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禮
1、含義:比喻接收的信息越多
,對事物的認識越全面,眼界越開闊。換而言之,即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魏源在《魏源集》一書中說:“受光于隙見一床
,受光于牗見室央,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2
、解讀:人在內室黑屋,假如給他開啟一條縫隙見光,可以照亮一張床;假如給他開啟一個窗戶見光,可以照亮室內中間的空地;假如給他開啟一扇門,可以照亮整個堂屋;假如走出黑屋,沐浴在陽光下,你會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都是光明的。3、寓意:
一
、光源有多大,視野有多大,夢想就有多大。二
擴展資料
《默觚》反對"生而知之"說,也反對脫離實際的"心性迂談"和"玄虛之理"
《默觚》哲學思想的基本觀點是唯心主義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默觚
貞觀十七年
在李恪不得為儲的問題上,李恪的隋楊血脈
不過此事
永徽蒙冤
650年(永徽元年),李恪時為高宗李治在世最為年長的兄長
651年(永徽二年),加授官職太子太師
653年(永徽四年)年初
,因高陽公主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理,從而引發(fā)了初唐時期最大的一樁政治冤案。房遺愛為活命想效法紇干承基,遂長孫無忌心意而誣告李恪謀反,致其遇害,根據墓志記載: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長安宮禁之內被縊殺,年約三十四歲。有子四人,李仁據《資治通鑒》和《冊府元龜》記載
但是,高宗作為這場冤案的施害者之一
705年(神龍元年)二月,中宗復國號唐
。為了振興李唐皇族,就在這一年,中宗大量封爵皇族,李恪長子李千里(李仁)被封為正一品的“成王”。神龍初,在永徽四年與李恪同時獲罪的荊王李元景被追復爵位與封地,次年,李恪之孫、李琨次子李祗被封為“嗣吳王”,可知,李恪被追贈司空、并重新以親王禮改葬在705年(神龍元年)年末;而他的親王爵位和封地被恢復應在705年(神龍二年)。至此,李恪才被徹底的昭雪 *** 。契何力(?-677年)甘肅張掖人
,鐵勒族契部人,契氏。他出身鐵勒可汗世家,哥論易勿施莫賀可汗之孫。幼年喪父,在熱海(今伊塞克湖)一帶游牧。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契何力與母親率部千人歸唐,被封為左領軍將軍,駐守涼州。貞觀九年(635年),率部參加對吐谷渾的戰(zhàn)爭,奮戰(zhàn)力俘吐谷渾王慕容伏允,獲得頭功,被調往長安任北門宿衛(wèi)、檢校屯營事貞觀十六年(642年)
在唐朝滅西突厥汗國的戰(zhàn)斗中,他任弓月道行軍大總管
唐高宗顯慶
儀鳳二年(677年)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renwu/49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