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陰濕,形氣沉困,自汗,C,方劑,沉香溫胃丸"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主中焦氣弱
用法用量 : 每服50~70丸
注意 : 服藥期間
摘錄 : 《內(nèi)外傷辨》卷中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益脾胃
,大進(jìn)飲食,溫中消痞,寬膈順氣。主脾胃虛弱,三焦痞塞,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吐痰逆,噫氣吞酸,腸鳴泄利,水谷不化,肢體倦怠,不思飲食。用法用量 : 每服1丸,食前細(xì)嚼
,生姜湯送下。摘錄 : 《御藥院方》卷四
消導(dǎo)去積除脹類
(1)胃腸安丸
[主治]芳香化燭
[處方]木香
[用法]口服
,1次4丸,1日3次,小兒酌減。(2)枳實(shí)導(dǎo)滯丸
[處方]枳實(shí)(炒)
、大黃、黃連(姜汁炒)、黃芩、茯苓等。[主治]消積導(dǎo)滯
,清利濕熱。用于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jié),痢疾里急后重。[用法]口服,1次6~9克
,1日2次。(3)大山楂丸
[處方]山楂、六神曲(麩炒)
、麥芽(炒)。[主治]開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脘腹脹悶。尤宜于小兒食滯癥。冠心病、高脂血癥、維生素B缺乏癥亦可應(yīng)用。[用法]口服
(4)保和丸
[處方]山楂(焦)
[主治]消食導(dǎo)滯
[用法]口服,1次6~9克
,1日2次,小兒酌減。理氣活血止痛類
(1)香砂養(yǎng)胃丸
[處方]木香
、砂仁、白術(shù)、茯苓、半夏(制)等。[主治]溫中和胃
。用于不思飲食,嘔吐酸水,胃脘滿悶,四肢倦怠。慢性胃炎、胃神經(jīng)官能癥、消化性潰瘍見上述癥狀表現(xiàn)者均可服用。[用法]口服
,1次9克,1日2次。忌食生冷油膩食物。(2)十香止痛丸
[處方]香附(醋炙)
[主治]疏氣解郁
[用法]口服
(3)木香順氣丸
[處方]神曲、麥芽
[主治]食積氣滯,胸膈痞滿
[用法]蜜丸
,每丸重9克,口服(4)柴胡舒肝丸
[處方]茯苓
[主治]舒肝理氣,消脹止痛
[用法]口服,1次1丸
(5)元胡止痛片
[處方]延胡索(醋制)
[主治]理氣,活血
[用法]口服,1次4~6片
清熱瀉下類
(1)葛根芩連丸
[處方]葛根
[主治]解肌,清熱
[用法]口服,1次3克
(2)香連丸(片)
[處方]黃連(吳茱萸制)
[主治]清熱燥濕
[用法]口服
(3)復(fù)方黃連素片
[處方]鹽酸小檗堿
、木香、吳茱萸、白芍[主治]清熱燥濕,行氣止痛
[用法]口服
(4)麻仁潤腸丸
[處方]火麻
[主治]潤腸通便。用于腸胃積熱
[用法]口服
(5)當(dāng)歸龍薈丸
[處方]當(dāng)歸(酒炒)
、龍膽(酒炒)、蘆薈、青黛等。[主治]瀉火通便。用于肝膽火旺
,心煩不寧,頭暈?zāi)垦#Q耳聾,脅肋疼痛,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用法]口服
,1次6克,1日2次。孕婦禁用。(6)三黃片
[處方]大黃、鹽酸
、小檗堿、黃芩浸膏。[主治]清熱解毒
,瀉火通便。用于三焦熱盛,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牙齦出血,心煩口渴,尿赤便秘;急性胃腸炎,痢疾等[用法]口服,1次4片
補(bǔ)益固澀類
(1)人參健脾丸
[處方]人參
、白術(shù)(麩炒)、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等。[主治]健脾益氣
,和胃止泄。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飲食不化,倒飽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用法]口服,大蜜丸1次2丸
,水蜜丸1次8克,1日2次。(2)安胃片
[處方]延胡索(醋制)
、白礬(煅)、海螵蛸(去殼)。[主治]制酸
,止痛。用于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用法]口服
,1次5~7片,1日3~4次。(3)參苓白術(shù)散
[處方]人參
、茯苓、白術(shù)(炒)、山藥、白扁豆(炒)等。[主治]補(bǔ)脾胃
,益肺氣[用法]口服
(4)補(bǔ)中益氣丸
[處方]炙黃芪
[主治]補(bǔ)中益氣,升陽舉陷
[用法]口服
,1次6克,1日2~3次。忌食生冷。(5)四神丸
[處方]肉豆蔻(煨)
、補(bǔ)骨脂(鹽炒)、五味子(醋制)等。[主治]溫腎暖脾
,澀腸止瀉。用于命門火衰,脾腎虛寒,五更泄瀉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用法]口服
溫里散寒止痛類
(1)良附丸
[處方]高良姜
[主治]溫胃理氣
[用法]口服
(2)附子理中丸
[處方]附子(制)
[主治]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
[用法]口服
(3)暖臍膏
[處方]當(dāng)歸
[主治]溫里散寒
[用法]外用
治療胃腸病的常用中藥單方
消導(dǎo)劑
(1)神曲
[單方]神曲(建曲)6~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用于萎縮性胃炎
(2)炒麥芽
