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歷代出版的《李白集》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注解
,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xù)至今
,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后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
、《汪漸公譜》、《汪氏續(xù)修支譜》
,確知“汪倫又名鳳林
,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
、王維等人關系很好
,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
,汪倫為涇縣令
,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于汪倫其人》)
。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
,李白來訪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
、金陵至宣城
,則此詩當不早于此前。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百度[引用時間2018-1-16]
5. 關于塔的詩句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李白 寶塔凌蒼蒼
,登攀覽四荒
。
頂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 萬象分空界
,三天接畫梁
。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
。 鳥拂瓊簾度
,霞連繡栱張。
目隨征路斷
,心逐去帆揚
。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
玉毫如可見
,于此照迷方。 與夢得同登棲靈塔 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廣陵
,何樓何塔不同登
。
共憐筋力猶堪在,上到棲靈第九層
。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標跨蒼天
,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
,登茲翻百憂
。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
仰穿龍蛇窟
,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
,河漢聲西流
。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 秦山忽破碎
,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
,焉能辨皇州
。 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
。
惜哉瑤池飲
,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
,哀鳴何所投
。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同樂天登棲靈寺塔 劉禹錫 步步相攜不覺難
,九層云外倚闌干
。
忽然笑語半天上,無限游人舉眼看
。 題三義塔 魯迅 奔霆飛熛殲人子
,敗井殘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
,終遺高塔念瀛洲
。 精禽夢覺仍銜石,斗士誠堅共抗流
。
度盡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有關于天津的鼓樓的詩句
1.關于“天津”的詩句有哪些 1
、《天津橋望春》
唐代:雍陶
津橋春水浸紅霞
,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
,宮鶯銜出上陽花
。
譯文:天津橋畔紅霞、煙柳的濃艷春色來映襯上陽宮里的寂寞
、冷落
,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難以訴說的深沉感慨。詩的前兩句緊扣詩題中的“望”字
,寫天津橋一帶的美麗風光。后兩句轉寫上陽宮前的寂寥景況
,蘊涵著沉重的今昔之感
。全詩語言自然,感情深沉含蓄
,富有韻味
。
2、《舟泊天津》
唐代:孔尚任
津門極望氣蒙蒙
,泛地浮天海勢東
。
翻譯:津門極望氣蒙蒙,泛地浮在天空海勢東
。
3
、《天津陌》
唐代: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椿|陌上,驚動天津人。
譯文:天津城東桃李花美
,熙熙壤壤人來人往
,觀賞人數(shù)眾多。雖然詩中沒有具體的描繪“白玉郎”的美貌
,而是寫白玉郎在東陌看花時驚動了洛陽人
,以此贊美天津的春景和游人的熱鬧景象令人流連忘返,
。
4
、《水龍吟》
唐代:劉克莊
天津橋上,月明橫笛
。
翻譯:天津橋上
,在明亮的月色下吹起了笛聲。
5
、《洛橋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
, 洛陽陌上人行絕。
翻譯:天津橋下的冰剛結不久
,洛陽的大道上便幾乎沒了行人
。
6、《首尾吟》
唐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天津秋盡時
。
翻譯:邵雍是愛吟詩,詩是天津秋季耗盡時
。
2.描寫“鼓樓”的詩詞有什么 1
、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 (唯 通:惟)
3、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4
