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湯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汁200毫升 川升麻 白蘞 梔子仁 黃連 黃柏 當(dāng)歸 赤芍 射干 大黃 甘草(生用)各10克
制法 : 上藥細(xì)銼
。

功能主治 : 主發(fā)背成瘡潰爛者
。
用法用量 : 用水2升
,煎至1.2升,去滓
,入地黃汁
,攪令微溫
,以故帛納湯內(nèi)
,蘸藥拓于腫處,一日數(shù)次
。
摘錄 :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切
,焙)60克 黃芩(去黑心)15克 當(dāng)歸(切,焙)地榆(銼)柏葉(炙)艾葉(炒)各45克 伏龍肝 蒲黃各60克
制法 : 上八味
,粗搗篩
。
功能主治 : 主婦人血分有熱,月經(jīng)不斷
,綿綿不已
。
用法用量 :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
,加生姜3片同煎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
《袖珍》卷三引《濟(jì)生》: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洗)1兩,赤茯苓(去皮)1兩
,玄參(洗)1兩
,石菖蒲1兩
,人參(去蘆)1兩,黃耆(去蘆)1兩
,遠(yuǎn)志(去心
,甘草煮)1兩,甘草(炙)1兩
。
功能主治 : 腎勞實(shí)熱
,腹脹耳聾,常夢(mèng)見大水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水1盞,加生姜5片煎服
,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袖珍》卷三引《濟(jì)生》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三: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細(xì)切)2兩半,竹茹1兩
,玄參1兩
,雞蘇苗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
,升麻1兩半
,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
。
制法 : 上除地黃外
,為粗末,入地黃拌勻
。
功能主治 : 咽喉中生瘡
,唾血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
,煎至5分,去滓
,食后
、臨臥溫服;如不能多服
,細(xì)細(xì)含咽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三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一:地黃湯
處方 : 生干地黃(焙)1兩半,麥門冬(去心
,焙)1兩
,羚羊角(鎊)1兩,檳榔(銼)1兩
,牛膝(切
,焙)1兩
,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
,銼)1兩
,丹參1兩,枳殼(去瓤
,麩炒)1兩
,赤茯苓(去黑皮)1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腎臟實(shí)熱
,心胸?zé)灒姑{脹急
,腰重不利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一
《嵩崖尊生》卷十四:地黃湯
別名 : 涼血地黃湯
處方 : 生地3錢
,紫菀1錢,知母1錢
,白術(shù)1錢
,陳皮4分,麥冬2錢
,當(dāng)歸2錢
,天冬1錢,甘草4分
,黃芩1錢半
,犀角8分。
功能主治 : 妊娠咳血
。
用法用量 : 涼血地黃湯(《胎產(chǎn)心法》卷上)
。喘,加瓜蔞仁1錢
。
摘錄 : 《嵩崖尊生》卷十四
《普濟(jì)方》卷二二九: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汁半斤
,蜜3合,青蒿汁3合
。
制法 : 上藥相和
。
功能主治 : 熱勞咳嗽,四肢無力
,不能飲食
。
用法用量 : 溫服1合
,不拘時(shí)候
,宜頓服之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二二九
《圣惠》卷三十八: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2兩,苦竹茹1兩
,刺薊1兩
,黃芩3分,豉1合
,川升麻3分
,黃連3分(去須),梔子仁半兩
。
制法 : 上藥銼細(xì)和勻
。
功能主治 : 乳石發(fā)動(dòng),熱盛吐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兩
,以水1大盞,煎至7分
,去滓.分2次溫服
,如人行五里再服。
摘錄 : 《圣惠》卷三十八
《外臺(tái)》卷三十三引《廣濟(jì)方》:地黃湯
別名 : 干地黃湯
處方 : 干地黃8兩
,牛膝8兩
,當(dāng)歸8兩,芎窮6兩
,卷柏6兩
,防風(fēng)6兩,桂心3分
,牽牛子末3分
。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婦人久無子斷緒
,少腹冷疼
,氣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 干地黃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
。
注意 : 忌熱面
、蕎麥、炙肉
、生蔥
、蕪荑、蒜
、粘食等物
。
摘錄 : 《外臺(tái)》卷三十三引《廣濟(jì)方》
《圣惠》卷三十四:地黃湯
別名 : 生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3兩(切)
,柳枝(銼)1合,黑豆2合
。
功能主治 : 齒齦出血
。
用法用量 : 生地黃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一)。
