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五步蛇的資料````(特別是捕食)
中文學名: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脊椎動物門眼鏡蛇科
中文屬名:尖吻蝮屬

中文俗名:白花蛇、百步蛇
、五步蛇 犁頭蛇 金錢白花蛇 白花蛇 百節(jié)蛇 蘄蛇
拉丁文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
英文名:Hundred-pace viper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Günther,1888
保護級別:屬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 形狀:頭大,呈三角形
,吻端有由吻鱗與鼻鱗形成的一短而上翹的突起。頭背黑褐色
,有對稱大鱗片
,具頰窩
。體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6個方形大斑塊
。腹面白色
,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
。體形on短,最長的雄性1335206 mm
,雌性1238165 mm。背鱗21(23)21(23)17(19)行
,最外13行僅有極細的弱棱
,其余均具有結(jié)節(jié)的強棱
,體表on糙;腹鱗雄性152169
,雌性162171
。肛鱗完整
。尾下鱗雄性5161,雌性4863
,大多為雙行
。尾尖一枚鱗片側(cè)扁而尖長
,俗稱"佛指甲"
。 分布:在我國分布范圍大致在東經(jīng)104以東,北緯25到31之間
。已知的分布地區(qū)有安徽(南部)、重慶
、江西
、浙江
、福建(北部)、湖南
、湖北
、廣西(北部)
、貴州、廣東(北部)及on省
。國外只見于越南北部。 習性: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區(qū)或丘陵地帶
。大多棲息在300800 m的山谷溪澗附近
,偶爾也進入山區(qū)村宅
,出沒于廚房與臥室之中,與森林息息相關(guān)
。炎熱天氣,尖吻蝮進入山谷溪流邊的巖石
,草叢,樹根下的陰涼處渡夏
,冬天在向陽山坡的石縫及土洞中越冬
。喜食鼠類
、鳥類、蛙類、蟾蜍和蜥蜴
,尤以捕食鼠類的頻率最高。 尖吻蝮在我國分布較廣
,其中以武夷山山區(qū)和皖南山區(qū)貯量最多
。根據(jù)各省產(chǎn)區(qū)歷年收購尖吻蝮蛇干的數(shù)量及重點產(chǎn)區(qū)抽樣調(diào)查
,我國目前尚有野生狀態(tài)尖吻蝮一千條。蛇園人工飼養(yǎng)的約一萬條
估計數(shù)量:五步蛇又名尖吻螅
、蘄蛇
。是蘄春著名的特產(chǎn)
,它與蘄龜
、蘄竹
、蘄艾合稱為“蘄春四寶”。
蘄蛇屬蝮蛇科
,蝮蛇屬
,為劇毒蛇
。相傳人被咬傷,不出五步即死
,故稱五步蛇
。因其全身黑質(zhì)白花
,故又名白花蛇,還因為吻鱗與鼻間鱗均向背方翹起
,所以還名褰鼻蛇
。頭呈三角形
,背黑褐色,頭腹及喉部白色
,散布有少數(shù)黑褐色斑點
,稱“念珠斑”。尾部側(cè)扁
,尾尖一枚鱗片尖長,稱角質(zhì)刺
,俗稱“佛指甲”
。蘄蛇若被逼捕得它無路可走時
,它就調(diào)轉(zhuǎn)“尾利鉤”,破腹自殺
,“死而眼光不陷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價值:觀賞價值
神龍島距淳安縣城10公里,是以觀賞蛇類活動為主的景點
。蛇池內(nèi)的毒蛇有五步蛇
、眼鏡蛇
、眼鏡王蛇、竹葉青等幾十種
。在蛇園里的樹枝上還盤有許多種類的無毒蛇,游客闖蛇園
,有驚無險。這是一個純?nèi)斯ら_發(fā)的小島
,島上現(xiàn)放養(yǎng)有五十余種、一萬多條蛇
,堪稱千島湖中的蛇類世界
。島上設有蛇園
、蛇展廊、蛇味館
、蛇藝表演廳等以蛇為對象的各種消閑設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吧颀垺眽櫬渲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還不如就叫回“蛇”的本名算了
,讓人惡心一點,離人遠著一點
,或者還能自在
、安全一些。島上有無毒蛇
、有毒蛇幾十種上萬條
,闖蛇園與蛇共處一園
,有驚無險。觀斗蛇
,看人蛇共眠
、人蛇共舞
、人蛇同游、人蛇親吻是蛇藝表演的特色項目
,會記憶深刻
。
研究價值
《光明日報》2007-11-9報道:五步蛇藥用研究取得新成果:
中國最大的五步蛇養(yǎng)殖基地——貴州永昌特種生物園研究基地多位養(yǎng)蛇專家
,在經(jīng)過十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復試驗,終于取得了可喜性進展
,五步蛇的蛇肉、蛇毒
、蛇血、蛇粉
、蛇干
、蛇鞭等入藥
,對幾十類疾病均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其中五步蛇泡酒,對風濕
