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再度公開反元,最后亡于朱元璋政權(quán)
。之后被押解至明朝都城應(yīng)天府(今南京)時
,自縊而死
,時年47歲。
基本介紹 本名 :張士誠 別稱 :張九四 所處時代 :元末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興化白駒場人 出生時間 :1321年8月23日 去世時間 :1367年10月9日 主要成就 :元末起兵
,建立大周政權(quán) 人物生平,早期經(jīng)歷,起義反元,建立政權(quán),盛極而衰,敗于朱元璋,為政舉措,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教育,野史傳說,人物評價,總評,歷史評價,家族成員,母親,兄弟,妻妾,后世紀(jì)念,墓地,紀(jì)念館,習(xí)俗, 人物生平
早期經(jīng)歷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七月三十日
,張士誠出生于泰州興化白駒場(今鹽城大豐)的一個窮苦的“亭民”之家。隨后
,他的三個弟弟張士義
、張士德和張士信也相繼降生。兄弟四人都以撐船運(yùn)鹽為生
。 元朝末年
,朝 *** 敗,財政收入入不敷出
。統(tǒng)治者為了填補(bǔ)不斷擴(kuò)大的 *** 開銷和軍費(fèi)支出
,大量增發(fā)鹽引,不斷提高鹽價
,鹽業(yè)成為國家財政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雖然鹽價不斷提高,但東南沿海的鹽民依然生活無著
。泰州地處東南沿海
,每到盛夏,都會遭遇臺風(fēng)侵襲
,海潮倒灌
。海水退去,原本千傾良田都變成鹽堿地
,當(dāng)?shù)剞r(nóng)民苦不堪言
。 為了養(yǎng)家餬口,張士誠從十歲開始就跟鄉(xiāng)親們一起
,在白駒場的官鹽船上“操舟運(yùn)鹽”
,依靠賣苦力賺來的微薄收入補(bǔ)貼家用。少年時的張士誠“少有膂力
,負(fù)氣任俠”
,不僅身體健壯,而且為人仗義疏財
,雖然自己家里經(jīng)常窮得揭不開鍋
,可是每當(dāng)鄉(xiāng)親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
,有求必應(yīng)
。漸漸地,張士誠在當(dāng)?shù)佧}民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起義反元
由于給官家運(yùn)鹽收入微薄
,張士誠和幾個膽大的同鄉(xiāng)一起做起了販賣私鹽的營生
。他們在給官府運(yùn)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食鹽
,賣給當(dāng)?shù)氐母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白駒場的富戶們常常以舉報官府相要挾,不僅不給張士誠鹽錢
,而且對他非打即罵
。由于身份低微,而且販私鹽是違法行為
,張士誠等人只得忍氣吞聲
。白駒場當(dāng)?shù)赜幸粋€鹽警名叫丘義,負(fù)責(zé)監(jiān)督鹽民出工
、緝拿私鹽販子。這個邱義不但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丝郯遵x場鹽民的勞動所得
,而且鹽民們每月還要向他上貢,一有疏漏
,就對鹽民非打即罵
。張士誠和鹽民們懾于他的 *** ,只能暗氣暗憋
。
張士誠起義地-大豐市草堰鎮(zhèn)北極殿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
,張士誠秘密聯(lián)絡(luò)了弟弟三人及壯士李伯升等十七名膽大的鹽民,積極籌備武裝暴動
。事關(guān)重大
,為了防止秘密泄露,張士誠他們把起義的地點(diǎn)選在了白駒場附近的草堰場
。一天夜里
,十八名熱血鹽民在草堰場的北極殿中歃血為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dān)
,在寒風(fēng)中悄悄摸進(jìn)鹽警邱義的家中
