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疏肝解郁。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
用法用量 : 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
,空腹時服。摘錄 : 《景岳全書》卷五十六
處方 : 柴胡2錢
,陳皮(醋炒)2錢,川芎1錢半,芍藥1錢半,枳殼(麩炒)1錢半,甘草(炙)5分,香附1錢半。藥理作用 : 對泌膽功能的影響《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1989
;1:11):王昕等用雄性大白鼠制成肝郁模型,然后用本方灌胃給藥,在腹腔麻醉條件下,做膽汁引流,記錄1小時膽汁流量。結(jié)果表明本方對肝郁動物的泌膽功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P<0.01),其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功能主治 : 疏肝理氣
臨床應(yīng)用 : ①神經(jīng)官能癥《四川中醫(yī)》(1989;4:23):一患者
,自覺咽中有異物,多方檢查結(jié)果均無異常,并見精神抑郁,時嘆息,其癥狀每隨情志波動而變化。治用本方加半夏、瓜蔞各15g用法用量 :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五)
各家論述 : ①《景岳全書》:柴胡、芍藥以和肝解郁為主
摘錄 : 《準繩·類方》卷四引《統(tǒng)旨》
功能主治 : 解郁調(diào)肝
用法用量 : 水煎,食前溫服
。吐血,加童便半盞各家論述 : 《醫(yī)略六書》:柴胡疏肝木以解郁
摘錄 : 《張氏醫(yī)道》卷十四
功能主治 : 肝氣左脅痛。
摘錄 : 《醫(yī)醫(yī)偶錄》卷二
功能主治 : 痞塊
,痛無形質(zhì),不時而發(fā)者,非痃即癖。用法用量 : 內(nèi)熱
,加山梔。摘錄 : 《醫(yī)學(xué)傳燈》卷下
用法 : 水二盅
功效 :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 : 肝氣郁滯證
方解 : 本方所治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
,肝郁血滯,橫逆犯胃所致。肝失疏泄臨床應(yīng)用 : 1.用方要點本方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
注意 : 本方辛燥
,易耗氣傷陰,不宜久服;孕婦慎用。方歌 : 柴胡疏肝芍川芎
摘錄 : 《醫(yī)學(xué)統(tǒng)旨》
柴胡疏肝散為疏肝理氣之代表方劑。功能疏肝解郁
,行氣止痛,主治肝氣郁滯證:脅肋疼痛,或寒熱往來,噯氣太息,脘腹脹滿,脈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183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