、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5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剪不斷
,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一般 一作:一番)
3.有關天津的詩詞 1、鳴玉鸞之啾啾
;朝發(fā)軔于天津兮
。先秦屈原 《離騷》
2、天津流水波赤血
。唐李白 《扶風豪士歌》
3
、胡雛飲馬天津水。唐李白 《江夏贈韋南陵冰》
4
、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唐李白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5、天津橋下陽春水
。唐劉希夷 《公子行》
6
、天津橋上繁華子。唐劉希夷 《公子行》
7
、容裔下天津。唐儲光羲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8
、溟魚一息化天津
。宋張先 《感皇恩·延壽蕓香七世孫》
9、鵲迎橋路接天津
。宋歐陽修 《鵲橋仙·月波清霽》
10
、天津輕渡。宋葛勝仲 《鵲橋仙·鵲橋仙偶》
11
、天津重到
。宋趙磻老 《念奴嬌·冰蟾駕月》
12
、自言家住天津。宋黃庭堅 《兩同心·巧笑眉顰》
13
、舊是天津花下客
。宋毛滂 《清平樂·流光電急》
14、析木天津
。宋葛勝仲 《醉蓬萊·望蔥蔥佳氣》
15
、金柳動天津。宋萬俟詠 《臨江仙·寒甚正前三五日》
16
、天津帳飲凌云客
。宋朱敦儒 《鷓鴣天·極目江湖水浸云》
17、天津仙客
。宋曹冠 《念奴嬌·天津仙客》
18
、飛橋駕鵲天津闊。宋吳儆 《虞美人·飛橋駕鵲天津闊》
19
、曾是天津共賦詩
。宋陸游 《鷓鴣天·杖屨尋春苦未遲》
20、天津何事
。宋陳三聘 《念奴嬌·浮云吹盡》
21
、還過天津。宋史達祖 《眼兒媚·潘郎心老不成春》
22
、天津橋上
。宋劉克莊 《水龍吟·即令七十平頭》
23、玉笛天津
。宋周密 《踏莎行·結客千金》
24
、天津橋畔鞭聲過。宋無名氏 《鷓鴣天·日暮迎祥對御回》
25
、講天津
、合祭圣宗神祖。宋無名氏 《奉禮歌》
26
、皓氣下天津
。宋無名氏 《十二時/憶少年》
27、飛羽蓋
、還渡天津
。宋無名氏 《十二時/憶少年》
28、天津橋上
。宋無名氏 《憶秦娥·秋寂寂》
29
、天津橋下冰初結。唐孟郊 《洛橋晚望》
30
、得隨風水到天津
。唐李紳 《壽陽罷郡日
,有詩十首,與追懷不殊
,今編于》
4.寫天津的詩句有哪些 1. 天津帳飲凌云客
,花市行歌絕代人。
2.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天津秋盡時
。
3. 壺中日月長多少,閑步天津看往來
。
4. 云輕日淡天津暮
,風急林疏洛水秋。
5. 聞君欲行西入秦
,君行不用過天津
。
1. 天津帳飲凌云客,花市行歌絕代人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鷓鴣天·極目江湖水浸云》
。朱敦儒,字希真
,洛陽人
。有詞三卷,名《樵歌》
。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
,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
2.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天津秋盡時
。出自宋代邵雍的《首尾吟》。邵雍北宋哲學家
、易學家
,有內圣外王之譽。漢族
,字堯夫
,謚號康節(jié),自號安樂先生
、伊川翁
,后人稱百源先生。著有《觀物篇》
、《先天圖》、《伊川擊壤集》
、《皇極經世》等
。
3. 壺中日月長多少
,閑步天津看往來。出自宋代邵雍的《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一》
。
4. 云輕日淡天津暮
,風急林疏洛水秋。出自宋代邵雍的《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
。
5. 聞君欲行西入秦
,君行不用過天津。出自唐代馮著的《洛陽道》
。馮著
,河間(今河北省滄州市境內)人,中唐詩人
。韋應物為其友
。曾應廣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為錄事,后不知所終
。全唐詩收錄有馮著寫的詩四首
。韋應物贈馮著的詩今存四首。
5.贊美"天津"的詩句有哪些 1
、唐代.雍陶《天津橋望春》
津橋春水浸紅霞
,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
,宮鶯銜出上陽花
。
2、唐代.孟郊《洛橋晚望》
天津橋下冰初結
,洛陽陌上人行絕
。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
3
、唐代.駱賓王《詠美人在天津橋》
美女出東鄰,容與上天津
。整衣香滿路
,移步襪生塵。 水下看妝影
,眉頭畫月新
。寄言曹子建,個是洛川神
。
4
、唐代.閻濟美《天津橋望洛城殘雪》
新霽洛城端,千家積雪寒
。未收清禁色
,偏向上陽殘
。
5、唐代.白居易《天津橋》
津橋東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詩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 臉波春傍窈娘堤
。柳絲裊裊風繰出
,草縷茸茸雨剪齊。 報道前驅少呼喝
,恐驚黃鳥不成啼
。
天津歷史沿革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
,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
,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
,在天津附近入海
。自古以來,天津就是重要的樞紐之地
,也贏得眾多文人稱贊
。
6.描寫天津的詩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贝禾焓侨f物萌芽生長的時節(jié),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