[單方]炒麥芽10~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用于淀粉類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
(3)炒谷芽
[單方]炒谷芽10~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之食欲不振
(4)焦山楂
[單方]焦山楂10~30克,神曲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
(5)炒雞內(nèi)金
[單方]雞內(nèi)金
[用法]炒后研面吞服
[功效]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理氣活血?jiǎng)?/p>
(1)川楝元胡膠囊
[單方]川楝子粉0.5克,元胡粉0.5克
[用法]三藥混合均勻,裝入膠囊為1次量
[功效]適用于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慢性胃炎
(2)消氣粉末
[單方]雞內(nèi)金10克
[用法]共研細(xì)末
[功效]治食積胃脘疼痛
(3)五靈脂末
[單方]五靈脂、炒蒲黃各90克
[用法]共研末
[功效]消化性潰瘍氣滯血瘀證
(4)姜黃炒香附
[單方]姜黃18克,炒香附15克
[用法]共研末
[功效]治慢性氣滯胃痛
(5)兩香湯
[單方]丁香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慢性胃炎。
(6)蘇梗炙杷葉湯
[單方]旋覆花(包)
、蘇梗各10克,炙杷葉(去毛)12克。[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可治慢性胃炎之噯氣不止
。(7)廣木香末
[單方]五靈脂50克,廣木香25克
。[用法]共研細(xì)末
。每次5克,每日3次。[功效]治慢性胃炎
。(8)桃仁五靈脂末
[單方]桃仁、五靈脂各15克
。[用法]微炒為末
,米醋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20粒[功效]治血瘀胃痛
止血愈瘍劑
(1)大黃粉
[單方]大黃粉適量
[用法]每次3克,每日3~4次,溫開水沖服
[功效]治療消化性潰瘍有出血者
(2)三七白及大黃粉
[單方]三七粉3克,白及粉4.5克
[用法]混合均勻,每日3克
[功效]適用于胃脘痛瘀血證
(3)地榆湯
[單方]地榆20克
[用法]每日1劑
[功效]治療消化性潰瘍有出血者
。(4)田七粉
[單方]田七粉。
[用法]口服
,1次1~3克,1日3次。[功效]治療消化性潰瘍有出血者
。溫中止痛劑
(1)荔枝核末
[單方]荔枝核適量
,木香適量。[用法]將荔枝核燒焦
,每3克加木香0.5克。共為細(xì)末,熱湯調(diào)下。[功效]治療胃寒氣滯。
(2)干姜胡椒末
[單方]干姜10克
,胡椒10粒。[用法]共研為末。每日2次
,水沖服。[功效]治療寒性胃痛。
(3)高良姜桂皮香附湯
[單方]高良姜15克
,桂皮6克,香附9克。[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療萎縮性胃炎
。(4)畢澄茄白豆蔻末
[單方]畢澄茄、白豆蔻各等份。
[用法]研末
,每服1.5~3克。[功效]治療虛寒胃痛。
(5)蔥頭生姜貼
[單方]蔥頭帶須30克
,生姜15克。[用法]搗爛炒熱,用布包好
,趁熱敷在胃部。[功效]治療寒性胃痛。
益氣養(yǎng)陰劑
(1)百合烏藥湯
[單方]百合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虛熱胃痛
。(2)烏梅白芍砂仁末
[單方]烏梅2枚,白芍5克
,砂仁1.5克。[用法]焙干研末。沖服
。[功效]適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
。(3)大棗紅糖白芍湯
[單方]大棗、紅糖
、白芍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適用于慢性胃炎
。(4)枸杞子
[單方]枸杞子。
[用法]每次20克
,每日2次,于空腹時(shí)嚼服,2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功效]適用于慢性胃炎
。(5)黃芪白芍湯
[單方]黃芪30克,白芍15克
,桂枝、炙甘草各9克,干姜、木香各6克,紅棗3枚。[用法]水煎服。
[功效]適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虛弱證
。和中制酸劑
(1)訶子藿香白豆蔻末
[單方]訶子6克
,藿香6克,白豆蔻6克。[用法]共研末
[功效]治慢性胃病惡心吐酸
(2)番石榴末
[單方]番石榴30克。
[用法]焙干研細(xì)末
[功效]治慢性胃病之胃酸過多。
(3)兩賊末
[單方]烏賊骨9克
[用法]共為細(xì)末
[功效]治胃病吐酸水
(4)香附高良姜湯
[單方]香附6克,高良姜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適用于胃脘痛之泛酸明顯者。
清熱瀉下劑
(1)鉤藤番瀉葉飲
[單方]番瀉葉10克
,鉤藤10克。[用法]開水浸泡,代茶飲
,以大便通為度。[功效]適用于各型便秘
。(2)蘇子全瓜蔞湯
[單方]蘇子10克
,全瓜蔞30克。[用法]水煎
,早晚各服1次。[功效]用于習(xí)慣性便秘或體弱、產(chǎn)后便秘。
(3)望江南湯
[單方]望江南30克
[用法]煎湯口服
[功效]用于治療習(xí)慣性便秘。
(4)槐角決明子飲
[單方]槐角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