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巧用80條歷史典故,讓孩子讀懂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

      網(wǎng)絡(luò) 2023-06-18 02:32:31

      巧用80條歷史典故,讓孩子讀懂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

      小語說:

      讀史明志,這80個歷史小典故,講述了從黃帝時期至南宋的小故事

      ,對孩子了解歷史的學(xué)習(xí)和作文素材的積累有很大的效用。家長可以存下來平時給孩子慢慢看

      ,讓孩子讀懂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png" />

      ●炎黃子孫●1.大約四千七百多年前,黃帝(號軒轅氏)聯(lián)合炎帝(號神農(nóng)氏)戰(zhàn)勝九黎族蚩尤

      ,蚩尤被俘后稱之為“黎民”
      。之后黃帝又打敗炎帝的部族,兩個部落逐漸融合
      ,形成華夏族
      。所以我們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禪讓●2.堯是黃帝之后比較著名部落首領(lǐng)

      ,堯去世后
      ,舜建議把帝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諸侯卻推舉舜為帝
      。歷史上稱為“禪讓”

      ●大禹治水●3.鯀的兒子禹采取“開、通

      、疏
      、鑿、引”方法治水,大禹治水有功
      ,被推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
      。后來,禹禪讓帝位給伯益
      ,禹的兒子啟奪位稱帝
      ,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

      ●桀驁不馴●4.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桀驁不馴”便出于此人
      。湯,又名“成湯”取得黎民百姓的擁戴
      ,后打敗夏桀
      ,滅掉夏建立了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熬W(wǎng)開一面”最初反映的就是湯的仁慈

      ●桀紂●5.商第三十代大王紂和夏桀一樣是典型的暴君,歷史上有“桀紂”的并稱

      。紂創(chuàng)造了“炮烙”“蠆(chài
      ,蝎子)池”等刑罰,造“鹿臺
      、酒池
      、肉林”,勞民傷財(cái)
      ,草菅人命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6.殷商“讒言進(jìn)用

      ,忠良遠(yuǎn)黜”
      ,比干被挖心、萁子裝瘋
      、微子出走
      ,周武王興兵伐紂,奴隸倒戈
      ,紂王鹿臺自焚
      ,殷商滅亡,周王朝誕生
      。周武王封姜尚在齊
      ,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魯。后來周公輔佐成王
      ,有“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的典故
      。周公禮賢下士,求才心切
      ,進(jìn)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止進(jìn)食
      ,急于迎客。

      ●烽火戲諸侯●7.周幽王千金難求妃子(褒姒)笑

      。“烽火戲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國都鎬京被犬戎攻破
      ,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
      。太子即位
      ,為周平王,遷都洛邑
      ,史稱東周

      ●春秋五霸●8.東周在歷史上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兩個時期。齊桓公

      、晉文公
      、宋襄公、秦穆公
      、楚莊公被稱為“春秋五霸”

      ●管鮑之交●9.“管鮑之交”指春秋時期,齊桓公的兩位賢臣管仲和鮑叔牙的友情

      ,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
      ,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guān)系。

      ●秦晉之好●10.“秦晉之好”指秦穆公幫助流亡在秦國的晉國流亡公子重耳回國做了國君

      ,并將自己的女兒文嬴嫁給了重耳
      ,成就了“秦晉之好”。

      ●問鼎中原●11.鼎是古代國家權(quán)力的象征

      ,楚莊公問鼎之輕重
      ,有取代周室之意,“問鼎中原”源于此

      ●臥薪嘗膽●12.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歷經(jīng)22年,報(bào)仇雪恨滅吳國
      ,成為春秋時代最后一個霸主

      ●陶朱公●13.相傳范蠡獻(xiàn)美女西施于吳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

      ,越由此滅吳
      。勾踐成霸業(yè)后
      ,尊范蠡為上將軍。但范蠡認(rèn)為:“大名之后
      ,難以久居”
      ,認(rèn)為越王“可與同患,難與處安”
      ,后攜西施隱退到陶邑經(jīng)商
      ,身家巨萬,人稱為“陶朱公”
      ,被后世商人奉為保護(hù)神

      ●三家分晉●14.“三家分晉”:春秋時期,晉國的兵力雖然強(qiáng)大

      ,但“政出多門”不能統(tǒng)一力量重振霸業(yè)
      ,多年后被“韓、趙
      、魏”三家分割而亡

      ●商鞅變法●15.商鞅變法:商鞅,原名公孫鞅

      ,秦孝公期間
      ,其通過變法使秦國變的強(qiáng)大,但因執(zhí)法惹了太子
      ,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車裂之刑(五馬分尸)將其處死
      ,可謂商鞅“作繭自縛”。

