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斤丸
《仁齋直指》卷四:大四斤丸
處方 : 宣木瓜(去瓤,切
,焙)天麻(銼)牛膝(銼
,焙)蓯蓉(洗
,切
,焙)各500克(用好酒5升浸三日)熟附子 虎骨(酥炙)各60克 當歸23克 乳香 沒藥 五靈脂各15克 麝香3克
制法 : 上藥為末
,用浸藥酒調(diào)煮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主風寒濕毒與血氣相搏,筋骨緩弱
,四肢酸疼癢痹
,亦治腳氣。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
,用木瓜煎湯送下
。
摘錄 : 《仁齋直指》卷四
《直指》卷四:大四斤丸
處方 : 宣木瓜(去瓤,切
,焙)1斤
,天麻(銼)1斤,牛膝(銼
,焙)1斤
,蓯蓉(洗,切
,焙)1斤(用好酒5升浸3日)
,熟附子2兩,虎骨(酥炙)2兩
,當歸3分,乳香半兩
,沒藥半兩
,五靈脂半兩,麝香1錢
。
制法 : 上為末
,用浸藥酒調(diào)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腳氣
。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用木瓜煎湯送下
。
摘錄 : 《直指》卷四
張山雷的臨床經(jīng)驗
張山雷認為雜病之中風是以內(nèi)風為主要病機
,因此治療時強調(diào)應(yīng)以“潛鎮(zhèn)攝納”為總原則
。在此基礎(chǔ)上,按其病情
,分為閉證
、脫證兩大類,并根據(jù)具體表現(xiàn)
,總結(jié)出治療八法
。如開竅法,用于氣窒聲不出
,牙關(guān)緊閉者
,可用通關(guān)散(細辛、牙皂為末
,吹鼻中)以搐鼻取嚏
,同時針刺水溝、合谷等穴
。固脫法
,用于中風病證中由于正氣之散亡,無根之火暴動而見的脫癥
。潛鎮(zhèn)法
,用于中風發(fā)作之前可以防患于未然,在已發(fā)作之后可以抑制病情的變化
。開泄法
,用于肝陽上擾,氣火上升
,同時挾痰濁上壅
,阻塞氣道,可用稀涎散
、礞石滾痰丸(大黃
、黃芩、礞石
、沉香)
、青州白丸子(白附子生用、半夏生用
、南星生用
、川烏生用)之類。若體質(zhì)虛弱者
,則宜用平和之劑以化痰泄痰
,如二陳湯、杏仁、枳實
、貝母
、竹茹之類。另外
,如膽南星
、天竺黃、竹瀝
、荊瀝之類
,性最和平,可以重用
。
此外
,如順降法,用于中風痰火上逆
,氣逆火升
,氣必然因之而逆,因此在臨床上
,可兼見喘促之證
。此時治療,宜定其橫逆
,調(diào)其升降
,順達氣機,可用勻氣散(白術(shù)
、烏藥
、人參、天麻
、沉香
、青皮、白芷
、木瓜
、紫蘇、甘草
、姜)
,烏藥順氣散(麻黃、橘皮
、烏藥、僵蠶
、川芎
、枳殼、炙甘草
、白芷
、桔梗
、炮姜、生姜
、大棗)
。育陰養(yǎng)血法,用于怔忡驚悸
、健忘恍惚
,肝血不足,不能養(yǎng)心
,心血虧虛之證
,可用滋水清肝飲(山茱萸、熟地
、山藥
、茯苓、澤瀉
、丹皮
、當歸身、白芍
、柴胡
、山梔、大棗)
、一貫煎(沙參
、麥冬、生地
、歸身
、枸杞子、川楝子)等
。滋填腎陰法
,用于腎水不足,不能制火
,肝陽暴動而化風
,可用六味丸之類。通經(jīng)宣絡(luò)法
,用于半身不遂
,手足不用以及疼痛癱瘓等證,可用獨活寄生湯
、桑枝煎
、虎骨四斤丸(木瓜、天麻、牛膝
、蓯蓉)等
。
痢后風簡介
目錄1拼音2注解附:1治療痢后風的穴位 1拼音 lì hòu fēng
2注解
痢后風 病證名。一名痢風
。主證參見痢風條
。《證治要訣·痢》:“痢后風
,因痢后下虛
,不善調(diào)攝,或多行
,或房勞
,或感外邪,致兩腰酸軟
,若痛若痹
。”治宜扶正為主
,兼以祛邪
、活血、壯筋骨
。用大防風湯
,或獨活寄生湯兼服虎骨四斤丸。參見痢風
、痢后痿條
。
治療痢后風的穴位 髓孔 ,便血
,痔疾
,癲癇,痔疾
,麻木不仁
,腹痛,腹瀉
,痢疾
,痔瘡,脫肛
,便秘
,帶下,經(jīng)閉
,遺精
,淋濁
,腰...
