉住,親自把它迎接到祖廟里
,畢恭畢敬地設(shè)宴迎接
,并將它供養(yǎng)起來,每天都演奏古時的音樂《九韶》給它聽
,安排牛羊豬三牲具備的“太牢”給它吃
。魯侯的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目眩,惶恐不安
,一點兒肉也不敢吃
,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
。魯侯是用他自己享樂的方式來養(yǎng)鳥的
,而不是按照鳥的生活方式來養(yǎng)鳥啊。這只鳥是被他嚇死的
。
寓意:辦事不看對象,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好惡行事,好心也會把事情辦糟。
題旨:辦事要有針對性,否則必然失敗。
7、老漢粘蟬
原文: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橛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啁翼之知;吾不反不側(cè),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莊子《莊子?達生》
譯文:孔子前往楚國,路過一片樹林
,看到一個駝背老人,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正在粘知了
。老人的技術(shù)非常嫻熟
,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沒有一個能逃脫的
,就好像信手拾來一樣輕而易舉
。孔子驚奇地說:“您的技術(shù)這么巧妙
,大概有什么方法吧
!”
駝背老人說:“我的確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時候,如果能夠在竹竿的頂上放兩枚球而不讓球掉下來,粘的時候知了就很少能夠逃脫;如果放三枚不掉下來,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脫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來,粘知了就像用手拾東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這里,就如木樁一樣穩(wěn)穩(wěn)當當;我舉起手臂,就跟枯樹枝一樣紋絲不動;盡管身邊天地廣闊無邊,世間萬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東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響不了我對知了翅膀的關(guān)注,怎么會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聽了,回頭對弟子說:“專心致專,本領(lǐng)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人所說的道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span>
寓意:一個人如果能夠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苦練
,就可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lǐng)
。
8、井底之蛙
原文:井之蛙……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干之上
,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
,蹶泥則沒足滅跗
;還蝦、蟹與科斗
,莫吾能若也
。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樂
,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腳未入
,而右膝已縶矣
。于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
,不足以舉其大
;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禹之時十年九潦
,而水弗為加益
;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
。夫不為頃久推移
,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庇谑蔷苈勚m適然驚
,規(guī)規(guī)然自失也
。莊子《莊子?秋水》
譯文:住在淺井中的一只青蛙對來自東海的巨鱉夸耀說:“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樂呀!高興時,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欄干上,盡情地蹦跳玩耍
。玩累了
,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
,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
。跳進水里時,井水僅僅浸沒我的兩腋
,輕輕地托住下巴
;稀泥剛剛沒過雙腳,軟軟的很舒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纯粗車哪切┬∥r呀、螃蟹呀
、蝌蚪呀
,誰也沒有我快樂。而且我獨占一井水
,盡情地享受其中的樂趣
,這樣的生活真是美極了。您為什么不進來看一看吧
!”
巨鱉接受了井蛙的邀請,準備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跨進去
,右腿已被井的欄干絆住了
,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邊給青蛙講述海的奇觀:“海有多大呢
?即使用千里之遙的距離來形容也表達不了它的壯闊
,用千丈之高的大山來比喻
,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時候
,十年有九年下大雨
,大水泛濫成災,海面不見絲毫增高
;商湯的時候
,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縫
,海岸也絲毫不見降低
。不因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減
,生活在東海
,那才真正是快樂呢!”
井蛙聽了 ,吃驚得好半天也沒有說出話來
。它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寓意:人如果長期把自己束縛在一個狹小的天地里 ,就會變得目光短淺
,自滿自足。
題旨:盲目自滿,自我陶醉
,必授人以笑柄
。
9、匠石運斧
原文: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
,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聞之,召匠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苯呈唬骸俺紕t嘗能斫之。雖然
,臣之質(zhì)死久矣
。”莊子《莊子?徐無鬼》
譯文:楚國的郢都有一個人,鼻子尖上沾了一點白泥巴
,這層白泥巴薄得像蒼蠅的翅膀一樣
。請一個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揮動斧子
,只聽見一陣風響
,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凈凈
,鼻子卻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傷
。那個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點兒也不感到害怕
。
宋元君聽說這件事后 ,就把工匠石叫了來,說:“你再削一次讓我看看吧
!”工匠石說:“我的確是會削的
,但是,那個敢讓我削的人已經(jīng)死去很久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span>
寓意: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檔 。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搭檔
,要把本領(lǐng)發(fā)揮出來便很難。
10 、猴子逞能
原文:吳王浮于江 ,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
,恂然棄而逃
,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
,見巧乎王
。王射之,敏給搏捷矢
。王命相者趨射
,狙執(zhí)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
。伐其巧
,恃其便,以敖予
,以至此殛也
。戒之哉!嗟呼!無以汝色驕人哉
!”顏不疑歸
,而師董梧,以助其色
,去樂辭顯
;三年,而國人稱之
。莊子《莊子?徐無鬼》
譯文:吳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見了,都驚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荊棘叢中了;唯獨有一只猴子,卻洋洋得意地跳來跳去,故意在吳王面前賣弄靈巧。吳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飛箭接住了。吳王下令左右的侍從一齊放箭,那只猴子被射死了。吳王回過頭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靈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驕傲,以至于這樣死去了 。警惕呀
!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別人耍驕傲呀
!”
顏不疑回去以后 ,就拜賢人董梧為老師
,盡力克服自己的驕氣,遠離美色聲樂
,不再拋頭露面。過了三年,全國人都稱譽他
。
寓意:不管有多大的本領(lǐng),也不可當作驕傲的本錢。謙虛謹慎,才能獲得人們的敬重。
11、邯鄲學步
原文:壽陵余子之學行于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肚f子?秋水》
趙國都城邯鄲的人,擅長行走,不僅步子輕快,而且姿態(tài)也非常優(yōu)美。
譯文:燕國壽陵有個少年,千里迢迢來到邯鄲,打算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式。結(jié)果,他不但沒有學到趙國人走路的樣子,而且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步子也忘記了,最后只好爬著回去。
寓意:全盤否定自己的傳統(tǒng),生搬硬套別人的經(jīng)驗。不僅學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反而會丟掉自己的長處。
12、防凍手的藥
原文: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
。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非不枵然大也
,”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世世以氵并氵辟纟光為事
。客聞之
,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氵并氵辟纟光
,不過數(shù)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請與之
。” 客得之
,以說吳王。越有難
,吳王使之將
。冬
,與人水戰(zhàn)
,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