摘錄 : 《圣惠》卷三十四
方出《外臺(tái)》卷三十四引《廣濟(jì)方》,名見《產(chǎn)寶諸方》: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汁1升
,當(dāng)歸1兩(末),生姜汁3合
,酒5合
,童便2升。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心胸中煩悶
,血?dú)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肋下妨不能食。惡露不快?/p>
用法用量 : 上和煎3-4沸
,去滓分服
,1日令盡,間食服
。
摘錄 : 方出《外臺(tái)》卷三十四引《廣濟(jì)方》
,名見《產(chǎn)寶諸方》
方出《外臺(tái)》卷十七引《集驗(yàn)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三三: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5兩
,香豉5合(綿裹)
,人參2兩,粟米5合
,茯苓4兩
,知母4兩,麥門冬(去心)3兩
,前胡3兩
,甘草2兩(炙)。
制法 : 上切
。
功能主治 : 虛勞不得眠
。
用法用量 : 以水8升,煮取2升7合
,去滓
,分4次服。
注意 : 忌海藻
、菘菜
、蕪荑、酢物。
摘錄 : 方出《外臺(tái)》卷十七引《集驗(yàn)方》
,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三三
《圣惠》卷六十二: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汁1升
,川升麻2兩,白蘞2兩
,梔子仁2兩
,黃連2兩,黃柏1兩
,當(dāng)歸2兩
,赤芍藥2兩
,射干2兩
,川大黃2兩,甘草2兩半(銼)
。
制法 : 上銼細(xì)
。
功能主治 : 發(fā)背成瘡爛壞。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
,煮至6升
,去滓,下地黃汁
,攪令微溫
,以故帛納湯中,蘸搨于腫上
。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二
方出《外臺(tái)》卷三十四引《集驗(yàn)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三二七: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8兩,芍藥5兩
,香豉1升
,蔥白(切)1斤,生姜4兩
,甘草(炙)2兩
。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女人傷于丈夫
,四體沉重.噓吸頭痛
。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不得重作
。
注意 : 慎房事。
摘錄 : 方出《外臺(tái)》卷三十四引《集驗(yàn)方》
,名見《普濟(jì)方》卷三二七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八:地黃湯
處方 : 熟干地黃(切
,焙)1兩,人參1兩,石韋(去毛)1兩
,滑石3分
,王不留行半兩,冬葵子(炒)半兩
,車前子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甘遂(炒)半兩
,木通半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勞林結(jié)澀不通
。
用法用量 : 每眼3錢匕
,水1盞,煎至7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八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地黃湯
處方 : 生干地黃(焙)3分
,麻黃(去根節(jié)
,煎,掠去沫
,焙)半兩
,黃芩(去黑心)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
,升麻半兩
,龍膽(去土)半兩,大黃(銼
,炒)半兩
,黃連(去須)半兩,桑根白皮(銼
,炒)半兩
,甘草(炙,銼)1分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咳嗽,大便不通
,壅熱
,口內(nèi)生瘡。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溫服。以利為度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
《普濟(jì)方》卷三六○引《傅氏方》:地黃湯
處方 : 赤芍3錢
,當(dāng)歸2錢,桂心1錢
,茯苓2錢
,山藥3錢,芷梢2錢
,粉草3錢
,生地黃3錢。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初生嬰兒吞惡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錢,生地黃湯調(diào)下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六○引《傅氏方》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地黃湯
處方 : 熟干地黃(銼)2兩
,麥門冬(去心
,焙)2兩
,甘草(炙)半兩,蒺藜子(炒去角)半兩
,干姜(炮)1兩
,桂(去粗皮)半兩,續(xù)斷半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消腎。腳脛瘦細(xì)
,小便數(shù)
,或赤似血色,臟腑虛冷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煎至7分
,去滓溫服
,日3夜2服。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六:地黃湯
處方 : 生干地黃(焙)1兩
,柴胡(去苗)1兩
,石膏2兩,梔子仁3分
