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衣不下,血運,血癖,血滯,血崩,血入四肢,應(yīng)血臟有患,及諸種風(fēng)氣,或傷寒吐逆咳嗽,寒熱往來,遍身生瘡,頭痛惡心,經(jīng)脈不調(diào),赤白帶下,乳生惡氣,胎臟虛冷,數(shù)曾墮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疾,及室女經(jīng)脈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宮,和血氣,悅顏色,退風(fēng)冷,消除萬病兼療丈夫五勞七傷,虛損等病,D,方劑,大圣散" />
大圣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06 02:13:53
大圣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大圣散
處方 : 澤蘭(葉)、石膏(研)
,各二兩;卷柏(去根)
、白茯苓(去皮)、防風(fēng)(去蘆)
、厚樸(去粗皮.姜汁炙)
、細辛(去苗)
、柏子仁(微炒)
、桔梗
、吳茱萸(湯洗七次.焙.炒)
,各一兩
;五味子(撿凈)、人參(去苗)
、干姜(炮)、川椒(去目.閉口者.微炒出汗)
、白芷、白術(shù)
、黃蓍(去苗)
、川烏(炮.去皮.臍)
、丹參
,各三分;蕪荑(微炒赤)
、甘草(炙)
、川芎
、芍藥
、當(dāng)歸
,各一兩三分
;白薇
、阿膠(碎炒燥)
,各半兩;肉桂一兩一分
,生干地黃一兩半。
炮制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治婦人血海虛冷,久無子息
,及產(chǎn)后敗血沖心,中風(fēng)口噤
,子死腹中
,擘開口灌藥
,須臾生下
,便得無恙
。治墮胎
,腹中攻刺疼痛
,橫生逆產(chǎn)
;胎衣不下,血運
、血癖、血滯、血崩
,血入四肢,應(yīng)血臟有患
,及諸種風(fēng)氣,或傷寒吐逆咳嗽
,寒熱往來
,遍身生瘡
,頭痛惡心
,經(jīng)脈不調(diào)
,赤白帶下
,乳生惡氣
,胎臟虛冷
,數(shù)曾墮胎
,崩中不定
,因此成疾
,及室女經(jīng)脈不通
,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宮
,和血氣,悅顏色
,退風(fēng)冷,消除萬病
。兼療丈夫五勞七傷
,虛損等病
。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錢,空心
,臨臥,熱酒調(diào)下
。若急疾有患
,不拘時候,日三服
。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普濟方》卷三四二引《產(chǎn)經(jīng)》:大圣散
處方 : 白茯苓(去皮)川芎 麥冬(去心)黃耆(去蘆,蜜水炙)當(dāng)歸(去蘆
,酒浸)各30克 木香(不見火)人參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 上藥嚼咀。
功能主治 : 安養(yǎng)胎氣
。主妊娠心神忪悸
,睡中多驚
,兩脅膨脹
,腹?jié)M急痛
,坐臥不寧
,氣急迫逼
。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
。用水230毫升
,加生姜5片
,煎至160毫升,去滓
,不拘時服。
注意 : 服藥期間
,忌食生冷。
摘錄 : 《普濟方》卷三四二引《產(chǎn)經(jīng)》
《圣濟總錄》卷一二一:大圣散
處方 : 皂莢(銼)2挺
,訶黎勒皮1兩
,鹽1兩
。
制法 : 上為末
,以面裹成團
,用槐枝火燒
,煙盡為度;別入升麻1兩
,細辛1兩
,同研為末
。
功能主治 : 牢牙益齒
。主
用法用量 : 每日早夜擦牙
,溫水漱口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二一
《博濟》卷三:大圣散
處方 : 川烏頭4兩(生用)
,益智仁3兩
,生干姜2兩
,青皮2兩
,茴香2兩
。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和陰氣,進飲食。主脾元臟冷
,滑泄不止
,腹痛絞刺。
用法用量 : 每服1大錢,水1盞,入鹽1捻
,煎至5分
,溫服
;如小腸氣攻刺
,急煎1-2服
,熱吃
。
摘錄 : 《博濟》卷三
《普濟方》卷三二二:大圣散
處方 : 川白芷2兩
,藁本2兩,川椒2兩
,人參2兩,白姜2兩
,丹參2兩,白術(shù)2兩
,厚樸2兩
,石棗2兩
,卷柏2兩
,茯苓2兩
,柏子仁2兩
,細辛2兩
,桔梗2兩
,當(dāng)歸2兩,白芍藥2兩
,川芎2兩
,阿膠2兩
,石膏2兩
,桂心2兩
。
制法 : 上為細末
,用生藕自然汁
、生姜自然汁1盞
,蜜1盞
,同煎數(shù)沸
,令香熟
,入藥調(diào)成膏
,用砂器貯。
功能主治 : 五勞七傷
。
用法用量 : 每服1匙
,燈心
、棗湯化下
。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二二
《圣濟總錄》卷一四二:大圣散