      ●圍魏救趙●16.孫臏與龐涓本是同門師兄弟

      ,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
      ,獻(xiàn)讒言于魏帝,并將孫臏的髕骨挖掉
      ,孫臏裝瘋被齊國營救
      ,后有“圍魏救趙”的事跡,并在一次戰(zhàn)役中設(shè)計(jì)大敗魏軍
      ,誅殺了龐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此事給后人的啟示
      。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合縱連橫●17.合縱連橫:自秦孝公起,強(qiáng)大的秦國便有了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

      ,于是“齊
      、楚、燕
      、韓
      、趙
      、魏”六國便“合縱”抗秦,秦謀士張儀“連橫”消解聯(lián)盟
      ,為秦國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chǔ)

      ●屈原●18.屈原名平,偉大的詩人

      、政治家
      、思想家、愛國人士
      ,因遭讒言被流放
      ,后因不忍看到楚國淪亡,抱石自投汨羅江
      ,百姓乘舟尋尸不遇,為防魚兒蠶食
      ,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
      ,后演化為賽龍舟、包粽子
      。屈原著有《離騷》《天問》《九章》等愛國詩篇
      ,被后人整理為《楚辭》流傳至今。

      ●負(fù)荊請罪●19.將相和:藺相如因?yàn)椤巴觇禋w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

      ,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揚(yáng)言要當(dāng)面羞辱藺相如
      。藺相如得知后
      ,盡量回避、容讓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
      ,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趙國,是因?yàn)橛形液土畬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yīng)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
      ,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绷H聽說后
      ,便有了“負(fù)荊請罪”的故事。

      ●紙上談兵●20.紙上談兵:秦國攻打趙國

      ,老將廉頗據(jù)守
      ,秦?zé)o策,后秦使離間之計(jì)
      ,調(diào)離了廉頗
      ,趙國任趙括統(tǒng)兵
      ,此人只識紙上談兵,并無實(shí)戰(zhàn)之能
      ,被秦將白起打敗
      ,40萬趙兵,除240名年幼者
      ,全部被坑殺于長平
      ,成為歷史上的一大慘案。

      ●毛遂自薦●21.毛遂自薦:毛遂

      ,趙國平原君趙勝門客
      ,因秦攻打趙國時,說服楚國合縱抗秦
      ,而“鋒芒畢露”且“脫穎而出”
      。“穎”指錐子的柄

      ●竊符救趙●22.竊符救趙:戰(zhàn)國時期

      ,秦國圍攻趙都邯鄲,平原君一面與楚合縱
      ,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
      ,魏王被秦國威脅未允,信陵君竊取兵符
      ,假魏王將令出兵救趙
      ,事成后留在趙國未歸。

      ●荊軻刺秦王●23.荊軻刺秦王:秦王嬴政執(zhí)政后

      ,滅韓
      、趙,并攻占燕國
      ,燕國太子丹派勇士荊軻刺殺秦王
      ,“圖窮匕見(xiàn)”,刺殺未果
      ,丟了性命
      ,可他英勇機(jī)智、不畏強(qiáng)暴
      、視死如歸的精神永垂青史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24.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秦王先后滅韓、趙

      、燕
      、魏、楚
      、齊六國
      ,實(shí)現(xiàn)了統(tǒng)一
      ,自稱“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專制制度
      ,實(shí)行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
      ,地方實(shí)行郡縣制,同時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議
      ,“書同文
      、車同軌”,統(tǒng)一貨幣
      、度量衡
      ;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另一方面又焚書坑儒
      ,實(shí)行愚民政策;大興土木
      ,橫征暴斂
      ,導(dǎo)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農(nóng)民義軍推翻

      ●陳勝吳廣起義●25.陳勝吳廣起義:秦始皇死后

      ,其十八子胡亥篡位稱帝
      ,即秦二世
      ,在郎中令趙高(有“指鹿為馬”典故)的唆使下,變本加厲
      ,繼續(xù)興建阿房宮
      ,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兵夫屯長陳勝
      、吳廣揭竿而起,全國各地紛紛響應(yīng)
      ,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秦農(nóng)民大起義

      ●西楚霸王項(xiàng)羽●26.西楚霸王項(xiàng)羽:陳勝、吳廣被害后

      ,反秦聲勢以南方會稽郡最大
      ,其首領(lǐng)是楚國大將項(xiàng)燕的兒子項(xiàng)梁和侄子項(xiàng)羽,北上進(jìn)軍沿途收編了劉邦
      、英布
      、呂臣的反秦武裝,并在巨鹿一戰(zhàn)
      ,破釜沉舟
      ,一舉擊潰了秦軍主力
      ,扭轉(zhuǎn)了反秦戰(zhàn)局。

