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木香、當歸
、肉蔻、官桂、甘草、人參、白術功能主治 : 胎前產后痢疾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女科指南》
【中醫(yī)治法】
[治法]溫腎健脾
,固澀止瀉。[方劑]四神丸加味:補骨脂、吳茱萸
、肉豆蔻、五味子、熟附子、炮姜、黨參、白術、炙甘草。[用法]水煎服
【中藥處方】
(1)白芍當歸木香湯
[主治]腹痛
[處方]白芍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2)二黃湯
[主治]下痢鮮紫膿血或血水
[處方]白頭翁10克,黃連10克
[用法]每日1劑
(3)金銀花二黃湯
[主治]大便膿血
[處方]金銀花10克
[用法]每日1劑
(4)人參白術湯
[主治]久痢不愈
[處方]人參6克,白術10克
[用法]每日1劑
,水煎分2次服。(5)補脾止瀉湯
[主治]大便次數(shù)增多
,糞便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伴糞便量和性狀的改變。[處方]黨參
、枳殼各12克,茯苓[用法]每日1劑
,水煎服,分2次服。(6)五消飲加減
[主治]久痢不止。
[處方]焦山楂
、川厚樸、二丑各15克,麥芽、建曲、延胡索各10克,檳榔6克,炮姜5克,木香3克。[用法]每日1劑
,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完(7)白頭翁湯
[主治]熱毒內盛
[處方]白頭翁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
(8)生脈散
[主治]腹瀉、下痢反復發(fā)作
,里急后重,大便臭腐中糊狀,稍有飲食不當或情緒失調即可誘發(fā),腹部心煩,自汗(注:自汗指日間常汗出,稍動即甚者。多為氣虛、陽虛證。)或盜汗(注:盜汗指入睡時汗出[處方]人參
[用法]每日1劑
【針灸療法】
[取穴]中脘腑會
[處方]中脘
[做法]取任脈(注:任
配穴:脾虛配脾俞
目錄1拼音2《玉機微義》卷五十 2.1方名2.2紫草甘草枳殼湯的別名2.3組成2.4主治2.5附注 附:1古籍中的紫草甘草枳殼湯 1拼音 zǐ cǎo gān cǎo zhǐ ké tāng
2《玉機微義》卷五十
古籍中的紫草甘草枳殼湯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喘 宣風散(痘發(fā)熱)下之。海藏法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喘 宣風散(痘發(fā)熱)下之
《保嬰撮要》:[卷十九]痘喘癥 用白術散。脾肺虛寒
《醫(yī)學綱目》:[卷之三十七·小兒部心主熱]痘喘 錢
,水一盞煎,食后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玉機微義》:[卷五十灸癖積法]治瘡疹之劑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06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