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有一個話題討論#為什么現在這么多女性不愿意結婚# ,下面很多評論說,因為結婚以后越來越累啊,辛苦下班之后還要回家照顧老公孩子,還要操心家務理財各種事情,遇上不合的婆婆還要事事添堵,何必還要結婚呢?婚姻之于男女,一直有著不同的意義。都說“男人結婚更幸福,女人單身更快樂”。男人不管結婚與否、有娃與否,在社會上始終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被認為是個生產者;而已婚女人,即使是個職業(yè)精英,也大多逃脫不了要兼顧生娃、理家的多重角色。家務工作雖沒有體力勞動那般繁重,卻無休無止,除了滋生“郁悶”外,并無積極的“精神回饋”,長期以往,使女性極易積勞積郁、產生焦慮等。研究表明,長期存在負面情緒,容易使免疫系統(tǒng)受損,引發(fā)生理和心理疾病。以女性為例,生氣不消易得乳腺增生,長期郁積易患乳腺癌。而在現代社會,因為工作、家庭等瑣碎事情,女人總有操不完的心和負不完的責任。何裕民教授在新書《被癌癥盯上的11種女人》中講述了容易受到癌癥“青睞”的11種女性,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1、癌癥最愛貪慕虛名的女人有一位醫(yī)學人才,專業(yè)不錯,就是特別要面子。夫妻關系不和,只是因為要面子,從來不承認;子女多,丈夫又收入有限,家庭開支經常捉襟見肘,但她在各方面都刻意表現出優(yōu)于他人的假象,平素里卻自我壓抑。幾年后她離異了,后來又罹患胃癌,之后再也沒有她的消息。其實,無論將外在修飾、隱藏得多好,內心的苦悶、壓抑、委屈、糾結都會沉淀在身體里,終有一天,會如火山爆發(fā)一般,奪走你苦心經營的一切。2、癌癥最愛遇事較真的杠頭女做事過于較真的人,這類人往往是從事工程技術或者財稅工作等,職業(yè)的要求讓她們養(yǎng)成了凡事過于認真的態(tài)度,也使她們成為了某些腫瘤的高發(fā)人群。建議這類人群可以多學會妥協,凡事別過于較真。3、癌癥最愛完美主義的潔癖女完美主義者,講究細節(jié),超限付出,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最后很可能會失去健康。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完美是優(yōu)秀的敵人”,故這類人不妨換一種心態(tài)看待事物,有時候很多東西到底完不完美,全在人的一念之間。因為天下本身并不完美,完美只是你自己心中想象的狀態(tài),事事追求完美,將不利于情緒穩(wěn)定,大大增加患癌的可能性。這已逐步成為心理學界的“共識”了。4、癌癥最愛委曲求全的弱女子委曲求全的性格,長年累月地克制自己,壓抑負面情緒,表面沉默不語,逆來順受,但內心怒氣難消,這類人需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消解抑郁,控制焦慮。5、癌癥最愛一絲不茍的職場女對職場、對工作一絲不茍的狂熱分子,長期處于慢性應激狀態(tài)以及長期的職業(yè)性疲勞,使得身體過度透支,最后扛不住而被癌癥俘虜。故這類人群需要學會善待自己,擁有旺盛的精力與健康,你的職場生涯才會更加成功與長久。6、癌癥最愛永不妥協的鐵娘子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是30歲左右的優(yōu)秀女性,她們在工作上是典型的“拼命三郎”,無論干什么都要力爭最好,再大的困難也要自己一肩抗起。重壓之下,人體的免疫力自然遭遇挑戰(zhàn),一旦出現漏洞,癌癥就可能會乘虛而入。7、癌癥最愛難舍難棄的囧女孩始終為瑣屑之事忐忑不安,想東想西,面對有些事、有些人時,拿得起放不下,心緒難平 。人生重要的事不過二三成 ,別將情緒禁錮在幾件瑣事中,跳出來看看人生 ,就會想開一些 。8、癌癥最愛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情緒抑郁 ,任何事情到她眼里 ,都變成了灰色調;遇事總喜歡做出負能量的思考。這類人,平素常常郁郁寡歡,容易被癌癥盯上。心身醫(yī)學界素有“抑郁是癌癥的催化劑”一說。最典型的就是林黛玉。如果林黛玉再活得長一些,也很可能患上乳腺癌及婦科腫瘤。9、癌癥最愛任勞任怨的灶臺女四五十歲的家庭主婦女也是癌癥的“光顧對象”,她們或因各種生活壓力,養(yǎng)成了面面俱到的心理,什么事兒都要操心,長期下來便患上了可怕的癌癥。10、癌癥最愛自愿不育的丁克女何裕民教授醫(yī)治的癌癥患者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丁克女,她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不要孩子很可能成為患癌的一大原因。多項醫(yī)學證據已經表明:婦女不生育,其卵巢癌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有生育史的婦女。提醒已經或正在考慮做“丁克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定期體檢,防患于未然,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做到心中有數。11、癌癥最愛深居簡出的主婦前不久,何裕民教授一連接診了幾位60歲上下的家庭主婦,都是乳腺癌。一仔細觀察 ,發(fā)現這些家庭主婦都有非常鮮明的性格特征 ,簡單說就是——愛管事、喜操勞 、性急 、脾氣躁、控制欲強——她們什么都想管 ,什么都不放心 。這類女性不但給自己制造了壓力,也給家人帶來了焦慮 。最后 ,對于女性如何防癌 ,何裕民教授給出了20字箴言:事情少管點,目標低一點 ,節(jié)奏慢一點 ,態(tài)度糊涂點。這20字言簡意深 ,值得每位女性重新思考家庭 、工作、生活中的自己 。文源:一生不得癌癥秘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mingyi/1248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拯救生命而非毀滅生命" rel="prev"> 張建銀:癌腫瘤收集人體內的毒素,拯救··· 下一篇: ,是中醫(yī)的療效改變了我 | 何裕民" rel="prev"> 從排斥到熱愛,是中醫(yī)的療效改變了我 ··· 相關文章 蘇榮扎布 蘇榮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內蒙古醫(yī)學院主任醫(yī)師、教授,1949年5月起從事蒙醫(y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自治區(qū)名蒙醫(yī)。