      ●鴻門宴●27.鴻門宴:反秦義軍劉邦攻下秦都咸陽

      ,秦王朝滅亡
      ,西楚霸王項(xiàng)羽從范增之計(jì)預(yù)設(shè)鴻門宴鏟除劉邦,劉邦攜張良
      、樊噲赴宴
      ,席間項(xiàng)莊(項(xiàng)羽的堂弟)舞劍,意在沛公
      ,劉邦在樊噲的保護(hù)下得以逃脫

      ●蕭何月下追韓信●28.蕭何月下追韓信:漢王劉邦謀士蕭何月下追回了韓信,并舉薦給劉邦為將軍

      ,韓信采用“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之計(jì),攻下三秦
      ,占據(jù)關(guān)中
      ,后協(xié)助劉邦擊敗項(xiàng)羽建立漢朝。劉邦做了皇帝后
      ,以韓信匿藏項(xiàng)羽部下將其治罪降職
      ,后蕭何與呂后(劉邦妻)設(shè)計(jì)將韓信處死,所謂:“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

      ●霸王別姬●29.霸王別姬:劉邦趁項(xiàng)羽出兵之際,自漢中出擊攻占了項(xiàng)羽都城彭城

      ,項(xiàng)羽回攻
      ,大敗漢軍,擒獲了劉太公和呂雉
      ,劉邦求和
      ,范增未允,劉邦用反間計(jì)離間了范增
      ,又以劃分楚河漢界為誘救回老小
      ,后采用韓信的十面埋伏之計(jì)將項(xiàng)羽困在垓下,項(xiàng)羽愛妻虞姬
      ,唱罷“漢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拔劍自刎
      ,一代名姬香消玉損。項(xiàng)羽退至烏江,烏江亭長勸其退回江東稱王
      ,項(xiàng)羽無顏見江東父老
      ,在烏江邊拔劍自刎,“生當(dāng)做人杰
      ,死亦為鬼雄”
      ,西楚霸王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呂氏之亂●30.呂氏之亂:呂雉

      ,劉邦結(jié)發(fā)之妻
      ,其子劉盈即位,呂氏便執(zhí)掌大權(quán)
      ,進(jìn)入了呂后時代
      ,呂后為人陰險毒辣、殘酷無情
      ,殘害劉氏家族
      ,欲將劉氏天下改為呂氏天下。其中
      ,將劉邦愛妾戚夫人
      ,砍手足、挖出雙目
      、熏聾耳朵
      、弄啞喉嚨,扔進(jìn)豬圈
      ,做成“人彘(zhi
      ,豬)”。呂氏執(zhí)政16年
      ,繼承了漢高祖開創(chuàng)的“與民休息
      、無為而治和對外和親”政策
      ,是歷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飛將軍李廣●31.飛將軍李廣:漢朝猛將,一生抗擊匈奴

      ,贏得飛將軍美名
      ,后被衛(wèi)青陷害引劍自刎。唐代詩人王昌齡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饼埑秋w將說的就是李廣。

      ●司馬遷寫《史記》●32.司馬遷寫《史記》:西漢司馬遷秉承父志編寫《太史公記》

      ,因替大將李陵求情被漢武帝處以“腐刑”
      ,忍辱含垢地生存
      。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
      。歷時10多年完成了《史記》,共130卷
      ,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
      。魯迅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yù)

      ●昭君出塞●33.昭君出塞:王昭君

      ,漢元帝時宮女,名王嬙
      ,字昭君
      ,因未行賄畫師毛延壽而被丑化,不得寵幸
      。后漢室與匈奴和親嫁給匈奴單于
      ,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艷,南飛大雁為之駐足
      ,故有“落雁”之稱
      。昭君出塞成為民族團(tuán)結(jié)的象征。

      ●王莽改制●34.王莽改制:漢成帝時大司馬

      ,公元8年
      ,王莽篡漢位稱帝,該國號“新”
      ,進(jìn)行了一系列的改制
      ,終未成功,公元25年
      ,漢皇族子弟劉秀推翻了王莽新朝
      ,建立了東漢王朝。

      ●黃巾軍起義●35.黃巾軍起義:東漢晚期

      ,官宦和外戚兩大集團(tuán)交替專政
      ,社會動蕩不安,民眾流離失所
      。冀州巨鹿人張角提出“蒼天已死
      ,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
      ,天下大吉”的口號
      ,舉行了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規(guī)定義軍以黃巾纏頭,故稱“黃巾起義”
      ,后被官軍鎮(zhèn)壓
      ,余部作亂了20余年,使得東漢王朝奄奄一息