、類風濕效果相當顯著
。
藥用價值
五步蛇系一種劇毒
,被這種蛇咬后不出五步就會昏倒,又稱“五步倒”
,其毒性與眼鏡王蛇相當,屬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
。五步蛇的藥用價值盛傳以久,但將五步蛇作為主藥
,專門針對風濕類風濕藥用研究尚未首次
。專家認為:五步蛇蛇毒具有祛風除濕
、抗凝抗栓、去除纖維蛋白元
、降低血液粘度
、擴張血管
、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脂的作用
,目前干蛇毒價值出口價每克達1465美元
,五步蛇毒的藥用價值主要應用在風濕疾病的治療和研究課目當中
。
蘄蛇雖毒,卻是我國的名貴傳統(tǒng)中藥
,是封建王朝皇上指定進貢的珍品
,也是出口的珍貴藥材
。關(guān)于它的習性和藥用價值
,在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中說道:“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
,黑質(zhì)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以嚙人
,無御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可以巳大風、攣
、瘺
、癘
,去死肌
,殺三蟲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彼吻f綽《雞肋編》載“白花蛇”條云:“今醫(yī)家所用
,惟取蘄州蘄陽鎮(zhèn)山中者
。去鎮(zhèn)五六里有靈峰寺
,寺后有洞
,洞是皆此蛇
,而極難得
。得之者以充貢
。洞內(nèi)外財產(chǎn),雖枯兩目猶明
;至黃梅諸縣雖鄰境
,枯則止一目明
;其舒州宿松縣又與黃梅為鄰,間亦有之
,枯則兩目皆不明矣
。”明大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曾幾次上蘄州龍峰山
,目睹蘄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情況
,根據(jù)實地觀察
,寫了《白花蛇傳》
。他還在《本草綱目》中
,對蘄蛇的形態(tài)
、習性
、捕捉干制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詳盡的記述。他說:“花蛇
,湖
、蜀皆有
,今惟以蘄蛇擅名
。然蘄地亦不多得
。市肆所貨
,官司取者,皆自江南興國州諸山中來
。”據(jù)他說:真正的蘄蛇
,“龍頭虎口,黑質(zhì)白花
,背有二十四個方勝文
,腹旁有念珠斑
,尾尖有一佛指甲,多在石南滕上食其花葉
。人以此尋獲
,先撒沙一把,則蟠而不動
。以叉取之,用繩懸起
,剖之置水中,自反尾滌其腹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啊稜栄乓聿瘛芬嘤蓄愃朴涊d:蛇死后皆閉
,惟蘄州花蛇開。如生舒
、蘄兩界間者
,則一開一閉
,故人以此驗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蘄蛇舊時產(chǎn)于蘄州龍峰山、麒麟山
、鳳凰山、雨湖一帶
,蘄春
、浠水交界的三角山亦偶爾有可得
。據(jù)清初顧景星的《黃公說字》說:“謹按蘄地花蛇,有黃白黑三種
,黃白二花可貨數(shù)十金
。黑花不過數(shù)金而已
。昔產(chǎn)龍峰山洞,今無有
,惟三角山出
,一歲不能多得,土人獲此物必食葷物方可
。否則,其走如飛
,牙利而毒,如人手足為口齒所創(chuàng)
,必以刀斷去
,稍遲則不能救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辈⒄f:“市肆所貨
,皆浙蛇
,非蘄蛇
,花與指甲皆同
,土人亦莫能辨
。但三角山在二蘄交界之處
,相傳蛇一逾界
,則只一目,……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碧I蛇名貴求之者多?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饵S州府志》載有民謠曰:“白花蛇
,誰教爾能辟風邪
,上司索爾急如火,舟中大夫只逼我
,一時不得皮肉破……”
。蘄蛇性喜潮濕陰涼處
,多穴居棲息在山谷溪澗巖石上
,落葉間,竹林下
,草叢中
,外出往往伏于爛草枯葉之間
,以便于發(fā)起進攻
、獵取食物和隱蔽自己。
蘄蛇屬廣食性蛇類
,它的食物有蛙
、蟾蜍、蜥蜴
、鳥類和鼠類
,其中以吃鼠類的頻率為最高
。蘄蛇為胎生,產(chǎn)子甚稀
,成長又慢
,是為稀有動物
。
食用價值
蘄蛇味甘咸,性溫
。蛇肉具有祛風濕
,散風寒
,舒筋活絡
,并有鎮(zhèn)痙
、止癢之功能
,能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酸痛
、四肢麻骨神經(jīng)痛
、風癱癘風、遍身疥癬
