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當歸湯
處方 : 當歸 干姜 芍藥 阿膠各6克 黃芩9克
制法 : 上藥哎咀
。
功能主治 : 主衄血,吐血。

用法用量 : 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當歸湯
處方 : 當歸 芍藥 厚樸 半夏各6克 桂心 甘草 黃耆 人參各9克 干姜12克 蜀椒3克
制法 : 上藥十味,哎咀
。
功能主治 : 主脾胃虛寒,濕阻氣滯
,心腹絞痛
。
用法用量 : 用水1升,煮取640毫升
,分四服
;體弱者分六服。
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圣濟總錄》卷一三○: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
,焙)黃耆(細銼)人參各30克 桂(去粗皮)赤芍藥 甘草(炙
,銼)生干地黃(焙)各22.5克
制法 : 上七味,粗搗篩
。
功能主治 : 主癰疽發(fā)背
,穿潰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0克
,用水220毫升
,煎取150毫升,去滓溫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三○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當歸湯
處方 : 當歸 干姜(炮)熟地黃 柏皮 小薊 羚羊角(鎊)阿膠(炒)各10克 白術 芍藥各15克 黃芩 甘草(炙)各7.5克
制法 : 上藥銼散
。
功能主治 : 主三焦虛損,吐血唾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
,用水300毫升,加竹茹3克
,煎至240毫升
,去滓;再入伏龍肝3克
、頭發(fā)灰3克
、蒲黃3克,又煎至210毫升
,不拘時候服
。
摘錄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
《百一選方》卷十五:當歸湯
處方 : 淡竹葉 燈心 當歸(去蘆)紅棗 竹猥綏(即海金沙草)麥門冬(去心)烏梅 甘草 木龍(即野葡萄藤)各等分
功能主治 : 主血淋及五淋。
用法用量 : 煎湯代茶,頻服
。
備注 : 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jù)《普濟方》卷二一五補
。
摘錄 : 《百一選方》卷十五
《證治準繩·類方》卷四:當歸湯
處方 : 當歸6克(酒洗)赤芍藥(煨)4.5克 獨活 防風 赤茯苓 黃芩 秦艽各3克 杏仁2.4克(去皮
、尖)甘草1.8克 桂心0.9克
功能主治 : 活血祛風,利濕蠲痹
。主風濕痹證
。
用法用量 : 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
,煎至240毫升
,溫服。
摘錄 : 《證治準繩·類方》卷四
《圣濟總錄》卷二十六: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
,焙)1兩
,黃連(去須,銼
,炒)1兩
,黃柏(去粗皮)1兩,地骨皮1兩
。
功能主治 : 傷寒時氣后
,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 : 上銼
,如麻豆大
。每服3錢匕,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下蜜1合
,攪勻
,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千金翼》卷六:當歸湯
處方 : 當歸2兩
,桂心2兩
,甘草(炙)2兩,芎3兩
,芍藥3兩
,干地黃4兩。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血留下焦不去
。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
,煮取5升,分為5服。
摘錄 : 《千金翼》卷六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嬰孺方》:當歸湯
處方 : 當歸1分
,黃芩1分
,甘草1分,芎1分
,黃連1分
,細辛2分半,干姜2分半
。
制法 : 上切
。
功能主治 : 小兒吐(口見?
?)