,赤小豆(生)3兩
,木通(銼)3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心勞實(shí)熱
,口瘡心煩
,多笑少力,小便不利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加竹葉14片
,同煎取6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六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八:地黃湯
處方 : 熟干地黃2兩
,黃耆(銼)3兩,桂(去粗皮)3兩
,甘草(炙)3兩
,當(dāng)歸(切,焙)3兩
,芍藥1兩
,黃精(焙干)1兩,黃芩(去黑心)1兩
,麥門冬(去心
,焙)5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虛勞少氣
,行動(dòng)喘促,小便過多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加生姜半分(拍碎)
,大棗2枚(去核)
,煎至6分,去滓
,空腹溫服
,日午、夜臥再服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八
方出《圣惠》卷七十五
,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五:地黃湯處方 : 淡竹茹1兩半,生地黃1兩半(切),桂心半兩(銼)。
功能主治 : 妊娠心痛,煩悶不食
。
用法用量 : 以水1大盞半
,煎至1盞
,去滓,不拘時(shí)候
,稍熱分為2服
。
摘錄 : 方出《圣惠》卷七十五,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五
《傷寒微旨論》卷下:地黃湯
別名 : 生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自然汁)1升(或末2兩重)
,生藕(自然汁
,如無,用小薊汁)半升(再無
,用小薊末1兩)
,虻蟲20個(gè)(去足翅,麩炒黃)
,桃仁半兩
,藍(lán)葉1握(切,令干作末)
,水蛭10個(gè)(麩炒)
,干漆半兩(炒煙盡),大黃1兩(銼如骰子大)
。
功能主治 : 年老及年少氣虛弱者患傷寒蓄血
。傷寒7-8日以后,兩手脈沉遲細(xì)微
,膚冷,臍下滿
,或喜或妄
,或狂躁,大便實(shí)而色黑
,小便自利者
。
用法用量 : 生地黃湯(《此事難知》。方中干漆用量原缺
,據(jù)《普濟(jì)方》補(bǔ)
。
摘錄 : 《傷寒微旨論》卷下
《普濟(jì)方》卷八十一引《護(hù)命》:地黃湯
處方 : 防風(fēng)、羌活
、黃芩
、黃連、地黃
、當(dāng)歸
、人參
、茯苓各等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眼昏澀
,因病發(fā)而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
,水1盞半
,煎至1盞,食后溫服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八十一引《護(hù)命》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二: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2兩(切)
,甘草(炙,銼)半兩
,大黃半兩
,升麻3分,車前子1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傷寒后,心脾虛熱
,舌根腫塞
,喉痹。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
,水1盞半
,煎至8分,去滓
,下樸消末1錢匕
,攪勻。食后溫服
,每日3次
。先針舌下兩邊出血。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二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四:地黃湯
處方 : 生干地黃(焙)3兩
,甘草(炙)2兩
,白茯苓(去黑皮)2兩,人參2兩
,當(dāng)歸(切
,焙)2兩,羊肉(去脂
,切)3斤
。
制法 : 上6味,前5味銼細(xì)
。將羊肉用水2斗
,煮取汁1斗
,去羊肉入諸藥,煮取7升
,加蔥白1把(切)
,大棗14枚(擘破),再煮取6升
,絞去滓
。
功能主治 : 寒疝心腹痛,汗出厥冷
。
用法用量 : 每溫服1盞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四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一: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汁半升
,竹瀝半升
,獨(dú)活(去蘆頭)1兩半。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中風(fēng)
,口面僻
,語澀不利。
用法用量 : 將獨(dú)活為粗末
。每服3錢匕
,水1盞,煎至6分
,加地黃汁1合
,竹瀝1合,再煎取7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一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地黃湯
處方 : 芍藥1兩
,甘草(炙)1兩
,丹參1兩半。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臍腹疼,余血未盡
,不進(jìn)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加地黃汁1合
,蜜半合
,生姜汁1合
,更煎數(shù)沸,空腹溫服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地黃湯
處方 : 生干地黃(焙)2兩
,黃芩(去黑心)1分半,當(dāng)歸(切
,焙)1分半