髓空 ,便血
,痔疾,癲癇
,痔疾
,麻木不仁,腹痛
,腹瀉
,痢疾,痔瘡
,脫肛
,便秘,帶下
,經(jīng)閉
,遺精,淋濁
,腰...
三焦募 潴留
,遺尿,遺精
,陽痿
,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
,帶下
,產(chǎn)后惡露不盡,瀉痢不禁
,腹痛
,疝氣,小便不利
,泄瀉
,...
大都 靈樞·本輸》:脾出于隱白……溜于大都,大都本節(jié)之后下陷者之中也
,為滎
。特異性:大都為足太陰脾經(jīng)五輸...
瘈脈
肉蓯蓉和甘草治什么
肉蓯蓉的功效
補腎陽,益精血
,潤腸通便
。用于陽痿,不孕
,腰膝酸軟
,筋骨無力
,腸燥便秘。
肉蓯蓉的作用
1.蓯蓉含有豐富的生物堿
、結(jié)晶性的中性物質(zhì)
、氨基酸、微量元素
、維生素等成分
。能補腎陽、益精血
,能抑制“陽虛”癥狀的出現(xiàn)
,防止體重減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捎行У仡A防
、治療男子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及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
、閉經(jīng)不孕等疾病
。
2.蓯蓉能顯著提高小腸推進速度,縮短通便時間
,同時對大腸的水分吸收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從而促進糞便的濕潤和排泄,具有真正的潤腸通便作用
。
3.蓯蓉還可增強免疫功能
。肉蓯蓉多糖對人體淋巴細胞的形成和活性都有顯著的影響,它能增加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yīng)
,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
4.蓯蓉還可調(diào)節(jié)循環(huán)系統(tǒng),具有如下作用:保護缺血心肌;降血脂
,抗動脈粥樣硬化
、抗血栓形成;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擴張外周血管
,降低血壓;保護肝臟
,抗脂肪肝。
5.蓯蓉中所含有的苯炳醇糖是其他藥物所沒有的成分
。它是延緩衰老最有效的成分
。肉蓯蓉對人體下腦垂體、性腺
、胸腺等部位的老化均有明顯的延緩作用
。
肉蓯蓉藥理作用.
1. 抗衰老作用
研究表明: 肉蓯蓉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肉蓯蓉可使小鼠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顯增強, 使小鼠心肌脂褐質(zhì)含量明顯降低.亦可延長果蠅的平均壽命、半數(shù)致死天數(shù)和最高壽命.肉蓯蓉水煎劑8g/kg給小鼠灌胃, 能顯著升高紅細胞膜 Na+
、K+-ATP 酶活性, 此可能是其補益作用的機制之一.
2. 調(diào)整內(nèi)分泌
、促進代謝及強壯作用
肉蓯蓉對陽虛和陰虛動物的肝脾核酸含量下降和升高有調(diào)整作用;有激活腎上腺
、釋放皮質(zhì)激素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增強下丘腦-垂體-卵巢促黃體功能, 這種作用并不是由于它們直接刺激垂體促黃體激素的分泌, 而是提高垂體對 LRH 的反應(yīng)性及卵巢對 LH 的反應(yīng)性.提示中藥補腎的主要意義在于改善機體內(nèi)的調(diào)節(jié)機制, 通過機體本身內(nèi)在功能恢復而起積極的治療作用.通過對肉蓯蓉對“陽虛”動物 DNA 合成率的作用的研究發(fā)現(xiàn), 羥基脲因其抑制核苷酸在二磷酸化水平的還原反應(yīng)而導致 DNA 合成率降低, 蛋白質(zhì)、能量代謝紊亂造成“陽虛”;肉蓯蓉可能含有一種激活核苷酸還原酶的生物活性因子, 因而能顯著地提高“陽虛”動物DNA合成率, 促進RNA的合成;提高蛋白的核酸代謝;用其稀乙醇浸出物加入飲水中飼養(yǎng)大鼠, 有促進生長發(fā)育作用.
