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
◇作品賞析◇
《法華寺碑》
《李思訓(xùn)碑》
《云麾將軍李秀碑》
白話釋義:
李邕,字泰和
不久
李嶠擔(dān)任內(nèi)史
,與監(jiān)察御史張廷珪推薦李邕文章高深,人品端方正直,他的才能能任諫諍(一職)。于是(朝廷)征召他授官左拾遺。御史中丞宋璟揭發(fā)張昌宗等謀反的事,武后沒有回應(yīng)。李邕站在階下大聲說:“宋璟所陳說的是社稷大事
,陛下應(yīng)該聽取?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五王被殺,(李邕)因與張柬之交好受到株連
譙王李重福謀反
原文:
李邕,字泰和,揚州江都人
。既冠,見特進李嶠,自言“讀書未遍,愿一見秘書”。嶠曰:“秘閣萬卷,豈光陰能習(xí)邪?”邕固請,乃假直秘書。未幾辭去,嶠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嶠嘆曰“子且名家!”嶠為內(nèi)史,與監(jiān)察御史張廷珪薦邕文高氣方直,才任諫諍,乃召拜左拾遺
。御史中丞宋璟劾張昌宗等反狀,武后不應(yīng),邕立階下大言曰:“璟所陳社稷大計,陛下當(dāng)聽。”后色解,即可璟奏。邕出,或讓曰:“子位卑,一忤旨,禍不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五王誅,坐善張柬之,出為南和令,貶富州司戶參軍事。韋氏平,召拜左臺殿中侍御史,彈任職,人頗憚之
。譙王重福謀反,邕與洛州司馬崔日知捕支黨,遷戶部員外郎。岑羲、崔浞惡崔日用,而邕與之交。玄宗在東宮,邕被禮遇,羲等忌之,貶邕舍城丞。此文出自北宋歐陽修所著的《新唐書》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五代時期就曾有《唐書》(即《舊唐書》)編成,但宋仁宗認(rèn)為《唐書》“紀(jì)次無法
,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下詔重修。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七月,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書》”。前后參預(yù)其事的有宋敏求
、范鎮(zhèn)、歐陽修總的說來
,〈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zé)編寫,〈志〉和〈表〉分別由范鎮(zhèn)、呂夏卿負責(zé)編寫。最后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因為〈列傳〉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歐陽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編寫
,出于謙遜,同時歐陽修認(rèn)為宋祁是前輩,所以他沒有對宋祁所寫的列傳部分從全書整體的角度作統(tǒng)一工作,因而《新唐書》存在著記事矛盾、風(fēng)格體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其為二十四史之一。上 李 邕①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②直上九萬里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renwu/55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