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風益損湯加減
中醫(yī)世家
2023-05-05 08:46:53
除風益損湯加減
處方 : 生地15克
,赤芍9克
,當歸9克,川芎9克
,防風9克,前胡9克
,菊花9克,生蒲黃5克
,紅花9克,甘草6克
。
功能主治 : 祛瘀行血,清熱散風
。主體傷血瘀,風邪侵襲
。(眼損傷后出血)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劑
,日服2次
。
摘錄 : 汪蒼壁方
什么是痙攣性斜頸?怎么治療?
什么是痙攣性斜頸
?
痙攣性斜頸是一種累及頸部區(qū)域的錐體外系運動障礙性疾病。
可發(fā)生于所有人群
,平均發(fā)病年齡40歲左右。
病因尚不明確
,可能與遺傳、外傷
、疾病及精神因素有關。
典型表現為頸肩部傾斜
、酸痛。
主要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
、局部肉毒素注射、中醫(yī)中藥和手術治療
。
痙攣性斜頸會造成中樞神經運動功能障礙,影響正常運動與生活
。
治療后可緩解癥狀。痙攣性斜頸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
、局部肉毒素注射、中醫(yī)中藥
、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
。
藥物治療
采用肉毒素局部注射或美多巴
、巴氯芬、安定類
、氟哌啶醇等藥物治療,但僅能在早期起到減輕發(fā)作程度的作用
,中后期則效果不明顯。
局部肉毒素注射
可以在短期內有效緩解大多數患者的癥狀
,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注射后約1周起效
,療效維持3~6個月,癥狀復發(fā)可重復注射
。
中醫(yī)中藥
中醫(yī)認為痙攣性斜頸屬于中醫(yī)痙證,顫證等范疇
。痙癥,體頸直而背反張
,病在筋也
。筋者血之所榮,傷于邪則成痙
。系風寒濕邪侵犯人體,壅阻經絡而成
。
中醫(yī)治療原則:急則舒筋解痙以治其標,緩則扶正益損以治其本
。治實宜祛風、散寒
、除濕、清熱
;治虛當滋陰養(yǎng)血。虛實錯雜者
,當標本兼治,用泄熱存陰
、益氣化瘀等治療
。
針刺治療:根據不同的辨證
,施以不同的治則和配穴手法
,主要有開竅順筋法
,以“五心穴”為主,適用于各型
;通經散結法
,以平刺風池
、人迎、頸臂穴為主
;消壅除聚法,以揚刺阿是穴為主
;強督振頹法,以針刺風府
、啞門、大椎等穴為主
;滋陰息風法,以針刺復溜
、照海等穴為主。根據患者不同癥狀
,臨床可選取上法治療或數法同用。
手術治療
藥物等保守治療(至少半年以上)無效
,病情繼續(xù)發(fā)展,嚴重影響生活或工作者
,可選擇外科手術治療。外科術式主要有脊柱刺激
、選擇性神經切斷術
、Fostor-Dandy術
、微血管減壓術、立體定向毀損術和腦深部電刺激術等
,本病常采取聯合多種術式,效果較好
。
康復治療
可使用經顱磁刺激抑制過度興奮的神經、肌肉
,減緩抽搐。
加減補中益氣湯簡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3.1組成3.2功能主治3.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3.4各家論述 4《葉天士女科全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4.1組成4.2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4.3功能主治 5《醫(yī)門八法》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5.1處方5.2功能主治5.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5.4摘錄 6《醫(yī)門八法》卷三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6.1處方6.2功能主治6.3摘錄 7《醫(yī)門八法》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7.1處方7.2功能主治7.3摘錄 8《壽世保元》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8.1組成8.2功能主治 9《壽世保元》卷三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摘錄 10《壽世保元》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0.1處方10.2制法10.3功能主治10.4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0.5運用10.6摘錄 11《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1.1處方11.2功能主治11.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1.4摘錄 12《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2.1處方12.2功能主治12.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2.4摘錄 13《葉氏女科》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3.1處方13.2功能主治13.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3.4摘錄 14《溫病條辨》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4.1處方14.2功能主治14.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4.4摘錄 15《萬氏女科》卷一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5.1處方15.2功能主治15.