。
用法用量 : 用水2升,煮8合
,溫服半合
,日3次。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嬰孺方》
《幼幼新書》卷十四引《嬰孺方》:當歸湯
處方 : 當歸1兩
,桂心1兩
,甘草(炙)1兩,黃芩1兩
,芍藥1兩
,人參1兩,干姜1兩
,大黃3兩
。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小兒傷寒發(fā)熱
,服解肌湯不除者
。
用法用量 : 用水3升,煮1升
,去滓
,下芒消1兩,再煎2-3沸
,300日兒服半合
。量加減,利為度
。
摘錄 : 《幼幼新書》卷十四引《嬰孺方》
方出《經(jīng)效產(chǎn)寶》卷上
,名見《濟陰綱目》卷八:當歸湯處方 : 甘草(炙)2兩,當歸2兩
,芎2兩
,人參2兩
,阿膠2兩,蔥白(切)1升
。
功能主治 : 安胎止痛
。主胎動沖心,煩悶欲死
。
用法用量 : 《濟陰綱目》本方用法:上銼細
,以水二升,煎四味至升半
,去滓,下蔥再煎
,減三合
,人阿膠溫服,一劑分為二三服
。
摘錄 : 方出《經(jīng)效產(chǎn)寶》卷上
,名見《濟陰綱目》卷八
《經(jīng)效產(chǎn)寶》卷中引《經(jīng)效方》:當歸湯
處方 : 當歸2兩,桂心2兩
,芎2兩
,橘皮2兩,生姜2兩
,吳茱萸2兩
,芍藥3兩。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氣虛
,冷搏于血
,血氣結(jié)滯,上沖心滿脹
。
用法用量 : 《醫(yī)方類聚》引《產(chǎn)寶》有檳榔仁二兩
。
摘錄 : 《經(jīng)效產(chǎn)寶》卷中引《經(jīng)效方》
方出《醫(yī)心方》卷二十一引《廣濟方》,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五一:當歸湯
別名 : 甘草飲
處方 : 當歸8兩
,甘草8兩
,芍藥12分,茯苓12分
,桂心12分
。
功能主治 : 月水腹痛。
用法用量 : 甘草飲(《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
注意 : 忌生冷
、海藻。
摘錄 : 方出《醫(yī)心方》卷二十一引《廣濟方》
,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外臺》卷七引《廣濟方》:當歸湯
處方 : 當歸8分
,茯苓8分,桔梗8分,橘皮8分
,高良姜8分
,檳榔8分,生姜8分
。
制法 : 上細切
。
功能主治 : 卒心腹痛,氣脹滿
,不下食
。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2升3合
,絞去滓
,分3次溫服,每服相去如人行6-7里
。服訖
,利2-3行,宜停后服
。
注意 : 忌豬肉
、酢物、生冷
、油膩
、魚、蒜
、粘食
、小豆。
摘錄 : 《外臺》卷七引《廣濟方》
《外臺》卷七引《廣濟方》:當歸湯
處方 : 當歸8分
,桔梗8分
,芍藥8分,厚樸10分(炙)
,橘皮8分
,人參6分,高良姜10分
,桃仁50個(去皮尖)
,生姜8分。
制法 : 上切
。
功能主治 : 心痛癥塊硬筑
,心氣欲絕。
用法用量 : 以水8升
,煮取2升5合
,去滓
,分3次溫服,每服相去如人行6-7里
。
注意 : 忌豬肉生冷
、油膩、雞
、魚
、粘食、小豆
、大蒜
。
摘錄 : 《外臺》卷七引《廣濟方》
《圣濟總錄》卷一五五: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焙)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
,干姜(炮)半兩,木香半兩
,草豆蔻(去皮)1兩
,陳橘皮(湯浸
,去白
,焙)1兩,白術1兩
,熟干地黃(焙)1兩
,芎3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妊娠心腹引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
,加大棗2個(去核)
,煎至7分,去滓
,稍熱服
,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圣濟總錄》卷一五九:當歸湯
別名 : 桂枝加芍藥當歸湯
、當歸散
、桂枝芍藥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焙)1兩
,芍藥(銼)1兩
,桂(去粗皮)1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胞衣不下
;婦人有孕傷寒
,脈浮頭重、自利
,腹中切痛
。
用法用量 : 桂枝加芍藥當歸湯(《云岐子保命集》卷下)、當歸散(《普濟方》卷三五七)
、桂枝芍藥當歸湯(《準繩·傷寒》卷七)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九
《集成良方三百種》:當歸湯
處方 : 當歸2兩,菊花1兩
,地丁1兩
。
功能主治 : 疔毒潰后。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4-5劑即愈
。
注意 : 白色陰疽忌用。
摘錄 : 《集成良方三百種》
《圣濟總錄》卷一五五: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
,焙)1兩
,甘草(炙,銼)1兩
,干姜(炮)1兩
,芎1兩,白術2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妊娠胞中虛,胎不榮長
,致令萎燥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
,入大棗3個(擘破)
,同煎至7分,去滓
,空心溫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焙)1兩半
,牛膝(酒浸
,切,焙)1兩半
,桃仁(湯浸
,去皮尖雙仁,炒黃)1兩半
,牡丹皮1兩半
,大黃(銼
,炒)1兩半,芎1兩
,土瓜根1兩
,赤芍藥1兩,樸消1兩
,桂(去粗皮)1兩
,虻蟲(去翅足,糯米同炒米熟
,去米)1分
,水蛭(微炒)1分。
制法 : 上為粉末
。
功能主治 : 婦人月候不調(diào)
,或一月再來,或隔月不來
,或多或少
,臍下(?
