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bǔ)益紫金丸
中醫(yī)世家
2023-05-02 06:03:32
補(bǔ)益紫金丸
處方 : 青蒿2兩
,柴胡(去苗)2兩
,芍藥1兩,五加皮1兩
,續(xù)斷1兩
,石斛(去根)1兩
,黃耆1兩
,羌活(去蘆頭)1兩,以上銼
,以無灰酒2升
,童便2升浸,置日中曬3日
,逐日轉(zhuǎn)動
,日足漉出焙干,搗羅為末
,其浸藥之酒
,留熬后藥:當(dāng)歸(切,焙)1兩
,牛膝(酒浸
,切,焙)1兩
,桃仁(去皮尖
,麩炒)1兩半,肉蓯蓉(酒浸
,切
,焙)1兩半
,地黃汁3升,以上五味
,除地黃汁外,搗羅為末
,同地黃汁并入前浸藥酒內(nèi)
,慢火熬,時時攪轉(zhuǎn)
,令膏凝
,即住火。芎1兩
,人參1兩
,白茯苓(去黑皮)1兩,桂(去粗皮)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蛇床子(炒)1兩
,卷柏(去根土
,炒)1兩,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去汗)1兩
,厚樸(去粗皮
,姜汁浸炙)1兩,木香1兩
,蓽澄茄1兩
。
制法 : 上為末,并入藥膏
,同前八味拌和令勻
,干不可丸,即添煉蜜
,為丸如梧桐子大
。
益紫金丸.png)
功能主治 : 除百病,肌膚充實
,顏色紅潤
,進(jìn)飲食,壯筋骨
,暖血海
,黑髭發(fā)。主形氣衰憊
,積氣上攻
,心膈不利
,身體羸瘦,飲食無味
;婦人屢經(jīng)產(chǎn)育
,血海冷憊,腰腹氣痛
。
用法用量 : 每日30丸
,空心、日午溫酒送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
巴戟天的功效與作用
巴戟天的功效與作用
巴戟天的功效與作用
,在廣東煲湯也會經(jīng)常采用這種食材,它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種
,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功效十分強(qiáng)大,這種食材可以安神靜心
,清楚巴戟天的功效與作用
,才能更好地生活。
巴戟天的功效與作用1 基本概述
藥名:巴戟天
別名:制巴戟天
、炙巴戟
、鹽巴戟、酒巴戟
、巴戟
、巴吉天、戟天
、巴戟肉
、雞腸風(fēng)、貓腸筋
、兔兒腸
功效分類:補(bǔ)益藥
、祛風(fēng)藥
性味:辛甘、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
、腎經(jīng)
功效:補(bǔ)腎助陽
、強(qiáng)筋壯骨、祛風(fēng)除濕
主治:腎虛陽痿
、遺*早泄
、小腹冷痛、小便不禁
、宮冷不孕
、風(fēng)寒濕痹、腰膝酸軟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6--15g
;或入丸
、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
藥材基源:巴戟天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
功效作用
1、巴戟天治風(fēng)冷腰胯疼痛
,行步不得
。巴戟45g,牛膝(去苗)90g
,羌活
、桂心
、五加皮各45g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60g
,干姜45g
。上藥搗為末,煉蜜和搗200--300杵
,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溫酒飲下
。方中巴戟天配伍諸藥有強(qiáng)筋骨
、祛風(fēng)濕等功效。(《太平圣惠方》巴戟丸)
2
、巴戟天為腎經(jīng)血分之藥
,蓋補(bǔ)助元陽則胃氣滋長,諸虛自退
,其功可居萆薢
、石斛之上。但其性多熱
,同黃柏
、知母則強(qiáng)陰,同蓯蓉
、鎖陽則助陽