      ●董卓專權(quán)●36.董卓專權(quán):黃巾起義后

      ,各地豪強(qiáng)以鎮(zhèn)壓黃巾為名,招兵買馬
      ,擴(kuò)充實(shí)力
      ,割據(jù)一方。涼州軍閥董卓以鏟除宦官為名進(jìn)京駐守
      ,廢少帝
      ,立陳留王劉協(xié)為帝(漢獻(xiàn)帝),董卓自封相國
      ,獨(dú)攬大權(quán)
      。驍騎校尉曹操,聯(lián)絡(luò)冀州袁紹
      ,聚集各州郡人馬
      ,歃血為盟,進(jìn)軍洛陽
      。董卓得知
      ,遷都長安,燒毀洛陽城

      ●王允巧誅董卓●37.王允巧誅董卓:董卓挾天子專橫當(dāng)?sh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發(fā)展到“董卓不除,國無寧日”的地步
      ,司馬王允將義女貂蟬同時許給呂布和董卓
      ,使之反目,并挑唆呂布將董卓誅殺

      ●挾天子以令諸侯●38.挾天子以令諸侯:王允定計(jì)誅董卓

      ,執(zhí)掌朝政,董卓部將郭汜帥大軍攻陷長安
      ,呂布出逃
      ,王允被殺
      ,郭汜當(dāng)政
      ,國舅董承及部將楊奉護(hù)漢獻(xiàn)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許昌
      ,曹操自封大將軍
      ,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官渡之戰(zhàn)●39.官渡之戰(zhàn):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北方的袁紹產(chǎn)生了沖突,公元200年

      ,袁紹派軍10萬
      ,先是大將顏良、文丑被暫時降于曹操的關(guān)羽所殺
      ,形成了官渡對峙
      。袁紹謀士許攸獻(xiàn)計(jì)不被采用,許攸棄袁投曹
      ,并向曹操獻(xiàn)計(jì)火燒袁紹糧營烏巢
      ,一戰(zhàn)便將袁紹擊敗。官渡之戰(zhàn)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
      。此后
      ,曹操逐漸統(tǒng)一北方。

      ●三顧茅廬●40.三顧茅廬:袁紹敗北

      ,劉備投靠劉表
      ,屯駐新野小縣,訪襄陽水鏡先生司馬徽得知:臥龍
      、鳳雛兩人
      ,得一可安天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芭P龍”便是諸葛亮
      ,劉備三訪襄陽隆中,求得諸葛亮出山輔佐
      ,并按照《隆中對》“東聯(lián)孫吳
      ,西據(jù)荊益,南和夷越
      ,北抗曹操”的策略
      ,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業(yè)。

      ●赤壁之戰(zhàn)●41.赤壁之戰(zhàn):曹操消滅了袁紹統(tǒng)一北方

      ,便南下進(jìn)軍南方
      。魯肅獻(xiàn)計(jì)孫權(quán),聯(lián)合劉備抗曹
      ,任周瑜為大都督
      ,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
      ,領(lǐng)兵五萬赤壁下寨抗曹
      。因北方士兵不習(xí)水戰(zhàn),曹操采用龐統(tǒng)之計(jì)將戰(zhàn)船連在一起
      ,孫劉聯(lián)盟設(shè)反間計(jì)(蔣干中計(jì))
      、苦肉計(jì)(周瑜打黃蓋)
      ,并巧借東風(fēng),火燒連營
      ,曹操敗走華容道
      ,逃回江陵。赤壁一戰(zhàn)
      ,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chǔ)

      ●魏蜀吳●42.公元220年,政治家

      、軍事家
      、詩人曹操在洛陽病逝。同年
      ,曹丕稱帝
      ,建魏,東漢滅亡
      。公元221年
      ,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
      ,史稱蜀漢
      。公元229年,孫權(quán)在武昌稱帝
      ,國號吳
      ,遷都建業(yè)。

      ●六出祁山●43.蜀漢建興5年

      ,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后主劉禪
      ,后六次出兵北伐,史稱“六出祁山”
      。在最后一次北伐
      ,至五丈原,終因心力交瘁
      ,病逝
      ,年僅54歲。雖然沒有實(shí)現(xiàn)統(tǒng)一中原的愿望
      ,但他的智慧和品格萬古流芳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44.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曹髦
      ,(曹丕之孫),公元260年
      ,因司馬昭權(quán)勢日重
      ,危及帝位
      ,聲稱司馬昭有代魏之心
      ,路人皆知
      ,率殿中衛(wèi)士、僮仆討伐司馬昭未果被害
      ;曹髦死后
      ,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即魏元帝
      ,自己獨(dú)攬大權(quán)

