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歷史人物

      高駢

      佚名 2023-06-05 21:19:35

      高駢

      高駢[唐](?至八八七)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

      。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時歷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封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光啟中為畢師鐸所殺。家世禁衞
      ,頗修飾
      ,折節(jié)為文學
      ,筆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
      。咸通二年(八六一)張翔所撰唐蹈溪廟記,為其所書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短茣緜鳌⒓配洝诽颇┐髮?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字千里。高駢之先世為渤海人﹐遷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為唐憲宗李純時名將﹐世代為禁軍將領
      。高駢累仕為右神策都虞候
      。懿宗初﹐高駢統(tǒng)兵御黨項及吐蕃﹐授秦州刺史
      。咸通七年(866)﹐高駢鎮(zhèn)安南﹐為靜海軍節(jié)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廣州江道﹐溝通交廣物資運輸
      。后入為右金吾大將軍﹐除天平軍(今山東東平北)節(jié)度使。僖宗干符二年(875)﹐移鎮(zhèn)西川﹐在任上刑罰嚴酷﹐濫殺無辜
      。但有干才﹐他筑成都府磚城﹐加強防御。又在境上駐扎重兵﹐迫南詔修好﹐幾年內蜀地較安
      。五年﹐徙荊南(今湖北江陵)
      。當時﹐王仙芝﹑黃巢起義軍轉戰(zhàn)江南﹐朝廷任高駢為鎮(zhèn)海軍(今江蘇鎮(zhèn)江)節(jié)度使﹑諸道兵馬都統(tǒng)﹑江淮鹽鐵轉運使。次年﹐又遷淮南(今江蘇揚州北)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仍充都統(tǒng)﹑鹽鐵使以鎮(zhèn)壓起義軍和主管江淮財賦

      【生平】
      干符六年(879年)黃巢軍隊沿長江南岸西進,朝廷任高駢為鎮(zhèn)海軍(今江蘇鎮(zhèn)江)節(jié)度使

      ,高駢遣將領張璘
      、梁纘阻擊,黃巢轉由浙江南進廣州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北上
      ,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擊斃張璘。七月
      ,飛渡長江

      高駢懾于黃巢威勢,又與中宦田令孜有怨
      ,故坐守揚州
      ,擁兵十余萬,保存實力
      。黃巢軍入長安時
      ,唐僖宗急調高駢勤王,他不服朝廷節(jié)制
      ,割據一方
      。唐朝之亡,和高駢有很大關系
      。中和二年(882年)正月
      ,僖宗以王鐸兼中書令,充諸道行營都統(tǒng)
      ,高駢有詩才
      ,聽到王鐸加封都統(tǒng),頗不以為然
      ,寫詩《聞河中王鐸加都統(tǒng)》諷之:“煉汞燒鉛四十年
      ,至今猶在藥爐前
      ;不知子晉緣何事
      ,只學吹簫便得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蓖辏⒘T免高駢諸道兵馬都統(tǒng)﹑鹽鐵轉運使等職

      高駢晚年昏庸
      ,信神仙之術,重用術士呂用之
      、張守一等人,付以軍政大權
      。呂用之專斷獨行
      ,動輒譖毀諸將﹐乃使上下離心,淮南將領畢師鐸恐懼
      ,中和五年(885年)遂反,高駢召宣州觀察使秦彥助戰(zhàn)

      光啟三年(887年)
      ,畢師鐸出屯高郵,聯合諸將攻揚州
      ,高駢派人向楊行密求救,未至
      ,城陷
      ,高駢被囚,不久被秦彥
      、畢師鐸所殺
      ,楊行密得知后
      ,命令全軍將士為高駢穿孝
      ,大慟三日,后發(fā)兵殺秦
      、畢二人
      。羅隱曾寫詩諷刺高駢好神仙之術

      《山亭夏日》古詩講解

      哈嘍,大家好

      !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意思是說綠樹蔽日
      ,遍地濃蔭,夏天白晝漫長
      ,樓臺影子,倒映池塘
      ,宛若鏡中美景
      ,微風輕拂
      ,水波蕩漾
      ,好像水晶簾幕輕輕擺動,滿架薔薇
      ,艷麗奪目
      ,院中早已彌漫陣陣清香,其中【濃】指的是樹叢陰影很濃稠


      《山亭夏日》是唐末將領高駢的詩作,此詩寫山亭夏日風光
      ,用近似繪畫的手法
      ,描繪了綠樹陰濃
      ,樓臺倒影
      ,池塘水波,滿架薔薇
      ,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
      、情調清和的圖畫
      ,全詩多以寫景
      ,筆法多變,詩人捕捉了微風之后的簾動
      、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節(jié)
      ,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悠閑與寧靜
      ,表達了作者對夏日鄉(xiāng)村風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首句
      ,【綠樹陰濃夏日長】
      ,起得似乎平平,其實“陰濃”二字
      ,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
      ,烈日炎炎
      ,因為【日烈】樹陰才能“濃”,第二句
      ,【樓臺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的樓臺倒影
      ,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臺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晶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詩的最后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致
      ,增添了鮮艷的色彩
      ,充滿了醉人的芬芳,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機


      作者高駢,字千里
      ,唐末大將
      ,幽州人(今北京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renwu/42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楊維禎
      楊維禎楊維禎(1296~1370年)
      ,元代
      。字廉夫
      ,號鐵崖、東維子
      。元文學家
      、書法家
      。原籍浙江諸暨
      。少年時,其父筑樓于鐵崖山
      ,聚書數萬卷。他終日勤讀
      ,自號“鐵崖”
      。泰定三年(1326年)
      呂侍中
      呂侍中生卒年
      、生平不詳
      。姓呂,侍中可能是其官名
      。元代散曲作家。散曲作品僅存套曲【正宮六么令】1套
      鮮于必仁
      鮮于必仁鮮于必仁,字去矜
      ,號苦齋
      ,漁陽郡(治所在今天津薊縣)人。生卒年不詳
      ,大約生活在元英宗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前后
      。其父太常典簿鮮于樞,“吟詩作字
      皇甫冉
      皇甫冉皇甫冉(717--770):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
      ,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
      ,潤州(今鎮(zhèn)江)丹陽人,著名詩人
      。先世居甘肅涇州
      崔國輔
      崔國輔楊柳映春江崔國輔
      ,唐詩人
      。吳郡(今蘇州)人,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
      ,歷官山陰尉、許昌令
      、集賢院直學士
      、禮部員外郎等職
      。崔國輔
      ,唐代詩人
      夏葵
      夏葵夏葵,生卒年不詳
      , 活動在1405—1435年前后
      。字廷暉,錢塘(今杭州)人
      ,夏芷弟
      。畫山水、人物師法戴進
      朱本
      朱本朱本(1761-1819)
      ,清代
      。字素人,號溉夫
      、竹西
      ,江蘇甘泉(今揚州)人。山水畫法明文伯仁
      ,筆墨秀潤古雅。花卉
      、人物筆致簡淡恬靜
      李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