,把這個平日里為害鄉(xiāng)鄰的惡霸亂棍打死。 隨后
,十八個人又沖進(jìn)當(dāng)?shù)馗粦艏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fā)給當(dāng)?shù)氐睦习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接著一把火把房屋燒了個干凈
。
張士誠起義地&amp 建立政權(quán)
當(dāng)時,在鹽場干活的鹽丁們正嫌工作太苦太累
,于是共同推舉張士誠為首
,攻下了泰州
。高郵府的知府李齊招降了他們,但是他們不久又叛逃出去
,殺掉了行省參政趙璉
,同時攻取了興化,在德勝湖(江蘇興化附近)集結(jié)
,有一萬多人
。元朝廷派人拿著“萬戶”的委任狀去招降他們,張士誠嫌官太小
,不接受
。他用欺騙手段殺死了李齊,偷襲占據(jù)了高郵
,自稱“誠王”
,國號“大周”,年號“天佑”
。這一年是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
。
張士誠 元至正十四年九月(1354年),張士誠樹大招風(fēng)
,大元朝的丞相脫脫率百萬大軍來攻
,把高郵團(tuán)團(tuán)圍住,當(dāng)時的張士誠
,叫天不靈
,呼地不應(yīng),悔得腸子都青
,連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搖惹事
。最慘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
,脫脫鐵定了心攻下高郵后要盡屠當(dāng)?shù)乇?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以在江南樹威示警。人算不如天算
,脫脫遭朝中奸臣算計
,元順帝一紙詔書把他就地解職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賜死
。至于那“百萬大軍”
,一時星散,群龍無首
,張士誠乘機(jī)擊潰了元軍
。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淮東發(fā)生饑荒,張士誠便派其弟張士德從通州(南通)渡江進(jìn)入常熟
。 元至正十六年二月(1356年)
,張士誠攻陷平江(今江蘇蘇州市),接著又攻陷湖州
、松江及常州等路(均屬江蘇)
。他把平江(蘇州)改為隆平府,張士誠從高郵遷都到這里
。就以承天寺為辦公場所
,盤腿坐在大殿中,在梁上射三箭作為標(biāo)識
。這一年
,朱元璋也攻下集慶(今江蘇南京),派遣楊憲向張士誠傳達(dá)友好的意思
。在給張士誠的信中
,朱元璋寫道:“過去(東漢初年),隗囂(yín)(今甘肅天水)稱雄
,現(xiàn)在足下也在姑蘇(蘇州)稱王
,事勢相等,我十分為足下高興
。與鄰邦保持友好,各自安守轄境
,這是古人崇尚的美德
,我心里十分仰慕。希望今后我們能夠互通信使
,不要被讒言所迷惑
,致使產(chǎn)生邊界糾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睆埵空\收到朱元璋的信
,扣住楊憲,也不回信
。后來竟然派遣水軍進(jìn)攻鎮(zhèn)江
,結(jié)果被徐達(dá)在龍?zhí)稉魯 V煸半S即派徐達(dá)和湯和攻常州
。張士誠派兵來援救
,大敗,損失了姓張和姓湯的兩員戰(zhàn)將
,這才寫信求和
,請求每年送給明軍糧食二十萬石,黃金五百兩,白金三百斤
。朱元璋回信
,限令他放回楊憲,每年只要送五十萬石糧食就行了
。張士誠又不搭理了
。
張士誠像 早先張士誠攻下平江(蘇州),隨即就派兵攻嘉興(今屬浙江)
。結(jié)果當(dāng)?shù)伛v軍元朝的守將
、苗族大帥楊完者多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于是他派張士德繞道攻破杭州
。楊完者回兵救援
,張士德又吃了敗仗,逃了回來
。次年
,朱元璋派耿炳文攻取長興(屬浙江),徐達(dá)攻取常州
,吳良等攻取江陰(均屬浙江)
,張士誠的軍隊西面、南面都被堵住
,勢力逐漸衰落
。不久,徐達(dá)率兵攻下宜興
,然后進(jìn)攻常熟
。張士德迎戰(zhàn)失敗,被前鋒趙德勝活捉
。張士德
,小名叫九六,善于打仗