,柏葉1分半,艾葉半分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沖任氣虛,經(jīng)血虛損
,月水不斷
,綿綿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
,煎至7分,去滓
,加蒲黃1錢匕.空心
、食前服。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切
,焙)5兩
,艾葉2兩,黃芩(去黑心)2兩
,當(dāng)歸(切
,焙)2兩,地榆4兩
,伏龍肝3兩
,柏葉3兩,生姜(切
,焙)3兩
,蒲黃3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婦人氣血虛損
,月水不斷,綿綿不己
。及婦人經(jīng)血不止
,顏色不定。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溫服,日2夜1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一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地黃湯
處方 : 地黃(銼
,炒)1兩,當(dāng)歸(切
,焙)1兩
,黃耆(銼)1兩,阿膠(炙令燥)1兩
,艾葉(炒
,焙)3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婦人血傷帶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水1盞
,加生姜3片
,煎至6分.去滓溫服,日3次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地黃湯
處方 : 熟干地黃1兩
,澤蘭葉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
,人參1兩
,五味子1兩,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當(dāng)歸(切,炒)1兩
,禹余糧(火煅醋淬)1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婦人先有所脫血
,或醉中房勞傷肝
,致使月事不來,血枯燥干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煎至7分
,去滓,空心
、日午
、夜臥溫服
,日3次。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七:地黃湯
處方 : 熟干地黃4兩
,當(dāng)歸(切
,焙)2兩,艾葉2兩
,芎窮3兩
,阿膠(炒令燥)3兩,杜仲(去粗皮
,銼
,炒)3兩,五加皮3兩
。
制法 : 上銼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妊娠氣血衰微.胞臟挾冷
,數(shù)墮胎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
,煎至1盞
,去滓,空心
、食前溫服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七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地黃湯
處方 : 生干地黃(切,焙)1兩
,牛膝(去苗
,銼)3分,芎窮3分
,桂(去粗皮)3分
,樸消(別研)3分,當(dāng)歸(銼
,炒)半兩
,蒲黃(別研)半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妊娠5
、6月,子下腹中不出
。產(chǎn)后5
、6日,胎衣不出。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
、酒各半盞,同煎7分
,去滓稍熱服
,連服3-5次。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地黃湯
處方 : 熟干地黃(焙)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當(dāng)歸(切
,焙)1兩
,人參3分,柴胡(去苗)3分
,白茯苓(去黑皮)3分
,芎窮3分,肉蓯蓉(切
,酒洗
,焙)1兩,黃耆(銼)1兩
,芍藥3分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虛熱不解
,煩倦無力
,困瘁。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水1盞
,煎至7分,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
《直指》卷七: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洗,焙)1兩
,川芎1兩
,半夏(制)3分,甘草(炙)3分
,南星(湯洗7次)半兩
,芍藥半兩,白芷半兩
,茯苓半兩
,北梗半兩
,前胡半兩,知母半兩
,人參半兩
。
制法 : 上銼。
功能主治 : 嘔吐膿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加生姜5片
,烏梅1個(gè)
,水煎服。
摘錄 : 《直指》卷七
《普濟(jì)方》卷三六五:地黃湯
處方 : 黃芩
、生地黃各等分(一方加赤芍藥
,甘草)。
功能主治 : 小兒舌苔黃
,出血
,舌腫,舌裂
,舌生芒刺
,舌卷,舌黑
,舌赤等諸舌病
。
用法用量 : 如舌干燥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
、人參白虎湯并服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六五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八:地黃湯
處方 : 生地黃汁1合,射干半兩
,升麻半兩
,黃連(去須)半兩,芒消半兩
,白蘞半兩
,梔子仁半兩,大黃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