3. 對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
肉蓯蓉水提取液 50mg/kg
、100mg/kg 給小鼠灌胃, 能顯著增加脾臟和胸腺的重量, 并能明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增加溶血素和PFC值, 提高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和遲發(fā)性超敏反應(yīng)指數(shù), 亦可升高cAMP水平, 降低 cGMP水平, 使cAMP/cGMP 比值升高, 這可能是其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原因之一.肉蓯蓉乙醇提取物1.25g/kg
、2.5g/kg(相當于生藥5.61g/kg 、11.21g/kg)給小鼠灌胃, 連續(xù)8天, 第5天用綿羊紅細胞致敏, 能明顯抑制脾細胞中的空斑數(shù).肉蓯蓉提取物和淫羊藿總黃酮對促進免疫受抑小鼠淋轉(zhuǎn)方面有相加作用, 可增強模型小鼠的免疫能力.
4. 其他作用
肉蓯蓉的水浸出液
、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對麻醉犬
、貓、兔等有降壓作用.肉蓯蓉對小鼠有促進唾液分泌及呼吸麻痹作用, 促進唾液分泌的成分為某種有機酸樣物質(zhì), 呼吸麻痹的成分可能為甙類.
肉蓯蓉相關(guān)選方
1.濟川煎(《景岳全書·新方八陣》)
,主治腎虛氣弱,大便不通
,小便清長
,腰酸背冷。
2.地黃飲子(《皇帝素問宣明論方》)
,滋腎陰
,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瘖痱證
,舌強不能言,足不能用
,口干不欲飲
。
3.無比山藥丸(《備急千金要方》),健脾益胃
,培元滋腎
,主治虛勞損傷,肌體消瘦
,腰酸膝軟
,目暗耳鳴,飲食無味
。
4.加味四斤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主治肝腎不足,熱淫于內(nèi)
,筋骨痿軟
,行走無力,腰膝酸軟
,潮熱時作
,飲食無味。
5.菟絲子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主治腎氣虛損
,五勞七傷
,少腹拘急,四肢氣短
、夜夢驚恐
,精神困倦,喜怒無常
,小便清長
,房室不舉等。
6.菟絲子散(《醫(yī)宗必讀》 )
,主治膀胱虛寒
,小便不禁或過多。
7.肉蓯蓉丸(《醫(yī)心方》)
,主治男子五勞七傷
,陽痿不起,小便淋漓
,尿色赤黃
。
8.參茸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主治體虛神疲
,耳鳴心悸
,遺精早泄,貧血萎黃
,神經(jīng)衰弱
。
9.潤腸丸(《世醫(yī)得效方》),主治津液虧少
,大便秘結(jié)
。
甘草味甘甜,性平和
,入心
、脾、肺
、胃四經(jīng)
。生用偏涼,可瀉火解毒
、緩急止痛
;炙用偏溫,能散表寒
、補中益氣
。此外,甘草還善于調(diào)和藥性
,解百藥之毒
。
綠豆甘草湯
綠豆100克
,生甘草10克。水煎服
,每日1劑
。具有清熱、解毒
、利濕的功效
。
甘草蜜棗湯
蜜棗10枚,生甘草6克
。共放入砂鍋內(nèi)
,加水2碗,煮至1碗(約300毫升)
,去渣飲服
,每日2次。具有補中益氣
、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所致的咳嗽
、咽干喉痛等癥
。
甘麥大棗湯
生甘草10克,大棗10枚(去核)
,小麥50克
。共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煮至小麥開花
,去大棗即可食用
。具有益氣養(yǎng)血、清心安神的功效
