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惺惺丸
中醫(yī)世家
2023-05-06 04:10:51
大惺惺丸
處方 : 辰砂(研)1錢半
,青礞石1錢半
,金牙石1錢半
,雄黃1錢,蟾灰2錢(干燥蝦蟆1個
,燒灰存性,研末),牛黃1錢,龍腦1錢(別研)
,麝香半錢(別研),蛇黃3錢(醋淬5次)
。
制法 : 上為細末
,水煮蒸餅為丸,朱砂為衣
,如綠豆大
。

功能主治 : 驚疳百病及諸壞病。
用法用量 : 《雞峰》無蛇黃
,有生干地黃三錢
。
摘錄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蝦蟆腦簡介
目錄1拼音2《*辭典》:蝦蟆腦 2.1出處2.2拼音名2.3來源2.4原形態(tài)2.5功能主治2.6摘錄 附:1用到中藥蝦蟆腦的方劑2用到中藥蝦蟆腦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蝦蟆腦 1拼音 xiā má nǎo
2《*辭典》:蝦蟆腦
2.1出處
《別錄》
2.2拼音名
Há Má Nǎo
2.3來源
為蛙科動物澤蛙的腦髓。
2.4原形態(tài)
動物形態(tài)詳"蝦蟆"條
。
2.5功能主治
《別錄》:"明目
,療青盲。"
2.6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蝦蟆腦的方劑 蝦蟆 下唇中部乳突缺如
。本動物的皮(蝦蟆皮)
、腦髓(蝦蟆腦)、肝(蝦蟆肝)
、膽(蝦蟆膽)
、幼體(蝌蚪)亦...
蝦蟆散 煩熱干瘦。用法用量:每服2錢
,取羊頭1枚爛煮
,取腦髓調(diào)散,空心用溫酒調(diào)下
,以皮膚滑為驗
。其羊頭髓須...
益腦吹鼻散 榆末1分
,蝦蟆灰1分
,青黛半兩,谷精草1分
,干蝸牛殼14枚(微炒)
,麝香1錢。主治:小兒腦疳
,鼻癢
,...
吹鼻龍腦散 分。制法:上為細散
,入瓷盒內(nèi)貯之
。功能主治:小兒腦疳,鼻塞頭痛,眼目昏暗
,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金...
大惺惺丸 石1錢半,金牙石1錢半
,雄黃1錢
,蟾灰2錢(干燥蝦蟆1個,燒灰存性
,研末)
,牛黃1錢,龍腦1錢(別研...
更多用到中藥蝦蟆腦的方劑
用到中藥蝦蟆腦的中成藥 腦血康顆粒 拼音:nǎoxuèkāngkēlì英文:腦血康顆粒說明書:藥品名稱:腦血康顆粒劑型:顆粒劑:每袋2...
銀杏酮酯 黃酮醇甙9.6mg
。銀杏酮酯的藥理作用:1.增加腦血流量
,降低腦血管阻力,改善腦學管循環(huán)功能
。2....
銀丹心腦通軟膠囊 拼音:yíndānxīnnǎotōngruǎnjiāonáng英文:銀丹心腦通軟膠囊說明書:藥品名稱...
培元通腦膠囊 拼音:péiyuántōngnǎojiāonáng英文:培元通腦膠囊說明書:藥品名稱:培元通腦膠囊藥...
心腦靈 niovita劑型:5mg
。心腦靈的藥理作用:心腦心腦靈具有興奮神經(jīng)和運動中樞的作用,改善精神狀態(tài)...
更多用到中藥蝦蟆腦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蝦蟆腦 《千金翼方》:[卷第十九·雜病中]雜療第八 脫下墜
,尸疰
,心腹痛。鰻鱺魚膏療耳中有蟲痛者
。蝦蟆腦主明目
,療青盲。蛇屎療痔
,器中養(yǎng)取之
;皮灰療疔...