,貴乎用之之人用熱遠(yuǎn)熱,用寒遠(yuǎn)寒耳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侗静輩R》
3、巴戟天治冷痹
,腳膝疼痛
,行履艱難
。巴戟天(去心)90g,附子(炮
,去皮臍)
、五加皮各60g,牛膝(酒浸
,焙)
、石斛(去根)、甘草(炙)
、萆薢各45g
,白茯苓(去皮)、防風(fēng)(去叉)各31g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15g,生姜3片
,水1.5盞
,煎至1盞,去渣
,空心溫服(一方無生姜)
。方中巴戟天配伍諸藥有治腰膝疼痛等功效。(《奇效良方》巴戟湯)
4
、巴戟天安五臟
,定心氣,除一切風(fēng)
。療水腫
。《日華子本草》
5
、巴戟天治白濁:菟絲子(酒煮一日
,焙干)、巴戟(去心
,酒浸煮)
,破故紙(炒)、鹿茸
、山藥
、赤石脂、五味于各一兩
。上為末
,酒糊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招柠}湯下
。(《普濟(jì)方》)
6
、巴戟天療頭面游風(fēng),小腹及陰中相引痛
,下氣
,補(bǔ)五勞,益精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秳e錄》
7、巴戟天為補(bǔ)腎要劑
,能治五癆七傷
,強(qiáng)陰益精,以其體潤故耳
。然氣味辛溫
,又能祛風(fēng)除濕,故凡腰膝疼痛
,風(fēng)氣腳氣水腫等癥
,服之更為有益
。觀守真地黃飲子
,用此以治風(fēng)邪,義實基此
,未可專作補(bǔ)陰論也
。《本草求真》
8
、巴戟天治男子陽痿早泄
,女子宮寒不孕:巴戟天、黨參
、覆盆子
、冤絲子、神曲各9克
,山藥18克
。水煎服,每日1劑
。常服有效
。
9、巴戟天治老人衰弱
,足膝痿軟
,步履困難:巴戟天、熟地黃各10克
,人參4克(或黨參10克)
,繭絲子6克
,補(bǔ)骨脂6克,小茵香2克
。水煎服
,每日1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昭a(bǔ)腎壯腰之效
。
10、巴戟天治腎病綜合征:巴戟天30克
,山茱萸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對具有典型庫欣綜合征癥狀的兒童腎病綜合征有較好療效
。
11、巴戟天治小便不禁:益智仁
、巴戟天(去心
,二味以青鹽、酒煮)
,桑螵蛸
、兔絲子(酒蒸)各等分。為細(xì)末
,酒煮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食前用鹽酒或鹽湯送下
。(《奇效良方》)
12、巴戟天補(bǔ)腎壯陽
,強(qiáng)筋骨
,祛風(fēng)濕,治腎虛腰腳無力
,痿痹癱瘓
,風(fēng)濕骨痛,神經(jīng)衰弱
,陽萎遺*
,早泄,失眠
;婦女不育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13、巴戟天治遺尿、小便不禁:巴戟天12克
,益智仁10克
,覆盆子12克。水煎服
,每日1劑
。亦可用巴戟天30克,核桃仁20克
,裝人豬膀胱內(nèi)
,隔水燉熟后食服。
14
、巴戟天化痰
,治嗽喘,眩暈
,泄瀉
,食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侗静萸笤?/p>
15
、巴戟天治腳氣,去風(fēng)疾
,補(bǔ)血海
。《綱目》
16
、巴戟天治虛羸陽道不舉
,五勞七傷百病
。能食
,下氣:巴戟天、生牛膝各三斤
。以酒五斗浸之
,去滓溫服,常令酒氣相及
,勿至醉吐
。(《千金方》)
17、巴戟天治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巴戟天
、當(dāng)歸各9克
,淫羊藿、仙茅各9--15克
,黃柏
、知母各5--9克。水煎服,每日工劑
。對婦女更年期表現(xiàn)為高血壓
,烘熱汗出,頭暈
,頭脹
,下肢不溫,小便清白者較為合適
18
、巴戟天治婦人子宮久冷
,月脈不調(diào),或多或少