?)痛
,面色萎黃,四體虛羸
,不能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水1盞
,煎至6分,去滓溫服
,日再夜1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圣濟總錄》卷一五二: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焙)1兩半
,赤芍藥(銼炒)1兩半
,禹余糧(醋淬5-7遍)1兩,麒麟竭1兩
,黃柏(微多
,銼)1兩,地榆(銼碎
,炒)1兩
,生干地黃(焙)1兩。
制法 : 上為粗未
。
功能主治 : 婦人經(jīng)血下不止
,臍下虛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
,煎7分
,去滓溫服,日3次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圣濟總錄》卷一五五: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焙)1兩
,甘草(炙
,銼)1兩,干姜(炮)半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妊娠心腹(?
?)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
,加大棗2個(擘)
,煎至7分,去滓溫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圣濟總錄》卷一二一:當歸湯
處方 : 當歸(焙干)1兩
,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半兩
,礬石1分(熬枯)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酒后
,牙齒血涌出
。
用法用量 : 每用3錢匕,水1盞
,煎5-7沸
,去滓,熱漱冷吐
,日2-3次
,即愈。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二一
《圣濟總錄》卷一六○: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
,炒)半兩
,芎1分,芍藥1分
,桂(去粗皮)1分
,生干地黃(微炒)1分
,牛膝(去苗,酒浸
,切
,焙)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
,劉寄奴半兩
。
制法 : 上為粉末。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敗血不盡
,沖心迷悶
,旋暈不語。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
,加生姜5片,煎至7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
《圣濟總錄》卷一五○: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
,焙)1兩
,黃耆(銼)1兩,牛膝(酒浸
,切
,焙)1兩,枳殼(去瓤
,麩炒)1兩
,芎1兩,羌活(去蘆頭)1兩
,人參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芍藥1兩,木香1兩
,檳榔(銼)1兩
,桔梗(銼,炒)1兩
,牡丹(去心)1兩
,沉香(銼)1兩,甘草(炙
,銼)1兩
,地骨皮1兩
,半夏(生姜汁浸,炒)1兩
,桂(去粗皮)1兩半
,蓬莪(?
?)(煨
,銼)1兩半,陳橘皮(湯浸
,去白
,炒)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
,熟干地黃(焙)1兩半
,荊芥穗1兩半,鱉甲(去裙襕
,醋炙)2兩
。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婦人血風
,身體百節(jié)疼痛,乍寒乍熱
,經(jīng)脈不利
,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
,加生姜3片,烏梅1個
,同煎至7分
,去滓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
《圣濟總錄》卷一五八: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
,炒)1兩半
,牛膝(酒浸,切
,焙)1兩半
,木通(銼)2兩,滑石(研)2兩
,冬葵子(炒)2合
,瞿麥穗1兩。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妊娠墮胎
,胞衣不出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水1盞半
,煎至8分
,去滓溫服。未下再服
,以下為度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八
《圣濟總錄》卷一五四:當歸湯
別名 : 當歸芎湯
處方 : 當歸(銼,炒)1兩
,芎1兩
,側(cè)柏1兩(焙),阿膠(炒令燥)1兩
,桑上寄生(銼碎)1兩
,艾葉(炒)1兩,淡竹茹1兩
,續(xù)斷1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妊娠胎動
,內(nèi)結(jié)疼痛
,血下運悶。
用法用量 : 當歸芎湯(《雞峰》卷十七)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
,焙)1兩,甘草(炙
,銼)1兩
,桂(去粗皮)1兩,木賊1兩
,大黃(銼炒)1兩
,京三棱(炮,銼)1兩
,威靈仙(去土)1兩半
,生干地黃(焙)1兩半,王不留行1兩半
,檳榔1兩半
,延胡索1兩半,代赭(螺
,醋淬)1兩半,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半
,鱉甲(去裙襕
,醋炙)1兩半,紅藍花(炒)3分
。
制法 : 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婦人月水不利,臍下撮痛