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5.4摘錄 16《實用正骨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6.1處方16.2功能主治16.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6.4摘錄 17《程松崖眼科》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7.1處方17.2功能主治17.3摘錄 18《萬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8.1處方18.2功能主治18.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8.4摘錄 19《胎產心法》卷下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9.1處方19.2功能主治19.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19.4摘錄 20《易氏醫(yī)案》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0.1處方20.2功能主治20.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20.4摘錄 21《魯府禁方》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1.1處方21.2制法21.3功能主治21.4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21.5摘錄 22《方癥會要》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2.1組成22.2功能主治22.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23《醫(yī)便》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3.1組成23.2功能主治23.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23.4運用 24《丹臺玉案》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4.1組成24.2功能主治24.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24.4運用 25《中醫(yī)婦科治療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5.1組成25.2功效主治25.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25.4運用 26《醫(yī)林繩墨大全》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6.1組成26.2功能主治26.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27《濟陽綱目》卷三十七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7.1組成27.2制備方法27.3功能主治27.4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27.5運用 28《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六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8.1組成28.2功能主治28.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28.4各家論述 29《古今醫(yī)鑒》卷七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9.1組成29.2功能主治 30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加減補中益氣湯 1拼音 jiā jiǎn bǔ zhōng yì qì tāng
2概述 加減補中益氣湯為方劑名
,其同名方劑約有二十七首
。
3《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3.1組成
人參、炒白術各五錢
,生黃芪、酒當歸各三錢
,柴胡一錢
,甘草一分,陳皮
、升麻各三分
,茯苓一兩[1]。
人參5錢
,黃耆3錢(生用)
,柴胡1錢,甘草1分
,當歸3錢(酒洗),白術5錢(土炒)
,茯苓1兩,升麻3分
,陳皮3分
。
3.2功能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妊娠浮腫[1]
。
妊娠5月,脾肺氣虛
,肢體倦怠,飲食無味
,先兩足腫,漸至頭面遍身俱腫
。
3.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3.4各家論述
補中益氣湯原為升提脾肺之氣
,血非氣不生,補氣即所以生血
。今濕氣乘脾肺之虛而相犯,未便大補其血
,恐陰太盛而招陰也。只補氣而助以利濕之品
,則氣升而水尤易散,血亦隨之而生矣
。重用茯苓一兩為君,于補氣之中
,雖曰滲濕,而仍是健脾清肺之意
。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氣之藥
,而茯苓與參術合用,實補多于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濕邪
,即以補氣血耳。
4《葉天士女科全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4.1組成
人參三錢
,黃芪(蜜炙)、白術(蜜炙)
、白芍藥(酒炒)、當歸(酒洗)
、川芎(酒洗)、陳皮各一錢
,柴胡七分,炙甘草
、炒神曲、炒麥芽各五分[1]
。
4.2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姜、棗
,水煎服[1]。
4.3功能主治