蘇榮扎布:蒙醫(yī)藥現代化的開拓者蘇榮扎布(右一)為患者診病◆他組織編寫了第一套蒙 蘇榮扎布 S 2023-04-30 唐宗海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縣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三甲第35名進士,授禮部主事。唐氏早年已有很高明的醫(yī)療技術,以行醫(yī)為業(yè)。嗣后,遷居京、滬、粵等地。暮年返回家鄉(xiāng),在彭縣故世 。唐宗海擅長內科,對各種出血病證研究尤深 。 唐宗海 T 2023-04-29 張介賓 張介賓(1563~1640),字會卿 ,號景岳 ,又號通一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原籍四川綿竹 ,其先于明初軍功世授紹興衛(wèi)指揮,遷浙江會稽 。父張壽峰為定西侯客 ,14歲隨父進京,學醫(yī)于京畿名醫(yī)金英(夢石),得其傳,青年時期未以醫(yī)為業(yè),從軍。因無成 張介賓 Z 2023-04-29 張慕岐 張慕岐(1894-1981年),男,漢族 ,上海市嘉定縣婁塘鎮(zhèn)人。原上海市中醫(yī)文獻研究館館員。曾拜蘇州名醫(yī)胡一閹門下,擅長傷寒、濕溫及女科,懸壺上海吳淞。張氏崇尚軒岐,精研內難,通于四診,遐邇知名,恪守八綱,診療多效,博得當地病家信仰,譽為 張慕岐 Z 2023-04-30 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習儒學,后改醫(y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yī),受業(yè)于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yī)。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于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力 朱震亨 Z 2023-04-30 鄺安堃 鄺安堃(1902—1992年),男、廣東番禺人。自幼聰明好學,17歲時已是原震旦大學理工科2年級學生。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9年任法國國立醫(yī)院醫(yī)生。1939年獲醫(yī)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廣慈醫(yī)院小兒科主任、皮膚科主任、內科主任,上海 鄺安堃 K 2023-04-29 柏連松 柏連松(1936年— ),男,漢族,上海市人,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F任衛(wèi)生部新藥審評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肛腸學會副會長;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成果獎審評委員會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審評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醫(yī)學教育學會肛腸分會副主任 柏連松 B 2023-04-29 鄭壽全 鄭壽全,字欽安,四川邛州(今四川邛崍)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 87 歲。早年學醫(yī)于夙儒兼名醫(yī)雙流劉止唐先生,從受《周易》、《內經》及《傷寒論》諸書,均熟讀而深思之,奠定醫(yī)學理論基礎.繼復博覽醫(yī)書七十馀 鄭壽全 Z 2023-04-30 夏翔 夏翔(1938年—),男,漢族,上海市人。1962年畢業(yè)于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現任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教授,主任醫(yī)師;兼任中國中醫(yī)藥學會理事,老年病學會副主任委員,眩暈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yī)藥學會副會長,內科分會主任委 夏翔 X 2023-04-29 名醫(yī)熱門文章 100+ 更多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道家“丹道密授”點擊獲取免費學習方式 萬法之王-無為法真?zhèn)?/div> 道家大成凈土法免費學習 葉桂 抑郁癥根本原因是人體能量不足 Copyright ? 2023-2024 大道家園 版權所有 身體不適時請至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勿延誤!站內信息時效及準確性不足!部分文章及資料為作者提供或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備案號: 陜ICP備2022010374號-1 聯系方式:douchuanxin@foxmail.com 陜公網安備 61019702000398號 網站地圖
