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熟地9~21克 冬白術9~15克 當歸9~15克(如泄瀉者不宜用,或以山藥代之)人參6~15克(甚者30克
,或不用亦可)炙甘草3克 柴胡6~12克麻黃3~9克 肉桂3~6克 干姜(炒熟)3~6克(或用煨生姜3-7片亦可)功能主治 : 溫中補虛
,解表祛邪。主陽虛傷寒及一切四時勞倦寒疫陰暑之氣,身雖熾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蓋,或喜熱湯,或兼嘔惡泄瀉,但六脈無力,肩脊怯寒;邪氣不能外達者。用法用量 : 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
,去浮末,溫服,或略蓋取微汗。如氣虛,加黃耆6~9克:寒甚陽虛者,加制附子3~6克備注 : 原書云:"服后畏寒悉除
摘錄 :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阿伯茨福德高中是一所著名的公立學校
,它在以色列大溫地區(qū)有著悠久的歷史。學校秉承著“以色列未來的希望”的理念,致力于將知識傳播給學生,以幫助他們?yōu)閷碜龊脺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目錄1拼音2概述3《古今醫(yī)鑒》卷十一方之大溫經(jīng)湯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大溫經(jīng)湯的用法用量3.5加減3.6摘錄 4《證治準繩·女科》卷一方之大溫經(jīng)湯 4.1大溫經(jīng)湯的別名4.2處方4.3大溫經(jīng)湯的用法用量4.4功能主治4.5方解 5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大溫經(jīng)湯 1拼音 dà wēn jīng tāng
2概述 大溫經(jīng)湯為方劑名
3《古今醫(yī)鑒》卷十一方之大溫經(jīng)湯
當歸2.4克 白芍2.1克 川芎l.5克熟地1.5克 人參 白術(土炒)茯苓各1.5克 甘草0.9克 香附2.4克(童便制)陳皮(炒)砂仁(炒)小茴各1.2克 沉香0.9克(另研)吳茱萸(炮)延胡索(炒)鹿茸(酒炙)各1.5克
主婦女氣血虛弱
加生姜
4《證治準繩·女科》卷一方之大溫經(jīng)湯 《證治準繩·女科》卷一記載的大溫經(jīng)湯即《金匱要略方論》記載的溫經(jīng)湯[1]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292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