處方 : 枳殼14枚
,胡桃10枚
,荊芥穗1兩,木賊(炒)1兩
,延胡索半兩。
制法 : 上5味
,將枳殼、胡桃同入藏瓶內(nèi)
,用泥固濟
,燒存性
,搗后3味為細末
,再同研勻
。
功能主治 : 脈痔下血
,大腸腫癢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米飲調(diào)下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四二
《雞峰》卷十:大圣散
處方 : 黃蜀葵(去萼
,焙干)。
制法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吐血、咯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食后雞子清或溫酒調(diào)下
。
摘錄 : 《雞峰》卷十
《雞峰》卷十六:大圣散
處方 : 烏賊魚骨。
制法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崩中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如下殷物黑色
,用胡姜酒送下
;紅色
,煎木賊湯送下
。
摘錄 : 《雞峰》卷十六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大圣散
處方 : 槐鵝(炒令黃色)2兩
,赤石脂2兩。
制法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婦人崩漏不止,日漸黃瘦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食前熱酒調(diào)下
。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御藥院方》卷七:大圣散
處方 : 益智仁2兩(連皮炒)
,川烏頭(炮裂
,去皮臍)1兩
,陳皮(湯浸
,去白)1兩
,干姜(炮裂)半兩,茴香7錢半(炒)
,甘草2錢半(炒)。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脾胃積寒,心腹疼悶
,臟腑泄瀉
。腸鳴絞痛
。
用法用量 : 方中“每服二分”
,《醫(yī)方類聚》引作“每服二錢”
。
摘錄 : 《御藥院方》卷七
《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九引《施圓端效方》:大圣散
處方 : 川大黃1兩
,寒水石1兩。
制法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疙瘩病
,及惡瘡腫毒悶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新水沸湯
,隨病人意調(diào)下
;惡瘡
,熱酒調(diào)下
。惡瘡,加當(dāng)歸1兩
。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九引《施圓端效方》
《博濟》卷四:大圣散
別名 : 澤蘭散、大圣澤蘭散
處方 : 蘭9分(使嫩者
,不用根),白術(shù)3分(米泔浸
,切作片子
,以麩炒令黃)
,白芷3分(濕紙裹
,煨過)
,人參3分
,川椒1兩(只取3分紅皮用)
,厚樸1兩(去皮
,姜汁炙),藁本2分
,桔梗1兩,白蕪荑7分(揀擇
,只用仁子),阿膠半兩(研
,炒令虛
,別杵),細辛1兩
,丹參3分
,肉桂5分(去皮
,不見火)
,生干地黃1兩半
,吳茱萸4分(洗
,炒)
,黃耆3分
,川烏頭3分(炮
,去皮臍),卷柏4分(不用根)
,白茯苓1兩,甘草7分(炙)
,石膏2兩(研細
,水飛過)
,五味子3分
,柏子仁1兩(生用)
,防風(fēng)1兩
,當(dāng)歸7分,芍藥7分
,川芎7分(微炒),干姜3分(炮)
,白薇2分(去土)。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常服暖子宮
,和血氣
,悅顏色
,退風(fēng)冷,消除萬病
。主婦人子臟虛冷
,頻頻墮胎
;或子死腹中
,疼痛
;產(chǎn)后血暈
、血癖、血滯
、血崩,胎衣不下
;傷寒嘔吐,遍身生瘡
,經(jīng)候不調(diào)
,赤白帶下
,咳嗽寒熱
。丈夫五勞七傷
。
用法用量 : 澤蘭散(《蘇沈良方》卷十)
、大圣澤蘭散(《永類鈐方》卷十九)
。
摘錄 : 《博濟》卷四
《醫(yī)方類聚》卷一八○引《經(jīng)驗良方》:大圣散
處方 : 羌活
、荊芥
、升麻
、薄荷、防風(fēng)
、甘草、大黃
、玄參、黃芩各等分。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壯人多食煎爆,上壅內(nèi)熱
,多生瘰疬
,癮疹風(fēng)丹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水1盞
,煎6分
,溫服。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八○引《經(jīng)驗良方》
西游第一幫會 ,花果山七大圣解散各自歸宿如何?