      ●三國歸晉●45.三國歸晉:司馬昭立了魏元帝后舉兵進(jìn)攻蜀漢,蜀漢后主劉禪昏庸透頂

      ,是扶不起來的天子
      ,在奸佞宦官黃皓的唆使下負(fù)荊而降,劉備
      、諸葛亮千辛萬苦開創(chuàng)的蜀漢政權(quán)從此滅亡
      。蜀漢滅亡不久,司馬昭病死
      ,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
      ,自立為晉武帝,建立了晉朝
      ,公元279年
      ,起兵滅吳,三國歸晉
      ,全國統(tǒng)一

      ●南北朝●46.南北朝:公元420年,東晉將領(lǐng)劉裕登基

      ,國號“宋”
      ,統(tǒng)治南方,晉恭帝退位
      ,東晉滅亡
      ;次年劉裕毒殺晉恭帝,開了殺“禪讓退位者”的先例
      。北方的北魏滅掉北方的幾個小國
      ,結(jié)束了十六國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統(tǒng)一了北方
      。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統(tǒng)天下
      ,并立百余年,歷史上把這段時期叫“南北朝”

      ●淝水之戰(zhàn)●47.淝水之戰(zhàn):十六國時期

      ,前秦苻堅(jiān)討伐東晉
      ,其先鋒部隊(duì)被晉軍擊潰,秦晉兩軍夾淝水對陣
      。晉軍要求秦軍后撤
      ,以便渡河一決勝負(fù),在秦軍撤退之際
      ,秦軍中有人疾呼:秦軍敗了
      ,秦軍大亂,晉軍乘勝出擊
      ,大獲全勝
      。僥幸逃脫者丟盔棄甲,連聽到“風(fēng)聲鶴唳”也以為是晉軍到了
      。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zhàn)”

      ●結(jié)束分裂局面●48.公元581年,楊堅(jiān)滅北周

      ,稱帝
      ,國號隋,為隋文帝
      ,建都長安
      。楊堅(jiān)登基后以“節(jié)儉”“殺貪官污吏”穩(wěn)定了政權(quán),后進(jìn)行了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大的功績是
      ,廢除了曹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開創(chuàng)了科舉制
      。公元587年
      ,隋文帝舉兵南下,消滅了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陳朝”
      ,統(tǒng)一了中國
      ,結(jié)束分裂局面。

      ●隋朝滅亡●49.公元604年

      ,楊堅(jiān)次子楊廣
      ,殺兄奪取皇位,是為隋煬帝
      ,公元617年
      ,晉陽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攻入長安
      ,立代王侑為帝
      。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被右屯衛(wèi)將軍“宇文化及”殺于江都
      ,五月李淵在長安廢隋恭帝侑
      ,稱帝
      ,國號唐,建元武德
      ,是為唐高祖
      ,隋朝滅亡。

      ●決戰(zhàn)玄武門●50.決戰(zhàn)玄武門:唐高祖李淵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

      ,長子太子李建成
      、次子秦王李世民
      、四子齊王李元吉
      。長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懼怕李世民的勢力
      ,屢次設(shè)計(jì)謀殺李世民
      ,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門
      ,殺太子建成
      、齊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為太子
      ,八月李世民即位
      ,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和親●51.公元641年

      ,文成公主與吐蕃(bo)王朝松贊干布和親,為加強(qiáng)藏
      、漢兩族的友好作出了貢獻(xiàn)

      ●貞觀之治●52.公元649年5月,唐太宗病逝

      ,天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
      ,唐太宗在位期間“偃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
      ,文化燦爛
      ,國力鼎盛,史稱“貞觀之治”

      ●女皇武則天●53.女皇武則天:公元655年

      ,唐高宗廢皇后王氏,冊立武則天為皇后
      ,自此
      ,武氏獨(dú)攬內(nèi)宮大權(quán);660年
      ,因高宗患風(fēng)眩
      ,目不能視
      ,下詔委托武則天協(xié)理政事;674年武則天與高宗同殿聽政
      ,共受朝拜
      ,天下稱“二圣”;公元683年
      ,高宗卒
      ,武則天立三子李顯為帝,為唐中宗
      ,自為皇太后臨朝聽政
      ;次年,武后廢中宗
      ,改封廬陵王
      ,立四子李旦為帝,為睿宗
      ;公元690年
      ,武則天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下,登臨大寶
      ,改唐為“周”
      ,自號“圣神皇帝”。