文源:一生不得癌癥秘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mingyi/1248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拯救生命而非毀滅生命" rel="prev"> 張建銀:癌腫瘤收集人體內的毒素,拯救··· 下一篇: ,是中醫(yī)的療效改變了我 | 何裕民" rel="prev"> 從排斥到熱愛,是中醫(yī)的療效改變了我 ··· 相關文章 蘇榮扎布 蘇榮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內蒙古醫(yī)學院主任醫(yī)師、教授,1949年5月起從事蒙醫(y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自治區(qū)名蒙醫(yī)。蘇榮扎布:蒙醫(yī)藥現代化的開拓者蘇榮扎布(右一)為患者診病◆他組織編寫了第一套蒙 蘇榮扎布 S 2023-04-30 唐宗海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縣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三甲第35名進士,授禮部主事。唐氏早年已有很高明的醫(yī)療技術,以行醫(yī)為業(yè)。嗣后,遷居京、滬、粵等地。暮年返回家鄉(xiāng),在彭縣故世 。唐宗海擅長內科,對各種出血病證研究尤深 。 唐宗海 T 2023-04-29 張介賓 張介賓(1563~1640),字會卿 ,號景岳 ,又號通一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原籍四川綿竹 ,其先于明初軍功世授紹興衛(wèi)指揮,遷浙江會稽 。父張壽峰為定西侯客 ,14歲隨父進京,學醫(yī)于京畿名醫(yī)金英(夢石),得其傳,青年時期未以醫(yī)為業(yè),從軍。因無成 張介賓 Z 2023-04-29 張慕岐 張慕岐(1894-1981年),男,漢族 ,上海市嘉定縣婁塘鎮(zhèn)人。原上海市中醫(yī)文獻研究館館員。曾拜蘇州名醫(yī)胡一閹門下,擅長傷寒、濕溫及女科,懸壺上海吳淞。張氏崇尚軒岐,精研內難,通于四診,遐邇知名,恪守八綱,診療多效,博得當地病家信仰,譽為 張慕岐 Z 2023-04-30 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習儒學,后改醫(y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yī),受業(yè)于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yī)。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于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力 朱震亨 Z 2023-04-30 鄺安堃 鄺安堃(1902—1992年),男、廣東番禺人。自幼聰明好學,17歲時已是原震旦大學理工科2年級學生。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9年任法國國立醫(yī)院醫(yī)生。1939年獲醫(yī)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廣慈醫(yī)院小兒科主任、皮膚科主任、內科主任,上海 鄺安堃 K 2023-04-29 柏連松 柏連松(1936年— ),男,漢族,上海市人,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F任衛(wèi)生部新藥審評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肛腸學會副會長;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成果獎審評委員會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審評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醫(yī)學教育學會肛腸分會副主任 柏連松 B 2023-04-29 鄭壽全 鄭壽全,字欽安,四川邛州(今四川邛崍)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 87 歲。早年學醫(yī)于夙儒兼名醫(yī)雙流劉止唐先生,從受《周易》、《內經》及《傷寒論》諸書,均熟讀而深思之,奠定醫(yī)學理論基礎.繼復博覽醫(yī)書七十馀 鄭壽全 Z 2023-04-30 夏翔 夏翔(1938年—),男,漢族,上海市人。1962年畢業(yè)于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現任第二醫(y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教授,主任醫(yī)師;兼任中國中醫(yī)藥學會理事,老年病學會副主任委員,眩暈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yī)藥學會副會長,內科分會主任委 夏翔 X 2023-04-29 名醫(yī)熱門文章 100+ 更多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道家“丹道密授”點擊獲取免費學習方式 萬法之王-無為法真?zhèn)?/div> 道家大成凈土法免費學習 葉桂 抑郁癥根本原因是人體能量不足 Copyright ? 2023-2024 大道家園 版權所有 身體不適時請至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勿延誤!站內信息時效及準確性不足!部分文章及資料為作者提供或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愛好者學習和研究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備案號: 陜ICP備2022010374號-1 聯系方式:douchuanxin@foxmail.com 陜公網安備 61019702000398號 網站地圖
上一篇: ,拯救生命而非毀滅生命" rel="prev"> 張建銀:癌腫瘤收集人體內的毒素,拯救···
下一篇:
Copyright ? 2023-2024 大道家園 版權所有 身體不適時請至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備案號: 陜ICP備2022010374號-1 聯系方式:douchuanxin@foxmail.com
陜公網安備 61019702000398號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