《葉天士女科全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脾胃損傷
,飲食減少,氣耗血枯
,月經不行[1]
。
5《醫(yī)門八法》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5.1處方
黨參3錢,口耆3錢(炙)
,炙升麻1錢,炙甘草1錢
,歸身3錢(炒),熟地3錢
,烏梅3個(去骨)
,醋白芍3錢
。
5.2功能主治
《醫(yī)門八法》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噤口痢由于陰虧血少
,肝燥克脾
,痢而兼嘔,飲食不能入腹
,服獨梅湯后,嘔止而痢不止者
。
5.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生姜3片,大棗2枚為引
。
5.4摘錄
《醫(yī)門八法》卷二
6《醫(yī)門八法》卷三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6.1處方
潞黨參5錢,炙口耆3錢
,炙甘草2錢,炙升麻1錢
,當歸身3錢(炒),熟地黃3錢
,醋白芍2錢,烏梅肉3個(去核)
。
6.2功能主治
《醫(yī)門八法》卷三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年老虛弱之人,氣虛不能收攝
,小便煩數,滴瀝不止
。
6.3摘錄
《醫(yī)門八法》卷三
7《醫(yī)門八法》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7.1處方
黨參5錢,炙耆5錢
,炙草1錢,歸身5錢(炒),升麻1錢(蜜炙)
,烏梅5個(去核)。
7.2功能主治
《醫(yī)門八法》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功在補氣
,斂肝。主治產后血崩
,新血暴注,血脫氣陷者
。
7.3摘錄
《醫(yī)門八法》卷四
8《壽世保元》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8.1組成
補中益氣湯加柴胡8分,升麻1錢(蜜炒)
,白芍2錢(酒炒),桂枝8分
,酸棗仁2錢(炒),熟附8分
,麻黃根8分,浮小麥3錢
,倍加黃耆。
8.2功能主治
《壽世保元》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傷寒誤投攻擊發(fā)表之藥過多
,發(fā)得表虛,上氣喘急
,口干不食,肢體昏沉
,冷汗大出,以致亡陽
。
9《壽世保元》卷三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9.1處方
補中益氣湯去柴胡
,加白芍(炒)、澤瀉、木香
、砂仁、白豆蔻
、地榆
、御米殼(醋炒)3分。
9.2功能主治
《壽世保元》卷三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下痢赤白
,膿血相雜,腹痛里急后重
,晝夜無度,日久不愈
,不能起床,不思飲食
,疲勞之甚,或服寒涼峻利太過者
。
9.3摘錄
《壽世保元》卷三
10《壽世保元》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0.1處方
黃耆(蜜炒)1錢,人參1錢
,白術(去油蘆,炒)1錢5分
,當歸(酒洗)1錢,白茯苓(去皮)1錢
,陳皮6分,白芍(酒炒)1錢
,蓮肉1錢,懷山藥1錢
,甘草(炙)3分半。
10.2制法
上銼
。
10.3功能主治
《壽世保元》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虛勞發(fā)熱
,口干咳嗽
,吐痰喘急
,自汗
,四肢困倦無力,不思飲食
,大便泄瀉,肚腹膨脹而腫
,六脈浮數無力。
10.4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
、大棗、水煎服
。
10.5運用
痰盛
,加姜制半夏
;嗽甚,加五味子
;口渴,加麥門冬
,腹脹
,加厚樸(姜炒)
;胸痞,加枳實(麩炒)
;泄瀉
,加炒黑干姜
,嘔吐
,加姜炒半夏
;腫滿
,加豬苓、澤瀉、木通
;憎寒發(fā)熱,加柴胡
;元氣下陷,加升麻
;元氣虛憊,加熟附子
、肉桂。
10.6摘錄
《壽世保元》卷四
11《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1.1處方
白術1錢
,黃耆5分,人參5分
,甘草2分,白芍2分
,黃連2分,桑白皮2分
。
11.2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四肢發(fā)熱煩躁,口苦咽干
,喘嗽有痰。
11.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痰喘
,去參,加半夏
、生姜。
11.4摘錄
《保命歌括》卷五
12《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2.1處方
白術1錢
,白芍1錢
,黃耆5分,人參5分
,當歸7分,粟殼(醋炒)3分
,甘草(炙)3分,木香3分
,白豆蔻3分,升麻3分
,陳皮1錢,地榆5分
,縮砂5分,澤瀉5分
。
12.2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下痢已久,不能起床
,不食,瘦弱之甚者
。
12.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盞半
,煎1盞,去滓溫服
。
12.4摘錄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13《葉氏女科》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3.1處方
人參3錢,黃耆(蜜炙)1錢
,白術(蜜炙)1錢,白芍(酒炒)1錢
,當歸身(酒洗)1錢,川芎1錢
,陳皮1錢
,柴胡7分
,白芷7分
,茯苓7分,黃柏(酒炒)7分
,知母(酒炒)7分
,生地黃7分,炙甘草5分
。
13.2功能主治
《葉氏女科》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崩漏經亂
,經用四物湯
、十灰丸
、地黃湯,崩漏既止
,里熱已除,宜補氣血者
。
13.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棗2枚