      ●請君入甕●54.請君入甕:武則天稱帝

      ,平定徐敬業(yè)叛亂后
      ,為除掉反對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昭告國人告密者可以做官
      。因此出現(xiàn)一批因告密起家的人
      。其中,索元禮
      、周興
      、來俊臣是典型例子,三人辦案嚴(yán)刑逼供
      、手段殘忍
      ,害死了許多無辜的人,后來有人告密周興造反
      ,來俊臣“請君入甕”將其治罪
      ,周興在被流放的途中被人暗殺;索元禮因害人太多
      ,民憤太大
      ,被武則天處死;來俊臣預(yù)謀害當(dāng)時勢力強(qiáng)大的武則天侄子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被后者先發(fā)制人
      ,揭了老底
      ,也被武則天處死。

      ●桃李滿天下●55.狄仁杰桃李滿天下:武則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

      ,凡事均仰仗他的決斷
      ,尊稱“國老”,狄仁杰向武則天舉薦了很多人
      ,后來都成了唐代名臣
      ,包括宰相張柬之。治理天下的賢能之臣
      ,皆出自狄仁杰的門下
      ,故稱“桃李滿天下”。

      ●開元盛世●56.唐中宗復(fù)位后

      ,讓其妻韋后當(dāng)權(quán)
      ,公元710年
      ,中宗卒
      ,唐睿宗的兒子李隆基起兵殺韋后,擁其父戴睿宗復(fù)位
      ,兩年后
      ,睿宗傳位給李隆基,為“唐玄宗”
      。唐玄宗在宰相“姚崇
      、宋璟”輔佐下,吏治不紊
      、綱紀(jì)有條
      ,再次出現(xiàn)中興局面,史稱“開元盛世”
      。后來被奸相李林甫
      、楊國忠(楊玉環(huán)的同族哥哥)破壞殆盡。

      ●安史之亂●57.安史之亂:唐玄宗執(zhí)政后期

      ,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
      ,在范陽起兵,攻陷洛陽
      ,安祿山自立為帝
      ,號大燕皇帝,之后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
      ,唐軍乘機(jī)收復(fù)長安
      、洛陽。不久安祿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
      ,后又被兒子史朝義所殺
      ,此次叛變持續(xù)了8年,史稱“安史之亂”
      ,也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點(diǎn)

      ●趙匡胤兵變●58.唐王朝滅亡以后,中國先后經(jīng)歷了后梁

      、后唐
      、后晉、后漢
      、后周五個朝代的更替
      ,公元960年后周“點(diǎn)檢”(職位名稱,相當(dāng)于皇家部隊(duì)司令)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
      ,“黃袍加身
      、拜呼萬歲”,奪取周政權(quán)
      ,即位皇帝
      ,建立宋朝,是為宋太祖
      ,建都開封

      ●杯酒釋兵權(quán)●59.杯酒釋兵權(quán):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

      ,解除了禁軍大將石守信
      、王審琦的兵權(quán),不久用同樣的方式罷免了個藩鎮(zhèn)的節(jié)度使
      ,加強(qiáng)了中央集權(quán)

      ●靖康之恥●60.靖康之恥: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

      ,直逼京都汴京
      ,徽宗、欽宗二帝被金人俘獲
      ,北宋滅亡
      ,史稱“靖康之恥”。公元1127年
      ,徽宗九子康王趙構(gòu)在臨安(杭州)即位稱帝
      ,是為宋高宗,南宋開始

      ●賣國賊秦檜●61.賣國賊秦檜:秦檜

      ,北宋時期的大臣,在北宋淪陷時被金兵俘虜,因其奴顏婢膝
      ,得到金太祖的重用
      ,并在宋金交戰(zhàn)之際,連同其妻王氏派往南宋做了內(nèi)奸
      。秦檜在南宋任宰相期間
      ,賣國求榮、陷害忠良
      ,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抗金英雄岳飛殺害
      ,一起被害的還有岳云、張憲等忠良
      ,造成了一起人神共怒的千古冤獄
      ,而秦檜及其妻王氏從此遺臭千年。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62.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遼及北宋時期

      ,蒙古國各部落為爭奪領(lǐng)域展開了長期
      、激烈的部落戰(zhàn)爭,鐵木真力量逐漸強(qiáng)大
      ,并陸續(xù)消滅了其他部落
      ,統(tǒng)一了蒙古,被推為大汗
      ,即成吉思汗