,食減羸劣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
,煎8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圣濟總錄》卷一五二:當歸湯
處方 : 當歸(焙)半兩
,柏葉1兩,薤白6莖(切)
,禹余糧3分(煅
,醋淬3遍,研
,末)
。
制法 : 上先將三味(口父)咀,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 : 婦人下血不止
,腹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
,水1盞半
,煎至8分,下禹余糧末1錢匕
,去滓
,空心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普濟方》卷三三四:當歸湯
別名 : 當歸散
處方 : 當歸(切
,焙)1兩半
,赤芍藥(銼,炒)1兩半
,禹余糧(淬5-7次)1兩
,麒麟竭1兩,黃柏(微炙
,銼)1兩
,地榆(銼碎
,炒)1兩,生姜
,生地黃(焙)1兩(1方用熟干地黃)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婦人經(jīng)血不止
,臍腹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于食前服1錢,粥飲調(diào)下
,日3次
。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三四
《普濟方》卷三五二:當歸湯
處方 : 當歸2兩,人參2兩
,生姜2兩(1方用3分)
,黃耆3兩,淡豉5合
,豬腎1個
,粳米1合,薤白3合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虛勞
,骨節(jié)疼痛,頭痛
,汗不出
。
用法用量 : 用水1斗5升,先煮豬腎取6升
,后下諸藥
,煎至2升,分為3服
。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五二
《普濟方》卷三七八:當歸湯
處方 : 當歸2分
,豚卵1雙(切細)(1本大棗20個,大者)
。
功能主治 : 少小驚癇壯熱
,中風四肢掣疭,舌吐沫
。
用法用量 : 以醇酒3升
,煮取1升,為2服
。兒小即用1卵
。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七八
《痘疹全書》卷下:當歸湯
處方 : 當歸
、黃耆(炙)
、生地黃
、麥門冬
、甘草、黃連(炒)
、白芍
、浮小麥
。
功能主治 : 痘瘡收靨之后
,盜汗出者。
用法用量 : 獖豬心
,竹刀劈開
,煮湯煎藥服之。
摘錄 : 《痘疹全書》卷下
《片玉痘疹》卷十二:當歸湯
處方 : 人參
、當歸
、甘草(炙)、黃耆(炙)
、黃連(炒)
、桂枝。
功能主治 : 痘瘡收靨之后而盜汗者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片玉痘疹》卷十二
《準繩·類方》卷四:當歸湯
處方 : 當歸2錢(酒洗),赤芍藥(煨)1錢半
,獨活1錢
,防風1錢,赤茯苓1錢
,黃芩1錢
,秦艽1錢,杏仁8分(去皮尖)
,甘草6分
,桂心3分。
功能主治 : 血痹
、風痹等痹證
。
用法用量 : 水2鐘,加生姜3片
,煎8分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 《準繩·類方》卷四
《普濟方》卷六十九:當歸湯
處方 : 當歸1兩
,礬石1兩
,桂心1兩,細辛1兩
,甘草1兩
。
功能主治 : 酒醉
,牙齒涌血出;及齒風痛
。
用法用量 : 以漿水5升
,煮取3升,含之
,每日5-6次
,夜2-3次。無細辛
,水煎亦可
。
摘錄 : 《普濟方》卷六十九
《圣濟總錄》卷一六四: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炒)1兩半
,芍藥2兩
,吳茱萸(湯淘去涎,輕炒)2兩
,麥門冬(去心
,焙)1兩,甘草(炙令赤)1兩
,白芷1兩
,生干地黃(焙)3兩,桂(去粗皮)1兩半
,續(xù)斷1兩半
,芎1兩半,干姜(炮裂)1兩半
。
制法 : 上為粉末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虛羸不足,臟腑虛冷
,肢體疼痛
,時或惡露,臍腹刺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煎至7分
,去滓
,食前溫服,日2夜1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六四
《千金翼》卷六:當歸湯
處方 : 當歸3兩
,獨活3兩,白芷2兩
,地榆皮2兩
,礬石2兩(熬)
。
功能主治 : 散血消腫。主婦人產(chǎn)后臟中風
,陰腫
。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5升,煮取1斗2升
,以洗浴之
。
摘錄 : 《千金翼》卷六
《圣濟總錄》卷一五○: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焙)2兩
,麻黃(去節(jié)煎
,掠去沫
,焙)6兩
,桂(去粗皮)2兩,芎1兩
,黃芩(去黑心)半兩
,干姜(炮)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
,炒)40個
,石膏(碎)3兩半,甘草(炙
,銼)2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婦人中風
,不能語
,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zhuǎn)側(cè)
。
用法用量 : 每用6錢匕
,以水3盞,煎取1盞半
,去滓
,分2次溫服。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五○
《圣濟總錄》卷一五一:當歸湯
處方 : 當歸(切)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