,有謀略
,能得將士的喜歡,浙西地區(qū)都是他打下來的
。張士德被捉住后
,張士誠非常郁悶。朱元璋想留在張士德來招降張士誠
。張士德派人偷偷地給張士誠送信
,叫他投降元朝。于是張士誠就決定請求向元軍投降
。江浙行省右丞相達(dá)識帖睦邇將此事報告給朝廷
,元朝廷封張士誠為太尉
,他手下的文武官員都按級別封了官。張士德押送到金陵(南京)以后
,拒絕進(jìn)食
,最后餓死。 張士誠雖然不再稱王
,但是
,仍然和以前一樣擁有武裝和土地。達(dá)識帖睦邇在杭州與楊完者有矛盾
,私下里召來了張士誠的軍隊
。張士誠派史文炳偷襲殺掉楊完者,占據(jù)了杭州
。元順帝派人向張士誠要糧
,賜給他龍衣和御酒。張士誠從海上往大都送糧十一萬石
,每年都送這么多
。這樣,張士誠更加驕橫
,讓他的部下歌功頌德
,要求元朝廷封他為王,元朝廷沒有答應(yīng)
。
盛極而衰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
,張士誠又自立為吳王,尊他的母親曹氏為王太妃
,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設(shè)定屬官
,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他讓弟弟張士信為浙江行省左丞相
,把勾吉他襲擊楊完者的達(dá)識帖睦邇囚禁在嘉興。元朝廷再來要糧食就不給了
。他手下有個參軍叫俞思齊
,字中孚,泰州人
,勸諫張士誠說:“過去我們是‘賊’的身份
,當(dāng)然可以不給大都送糧,現(xiàn)在是元朝的臣子
,怎么可以不進(jìn)貢糧食呢
?”張士誠大怒,去推桌案
,結(jié)果撲倒在地
。俞思齊看勸不動他
,就裝病逃走了。
張士誠 那時
,張士誠占據(jù)的地盤
,南到紹興,北超過徐州
,到達(dá)濟(jì)寧的金溝
,西邊占據(jù)汝寧府(河南汝南縣)、潁州(安徽阜陽)
、濠州(安徽鳳陽東北)
、泗州(江蘇盱眙),東邊直到大海
,縱橫兩千余里
,帶甲的將士數(shù)十萬。以弟弟張士信和女婿潘元紹為心腹
,以左丞徐義
、李伯升、呂珍為爪牙
,以參軍 *** 夫
、蔡彥文、葉德新等人為智囊團(tuán)
,以元朝的學(xué)士陳基
、右丞饒介掌管秘書工作。他還喜歡招攬賓客
,所贈送的車馬
、居室、家具之類很多
。那些僑居在杭州和當(dāng)?shù)刎毟F無依靠的人都爭著來投靠他
。 占據(jù)吳地(今江蘇南部地區(qū))以后,這一帶很多年都沒有戰(zhàn)事了
,因此人口多
,經(jīng)濟(jì)也很繁盛,張士誠就逐漸變得奢侈
、驕縱起來
,不想過問政務(wù)。他的弟弟張士信
、女婿潘元紹更是貪婪斂財
,金玉珍寶和古代的書法名畫
,都是堆滿了屋子
,天天唱歌跳舞使自己高興
。他手下的將帥們也拖拖拉拉不肯服從命令
,每當(dāng)有戰(zhàn)斗,都在那兒裝病
,索要大量的田宅
、封賞高官,然后才肯出兵打仗
。剛到軍中
,就拉來大量的丫環(huán)、小妾
、樂器
,在前線吹拉彈唱,或者就招攬那些能說會道的游談之士
,賭博
、踢球,都不把軍務(wù)放在心上
,到打了敗仗
、失去了地盤,張士誠也一概不去過問
。過后不久
,還是讓他們領(lǐng)兵打仗。
張士誠 敗于朱元璋
朱元璋的地盤就在張士誠的旁邊
。張士誠多次派兵進(jìn)攻常州
、江陰、建德
、長興
、諸全,都沒有取勝
,只好退回
;而朱元璋派邵榮攻湖州,胡大海攻紹興
,常遇春攻杭州
,也沒能攻下。廖永安被張士誠俘虜
,謝再興叛變投降張士誠,正趕上朱元璋與陳友諒相持不下
,也沒有能力管張士誠的事
。陳友諒也派人約張士誠夾攻朱元璋,但是張士誠想當(dāng)個旁觀者
,表面上答應(yīng)了陳友諒
,最后還是沒有行動
。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滅了陳友諒
,率領(lǐng)軍隊回到南京
,就命令徐達(dá)等人謀劃攻取淮東地區(qū),先后打下泰州
、通州(江蘇南通)
,包圍了高郵。張士誠派水軍從長江逆流而上
,救援高郵
。朱元璋親自率領(lǐng)軍隊擊退了張士誠的水軍。徐達(dá)等人于是拿下高郵
,奪取淮安
,淮北一帶都落入明軍的手中。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
,朱元璋以徐達(dá)為大將軍