《名醫(yī)別錄》:[下品·卷第三]蝦蟆 ,一名去又
,腦
,主明目,治青盲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侗窘?jīng)》原文∶蝦蟆,味辛
,寒
。主邪氣,破癥堅血
,癰腫陰瘡
。服之不患...
《證類本草》:[卷第二十二下品]蝦(音遐)蟆(音麻) 特
,非雕琢人功者
,多是昆吾刀及蝦蟆肪所刻也。唐本注云∶《別錄》云,腦
,主明目
,療青盲也。臣禹錫等謹...
《本草蒙筌》:[卷之十一蟲魚部]蟾蜍 器奇巧者
,固難琢工多
,非此肪及昆吾刀不能刻也。)腦點眼明澈勝常
。糞取狀如檳榔
,敷諸瘡毒亦驗。(蟾食...
《醫(yī)宗金鑒》:[卷五疳證門]腦疳
小兒積滯中醫(yī)辨癥法
積食是中醫(yī)的一個病癥
,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
,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
。積食一癥多發(fā)生于嬰幼兒
,主要表現(xiàn)為腹部脹滿、大便干燥或酸臭
、矢氣臭穢
、噯氣酸腐、肚腹脹熱
。食積日久
,會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影響生長發(fā)育
。
俗話說:“要想小兒安
,三分饑和寒”,意思是說要想小兒不生病
,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
、穿的太多。仔細琢磨一下這些話滿有道理的
,無論是哪一種食物再有營養(yǎng)也不能吃的太多
,否則不但不能使孩子 健康 ,反而會造成孩子“積食”
,給小兒的身體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
。
積食的孩子往往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
、厭食
、口臭、肚子脹
、胃部不適
、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fā)熱等癥狀,甚至引起孩子發(fā)燒。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
,有時還會咬咬牙
。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
·寶寶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
,食欲明顯不振。
·寶寶經(jīng)常不明原因的哭鬧
。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
,肚子疼。
·可以發(fā)現(xiàn)寶寶鼻梁兩側發(fā)青
。舌苔白且厚
。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癥狀
,那就是積食的表現(xiàn)了
。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
、食欲不振
、厭食、腹脹
、腹痛
、口臭、手足發(fā)燒
、皮色發(fā)黃
、精神萎靡等癥狀。
小兒疾病有很多種
,積滯也是較常見的一種
,尤其在嬰幼兒時期多發(fā),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
,但以夏秋季節(jié)更為多見
。孩子是父母掌心的寶,小孩兒生病
,父母焦急
,怎么治療才能讓孩子早日恢復 健康 ?今天的文章全面解讀各種證型的小兒積滯治療法