、黃癬、皮膚瘙癢
、惡瘡疥癬
、小兒驚風
、口瘡等疾
。
蘄蛇窖酒
,色清澄
,味清潤而芳香
,具有祛風、活絡
、舒筋活血
、祛寒濕
、強壯滋補和治療跌打損傷等功效
,是治療麻風病的特效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峨u肋編》:“以輕小者為佳
,四兩者可值十千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庇终f:“夏月食蓋盆子者
,治疾猶有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飼養(yǎng)方法】
廣食性蛇類
,它的食物有蛙
、蟾蜍、蜥蜴
、鳥類和鼠類
,其中以吃鼠類的頻率為最高
。蘄蛇為胎生
,產(chǎn)子甚稀,成長又慢
,是為稀有動物
。 養(yǎng)殖的和野生的五步蛇差別不大
,由于飼養(yǎng)種的營養(yǎng)較充足,故體形稍胖
,比較溫順
。野生的五步蛇顏色略深
,體形略瘦小。
飼養(yǎng)條件:
溫度25度以上
濕度6080之間
一周喂食一次,根據(jù)蛇的大小給食
1米左右的五步蛇進食小白鼠3只左右即可
超過一米以后慢慢增加食量
。 咬傷急救措施 臨床表現(xiàn)
1
、神經(jīng)毒表現(xiàn):銀環(huán)蛇等咬傷后,局部傷口反應較輕
,有微癢或麻木感
。2小時后出現(xiàn)全身乏力
、眼瞼下垂、視力模糊等表現(xiàn)
,嚴重者出現(xiàn)呼吸麻痹死亡
。
2、血循毒表現(xiàn):五步蛇等咬傷后
,主要表現(xiàn)為出血不止
,一般壓迫包扎無法止血
,可引起全身廣泛出血。
3
、混合毒表現(xiàn):蝮蛇等許多蛇同時或先手出現(xiàn)神經(jīng)毒及血循毒表現(xiàn)
。
預防措施
1
、當野外旅行
、工作時
,尤其在夜間最好穿長褲
、蹬長靴
,持木棍或手杖
,并攜帶照明工具
,防止踩踏到蛇體招致咬傷
。
2
、選擇宿營地時
,要避開草叢
、石縫
、樹叢、竹林等陰暗潮濕的地方
。
有劇毒,注意防止被咬傷
。
嶄蛇藥用價值
嶄蛇既尖吻蝮,又名五步蛇
。此蛇頭呈三角形,吻尖向上翹
,故名尖吻蝮。
相傳被這種蛇咬后不出五步就會昏倒
,所以又稱“五步倒”
,屬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此蛇的藥用價值盛傳已久
,但將五步蛇作為主藥
,專門針對風濕類風濕藥用研究尚屬首次
。專家認為:五步蛇蛇毒具有祛風除濕
、抗凝抗栓
、去除纖維蛋白元、降低血液粘度
、擴張血管
、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脂的作用
,干蛇毒價值出口價每克達1465美元
,五步蛇毒的藥用價值主要應用在風濕疾病的治療和研究課目當中
。
該蛇雖毒,卻是中國的名貴傳統(tǒng)中藥
,是封建王朝皇上指定進貢的珍品
,也是出口的珍貴藥材
。關(guān)于它的習性和藥用價值,在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中說道:“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
,黑質(zhì)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
。以嚙人
,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可以巳大風
、攣
、瘺、癘
,去死肌,殺三蟲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吻f綽《雞肋編》載“白花蛇”條云:“今醫(yī)家所用,惟取蘄州蘄陽鎮(zhèn)山中者
。去鎮(zhèn)
有毒或無毒蛇咬的區(qū)別
五六里有靈峰寺,寺后有洞
,洞是皆此蛇,而極難得
。得之者以充貢
。洞內(nèi)外財產(chǎn)
,雖枯兩目猶明;至黃梅諸縣雖鄰境
,枯則止一目明
;其舒州宿松縣又與黃梅為鄰
,間亦有之
,枯則兩目皆不明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泵鞔筢t(yī)藥學家李時珍曾幾次上蘄州龍峰山
,目睹五步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情況
,根據(jù)實地觀察,寫了《白花蛇傳》
。他還在《本草綱目》中,對五步蛇的形態(tài)
、習性、捕捉干制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詳盡的記述
。他說:“花蛇
,湖
、蜀皆有,今惟以蘄蛇擅名。然蘄地亦不多得
。市肆所貨
,官司取者
,皆自江南興國州諸山中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睋?jù)他說:真正的蘄蛇
,“龍頭虎口,黑質(zhì)白花
,背有二十四個方勝文
,腹旁有念珠斑
,尾尖有一佛指甲,多在石南滕上食其花葉
。人以此尋獲
,先撒沙一把