,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萬精兵
,集中主力消滅張士誠
。朱元璋多計,命二將不要先攻蘇州
,反而直擊湖州
,“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疲
,然后移兵姑蘇
,取之必矣!”有如此偉大戰(zhàn)略家
,不勝也難
。二將依計,徐達(dá)等率諸將發(fā)龍江
,別遣李文忠趨杭州
,華云龍赴嘉興,以牽制張士誠兵力
。諸將苦戰(zhàn)
。在湖州周圍,東吳兵大敗
,大將呂珍及外號“五太子”的張士誠養(yǎng)子等驍勇大將皆兵敗投降
,其屬下六萬精兵皆降。湖州城中的張士誠“司空”李伯升本想自殺“殉國”
,為左右抱持不死
,不得已也投降
。 到了年底,在朱亮祖大軍逼迫下
,杭州守將謝五(叛將謝再興之弟)也被迫開城門投降
。如此,東吳左右膀臂皆失
,平江(蘇州)成為孤城
,面臨南西北三面被圍之勢。 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他
,信中寫道“:古之豪杰
,都以敬畏上天、順從民意為賢能
,以保全自身及家族為明智
,漢代竇融、宋代錢俶就是如此
。你應(yīng)當(dāng)三思
,不要自取滅亡,為天下人恥笑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睆埵空\不予回信,屢次突圍決戰(zhàn)
,都被打敗
。李伯升知道張士誠已很困乏,便派與自己交好的食客越過城墻
,前去勸說張士誠:“當(dāng)初你所依賴的湖州
、嘉興、杭州
,現(xiàn)在都已失去了
。你獨(dú)守此城,恐怕事變將會在城中發(fā)生
,到那時你雖想死
,卻不能死。還不如順從天命
,派使者去金陵
,說你之所以歸順是為了挽救城中百姓,然后打開城門
,幅巾待命
,應(yīng)當(dāng)不會失去萬戶侯之職。況且你的地盤,就好像你在玩一種賭輸贏的游戲
,得人之物而又失去它,對你又有什么損害呢
?”張士誠仰視良久之后說道“:我會考慮這件事的
。”于是謝客
,卻仍不投降
。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張士誠見城中糧余漸盡
,他又是厚道好人
,干不出殺人為食的惡事,便率綽號“十條龍”的上萬親軍冒險突圍
。出城后
,望見城左西吳兵隊陣嚴(yán)整,心虛不敢犯
,便轉(zhuǎn)至舟門
,向常遇春營壘殺來。這下可是遇到了煞星
,常遇春有勇有謀
,百戰(zhàn)良將,揮兵直前
,與東吳兵激烈廝殺
。同時,他又指揮善舞雙刀的猛將王弼從另路繞出
,夾擊東吳兵
,把張士誠萬余扈衛(wèi)精兵皆擠逼于沙盆潭中,殺掉十分之三
,溺死十分之七
,張士誠本人馬驚墮水,幾乎被淹死
。親兵冒死把他救起
,以肩輿扛上,復(fù)逃回城中
。 過了十來天
,緩過勁來,張士誠咬咬牙
,又親自率兵從胥門突出
。出于玩命心理,張士誠軍勇銳不可當(dāng),打得正面攔擊的常遇春部招架不住
。如此天致良機(jī)
,本來能突圍,站在城頭上的張士誠弟弟張士信不知是壞了哪根神經(jīng)
,大呼:“軍士打累了
,可以歇兵”,馬上鳴金收兵
。 張士誠等人愣怔之余
,常遇春復(fù)振,掉頭進(jìn)擊
,把東吳兵打得大敗
,“自是(張)士誠不敢復(fù)出”。 形勢危急如此
,張士信這個倒霉蛋絲毫不知愁
,總是沒事人一樣大城樓子上張盛宴,遍擺銀椅
,與親信左右飲美酒
,食佳肴。風(fēng)度是大將的
,計策是無腦的
。仆從向他進(jìn)獻(xiàn)一個大水蜜桃,張士信欣賞久之
,剛張嘴要吃
,忽然城下發(fā)巨炮,恰恰打中張士信
,這位爺腦袋被擊爛
,與桃汁一起四濺飛迸。 兵敗弟死
,張士誠仍舊很頑強(qiáng)
,指揮城中兵民抵抗,殺傷不少西吳兵馬
。九月間
,徐達(dá)展開總攻,百道攻城
,東吳軍終于不支
,城陷。 張士誠在府邸中聞城潰
,對其妻劉氏說:“我兵敗且死
,你怎么辦
?”劉氏良德婦人,冷靜答道:“君勿憂
,妾必不負(fù)君
。”言畢
,她懷抱兩個幼子
,在齊云樓下積柴薪,與張士誠諸妾登樓
,自縊前令人縱火焚樓。 時值日暮
。大英雄張士誠真是日暮途窮
,獨(dú)自呆坐室中良久,望著齊云樓的大火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