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外國人為什么要敢于慈禧廢帝,慈禧最后為何沒有得起所愿

      眾妙之門 2023-06-20 22:23:16

      對慈禧廢黜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清末時期

      ,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個特別詭異有趣的事件——己亥建儲。說白了就是慈禧太后幫光緒皇帝立了個儲君
      ,當然按照慈禧太后的說法叫“大阿哥”
      。這個非常明顯的廢立皇帝的舉動為何最終不了了之
      ,可以說是原因眾多
      ,但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之中
      ,外國人的干預對慈禧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甚至某種意義上導致了八國聯(lián)軍侵華事件的發(fā)生。

      那么為何外國人要干涉慈禧廢帝?又為何慈禧最終沒能得償所愿呢?

      上圖_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

      ,即 光緒皇帝

      母子決裂,帝位不保

      對于慈禧太后而言

      ,她和光緒皇帝的徹底撕破臉可能是做夢都沒想到的

      戊戌變法的后期

      ,慈禧太后從榮祿處得知了維新派要置她于死地的大膽計劃
      ,徹底激怒了她
      ,她以閱兵為名發(fā)動了兵變,將光緒帝囚禁于瀛臺
      。畢竟是政變老手
      ,慈禧太后的毒辣手段瞬間讓她占據(jù)了絕對優(yōu)勢。戊戌政變之后
      ,整個朝廷上的維新派徹底崩盤
      ,清朝最暮氣沉沉的時代開始了

      在戊戌政變后

      ,慈禧太后對這個天天喊自己親爸爸
      ,唯唯諾諾多年的侄子產(chǎn)生了巨大的敵意
      。畢竟當年同治死后,慈禧是無奈之下才選了光緒接班
      ,現(xiàn)在光緒這個“逆子”居然敢對自己動手,那當然是想廢了他
      。換個更聽話的上來。

      上圖_ 外國畫報中的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于是乎慈禧開始了廢帝的三步走。

      首先

      ,她大量的將忠于自己的頑固派提拔升任到朝廷的核心
      。比如說當時朝廷上以剛毅
      、徐桐為代表的守舊派掌握了軍機吏部兩大核心部門
      。慈禧太后最崇信的榮祿自然凌駕于只剩個空殼的李鴻章之上。

      在當時朝廷的核心權(quán)力圈子之中

      ,后黨的勢力已經(jīng)占據(jù)絕對多數(shù)
      ,慈禧之所以這么操作
      ,就是為了廢帝做準備
      ,先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形成“泰山壓頂”之勢
      。慈禧太后深信自己死后,光緒帝必然反攻倒算
      ,這點連日本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日本《時事新報》據(jù)北京特派員一針見血的評論道:“滿洲人之意

      ,以為西后既老,光緒方壯
      ,若太后一旦死,恐光緒復政
      ,不利于己,故不如及西后在時
      ,絕其根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上圖_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

      第一步更換朝臣結(jié)束之后

      ,慈禧就開始了第二步:尋找一個能替代光緒的核心人物
      。由于光緒無子
      ,所以一直也沒太子可立
      ,故而慈禧肯定想到的是從聽話的王爺中找一個合適的人選
      。在這種情況之下,1899年1月底
      ,她連續(xù)召見了溥輩的宗室男童十余人,畢竟孩子小好控制
      ,她可以從容施展那套垂簾聽政的把戲

      在經(jīng)過精挑細選之后,她認為端王載漪14歲之次子溥儁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所以選擇溥儁除了年齡和地位合適之外(屬于光緒下一輩),主要原因就是他父親載漪是出了名的后黨
      ,對慈禧是言聽計從的好奴才,所以慈禧選擇溥儁可謂萬無一失
      。且載漪掌握京城虎神營
      ,握有兵權(quán),一旦廢帝成功帝黨有所異動,可以立即彈壓
      ,不會陷于被動。

      上圖_ 愛新覺羅·溥儁【jùn】(1885年-1942年)

      ,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次子

      前兩步準備停當,慈禧就準備開始第三步了:廢帝立幼

      1898年9月25日,慈禧宣布光緒“病重”

      ,之后開始煞有介事的逐天公布脈案
      ,遍求天下名醫(yī),大概意思就是:要是光緒不小心死了
      ,那也是很正常的。

      廢立之心

      ,已經(jīng)是昭然若揭了

      然而慈禧的想法最終還是沒能得逞,原因也很簡單——她面對了意想不到的巨大阻力

      上圖_ 檀香木交龍紐“慈禧太后御筆之寶”