      ●文天祥●63.公元1271年,蒙古國忽必烈改國號為元

      ,為元世祖,次年遷都大興府(今北京市)
      。隨后
      ,大舉南下攻宋。公元1279年
      ,元朝統(tǒng)一了中國
      ,南宋宣告滅亡?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乖⑿畚奶煜楸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誓死不降,終被處死
      ,卒年47歲
      。“自古英雄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其愛國精神的真實(shí)寫照

      ●朱元璋●64.朱元璋:元朝末年,元順帝即位后,荒淫殘暴

      ,民不聊生
      ,許多地方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并割地稱王
      ,自立國號
      。其中有一支由朱元璋領(lǐng)導(dǎo)的部隊(duì),實(shí)力發(fā)展迅速
      ,朱元璋先后消滅了陳友諒
      、張士誠等南方勢力,于1368年在應(yīng)天(南京)稱帝
      ,國號明
      ,是為明太祖。同年八月
      ,明將徐達(dá)率軍直搗元大都(北京)
      ,元順帝逃往塞外,統(tǒng)治中國97年的元王朝被推翻

      ●鄭和下西洋●65.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派太監(jiān)鄭和七下西洋

      ,從公元1405年至1431年將近30年里,鄭和七次出海
      ,前后到過印度洋沿海30多個國家
      ,最遠(yuǎn)到達(dá)非洲。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66.收復(fù)臺灣:1624年

      ,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
      ,開始對臺灣的殖民統(tǒng)治。1662年2月
      ,鄭成功率軍趕走荷蘭殖民者
      ,被荷蘭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臺灣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其后
      ,鄭成功的子孫統(tǒng)治了臺灣20多年
      ,直至1683年,清軍進(jìn)駐臺灣
      ,鄭成功作為民族英雄
      ,永留史冊。

      ●清朝建立●67.公元1616年

      ,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各部
      ,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大金
      ,史稱后金
      ,后來改國號為清
      ,努爾哈赤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清太祖”。1626年名將袁崇煥在遼東打敗后金
      ,努爾哈赤戰(zhàn)死
      ,史稱“寧遠(yuǎn)之戰(zhàn)”,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即位
      ,即為“清太宗”

      ●曹雪芹與《紅樓夢》●68.曹雪芹與《紅樓夢》:康熙下江南的時候,經(jīng)常住在一個織造官曹璽家中

      ,曹璽的妻子孫氏是康熙小時候的奶母
      ,因受到康熙的眷顧。雍正即位后
      ,因皇室內(nèi)部的糾紛牽連了曹家
      ,雍正將曹氏抄家革職,曹家自此沒落
      。曹璽有一重孫
      ,名曹霑,字雪芹
      ,寫成一部反映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小說《石頭記》
      ,就是后來的《紅樓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都t樓夢》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著

      ●紀(jì)曉嵐●69.紀(jì)曉嵐與《四庫全書》:乾隆年間

      ,由學(xué)者紀(jì)昀(字曉嵐)為總編纂官,合同戴震
      、姚鼐用了十年的工夫
      ,完成了《四庫全書》的編纂,分經(jīng)
      、史、子
      、集四部
      ,為后人研究我國的燦爛文化留下了珍貴遺產(chǎn)。

      ●林則徐禁煙●70.公元1839年

      ,林則徐在廣東嚴(yán)厲禁煙
      ,責(zé)令英商繳煙,共繳獲200多萬斤
      ,在虎門燒毀
      。次年英國以此為由發(fā)動中英鴉片戰(zhàn)爭
      。(1840年—1842年)。

      ●《南京條約》●71.公元1842年

      ,中英簽署不平等的《南京條約》
      ,主要內(nèi)容是開放廣州、上海通商
      ,協(xié)定海關(guān)稅則
      ,割讓香港。從此
      ,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太平天國●72.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林金田村起事

      ,建號“太平天國”
      ,自稱“天王”,攻克永安后
      ,洪秀全在永安封楊秀清為東王
      、馮云山為南王、蕭朝貴為西王
      、韋昌輝為北王
      、石達(dá)開為翼王。1853年
      ,太平軍攻克南京
      ,改名天京,定為國都
      。1856年
      ,太平天國內(nèi)訌,北王韋昌輝殺死東王楊秀清及其部下2萬余人
      ,天平天國漸趨衰弱
      。1864年洪秀全亡故,清軍攻入南京
      ,太平天國滅亡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73.公元1856年,英國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

