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歷史人物

      豐干

      佚名 2023-06-05 21:20:27

      豐干

      豐干,唐代高僧

      ,又作封干
      ,生卒年不詳
      ,約生活于公元七
      、八世紀
      ,唐玄宗開元初前后在世
      。剪發(fā)齊眉
      ,衣布袋,居天臺山國清寺
      。晝則舂米供僧
      ,夜則扃房吟詠,或騎虎巡廊唱道
      。人或借問
      ,只對“隨時”而已,更無他語
      。嘗于京師為閭丘胤治疾
      。胤牧臺州,乞豐干一言
      。豐干曰:“到任后謁文殊
      、普賢,在清國寺執(zhí)受滌器
      ,名寒山
      、拾得者是也”。胤往訪之
      ,二人笑曰:“豐干饒舌”
      。遂走出不見。更訪豐干禪院所在
      ,云:“在經(jīng)藏后
      ,無人住得
      ,每有一虎,時來此吼”
      。胤開房而視
      ,惟見虎跡。
      豐干所作詩句
      ,今惟存壁上詩二首。

      人生在世,不見得事事計較針尖對麥芽

      拾得答道:“只是忍他

      ,讓他,由他
      ,避他
      ,耐他,敬他
      ,不要理他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钡囊馑际牵骸凹慈棠蛯Ψ剑t讓對方
      、任由對方發(fā)展
      、遠離對方、耐心相迎對方
      、敬而遠之對方
      ,不理對方,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
      ,過幾年在看對方的狀況(此講因果)
      。”

      人生在世

      ,不見得事事計較針尖對麥芽
      。因為事實上采用對抗式的心態(tài)及方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此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面對問題
      ,即忍讓對方讓其放任其隨波逐流
      ,而自己選擇規(guī)避忍耐,當然見面還是要保持有一定的禮貌和起碼的風(fēng)度的
      ,因為這是一個人的基本涵養(yǎng)

      由此一來

      ,對方過激的言行舉止自然會受到一定的惡果,佛學(xué)講因果就是這個道理
      。即善惡到頭終有報
      。因此整句在闡述逆來順受的人生哲理。

      寒山拾得評述

      這個絕妙的問答

      ,蘊含了面對人我是非的處世之道
      ,因此雖經(jīng)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清朝雍正年間
      ,寒山、拾得被追封為“和合二圣”
      ,與豐干合稱為“國清三隱”
      。寒山子,又名貧子
      ,經(jīng)常棲身在天臺山始豐縣西的寒巖幽窟中
      ,因此被稱為寒山子。

      由于身居寒巖

      ,飲食無著落
      ,所以常到國清寺,向廚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飯吃
      。拾得的身世不詳
      ,據(jù)說他年幼時被人遺棄在赤城道側(cè),恰巧被正在經(jīng)行的豐干禪師發(fā)現(xiàn)
      ,帶回國清寺中
      ,因此名為拾得。拾得原來擔(dān)任齋堂的行堂工作

      一日忽然兀自登座

      ,與諸佛像對坐而食,口中嚷著:“憍陳如
      !你這聲聞小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迸匀魺o人地比劃著筷子
      ,呵呵大笑
      ,因而被改派到廚房洗碗碟,正因為如此的因緣
      ,他才有機會把剩下的菜肴裝在竹筒里
      ,給寒山來取用。

      寒山來寺時,或在廊下踱步

      ,或者對空謾罵
      ,總是容貌枯悴,衣衫襤褸
      ,頭上經(jīng)常戴著樺樹皮作成的帽子
      ,腳下則穿著木屐,然而在他的怪異言行之中
      ,似乎蘊藏著許多佛理
      。有時候,其荒誕行徑惹得寺僧不耐
      ,拿杖棍逐趕其
      ,其也不以為意,反而拍拍手
      ,呵呵大笑而去。

      我在和別人說話,我朋友喜歡在旁邊插嘴,用成語怎么形容他?

      1百舌之聲 2薄唇輕言 3多嘴多舌 4豐干饒舌 5嗑牙料嘴

      6口中雌黃 7急嘴急舌 8懸河瀉水 9無從置喙 10別置一喙

      1[百舌之聲bǎi shé zhī shēng]比喻嘮叨

      、多嘴


      2[薄唇輕言báo chún qīng yán] 形容多嘴,說話隨便


      3[多嘴多舌duō zuǐ duō shé ] 很多嘴
      ,很多舌頭。形容到處插嘴
      ,搬弄是非


      4[豐干饒舌 fēng gàn ráo shé]豐干:唐代高僧,饒舌:多嘴
      ,嘮叨
      。豐干多嘴多舌。指不該說而說或不該管卻管別人的事
      。比喻說的都是廢話


      5[嗑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多嘴多舌。

      6[口中雌黃kǒu zhōng cí huáng] 他找到當時對老莊深有研究的郭象來探討
      。郭象對老莊思想作了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
      ,讓王衍無法插嘴。

      7[急嘴急舌 jí zuǐ jí shé] 急忙插話搶著說話


      8[懸河瀉水]xuán hé xiè shuǐ] 論的義理隨時更改
      ,被人稱為口中雌黃。

      9[無從置喙wú cóng zhì huì] 沒有話可說
      ,沒有可插嘴的


      10[別置一喙bié zhì yī huì]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renwu/4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秦觀
      鮮于必仁
      鮮于必仁鮮于必仁
      ,字去矜
      ,號苦齋,漁陽郡(治所在今天津薊縣)人
      。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元英宗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前后
      。其父太常典簿鮮于樞
      皇甫冉
      皇甫冉皇甫冉(717--770):字茂政
      。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
      ,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zhèn)江)丹陽人
      ,著名詩人
      。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
      。曾官無錫尉
      崔國輔
      崔國輔楊柳映春江崔國輔,唐詩人。吳郡(今蘇州)人
      ,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夏葵
      夏葵夏葵
      ,生卒年不詳
      , 活動在1405—1435年前后。字廷暉
      ,錢塘(今杭州)人
      ,夏芷弟。畫山水
      、人物師法戴進
      朱本
      朱本朱本(1761-1819),清代
      。字素人
      ,號溉夫、竹西
      ,江蘇甘泉(今揚州)人
      。山水畫法明文伯仁,筆墨秀潤古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ɑ堋⑷宋锕P致簡淡恬靜
      李冠
      李冠[約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
      ,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生卒年均不詳
      ,約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
      。與王樵、賈同齊名
      ;又與劉潛同時以文學(xué)稱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