      仗義執(zhí)言,各方逐鹿

      就在慈禧宣布光緒帝病重之后不久

      ,10月13日兩江總督劉坤一上書朝廷,表示反對
      ,而且措辭嚴厲:“人情危懼,強鄰環(huán)視,難免借起兵端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篇據(jù)說出自張騫之手的公文直接發(fā)到了清廷總署,面對劉坤一的強硬警告
      ,慈禧太后表示“孝欽懼而止”,但是并未停止她的建儲計劃
      ,只是推遲到了來年一月而已

      然而慈禧沒想到

      ,當時反對這個計劃的人遠遠不止劉坤一一人
      ,作為朝廷的核心人物之一,李鴻章也表示了明確的反對
      ,1900年1月24日
      ,慈禧太后宣布溥儁為“承繼穆宗毅皇帝之子”,這是可進可退的一步
      ,進可以廢掉光緒的帝位
      ,退可以先立為繼承人,將來再廢帝位
      。但是這個計劃公布之后
      ,劉坤一憤而宣布“乞退”(辭職)

      上圖_ 榮祿(1836年—1903年)字仲華,號略園

      ,瓜爾佳氏

      李鴻章更是對榮祿大發(fā)雷霆:“此何等事

      ,拒可行之今日。試問君有幾許頭顱
      ,敢于嘗試
      。此事若果舉行
      ,危險萬狀
      。各國使臣
      ,首先抗議
      ,各省疆臣更有仗義聲討者,無端動天下之兵
      ,為害曷可勝言?!”

      這等嚴厲的措辭讓榮祿也頗感驚慌失措,慈禧更是直接把李鴻章外放為兩廣總督

      ,變相將他貶出中央。但是榮祿此時已經(jīng)感覺到廢立的不可行
      ,畢竟一旦載漪之子上位
      ,載漪必然父憑子貴
      ,到時候自己的首輔位置只怕是不保
      ,將來麻煩更大
      。所以榮祿對慈禧太后的廢帝計劃表示了中立
      ,暗中則支持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人上書反對

      但是慈禧太后面對的最大威脅毫無疑問還是來自于各國的干預

      。由于各國看穿了慈禧太后守舊的面目,他們對于光緒帝這一改革派皇帝充滿了同情與支持

      一方面

      ,改革派的光緒帝有利于西方資本進入中國
      ,為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

      另一方面

      ,一旦光緒上臺,敵視西方的慈禧下臺
      ,整個清朝勢必可以成為遠東各國利益均沾的肥肉
      ,現(xiàn)在一潭死水
      ,弱且封閉的局面,對于西方來說十分不利

      上圖_ 跑冰車是傀儡皇帝光緒的愛好之一

      最關(guān)鍵一點是,載漪此人極端仇視西方

      ,對西方各國的直接利益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威脅
      ,且行事極其卑鄙到了連洋人都看不下去的地步,所以西方各國在1月24日直接電告慈禧要求為光緒皇帝診斷

      在這種局面之下,慈禧被迫同意

      ,在慈禧看來
      ,她廢皇帝是“家事”
      ,然而洋人現(xiàn)在連她的家事都要管,其實已經(jīng)觸碰了她的底線
      。法國醫(yī)生診斷后表示:“血脈皆治,無病也”
      。消息立刻傳遍使館區(qū),中外嘩然
      ,慈禧太后瞬間僵硬

      李鴻章還頻繁與各國使臣接洽達成一致

      ,要求給予壓力維護光緒
      。畢竟在李鴻章等改革派大臣看來
      ,光緒皇帝是未來的希望
      ,是富強的核心
      ,慈禧太后大限將至,只要光緒上臺清廷圖強的未來也許還有轉(zhuǎn)機

      上圖_ 義和團旗幟

      內(nèi)外壓力之下

      ,慈禧太后最終被迫放棄廢帝計劃
      ,但是在這場風波之中,她對洋人深惡痛絕
      ,她轉(zhuǎn)而認為洋人是萬惡之源
      ,畢竟清廷是否被蠶食的千瘡百孔對她而言無關(guān)痛癢
      。但是光緒將來在自己死后反攻倒算卻是萬萬不能
      ,因此慈禧太后一看義和團起事就如獲至寶
      ,認為“民氣可用”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謂:“甲午之喪師

      ,戊戌之變政,己亥之建儲
      ,庚子之義和團
      ,名雖四事,實一貫相生
      ,必知此而后可論十年之朝局
      。”確實是至理名言

      參考資料:

      【1】馮爾康著:《清史史料學》

      【2】馮爾康著:《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

      【3】王戎笙主編:《臺港清史研究文摘》

      【4】孔祥吉著:《清人日記研究》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49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