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慈禧廢黜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在清末時期
那么為何外國人要干涉慈禧廢帝?又為何慈禧最終沒能得償所愿呢?
上圖_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
母子決裂,帝位不保
對于慈禧太后而言
戊戌變法的后期
在戊戌政變后
上圖_ 外國畫報中的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于是乎慈禧開始了廢帝的三步走。
首先
在當時朝廷的核心權(quán)力圈子之中
日本《時事新報》據(jù)北京特派員一針見血的評論道:“滿洲人之意
上圖_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
第一步更換朝臣結(jié)束之后
,慈禧就開始了第二步:尋找一個能替代光緒的核心人物。由于光緒無子,所以一直也沒太子可立,故而慈禧肯定想到的是從聽話的王爺中找一個合適的人選。在這種情況之下,1899年1月底,她連續(xù)召見了溥輩的宗室男童十余人,畢竟孩子小好控制,她可以從容施展那套垂簾聽政的把戲在經(jīng)過精挑細選之后,她認為端王載漪14歲之次子溥儁是最合適的人選
上圖_ 愛新覺羅·溥儁【jùn】(1885年-1942年)
,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次子前兩步準備停當,慈禧就準備開始第三步了:廢帝立幼
。1898年9月25日,慈禧宣布光緒“病重”
,之后開始煞有介事的逐天公布脈案,遍求天下名醫(yī),大概意思就是:要是光緒不小心死了,那也是很正常的。廢立之心
,已經(jīng)是昭然若揭了。然而慈禧的想法最終還是沒能得逞,原因也很簡單——她面對了意想不到的巨大阻力
。上圖_ 檀香木交龍紐“慈禧太后御筆之寶”
仗義執(zhí)言,各方逐鹿
就在慈禧宣布光緒帝病重之后不久
,10月13日兩江總督劉坤一上書朝廷,表示反對然而慈禧沒想到
,當時反對這個計劃的人遠遠不止劉坤一一人,作為朝廷的核心人物之一,李鴻章也表示了明確的反對,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宣布溥儁為“承繼穆宗毅皇帝之子”,這是可進可退的一步,進可以廢掉光緒的帝位,退可以先立為繼承人,將來再廢帝位。但是這個計劃公布之后,劉坤一憤而宣布“乞退”(辭職)。上圖_ 榮祿(1836年—1903年)字仲華,號略園
,瓜爾佳氏李鴻章更是對榮祿大發(fā)雷霆:“此何等事
這等嚴厲的措辭讓榮祿也頗感驚慌失措,慈禧更是直接把李鴻章外放為兩廣總督
但是慈禧太后面對的最大威脅毫無疑問還是來自于各國的干預
一方面
另一方面
上圖_ 跑冰車是傀儡皇帝光緒的愛好之一
最關(guān)鍵一點是,載漪此人極端仇視西方
在這種局面之下,慈禧被迫同意
李鴻章還頻繁與各國使臣接洽達成一致
上圖_ 義和團旗幟
內(nèi)外壓力之下
所謂:“甲午之喪師
參考資料:
【1】馮爾康著:《清史史料學》
【2】馮爾康著:《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
【3】王戎笙主編:《臺港清史研究文摘》
【4】孔祥吉著:《清人日記研究》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49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