要說西游記里最強幫會
,不是獅駝嶺三妖
,也不是竹節(jié)山群獅
,而是曾經(jīng)風(fēng)光一時的花果山七大圣,這七人統(tǒng)治者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
,稱霸東勝神洲,可謂是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州八荒盡稱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上ё詮膶O悟空大鬧天宮戰(zhàn)敗后
,花果山七大圣這個組合就解散了
,兄弟幾個坐牢的坐牢
,創(chuàng)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
,五百年后
,當(dāng)孫悟空踏上取經(jīng)之路時,其他幾位大圣又是怎么樣的歸宿呢
?書生今天為大家解析花果山七大圣的結(jié)局
。
1.平天大圣——牛魔王
牛魔王是七個兄弟里發(fā)展最好的一個,從東勝神洲移民到西牛賀洲后
,牛魔王不僅迎娶了羅剎鬼國的鐵扇公主,還生了個大兒子
,后來還入贅狐族繼承了老丈人萬歲孤王的遺產(chǎn),旗下房產(chǎn)有積雷山摩云洞
、翠云山芭蕉洞
、號山火云洞
,并在火焰山和女兒國都有生意
,碧波潭西涼國都有朋友
。統(tǒng)而言之
,牛魔王家族堪稱西牛賀洲頭號霸主
。
2.復(fù)海大圣——蛟魔王
聽名字就知道是一條很猛的蛟龍
,畢竟能讓孫悟空看上并且甘心情愿叫一聲二哥,肯定不是一般龍
。據(jù)說這個蛟魔王乃是北海龍王的私生子,因為被龍族排擠因此離開大海
,在陸地上闖蕩妖界,練成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lǐng)
,稱霸一方
,后來應(yīng)孫悟空的邀請聚義花果山
,七大圣散伙之后蛟魔王肯定就回自己山頭去了
,只不過后來沒發(fā)展好因此不太出名
。
3.混天大圣——鵬魔王
許多人猜測鵬魔王和金翅大鵬雕是同一只
,這種說法肯定是謬論
,鵬魔王的輩分肯定遠遠低于如來娘舅的大鵬鳥
,但其本領(lǐng)肯定不差,作為鵬類估計也是在飛行速度上十分出眾
,要不然能讓孫悟空叫一聲三哥
。可惜這個鵬魔王也沒在三界混出什么名堂
,估計也就老死在哪個山頭了。
4.移山大圣——獅駝王
聽這個綽號
,就知道這頭獅子非常擅長移山倒海類的法術(shù),孫悟空對這種法術(shù)是最頭疼的
,如來佛祖和銀角大王都曾用山將他壓住
。神話里從沒有獅駝這種生物
,唯有“獅駝嶺”這個地名
,妖王用山頭來命名也是很常見的
。獅駝王作為獅駝嶺原來的主人
,卻被青獅白象給取代了
,那么他的結(jié)局只有兩個
,第一是老死了,第二是被青獅白象干掉了
。
5.通風(fēng)大圣——獼猴王
許多人猜測獼猴王就是六耳獼猴,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
,獼猴王稱通風(fēng)大圣,稱通風(fēng)有兩種可能的含義,一是來去飄忽
,神出鬼沒,變化多端
,二是機敏過人,耳聰目明
,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六耳獼猴的特點就是“善聆音,能察理
,知前后
,萬物皆明”
。不過呢這種說法還是可信性太低
,獼猴王可能就是只普通獼猴。
6.驅(qū)神大圣——禺狨王
禺狨
,就是母金絲猴
。作為一名雌性能夠位列孫悟空之前
,足見有過人的本領(lǐng),光聽她的綽號“驅(qū)神大圣”
,就知道法力有多么強勢,不過再強勢的女人不都得嫁人嗎
?應(yīng)該是找了個好猴子嫁了,然后生猴子帶猴子呢吧
。
7.齊天大圣——美猴王
孫悟空從五指山出獄之后,就跟著唐僧一路西天取經(jīng)
,當(dāng)了一路保鏢總算將功贖罪
,從一個妖界大佬轉(zhuǎn)型成為佛門干部
。這個故事可以說非常勵志了
。
澤蘭散簡介
