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貝母:貝母的莖干直立生長
川貝母:川貝母的植株比貝母稍高
,高度為15-50厘米。二
、花葉不同貝母:貝母的葉片多以對生為主
,有少許3片生,莖干無分枝,葉片無葉柄,外觀比較奇特,不同地區(qū)、不同品種的貝母開花方式不一樣,有的從葉腋種長出花朵,有的從莖干頂端長出花朵,但它們都有同一個特點,那就是花朵朝下,形成一個掛鐘的形態(tài)。川貝母:川貝母的葉片通常是對生的
,花一般是單朵,紫色或者是黃綠色的,花有葉狀苞片,苞片狹長,花藥近基著,蒴果長棱上有狹翅。三、特性不同
貝母:貝母喜歡冷涼濕潤的環(huán)境條件
,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質(zhì)的沙壤土種植為好。川貝母:川貝母喜歡冷涼氣候
,具有耐寒、喜濕、怕高濕、喜蔭蔽的特性海拔低、氣溫高的地區(qū)不能生存。四
、分布不同貝母:貝母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
川貝母:川貝母主要分布于中國西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貝母
百度百科-川貝母
川貝呈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
,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頂部閉合。川貝,百合目百合科貝母屬植物
,有“懷中抱月”的稱號。該類植物產(chǎn)于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川貝內(nèi)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到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其喜冷涼濕潤的氣侯
,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質(zhì)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為佳。川貝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或瓦布貝母的干燥鱗莖食物介紹:
川貝母主產(chǎn)于四川
川貝母商品主要來源于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后
是植物,川貝是植物
川貝命名叫川貝母
貝母草有好幾種
下圖是川貝植物
下圖是剛剛從土里挖出來的川貝
下圖是清洗干燥后,作為藥材的川貝
川貝母的種子形態(tài):蒴果長圓形或倒卵形
很多人應(yīng)該聽說過川貝母
川貝母是什么樣子的
此藥材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
川貝母的分布環(huán)境
川貝母喜冷涼氣候條件
主要產(chǎn)西藏(南部至東部)
川貝母的繁殖方法
1
2
、后熟處理:川貝母帶殼種子用過篩的細(xì)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層果實一層土,裝透氣木箱內(nèi),放冷涼、潮濕處。脫粒的種子,按1:4(種子:腐殖土)混合貯藏室內(nèi)或透氣的木箱內(nèi)。貯藏期間保持土壤濕潤,果皮(種皮)膨脹,約40天左右,胚長度超過種子縱軸2/3,胚先端呈彎曲,完成胚形態(tài)后熟可播種。3
、適時播種:川貝母通常9~10月下雪前播種,條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點播均可。川貝母的種植技術(shù)
川貝母種子具有后成熟特性
樣子是:
(1)松貝個頭兒較小,多為白色
,形似圓錐形或近球形
,外層鱗葉為2瓣,但大小懸殊
,其大瓣緊緊包繞著小辦,末抱部分形狀如新月形,宛如懷中抱月
,這也是松貝最大的形態(tài)特征之一
(2) 青貝色白
,似扁球形,外層鱗葉大小相近
,呈相對抱合狀態(tài)。(3)爐貝為白色或淺棕色,呈長圓錐
形
。爐貝又稱卷葉貝母,但其鱗葉先端不卷曲或者稍稍卷曲,葉互生
,較緊密的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3處
,內(nèi)輪花被片比外輪的稍長而寬,似馬牙嘴
。為紫紅色單花
,并有紅褐色斑點。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16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