,是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良方
。
茯苓甘草湯-《傷寒論》
別名:茯苓桂甘湯、茯苓湯
來源:《傷寒論》
。
組成:茯苓2兩
,桂枝2兩(去皮),甘草1兩(炙)
,生姜3兩(切)
。
主治:心下停飲,心悸
,汗出不渴
,小便不利;咳而遺溺;奔豚。傷寒汗出不渴者;傷寒厥而心下悸者
。傷寒發(fā)汗后
,腹下氣滿
,小便不利。膀胱腑發(fā)咳
,咳而遺溺
。疝作奔豚。
功效:溫中化飲
,通陽利水
。
用法:上藥以水4升,煮取2升
,去滓
,分3次溫服。
甘草山楂茶
材料:山楂75克
,洛神花20克
,甘草4克,水600毫升
,冰糖適量
。
做法:
1、首先將所有茶材放入鍋中
,加水煮開
。
2、然后轉(zhuǎn)小火
,繼續(xù)煮巧分鐘后即一可關(guān)火
。
3、最后加適量冰糖煮化
,濾去殘渣即可
。
甘草干姜湯
材料:甘草(炙)4兩(12g),干姜(炮)2兩(6g)
。
來源:傷寒論:甘草干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 干姜二兩(炮)
右二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
,分溫再服。
古方一兩有考證為今方三分之一兩
。
甘草楊梅干
材料:楊梅100g 甘草20g 白糖適量
步驟:首先
,將楊梅洗凈瀝干水,甘草洗凈后用料理機打碎;第二步
,將楊梅
,甘草碎末和適量的白糖一起放入小湯鍋,加水后用小火熬制;第三步,鍋中水份蒸發(fā)后
,將熬好的楊梅放入平盤
,用微波爐微波3分鐘;第四步,將楊梅干取出
,在表面上撒一層白糖即可
。熬制和微波的時候需要注意觀察,以免熬糊
、烤糊
。
作用:用此方法制成的甘草楊梅干
,味道酸甜可口
,能夠助消化
,緩解腹瀉,預防中暑和潤肺
。
藥名對聯(lián)大全
對聯(lián)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學樣式,是我國璀璨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面是我整理的藥名對聯(lián),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藥名對聯(lián)摘抄 白頭翁騎海馬
,身披穿山甲
紅娘子坐車前,頭戴金銀花
【注】聯(lián)中有6味中藥:白頭翁
、海馬
、穿山甲、紅娘子
、車前(子)、金銀花
。
半夏當歸
,生地何如熟地好
千年獨活,紅參自比白參差
【注】半夏
、當歸
、生地、熟地
、千年(健)
、獨活、紅參
、白參皆中藥名
。
村前木賊夜牽牛,連翹怎過——都淮明
路上賓郎朝背母
,滑石難行——樓仲彝
【注】聯(lián)中有6味中藥:木賊
、牽牛、連翹、檳榔(賓郎)
、貝(背)母
、滑石。明代都淮明與樓仲彝外出
,路遇盜牛被擒者
,都出句,樓對句
。
知母當歸
,大腹子穿山去接
梹榔澤瀉,劉寄奴熟地來醫(yī)
【注】聯(lián)中有8味中藥:知母
、當歸
、附(腹)子、穿山(甲)
、檳榔
、澤瀉、劉寄奴
、熟地
。
厚樸待人,使君子長存遠志
蓯蓉處世,郁李仁敢不細心
【注】含中藥名:厚樸、使君子
、遠志
、蓯蓉、郁李仁
、細辛
。
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
燈籠籠燈
,紙殼原來只防風
【注】聯(lián)中有4味中藥:陳皮
、半夏(下)、枳(紙)殼
、防風
。
精裱唐宋元明古今名人字畫
自運云貴川廣南北道地藥材——紀昀
【注】為清代北京街市招牌對。
神州到處有親人
,不論生地熟地
春風來時盡著花
,但聞藿香木香
【注】聯(lián)中有4味中藥:生地、熟地
、藿香
、木香。
史君子知母多病
,常愁沒藥可醫(yī)——劉玨
密陀僧大腹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