目錄1拼音2處方3制法4功能主治5澤蘭散的用法用量6摘錄7《準(zhǔn)繩·瘍醫(yī)》卷六 7.1方名7.2組成7.3主治7.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7.5制備方法 8《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十引《丹溪心法》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8.5制備方法 9《朱氏集驗方》卷六 9.1方名9.2組成9.3主治9.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9.5加減 10《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10.1方名10.2組成10.3功效10.4主治10.5澤蘭散的用法用量10.6制備方法 11《圣惠》卷八十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11.5制備方法 12《圣惠》卷七十 12.1方名12.2澤蘭散的別名12.3組成12.4主治12.5澤蘭散的用法用量12.6制備方法12.7附注 13《千金》卷四 13.1方名13.2組成13.3主治13.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13.5制備方法13.6各家論述 14《鬼遺》卷二 14.1方名14.2澤蘭散的別名14.3組成14.4功效14.5主治14.6澤蘭散的用法用量14.7加減14.8制備方法14.9附注 15《圣惠》卷八十一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澤蘭散 1拼音 zé lán sǎn
2處方澤蘭 防風(fēng) 蜀椒(去汗、目
、閉口)石膏(末)附子(炮)干姜 細辛 辛夷(去毛)各60克 芎藭23克 當(dāng)歸23克(炒)甘草30克(炙)
3制法上藥十一味
,搗篩和勻
。
4功能主治治金瘡內(nèi)塞。
5澤蘭散的用法用量每次2克
,溫開水調(diào)服,日三夜一
。
膿多
,倍甘草
;口渴
,加瓜蔞15克;心煩
,加黃芩15克;腹?jié)M
,氣短,加厚樸15克
;瘡中血瘀,加辛夷一倍
。
6摘錄《劉涓子鬼遺方》卷二
7《準(zhǔn)繩·瘍醫(yī)》卷六
7.1方名
澤蘭散
7.2組成
芙蓉葉
、澤蘭葉
、白佛桑葉
、地薄荷、耳草葉
。
7.3主治
跌撲咬傷,咬傷手指,及刀斧傷
。
7.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
敷傷處
,留口通氣
,以7葉楊香葉或地黃葉熱茶燙軟貼住
。
7.5制備方法
上搗爛
。
8《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十引《丹溪心法》
8.1方名
澤蘭散
8.2組成
澤蘭、防己各等分
。
8.3主治
產(chǎn)后風(fēng)腫水腫
。
8.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溫酒或醋湯調(diào)下。
8.5制備方法
上為末。
9《朱氏集驗方》卷六
9.1方名
澤蘭散
9.2組成
澤蘭葉(微炒
,川中謂之筍苗)
、米囊皮(姜汁或蜜炙
,去膜)、蒿豉(以5月5日造青蒿
、真艾葉等分,同豆豉搗亂餅之
,曬干)、甘草(炮)
。
9.3主治
瀉痢。
9.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
水1盞半
,煎再煉。
9.5加減
赤
,加黃連;白
,加干姜。
10《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10.1方名
澤蘭散
10.2組成
澤蘭葉(炙)1兩
,人參1兩,蜀椒(去目并閉口
,炒出汗)1兩,厚樸(去粗皮
,生姜汁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細辛(去苗葉)半兩,蕪荑仁(微炒)半兩