,赤白帶下
。巴戟90g,良姜180g
,紫金藤1斤
,青鹽60g,肉桂(去粗皮)
、吳茱萸各120g
。上為末,酒糊為丸
,每服20丸
,溫鹽酒送下,鹽湯亦得
,日午
、夜臥各1服。方中巴戟天與諸藥配伍有治子宮虛冷的功效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巴戟丸)
19
、巴戟天主大風(fēng)邪氣,陰痿不起
,強(qiáng)筋骨
,安五臟,補(bǔ)中增志益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侗窘?jīng)》
20、巴戟天治男子夢交泄精
,強(qiáng)陰
,除頭面中風(fēng),主下氣
,大風(fēng)血癩
。《藥性論》
食用方法
1、巴戟天酒
材料:巴戟天
、牛膝各1500克
、枸杞根皮、麥門冬
、地黃
、防風(fēng)各1000克、白酒15000毫升
。
制法:上品均生用
,如無,干品亦得
。將前6味搗1碎
,置容器中,加入白酒
,密封
,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
功效:滋腎助陽
、祛風(fēng)逐寒。
主治:虛贏
、陽道不舉
、五勞七傷等病。能食下氣
。
用法:口服
。不拘時,隨量溫飲
,常令酒氣相及
,勿至醉吐。
臨床應(yīng)用:宜隨證加味
,如患冷者加干姜
、桂心各500克;好忘加遠(yuǎn)志500克
;虛勞加黃芪500克;大虛勞加五味子
、肉蓯蓉各500克
;陰下濕加五加根皮500克。上方加石斛500克
、甘草300克佳
。每加500克藥材則加白酒1000-1500毫升。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2、巴戟天酒
組成:巴戟天18g
、牛膝18g
、石斛18g、羌活27g
、當(dāng)歸27g
、生姜27g、椒2g
、酒1000ml
。
炮制
1、將上述藥材搗細(xì)
,放入干凈的器皿中
;
2、倒入酒浸泡
,密封
,煮1小時;
3
、取下冷卻
,過濾后裝瓶備用。
功效:補(bǔ)腎壯陽
,活血通經(jīng)
,舒筋利關(guān)節(jié)。
主治:腹部瘀結(jié)冷痛
,折傷閃挫
,腰膝痹痛,足痿無力
,肢節(jié)不利
、四肢拘攣,腎虛陽痿
。
用法:每次15--20ml
,將酒溫?zé)岱茫痪袝r候
,常覺有酒力為好
。
來源:《圣濟(jì)總錄》
3、巴戟天茶
材料:巴戟天5g
、紅茶3g
。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
功效:補(bǔ)腎陽
,壯筋骨
,祛風(fēng)濕;降壓
。
主治:陽痿
;少腹冷痛;小便失禁
;子宮虛冷月經(jīng)不調(diào)
;宮寒不孕;風(fēng)濕寒痹
。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
4、巴戟天飲
組成:巴戟天(去心)3兩
,五加皮2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
,牛膝(切
,酒浸,焙)1兩半
,石斛(去根)1兩半
,萆薢1兩半,甘草(炙
,銼)1兩半
,防風(fēng)(去叉)1兩3分,白茯苓(去黑皮)1兩3分
。
制法:上銼
,如麻豆大。
用法:每服3錢匕
,以水1盞
,加生姜1分(拍碎),煎取6分
,去滓
,空腹溫服。
主治:冷痹
,腳膝疼痛
,行履不得。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八
。
5、巴戟天湯
組成:巴戟天6克(去心)、附子(炮)
、五加皮(酒洗)
、石斛
、甘草(炙)
、茯苓
、當(dāng)歸各2克
、牛膝(酒炒)
、川萆薢(鹽酒炒)各1.5克
、肉桂
、防風(fēng)
、防己(酒洗)各l.5克
、生姜3片
用法:水煎
,空腹時溫服。
主治:冷痹腳膝疼痛
,行步艱難
。
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6鹿角巴戟天酒
配方:鹿角片50克
、巴戟天100克
、黃芪、當(dāng)歸
、熟地