,且看切收藏喲
積滯是指小兒內(nèi)傷乳食
,停聚中焦,積而不化
,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脾胃病證
,臨床以不思乳食
、食而不化、脘腹脹滿或痛
、噯氣酸腐
、大便酸臭溏薄或秘結為特征。
兒童各年齡組均可發(fā)病
,尤以嬰幼兒最為多見
,稟賦不足、脾胃素虛
、人工喂養(yǎng)及病后失調(diào)者更易罹患
。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尤以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較高
。本病既可單獨出現(xiàn)
,也可夾雜于其他疾病中。一般預后良好
,但若積滯日久
,遷延失治,脾胃嚴重受損
,氣液耗傷
,而導致形體干枯羸瘦、面黃發(fā)枯之疳證
,故古有“積為疳之母
,無積不成疳”之說,應積極防治
。
現(xiàn)代醫(yī)學之消化功能紊亂
、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可參考本證進行辨治。
1.乳積
癥見不思乳食
,嘔吐乳片酸餿
,脘腹脹滿,或疼痛拒按
,大便酸臭
,煩躁啼哭,夜眠不安
,手足心熱
,舌質紅,苔白厚或黃厚膩
,指紋紫滯
。
治宜消乳化積,導滯和中
。消乳丸加減
,藥用香附、炙甘草
、陳皮
、砂仁、神曲
、麥芽
。
腹脹明顯,加厚樸
、枳實
;腹痛便秘,加檳榔
、芍藥
;惡心嘔吐,加竹茹
、生姜
;,加蒼術
、薏苡仁
;舌紅苔黃,口渴
,加火大便稀溏炭母
、石斛。
2.食積
癥見不思乳食
,嘔吐食物
,噯腐酸餿,腹脹腹痛拒按
,煩躁哭鬧
,夜寐不安,大便酸臭如敗卵
,舌質紅
,苔厚膩,脈弦滑
,指紋紫滯
。
治宜消食導滯。保和丸加減
,藥用神曲
、山楂、連翹
、萊菔子
、茯苓
、清半夏、陳皮
。
腹痛明顯
,加木香、芍藥
;腹脹
,加厚樸、枳殼
、大腹皮
;便秘,加大黃
;便稀
,加蒼術;發(fā)熱
,加石膏
、梔子。
3.宿食停滯
癥見腹脹腹痛
,嘔吐酸腐
,不思乳食,舌苔厚膩
。治宜消食化滯
。快膈消食丸加減
,藥用三棱
、莪術、砂仁
、橘皮
、神曲、麥芽
、香附
。
4.食積不化,濕熱中阻
癥見肚熱腹痛
,胸脅苦悶
,面黃惡食,手足心熱
,午后發(fā)熱
,或時寒時熱,面部時有潮紅,心煩易怒
,夜不安寐
,口苦口干,大便臭穢
,舌紅
,苔黃膩,指紋紫滯
,脈滑數(shù)
。
治以通導化滯
,分消濕熱
。枳實導滯丸加減,藥用大黃
、神曲
、枳實、黃芩
、黃連
、白術、茯苓
、澤瀉
。
5.脾虛夾積
癥見不思乳食,稍食即飽
,腹?jié)M喜按
,或喜伏臥,大便酸臭
,或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
,面黃神疲,形體偏瘦
,舌質淡
,苔白,脈細弱
,指紋滯暗
。
治宜健脾助運,消食化積
。健脾丸加減
,藥用人參、白術
、陳皮
、六神曲、麥芽
、山楂
、枳實
。
嘔吐,加半夏
、丁香
、生姜;腹痛喜按
、加白芍
、木香、烏藥
;大便稀溏
,加蒼術、薏苡仁
、炮姜
;舌苔白膩,加藿香
、佩蘭
。
6.虛積發(fā)熱
癥見不思乳食,積氣發(fā)熱
,肚腹膨脹
,肢體瘦弱,面色萎黃
。
治宜健脾化積
,消滯化熱。香棱丸加減
,藥用木香
、丁香、檳榔
、枳殼
、甘松、使君子
、神曲
、麥芽、三棱
、莪術
、青皮、香附
、胡黃連
。
7.氣積
癥見腹痛啼叫,利如蟹渤,吐乳瀉乳
,其氣酸臭
。
治宜行氣導滯,消乳化積
。木香丸加減
,藥用木香、莪術
、砂仁
、青皮、朱砂
、代赫石
、丁香、巴豆
。
8.食積便閉
癥見不思乳食
,嘔吐食物
,噯腐酸餿
,胸膈脹滿,大便閉澀