,藁本(去苗土)半兩
,當(dāng)歸(切
,焙)半兩
,干姜(炮)半兩,代赭半兩
,山茱萸半兩
,防風(fēng)(去叉)半兩
,柏子仁(炒)3分
,芎3分
,牡蠣粉3分,熟干地黃(焙)3分
,甘草(炙
,銼)3分
,龍骨3分。
10.3功效
補血益氣
。調(diào)中止血
。
10.4主治
婦人血傷不止
,兼帶下不斷
,虛羸困倦
。
10.5澤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
,溫酒調(diào)下
;米飲亦得
。
10.6制備方法
上為散。
11《圣惠》卷八十
11.1方名
澤蘭散
11.2組成
澤蘭2兩
,當(dāng)歸2兩(銼,微炒)
,劉寄奴1兩,赤芍藥1兩
,紅藍花1兩,干荷葉半兩
。
11.3主治
產(chǎn)后惡需下不盡
,腹內(nèi)疼痛
,虛煩不食
。
11.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
11.5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12《圣惠》卷七十
12.1方名
澤蘭散
12.2澤蘭散的別名
澤蘭葉散
12.3組成
澤蘭1兩
,當(dāng)歸3分(銼碎
,微炒)
,延胡索3分
,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
,去皮臍)
,牛膝3分(去苗)
,赤芍藥半兩,干膝3分(搗碎
,炒令煙出)
,續(xù)斷半兩
,芎3分
,柏子仁半兩,牡丹半兩
,琥珀3分,沒藥3分
,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木香3分
,麝香1分(研入)
。
12.4主治
婦人風(fēng)虛勞冷
,氣攻心腹疼痛,肢節(jié)拘急
,體瘦無力
,經(jīng)候不調(diào),食飲減少
。婦人寒濕,或服水銀
,以致子宮翻出腫濕。
12.5澤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
,食前以酒調(diào)下。
12.6制備方法
上為細散
。
12.7附注
澤蘭葉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13《千金》卷四
13.1方名
澤蘭散
13.2組成
澤蘭9分
,禹余糧10分,防風(fēng)10分
,石膏8分
,白芷8分
,干地黃8分
,赤石脂8分,肉蓯蓉8分,鹿茸8分
,芎8分
,藁本5分
,蜀椒5分
,白術(shù)5分,柏子仁5分
,桂心7分
,甘草7分
,當(dāng)歸7分,干姜7分
,蕪荑4分
,細辛4分
,厚樸4分,人參3分
。
13.3主治
產(chǎn)后風(fēng)虛。
13.4澤蘭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
,以酒送下
,1日3次
。
13.5制備方法
上為末。
13.6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男子以暖腎為補益
,婦人以調(diào)經(jīng)為補益
,而經(jīng)漏多主中虛
,故藁本
、細辛
、防風(fēng)
、白芷為本藥;然經(jīng)漏每挾瘀滯
,則澤蘭、芎
、厚樸、蕪荑尤為必需
。此主產(chǎn)后風(fēng)虛,乃取鹿茸血氣所鐘之味配入劑中
。與大巖蜜、鹿茸散
、蒲黃散等方藥雖繁簡不侔
,而溫補之功用仿佛。其用鹿茸者
,與大補益當(dāng)歸丸中阿膠同義。其方中禹余糧
、防風(fēng)、澤蘭最多
,而人參反少于蕪荑、細辛
、厚樸者
,不過借以鼓發(fā)鹿茸
、地黃輩血藥之性
,原非用以益氣也,孰謂錙銖可忽乎?
14《鬼遺》卷二
14.1方名
澤蘭散
14.2澤蘭散的別名
內(nèi)補澤蘭散
14.3組成
澤蘭2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