、益母草各30克、白酒1000毫升
。
制法:將上藥揀洗干凈
,放酒壇中,倒入白酒
,加蓋密封
,每5天搖動1次,浸泡30天
,濾取上清液飲服
。
功效:溫陽散寒,益氣理血
。
主治:因陽虛引起的少腹冷痛
,痛經(jīng),以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四肢關(guān)節(jié)青紫疼痛
,手足冷痛等。
服法:每日2--3次
,每次15--20毫升
。或隨酒量飲服
,不令醉
。
說明:本酒用于脈管炎
、關(guān)節(jié)冷痛時,亦可以用酒局部外擦
,令皮膚紅熱即可
。
7、巴戟天海參煲
材料:海參300克
、白果10克
、肉餡150克、胡蘿卜80克
、白菜1顆
、鹽5克、醬油3克
、白胡椒粉少量
、醋6克、糖適量
、芡粉5克
、巴戟天15克
做法:
1、海參洗凈
,去腔腸
,氽燙后切塊,胡蘿卜切片
。肉餡加鹽等調(diào)料
,拌勻捏成小肉丸。
2
、鍋內(nèi)加1碗水
,將巴戟天、胡蘿卜
、肉丸等加入并煮開
,調(diào)味即可。再加入海參
、白果
、洗凈的白菜,再燒沸勾芡后即可起鍋
。
功效:巴戟天為補(bǔ)陽助性的重要藥材
,專治當(dāng)腎虛陽痿、遺*早泄
、腰膝酸軟
,下肢寒濕。它的一些成份還能刺激性腺機(jī)能
,且其性溫而不燥熱
、補(bǔ)而不滯膩
,能有效地調(diào)理腎虧癥候群。與海參同煮更能加強(qiáng)其助陽的作用
,可以改善生殖
、生長發(fā)育等基本功能不足的癥狀
。
8、巴戟天狗肉湯
材料:狗肉150克、肉蓯蓉15克
、巴戟天24克
、小茴香籽5克、姜8克
、鹽3克
做法:
1
、將狗肉、生姜洗凈
;
2
、起油鍋,放入姜片
、狗肉
,煎炒片刻,鏟起
;
3
、巴戟,肉茸
,小茴香洗凈
;
4、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nèi)
,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狗肉熟爛為度
,調(diào)味即可
。
功效:補(bǔ)腎壯陽;
適用:糖尿病并發(fā)陽痿職腎陽不足者
,癥見陽事不舉
,或臨房舉而不堅,伴腰膝酸軟
,頭暈?zāi)垦?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夜尿頻數(shù)量多,精神萎靡
,面色白
,舌淡胖苔白潤
,脈沉細(xì);糖尿病并發(fā)陽痿屬于相火旺者不宜飲用本湯
。
9、巴戟天蓯蓉雞
材料:巴戟天、肉蓯蓉各15g
、仔雞1只
。
做法:二藥紗布包扎,雞去腸雜等
,洗凈
,切塊,加水一同煨燉
,以姜
、花椒、鹽等調(diào)味
。去紗布包后
,飲湯食肉。
功效:本方主要以肉蓯蓉
、巴戟天補(bǔ)腎陽
、益精血。用于腎虛陽痿
。
10、巴戟天杜仲煲牛尾
材料:去皮牛尾800g、巴戟天25g
、杜仲20g
、黑棗6粒、陳皮1塊
、桂圓肉6枚
、枸杞1茶匙(約10枚)、白胡椒粒1茶匙(5g)
、鹽1茶匙(5g)
。
做法:
1、牛尾剁成大塊
,用開水燙去血水
,洗凈瀝干。
2
、將巴戟天
、杜仲、黑棗、陳皮
、桂圓肉和枸杞用清水沖洗干凈
,再瀝干水分待用。
3
、鍋中注入3800ml清水大火燒沸
,再加入所有材料(枸杞、鹽留用)
,再次燒沸后轉(zhuǎn)小火煲3小時
。
4、最后放入枸杞再煲30分鐘
,食用前加鹽調(diào)味即可
。
功效:強(qiáng)壯筋骨,進(jìn)補(bǔ)腰腎
,巴戟天有祛風(fēng)濕、壯筋骨
、補(bǔ)腰腎的作用
。多與杜仲搭配,加入牛尾或豬尾
,煲煮成湯水
。杜仲:有補(bǔ)肝、補(bǔ)腎
、暖子宮
、安胎氣的作用,并對腰役背疼
、足膝萎弱等癥狀有治愈療效
。多與豬腎搭配,或炒或煲
,滋補(bǔ)腰腎
。
11、五味巴戟天粥
材料:粳米50克
、五味子30克
、巴戟天30克
做法:
1、將五味子
、巴戟天置于砂鍋中
;
2、加入適量清水煎取1000毫升升汁液
;
3
、然后用藥汁熬成煮至粳米成粥即成。
功效:具有滋陰壯陽、固精縮尿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