      ,法
      、美、俄也出兵加入
      。1858年
      ,清廷與俄簽訂《璦琿條約》,俄割占大片領(lǐng)土
      ;同年
      ,英法聯(lián)軍攻陷大沽
      ,清廷又與英法兩國簽訂《天津條約》,允許其自由傳教等
      ;1860年
      ,英法聯(lián)軍逼近北京,咸豐皇帝逃往熱河(河北承德)
      ,英法聯(lián)軍進(jìn)犯圓明園
      ,并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同年清廷分別與英
      、法、俄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
      ,割地
      、賠款。

      ●洋務(wù)運(yùn)動●74.公元1861年

      ,清政府命曾國藩統(tǒng)轄江蘇等四省軍務(wù)
      ,洋務(wù)運(yùn)動(1861-1894)開始,主要內(nèi)容是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
      、實(shí)業(yè)
      ,編練陸海軍,設(shè)西式學(xué)堂

      ●《馬關(guān)條約》●75.公元1894年

      ,中日甲午戰(zhàn)爭(1894-1895)爆發(fā),1895年
      ,中日簽訂《馬關(guān)條約》
      。《馬關(guān)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
      ,刺激其侵略野心
      ;使中國民族危機(jī)空前嚴(yán)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百日維新●76.公元1898年

      ,光緒帝根據(jù)康有為等人的奏章,施行戊戌變法
      ,此后不久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
      ,新政被徹底推翻,光緒帝被幽禁
      ,譚嗣同、康廣仁
      、林旭
      、楊深秀
      、楊銳、劉光第等維新人士被害
      ,史稱“戊戌六君子”
      ,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
      ,變法只維持了一百天
      ,史稱“百日維新”。

      ●義和團(tuán)●77.1899年

      ,山東爆發(fā)義和團(tuán)
      ,以“扶清滅洋”為口號,主要針對西方侵略者及其在華附庸
      ,具有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
      。義和團(tuán)運(yùn)動從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氣焰,但由于其具有籠統(tǒng)排外色彩以及農(nóng)民運(yùn)動必然的缺陷和盲目性
      ,使其被清政府利用
      ,并在失去利用價值后被拋棄,最終失敗

      ●《辛丑條約》●78.公元1901年

      ,清朝代表李鴻章與英、法
      、日
      、俄、德
      、美
      、意、奧
      、西
      、比、荷11國公使簽訂《辛丑條約》
      ,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三民主義

      79.1905年,同盟會機(jī)關(guān)報(bào)《民報(bào)》在日本東京成立

      ,孫中山在發(fā)刊詞中提出“三民主義”

      ●武昌起義●80.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率領(lǐng)新軍工程第八營首先發(fā)難,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次日攻占武昌城
      ,武昌起義勝利。10月11日
      ,湖北軍政府在武昌成立
      ,宣布廢除清朝“宣統(tǒng)”年號
      ,改國號“中華民國”。

      小語推薦(點(diǎn)擊可閱讀):

      ?資深班主任推薦:小學(xué)1-6年級課外閱讀書單

      ,收藏

      ?小學(xué)一二年級各類看圖寫話范文精選,收藏起來讓孩子學(xué)著寫

      ?這份文學(xué)常識太全面了

      ,替孩子存下吧
      ,小學(xué)到高中都需要!

      ?小學(xué)語文100個多音字口訣

      ,好玩有趣記得牢

      ?背誦課文其實(shí)是有訣竅的!一定要為孩子收藏

      ?田字格里寫漢字和數(shù)字

      ,這是最標(biāo)準(zhǔn)的格式!

      ▍標(biāo)簽:小學(xué)語文 歷史典故

      ▍綜合整理:小學(xué)語文▍編輯:小依---------------小學(xué)語文---------------

      同步課程指導(dǎo)

      ,經(jīng)典內(nèi)容拓展

      一鍵標(biāo)星「小學(xué)語文」

      ,及時查收最新推送

      六爻占卜『八字命理學(xué)六爻卦』可獲取更多知識哦~

      ↓↓↓↓

      推薦幾本適合孩子看的歷史書

      《兒童五千年中國歷史書》百度網(wǎng)盤免費(fèi)資源下載:

      鏈接: /s/1Ni-ZQjJwkZc0x1Cje8GQoQ

      提取碼: 54ka不知道孩子多大,每個人的啟蒙起點(diǎn)不一樣

      ? ?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44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kuò)大了元朝的地盤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dāng)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盤點(diǎn)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
      ,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diǎn)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秦朝的滅亡
      ,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yàn)槭裁幢挥赫铝钭詺⒛旮蚍噶擞赫男┙?/div>
      年羹堯?yàn)槭裁幢挥赫铝钭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