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偏方秘方

      白堊丸

      中醫(yī)世家 2023-05-01 04:51:42

      《千金》卷四:白堊丸

      處方 : 白堊18銖
      ,龍骨18銖
      ,芍藥18銖
      ,黃連半兩,當(dāng)歸半兩
      ,茯苓半兩
      ,黃芩半兩,瞿麥半兩
      ,白蘞半兩,石韋半兩
      ,甘草半兩,牡蠣半兩,細(xì)辛半兩
      ,附子半兩,禹余糧半兩
      ,白石脂半兩
      ,人參半兩
      ,烏賊骨半兩
      ,藁本半兩
      ,甘皮半兩
      ,大黃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女人三十六疾。即十二癥

      、九痛
      、七害
      、五傷、三痼
      。十二癥:是所下之物
      ,一曰狀如膏,二曰如黑血
      ,三曰如紫汁
      ,四曰如赤肉
      ,五曰如膿痂,六曰如豆汁
      ,七曰如葵羹
      ,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
      ,血似水,十曰如米泔
      ,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卻
      ,十二曰經(jīng)度不應(yīng)期也。九痛:一曰陰中痛傷
      ,二曰陰中淋瀝痛
      ,三曰小便即痛
      ,四曰寒冷痛
      ,五曰經(jīng)來(lái)即腹中痛
      ,六曰氣滿痛,七曰汁出陰中如有蟲嚙痛
      ,八曰脅下分痛,九曰腰胯痛
      。七害:一曰竅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熱痛
      ,三曰小腹急堅(jiān)痛
      ,四曰臟不仁,五曰子門不端引背痛
      ,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
      。五傷:一曰兩脅支滿痛,二曰心痛引脅
      ,三曰氣結(jié)不通
      ,四曰邪思泄利
      ,五曰前后痼寒
      。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膚
      ,二曰絕產(chǎn)乳
      ,三曰經(jīng)水閉塞。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

      ,空腹飲送下
      ,1日2次
      。不知加之
      。20日知,1月百病除
      。若十二癥,倍牡蠣
      、禹余糧、烏賊骨
      、白石脂
      、龍骨
      ;若九痛
      ,倍黃連
      、白蘞
      、甘草
      、當(dāng)歸
      ;若七害,倍細(xì)辛
      、藁本、甘皮
      、加椒、茱萸各1兩
      ;若五傷
      ,倍大黃
      、石韋、瞿麥
      ;若三痼
      ,倍人參,加赤石脂
      、礬石
      、巴戟天各半兩
      。合藥時(shí)隨病增減之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方取白堊命名,取其溫中益氣

      ,專主寒熱癥瘕
      、月閉、積聚
      ;石脂治崩中漏下
      ;禹余糧治血閉
      、癥瘕;龍骨治漏下
      ,癥瘕
      ,結(jié)堅(jiān)
      ;牡蠣治赤白帶下
      ;五者皆本經(jīng)主治
      。烏賊骨治氣竭肝傷
      ,月事衰少不來(lái)
      ,此則《素問(wèn)》主治。其藁
      、蘞
      、細(xì)辛專散下襲虛風(fēng):石韋
      、瞿麥專祛下阻血熱
      ;芩、連
      、大黃專除內(nèi)蘊(yùn)積滯
      ;然非人參不足以助其力
      ;非附子不足以鼓其雄
      ;不特補(bǔ)瀉相需,寒熱互用
      ,深得長(zhǎng)沙妙旨
      。而匯取兜澀之品,以安傷殘之余
      ,庶幾痛止害平,氣血漸復(fù)
      ,是歸
      、芍
      、芩
      、甘
      、桔皮之屬
      ,雖庸不廢
      ,斯可藉以流布也

      摘錄 : 《千金》卷四

      《濟(jì)生》卷六:白堊丸

      處方 : 白堊(火煅)1兩,禹余糧(煅
      ,醋淬7次)1兩,鱉甲(醋炙)1兩
      ,烏賊骨(醋炙)1兩,當(dāng)歸(去蘆
      ,酒浸)1兩
      ,鵲巢灰1兩
      ,干姜(炮)1兩,紫石英(火煅
      ,醋炙7次)1兩
      ,附子(炮,去皮臍)1兩
      ,金毛狗脊(燎去毛)1兩
      ,川芎1兩
      ,艾葉灰半兩,鹿茸(燎去毛
      ,切片
      ,醋炙)1兩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醋煮米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婦人白帶

