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歷史人物

      高適

      佚名 2023-06-05 21:18:45

      高適

      高適(700

      ?—765),漢族
      。盛唐詩人
      。字達夫、仲武
      ,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有《高常侍集》
      、《中興間氣集》等傳世
      。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4歲
      ,贈禮部尚書
      ,謚號忠。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
      ,與岑參并稱“高岑”
      。筆力雄健,氣勢奔放
      ,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
      、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少孤貧
      ,愛交游,有游俠之風
      ,并以建功立業(yè)自期
      。早年曾游歷長安,后到過薊門
      、盧龍一帶
      ,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
      。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
      ,與李白
      、杜甫結交。其詩直抒胸臆
      ,不尚雕飾
      ,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
      ,大多寫邊塞生活


      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
      。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
      ,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
      、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


      安史之亂后
      ,曾任淮南節(jié)度使、彭州刺史
      、蜀州刺史
      、劍南節(jié)度使等職
      ,官至左散騎常侍,封渤?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h侯
      。世稱“高常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杜f唐書·高適傳》說:“有唐已來
      ,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

      高適是什么詩人

      高適(704—765年)

      ,字達夫[1],滄州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h(今河北省景縣)
      。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
      ,安東都護高侃之孫


      天寶八年(749年)
      ,進士及第
      ,授封丘縣尉。投靠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
      ,擔任掌書記
      。拜左拾遺,轉監(jiān)察御史
      ,輔佐哥舒翰把守潼關。天寶十五年(756年)
      ,護送唐玄宗進入成都
      ,擢諫議大夫。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
      ,討伐永王李璘叛亂
      。討伐安史叛軍,解救睢陽之圍
      ,歷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
      、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
      。廣德二年(764年)
      ,入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
      ,冊封渤?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h侯


      永泰元年(765年)
      ,去世,時年六十二歲
      ,追[2]贈禮部尚書
      ,謚號為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
      ,與岑參、王昌齡
      、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3]

      本名
      高適
      別名
      高常侍

      達夫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漢族

      高適的古代詩人簡介

      高適(700

      ?765)
      ,漢族。盛唐人
      。字達夫、仲武
      ,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
      ,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有《高常侍集》
      、《中興間氣集》等傳世
      。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4歲
      ,贈禮部尚書,謚號忠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
      ,與并稱高岑。筆力雄健
      ,氣勢奔放
      ,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少孤貧
      ,愛交游,有游俠之風
      ,并以建功立業(yè)自期
      。早年曾游歷長安,后到過薊門
      、盧龍一帶
      ,尋求進身之路
      ,都沒有成功
      。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
      ,與
      、結交。其詩直抒胸臆
      ,不尚雕飾
      ,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


      天寶八載(749)
      ,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
      ,應舉中第,授封丘尉
      。十一載
      ,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
      。次年入隴右
      、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幕
      ,為掌書記


      安史之亂后,曾任淮南節(jié)度使
      、彭州刺史
      、蜀州刺史、劍南節(jié)度使等職
      ,官至左散騎常侍,封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h侯
      。世稱高常侍
      。《舊唐書·高適傳》說:有唐已來
      ,詩人之達者
      ,唯適而已

      高適生平個人簡歷

      高適生平個人簡歷   高適(700—765)

      ,唐代邊塞詩人,字達夫
      ,滄州(河北景縣)人
      ,長期客居宋州(河南商丘)。少自負
      ,愛交游
      ,有游俠之風
      ,并以建功立業(yè)自期

        高適的爺爺是唐高宗時的大將軍,父親曾官到韶州長史

      ,他少時即客居宋州讀書學劍
      。20歲(開元十年,722)來歲時他西游長安首探仕路
      ,結果的失意而歸
      。由于高適平素不事產業(yè),結果家道敗落
      ,只好靠朋友接濟度日

        731年,高適北游燕趙

      ,希望從戎入幕而當官
      ,呆了兩年
      ,還是無功而返
      ,遂隱居淇上。到了開元23年(735年)
      ,高適再次入長安應試
      ,仍然落第,他在長安一帶約呆了近兩年
      ,再次回到梁宋
      。此后一直到749年,他都居宋州
      ,但曾幾度外出漫游:開元末游相州
      ,744年與李杜共游汴州、宋州
      ,同年秋末東游至靈壁
      、淮陰等地,745年游東平
      ,46年到濟南。

        天寶八載(749)

      ,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
      ,已近天命之年的高適被授封丘尉。當了三年
      ,他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
      ,又一次到長安。752年
      ,曾與杜甫等五人同登慈恩寺賦詩。次年(753年)他接受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之聘
      ,往其幕中任掌書記

        天寶14年(755)冬,安史之亂爆發(fā)

      。唐玄宗詔病廢在家的哥舒翰平亂
      ,高適亦升為左拾遺,轉監(jiān)查御史
      ,共守潼關。潼關失守后
      ,他追趕玄宗
      ,面陳得失,被升為諫議大夫
      。756年
      ,高適被任命為淮南節(jié)度史,平定了永王李磷之亂
      。757年
      ,有著名的睢陽之圍,即是高適此前常居之地
      。758年
      ,因權臣李輔國等講他的壞話,被降為大子詹事
      。759年出任彭州刺史
      、后又轉任蜀州刺史
      、劍南節(jié)度使等職。763年
      ,吐蕃兵攻入長安
      ,高適引兵與戰(zhàn)
      ,給其重創(chuàng)
      。764年高適被召回京,任刑部侍郎
      、左散騎常侍
      ,因功封渤海縣侯
      。世稱“高常侍”
      。但轉過年來(765年)他即因病逝世
      ,終年64歲
      。有《高常侍集》等傳世。

        小評:可以看出

      ,高適不僅是一位有成就的詩人
      ,也是一個有膽有識的政治家與軍事家。他這一生
      ,50歲之前是客居宋中30年
      ,二入長安
      ,一游燕趙
      ,是困居與浪游時代,但詩歌創(chuàng)作則成就最大
      。此后當了三年封丘縣尉(縣公安局長)
      ,曾北上送過一次兵;然后是入河西哥舒翰幕府二年
      ,遇到安史大亂
      ,命運發(fā)生轉折
      。此后十年
      ,他先戰(zhàn)淮南,后撫西川
      ,終歸京都
      ,上馬領軍,下馬治民,功成封侯
      ,不負他前五十年的一腔抱負。

        高適的詩筆力雄健

      ,氣勢奔放
      ,直抒胸臆,不尚雕飾
      ,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
      、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其中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
      ,次則五古
      ,其次七律
      、七絕
      。《高常侍集》中存詩240首

         推薦閱讀: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renwu/42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秦觀
      秦觀秦觀(1049-1100)
      ,字少游,一字太虛
      ,號淮海居士
      楊維禎
      楊維禎楊維禎(1296~1370年)
      ,元代
      。字廉夫,號鐵崖
      、東維子
      。元文學家、書法家
      。原籍浙江諸暨。少年時
      ,其父筑樓于鐵崖山
      ,聚書數(shù)萬卷。他終日勤讀
      ,自號“鐵崖”
      。泰定三年(1326年),中進士
      ,任天臺縣尹
      呂侍中
      呂侍中生卒年
      崔國輔
      崔國輔楊柳映春江崔國輔
      ,唐詩人。吳郡(今蘇州)人
      ,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歷官山陰尉
      李冠
      李冠[約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
      ,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
      。與王樵
      、賈同齊名;又與劉潛同時以文學稱京東
      。舉進士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