,小便赤少
。
治宜消食導滯,通腑消脹
。神芎丸加減
,藥用大黃、黃芩
、牽牛子
、滑石、黃連
、薄荷
、川芎。
9.傷冷乳
癥見不思乳食
,嘔乳
,所出清冷,面色白
。
治宜溫中化乳
。益黃散加減,藥用陳皮
、丁香
、訶子、青皮、甘草
、生姜
。
10.傷熱乳
癥見不思乳食,嘔乳
,所出熱臭
,面赤唇燥。
治宜分消化滯
。六一散加減
,藥用滑石、甘草
、生姜
。
11.傷乳食
癥見不思乳食,嘔乳
,所出餿酸
。
治宜消食化滯,調(diào)脾和中
。胃苓丸加減
,藥用蒼術、陳皮
、白術
、厚樸、豬苓
、茯苓
、甘草、草果仁
、澤瀉
、官桂。
12.外感風寒
,積滯內(nèi)停
癥見不思乳食
,惡心嘔吐,大便清稀
,夾有泡沫
,腹痛腸鳴,或伴惡寒發(fā)熱
,鼻塞流涕
,舌淡紅,苔白
,脈浮
,指紋淡紅
。
治宜疏風散寒,消食化滯
。藿香正氣散加減
,藥用藿香、紫蘇葉
、白芷
、清半夏、陳皮
、茯苓
、蒼術、厚樸
、大腹皮
、神曲、山楂
、甘草
。
13.冷積腹痛
癥見進食冷乳冷食史,不思乳食
,嘔吐酸腥
。
治宜溫中消積。家傳丁香脾積丸加減
,藥用丁香
、木香
、高良姜
、青皮、皂角
、檳榔
、三棱、莪術
、巴豆
。
14.食滯
癥見頭溫,腹熱
,大便酸臭
,噯氣,惡食
,煩不安眠
,口干作渴。
治宜消食導滯
。木香大安丸加減
,藥用木香
、黃連、陳皮
、白術
、枳實、山楂肉
、連翹
、神曲、麥芽
、砂仁
、萊菔子。滯重便秘
,用小承氣湯攻下之
,藥用大黃、厚樸
、枳實
。
15.肝郁積滯
癥見情志不舒,不思乳食
,煩躁易怒
,胃脘脅肋脹滿疼痛,噯氣吞酸
,便溏酸臭
。
治宜疏肝理氣,消積化滯
。四逆散加減
,藥用柴胡、枳實
、芍藥
、甘草、香附
、麥芽
、佛手、荔枝核
。
16.脾胃虛寒
,積滯內(nèi)生
癥見面黃神疲,不思乳食
,腹?jié)M喜按喜溫
,大便酸臭,或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
,形體偏瘦
,舌質淡
,指紋滯治宜健脾溫中,理氣化滯
。理中湯加減
,藥用人參、白術
、炙甘草
、干姜、陳皮
、砂仁
、谷芽、麥芽
。
17.脾虛食積
癥見不思乳食
,稍食即飽,時時惡心
,腹?jié)M或腹痛
,喜按或喜伏臥,大便酸臭
,或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
,面黃神疲,形體偏瘦
,舌質淡
,苔白,脈細弱
,指紋滯
。
治宜健脾消積。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藥用木香
、砂仁、半夏
、陳皮、人參
、白術
、茯苓、甘草
、谷芽
、麥芽、山楂
。
18.冷熱失宜
,脾胃不和
癥見不思乳食
,口中氣冷,面白無精光
,腹痛
,口吐痰沫白綠。
治宜溫中化滯
。調(diào)中散加減
,藥用木香、人參
、青皮
、丁香、白術
、茯苓
、大腹皮、甘草
、生姜
。
19.宿食不消痰滯
癥見不思乳食,腹脹腹痛
,噯氣酸腐
,嘔吐痰涎,吐物酸臭
。
治宜消食化滯
。香橘丸加減,藥用木香
、陳皮
、牽牛子、白術
、草豆蔻
、姜黃。
20.宿食不消化熱
癥見身熱不思乳食
,腹脹腹痛
,噯氣酸腐,吐物酸臭
、心腹脹滿
。
治宜消食行滯清熱。惺惺丸加減
,藥用青皮
、胡黃連、莪術
、巴豆
。
食積都有些什么癥狀
,只要符合兩三項,就要提高警惕啦
。
1
、掌握體溫。每天小孩睡覺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熱
。如果是
,就要小心了,因為食積發(fā)燒和感冒發(fā)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