,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
,用繩懸起
,剖之置水中
,自反尾滌其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啊稜栄乓聿瘛芬嘤蓄愃朴涊d:蛇死后皆閉
,惟蘄州花蛇開
。如生舒
、蘄兩界間者
,則一開一閉,故人以此驗之
。”
五步蛇蛇舊時產(chǎn)于蘄州龍峰山
、麒麟山
、鳳凰山、雨湖一帶
,蘄春、浠水交界的三角山亦偶爾有可得
。據(jù)清初顧景星的《黃公說字》說:“謹按蘄地花蛇,有黃白黑三種
,黃白二花可貨數(shù)十金
。黑花不過數(shù)金而已
。昔產(chǎn)龍峰山洞,今無有
,惟三角山出
,一歲不能多得
,土人獲此物必食葷物方可
。否則
,其走如飛
,牙利而毒
,如人手足為口齒所創(chuàng)
,必以刀斷去,稍遲則不能救
。”并說:“市肆所貨
,皆浙蛇,非蘄蛇
,花與指甲皆同
,土人亦莫能辨
。但三角山在二蘄交界之處,相傳蛇一逾界,則只一目
,……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碧I蛇名貴求之者多
。《黃州府志》載有民謠曰:“白花蛇
,誰教爾能辟風邪
,上司索爾急如火
,舟中大夫只逼我,一時不得皮肉破……”
。蘄蛇性喜潮濕陰涼處
,多穴居棲息在山谷溪澗巖石上,落葉間
,竹林下
,草叢中
,外出往往伏于爛草枯葉之間,以便于發(fā)起進攻
、獵取食物和隱蔽自己
。
蘄蛇味甘咸
,性溫。蛇肉具有祛風濕
,散風寒
,舒筋活絡,并有鎮(zhèn)痙、止癢之功能
,能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酸痛
、四肢麻骨神經(jīng)痛、風癱癘風
、遍身疥癬、黃癬
、皮膚瘙癢、惡瘡疥癬
、小兒驚風
、口瘡等疾。
蘄蛇窖酒
,色清澄
,味清潤而芳香
,具有祛風、活絡
、舒筋活血、祛寒濕
、強壯滋補和治療跌打損傷等功效,是治療麻風病的特效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峨u肋編》:“以輕小者為佳
,四兩者可值十千足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庇终f:“夏月食蓋盆子者
,治疾猶有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藥用蛇的區(qū)別
蛇屬游蛇科動物
,是一種十分寶貴的生物資源
,如能很好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人
類大有益處
。蛇肉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可口
,是營養(yǎng)豐富的美味佳肴
。尤其是蝮蛇、
蟒蛇等
,內(nèi)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有增強腦細胞活力的谷氨酸
,還有能夠
解除人體疲勞的天門冬氨酸等營養(yǎng)成份
。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吃蛇肉的習慣
。著名的
廣州蛇餐館已有近90年歷史。據(jù)說
,該店每天要宰殺數(shù)百條蛇
,招待食客。名貴的
“龍虎斗”
、“三蛇羹”
、“龍鳳宴”等
,都是以蛇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蛇餐佳肴。
據(jù)報導:在非洲的坦噶尼喀
,好客的克拉依族人習慣用一種紅色花蛇做成“蛇羹”,
款待最尊重的客人
。蛇不僅是美味佳肴,而且還是頗為珍貴的中藥材
。蛇頭
、蛇眼、
蛇蛻
、蛇膽
、蛇肝
、蛇膏、蛇毒等均可入藥
。蛇肉具有強壯神經(jīng)、延年益壽之功效
,
可治療病后體弱
、風痹麻木、關(guān)節(jié)疼痛等癥
。蛇膽具有祛風
、清熱
、化痰
、明目的
功效
,主治小兒疳積、痔瘡腫痛
。據(jù)臨床報導:蛇膽汁乙醇溶液
,是治療角膜炎
、
角膜潰瘍、角膜斑翳之良藥
。以蛇膽汁、川貝母
、杏仁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蛇膽川
貝液”,是目前臨床使用方便
、療效顯著的止咳祛痰良藥
,對治療氣管炎、支氣管
炎等疾病引起的喘咳
、胸悶氣促等癥,總有效率可達96.8%
。蛇蛻又名蛇皮、蛇殼
,
是蛇蛻下的皮膜
,具有祛風定驚
、殺蟲
、退翳消腫、清熱解毒的功能
,可治目翳、
瘡癤
、痔漏、痄腮
、瘧疾
、小兒驚癇
、疥癬、瘰疬等癥
。蛇毒
,是目前國際藥材市
場上十分昂貴的珍奇藥材。據(jù)報導:1盎司(相當于28.35克)美洲蛇毒液價值28萬
美元
,我國特產(chǎn)五步蛇毒液的出口價格是黃金出口價格的50多倍
。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
,
利用蝮蛇毒制成的注射液,具有明顯的抗癌
、抗血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