,水2鐘,煎7分
,食前服。
13.4摘錄
《葉氏女科》
14《溫病條辨》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4.1處方
人參6克 黃耆6克 廣皮3克 炙甘草3克 歸身6克 炒白芍9克 防風1.5克 升麻0.9克
14.2功能主治
《溫病條辨》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功在補氣升陽
。主治氣虛下陷,門戶不藏
,下利不止。
14.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
,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溫服
。
14.4摘錄
《溫病條辨》卷二
15《萬氏女科》卷一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5.1處方
人參2錢,白術2錢
,黃耆(炙)7分
,柴胡7分,炙草5分
,歸身1錢
,白芍1錢,川芎1錢
,陳皮1錢,神曲(炒)5分
,麥芽(炒)5分。
15.2功能主治
《萬氏女科》卷一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固脾胃損傷
,血枯經閉不行者。
15.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生姜
、大棗為引。更宜服前參術大補丸
、烏雞丸。以經行為度
。
15.4摘錄
《萬氏女科》卷一
16《實用正骨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6.1處方
黃耆、白術
、陳皮、升麻
、柴胡、人參
、甘草、當歸身、茯苓、熟地、破故紙
、牛膝、杜仲(分量隨癥酌用)
。
16.2功能主治
《實用正骨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骨傷后,身體虛弱
,中氣不足,腰膝疼痛
。
16.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6.4摘錄
《實用正骨學》
17《程松崖眼科》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7.1處方
黃芩2錢
,柴胡3分,陳皮8分
,茯苓2錢,升麻3分
,枸杞1錢
,川芎8分
,炙甘草5分
,白術1錢,歸身1錢
。
17.2功能主治
《程松崖眼科》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氣虛,眼胞下墜
,視物不明,目無紅腫疼痛者
。
17.3摘錄
《程松崖眼科》
18《萬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8.1處方
黃耆(炙)、人參
、白術(炒)
、陳皮
、枳實、青皮、木香
、麥芽(炒)、神曲(炒)
、黃連(炒)、甘草
。
18.2功能主治
《萬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傷食而熱。
18.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
18.4摘錄
《萬氏家抄方》卷六
19《胎產心法》卷下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19.1處方
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葛根
、制半夏、茯苓
、麩炒枳殼。
19.2功能主治
《萬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產后右脅痛
。
19.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生姜為引
。
19.4摘錄
《胎產心法》卷下
20《易氏醫(yī)案》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0.1處方
人參1錢
,黃耆8分,歸身8分
,陳皮6分,白術8分
,甘草5分,澤瀉6分
,黃柏5分,牡丹皮6分
。
20.2功能主治
《易氏醫(yī)案》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潮熱病。每日申西2時身發(fā)寒熱
,初以微寒,即作大熱而躁,躁甚如狂
,過此2時,平復無恙
,惟小便赤黃而澀。往時一有心事
,夜即夢遺,左尺脈浮中沉取之皆洪數有力
,余部皆平。
20.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
20.4摘錄
《易氏醫(yī)案》
21《魯府禁方》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1.1處方
黃耆2錢(炒),人參4錢
,白術3錢(土炒),當歸1錢
,白芍1錢(酒炒),陳皮7分
,柴胡5分
,升麻3分
,黃芩(酒炒)3分
,黃連(姜炒)5分,木香3分
,砂仁4分,茯苓5分
,甘草5分。
21.2制法
上銼1劑
。
21.3功能主治
《魯府禁方》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功在補元氣,健脾胃、養(yǎng)心血
,平肝火,清濕熱
,消膨脹。
21.4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
,大棗1枚
,水2鐘,煎至1鐘
,溫服
。人參4錢,服3劑后
,每劑只用3錢
,又服5劑后,只用2錢
;黃耆服至30劑后
,渾身不癢去之;升麻服至20劑后去之
。
21.5摘錄
《魯府禁方》卷二
22《方癥會要》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2.1組成
人參、黃耆
、白術、當歸
、升麻、陳皮
、青皮、烏梅
、柴胡、甘草
。
22.2功能主治
《方癥會要》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久瘧,間13日一發(fā)
,人虛不可用截法者
。
22.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2片
,大棗2枚
,水煎服
。