      ,久而不止,面色(黑干)(黑曾)
      ,繞臍疼痛,腰膝冷痛
      ,日漸虛困。產(chǎn)后白帶

      用法用量 : 《普濟(jì)方》引本方有香附子(醋煮)二兩

      摘錄 : 《濟(jì)生》卷六

      《千金》卷四:白堊丸

      處方 : 邯鄲白堊半兩
      ,禹余糧半兩
      ,白芷半兩
      ,白石脂半兩
      ,干姜半兩
      ,龍骨半兩,桂心半兩
      ,瞿麥半兩
      ,大黃半兩
      ,石韋半兩,白蘞半兩
      ,細(xì)辛半兩
      ,芍藥半兩,甘草半兩
      ,黃連半兩,附子半兩
      ,當(dāng)歸半兩
      ,茯苓半兩,鐘乳半兩
      ,蜀椒半兩
      ,黃芩半兩,牡蠣18銖
      ,烏賊骨18銖。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女子36疾

      ,胞中病,漏下不絕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

      ,1日2次
      。不知,加至10丸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本方主治與前白堊丸不殊,而虛寒過(guò)甚

      ,關(guān)閘廢弛,故取鐘乳
      ,佐白堊輩以固脫利竅
      ,姜、桂
      、蜀椒,佐附子以安中止崩
      ,白芷杜風(fēng),治陰中腫
      ,與藁本無(wú)異
      ,以方中辛烈過(guò)多,故無(wú)藉人參
      、桔皮助氣耳

      摘錄 : 《千金》卷四

      《千金》卷四:白堊丸

      別名 : 白堊丹

      處方 : 白堊1兩半

      ,白石脂1兩半
      ,牡蠣1兩半
      ,禹余糧1兩半
      ,龍骨1兩半,細(xì)辛1兩半
      ,烏賊骨1兩半,當(dāng)歸1兩
      ,芍藥1兩,黃連1兩
      ,茯苓1兩
      ,干姜1兩,桂心1兩
      ,人參1兩
      ,瞿麥1兩
      ,石韋1兩,白芷1兩
      ,白蘞1兩
      ,附子1兩
      ,甘草1兩,蜀椒半兩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婦人月經(jīng)1月再來(lái),或隔月不來(lái)

      ,或多或少
      ,淋瀝不斷
      ,或來(lái)而腰腹痛
      ,噓吸不能食,心腹痛
      ,或青黃黑色
      ,或如水
      ,舉體沉重;治婦人36病
      ,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熱
      ,惡風(fēng)怯寒
      ,咳逆煩滿,拘急短氣
      ,心、脅
      、腰、背
      、腹肚與子臟相引痛
      ,漏下五色,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謶郑鲰E瓚n勞即發(fā)
      ,皆是內(nèi)傷所致

      用法用量 : 白堊丹《局方》卷九(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yàn)秘方)。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本方月經(jīng)不調(diào)

      ,例中復(fù)有白堊丸于第一方中除去大黃
      、茯苓
      、藁本、柑皮
      ,易入姜
      、桂、椒
      、芷,于第二方中除去鐘乳、茯苓
      、大黃,仍從事于人參
      ,以無(wú)內(nèi)蘊(yùn)之滯
      ,故用法稍平

      摘錄 : 《千金》卷四

      《圣惠》卷二十:白堊丸

      處方 : 白堊2兩
      ,鹿角霜2兩,天南星1兩(炮裂)
      ,羌活1兩
      ,附子1兩(炮
      ,去皮臍)
      ,川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
      ,天麻1兩
      ,蛤粉3兩,白附子1兩(炮裂)
      ,白僵蠶1兩(微炒),龍腦1分(細(xì)研)
      ,麝香半兩(細(xì)研)

      制法 : 上為末,入研了藥

      ,都研令勻
      ,用糯米飯為丸
      ,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卒中風(fēng)

      ,語(yǔ)澀多涎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以溫酒研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二十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四:白堊丸

      處方 : 白堊(火燒)1兩
      ,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生干地黃(焙)半兩
      ,干姜(炮)半兩
      ,陳橘皮(去白
      ,炒)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以薄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冷滑

      ,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四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白堊丸

      處方 : 白堊1兩(火煅過(guò))
      ,干姜(炮)1兩
      ,楮葉2兩(生,研細(xì))

      制法 : 上為末,面糊為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水瀉

      ,水谷不化
      ,晝夜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空心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113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yùn)用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jié)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
      ,根據(jù)《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duì)胸痹的論述,通過(guò)對(duì)導(dǎo)師李敬孝教授臨床治療胸痹的病例的分析總結(jié)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制法 : 上為末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山楂1錢,澤瀉1錢
      ,陳皮8分
      ,甘草3分,生姜
      、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yáng)微者;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
      固衛(wèi)御風(fēng)湯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
      、桂心、天麻
      、萆薢
      、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當(dāng)歸
      、云母粉
      、白術(shù)、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甘草
      、川續(xù)斷,各一兩
      。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春五日
      、夏三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gè)(每個(gè)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gè)(每個(gè)分5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