23《醫(yī)便》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3.1組成
人參1錢半(去蘆),黃耆1錢半(蜜炙)
,白術1錢,當歸1錢(酒洗)
,草(炙)7分
,陳皮8分,升麻5分
,柴胡5分,加半夏1錢2分
,黃柏8分,茯神1錢2分
,棗仁1錢2分,貝母1錢2分
,甘枸杞1錢2分。
23.2功能主治
《醫(yī)便》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飲食勞力
,讀書刻苦,勤政傷神
,饑飽失時,癥類瘧狀
,發(fā)熱頭疼惡寒
,身強體痛
,苦勞極復感風寒
,則頭疼如破
,全似外感傷寒之癥,誤表傷正者
。
23.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棗1枚
,水2鐘,煎8分
,食遠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蚣狱S柏5分。如身大熱
,只1服,氣和微汗而愈
。
23.4運用
夏月神短,加麥門冬
、五味子;口干
,加葛根;身刺痛乃少血
,加當歸;頭痛
,加川芎、蔓荊子
,頭頂痛,加藁本
、細辛,諸頭痛并用此四味
;有痰加半夏
、生姜;咳嗽
,春加川芎、佛耳草
,夏加黃芩、麥門冬
、五味子,秋加黃芩
、麻黃、金佛草
,冬加款冬花、馬兜鈴
;久嗽,乃肺中伏火
,去參、耆
;飲食不下,乃胃中有寒
,或氣滯,春加青皮
、陳皮、木香
,冬加益智仁、草豆蔻仁
,夏加芩、連
,秋加檳榔、砂仁
;心下痞,加枳實
、黃連、白芍藥
;腹脹,加枳實
、木香
、砂仁
、厚樸,天寒
,加姜、桂
;腹痛,加白芍藥
、炙甘草
,有寒,加桂心
,夏月加黃芩
、甘草、芍藥
,冬加半夏
、益智仁、草豆蔻
;脅痛
,加砂仁、柴胡
、甘草
、白芍藥
;如臍下痛
,加熟地黃,不止乃是寒
,加官桂;腳軟
,加黃柏、防己
。
24《丹臺玉案》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4.1組成
人參、黃耆
、當歸、生地
、川芎、柴胡
、陳皮、甘草
、細辛、羌活
、防風、白術
。
24.2功能主治
《丹臺玉案》卷二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勞力傷寒,頭痛發(fā)熱惡寒
,但微渴自汗,身腿酸軟無力
,此內傷氣血,外感風寒故也
。
24.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棗、蔥
,水煎,溫服
。
24.4運用
如元氣不足
,加升麻少許;咳嗽
,加杏仁;汗不止
,去細辛,加芍藥
;胸中煩熱,加山梔
、竹茹;干嘔
,加姜汁炒半夏;胸中飽悶
,去生地、甘草
、黃耆、白術
,加枳殼、桔梗
;痰盛
,去防風
、細辛、加瓜蔞仁、貝母
;腹痛,去耆
、術,加芍藥
、干姜。
25《中醫(yī)婦科治療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5.1組成
黃耆3錢
,黨參3錢,白術2錢
,陳皮2錢,升麻1錢
,柴胡1錢,阿膠(沖化)2錢
,焦艾2錢,甘草1錢
。
25.2功效主治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功在補氣安胎。主治平素體質不強
,妊娠45月,忽然腰酸腹脹
,或有下墜感,精神疲乏
,胎動不安, *** 有少許出血
,脈滑無力,屬氣虛下陷者
。
25.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5.4運用
大便溏薄
,胃納不佳,加砂仁2錢
,扁豆4錢。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產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代謝率計算補鈉計算器補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百科
,馬上計算!
26《醫(yī)林繩墨大全》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6.1組成
人參2錢,黃耆(蜜炙)1錢5分
,當歸身1錢5分,麥冬1錢5分
,陳皮(去白)5分,炙甘草5分
,柴胡5分,白術(去蘆
,去皮)6分,北五味子(大顆者
,研碎)9粒。
26.2功能主治
《醫(yī)林繩墨大全》卷四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內傷挾外感
,發(fā)汗后體虛甚者。
26.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
,好膠棗1枚,洗凈同煎
。
27《濟陽綱目》卷三十七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7.1組成
黃耆、人參、甘草
、陳皮、當歸
、白術、升麻
、柴胡
、黃連、枳實
、芍藥
。
27.2制備方法
上銼1劑。
27.3功能主治
《濟陽綱目》卷三十七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內傷勞疫
,濁氣上泛
,清氣下陷,虛痞者
。
27.4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
27.5運用
如便秘,加大黃
;嘔吐,加黃連
、生姜、陳皮
;冬月加黃連、丁香
。
28《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六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
28.1組成
人參1錢半,黃耆3錢(蜜炙)
,白術3錢(制),升麻5分
,當歸3錢,柴胡5分
,白芍1錢半(炒)
,龍骨3錢(煅),牡蠣3錢(煅)
,熟地5錢。
28.2功能主治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六方之加減補中益氣湯主治陰中挺出
,脈軟者。
28.3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
,去滓溫服。
28.4各家論述
氣血大虛
,元氣不能收攝于下,故陰中挺出
。熟地滋陰補血,人參補氣扶元
,黃耆補中益氣,白術培土益脾
,當歸養(yǎng)血脈以榮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