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羌活湯
《不知醫(yī)必要》卷一:當歸羌活湯
處方 : 黨參(去蘆
,炒)6克 當歸 秦艽 獨活 鉤藤各4.5克 白芍(酒炒)羌活各3克 炙草2.1克
功能主治 : 主風(fēng)中經(jīng)絡(luò)
,口眼歪斜,手足拘急
。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
,水煎服。
摘錄 : 《不知醫(yī)必要》卷一
《活人心統(tǒng)》:當歸羌活湯
處方 : 當歸身(酒浸)、羌活、半夏
、陳皮、川芎
、甘草、紅花
、酒芩
、芍藥、北梗
、細辛
、貝母、姜
。
功能主治 : 咳嗽
,血少痰多,臂疼脅痛
。
用法用量 : 水煎
,空腹服,滓再煎服
。熱甚者
,加竹瀝、姜汁
;痰入肢體
,加白芥子。
摘錄 : 《活人心統(tǒng)》
雞血藤當歸雞肉湯應(yīng)該怎樣做 ?
雞血藤當歸雞肉湯:
一
、材料:雞肉500克,雞血藤100克
,當歸20克
,黨參30克,蔥
、生姜
、鹽、味精各適量
。
二
、做法:將雞肉洗凈,切小塊
;上藥洗凈
,以紗布包裹。同放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
,煮1小時,去藥包即可
。飲湯吃雞肉
,每天1次,連用3~5天為1個療程
。
用途:補血調(diào)經(jīng)
、舒筋活絡(luò)、婦女血虛經(jīng)閉
、月經(jīng)后期經(jīng)血量少
、腰酸肢麻、筋骨酸痛
、行走無力
。
三、雞血藤的功效與作用:
1
、白細胞減少癥
雞血藤30克
,熟地黃24克,杭白芍18克
,當歸12克
,枸杞子15克,山萸肉20克
,炙黃芪30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日服兩次
。
2
、經(jīng)閉不通
丹參30克,當歸10克
,紅花10克
,益母草20克,香附15克
,路路通15克
,乳香10克,沒藥10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
3
、頸椎病
雞血藤60克
,炙黃芪30克,當歸
、干地龍各20克
,蜂蜜30克。將前4味藥用水浸泡30分鐘,入沙鍋,加水濃煎20分鐘
,去渣取汁,趁熱加入蜂蜜
,調(diào)勻即成。敷患處
,每日兩次。
4
、手足麻木
雞血藤30克
,木瓜20克,骨碎補
、白芍各15克
、伸筋草10克、當歸
、羌活
、桂枝各12克。將上藥研末混勻
,水泛為丸
,每服6克
,每日兩次,黃酒送服
。
5
、骨質(zhì)增生
雞血藤30克,骨碎補
、熟地黃各20克
,肉蓯蓉、淫羊藿15克
,萊菔子10克
,淮山藥12克。水煎服
,每日一劑
。
6、魚鱗病
雞血藤30克
,天冬
、生地黃、熟地黃
、當歸各15克
,黨參、黃芪
、丹參各20克
,麥冬、白芍
、茯苓各12克
,紅花、陳皮各10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
7
、皮膚瘙癢癥
雞血藤50克
,蛇床子、地膚子
、苦參
、白鮮皮各15克,丹參
、生地黃各20克
。水煎,每日一劑
,連用14天
。
8
、產(chǎn)后便秘
雞血藤30克,生黃芪25克
,炒升麻20克
,當歸10克,制香附10克
,大黃10克
,檳榔10克。水煎服
,每日一劑
。
9、風(fēng)濕痹痛
雞血藤15克
,紅花
,當歸15克,蜈蚣5克
,桑寄生15克
,海風(fēng)藤15克。水煎服
,每日一劑
。
10、腦動脈硬化
雞血藤20克
,杜仲15克
,五加皮10克,生地黃15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
11
、白帶病
雞血藤30克
,金櫻子、芡實
、懷山藥
、旱蓮草各15克。水煎服
,每日一劑。
升陷湯(回陽理郁醒脾)升陷湯
升陷湯的主治前面已經(jīng)講了
,下面看升陷湯的組成: 生箭芪六錢
,知母三錢,柴胡一錢五分
,桔梗一錢五分
,升麻一錢
。
這里的生箭芪是生黃芪,是君藥
。黃芪主產(chǎn)于山東和內(nèi)蒙?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野生黃芪少而又少,普遍用的是種植的
。 黃芪的作用是由外向內(nèi)
,由下向上 ,他起于會陰
,具有升騰作用
,能上沖到巔頂,是托舉大氣回到胸中的首選藥物
。黃芪溫?z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怕他使火氣上騰,用知母三錢佐制
, 這個配伍最經(jīng)典
,后世很多處方都會遇到,像治療更年期綜合癥的黃芪鱉甲湯
,黃芪配知母既能生氣 又不至于助熱
。
升陷湯的組方原理,先看五大臟象氣血運行圖
。黃芪在這個理論上是補肝氣
,走左路,方向是從外向內(nèi)
,從下向上
,知母有涼潤之性去黃芪之熱,柴胡是少陽之主藥
,能引大氣從左側(cè)上升
,升麻入脾經(jīng),在中間
,能升脾
。五大臟象升的臟器是肝、脾
,降的是胃和肺在中間我們五大藏
,像。桔梗主要入肺經(jīng)
,升的是右路
。有同學(xué)會問,說肺不是降嗎
?每個臟都有升也有降
, 肺以降為主
,兼有宣發(fā)、升騰的作用
。中醫(yī)的辯證思維: 同一條經(jīng)絡(luò)
,有降就有升。任何一個臟器的臟腑氣機是升降相因的: 肺相對于心肝脾(腎)是降的
,肝相對于心脾肺腎就是升的
。
如果有小腹墜痛,大便拉不盡 或者小便不利
,就可以選升麻
,桔梗之類升提一下。
氣分虛極下陷者
,酌加人參數(shù)錢
,或再加山萸肉(去凈核)數(shù)錢,以收斂氣分之耗散
,使升者不至復(fù)陷更佳
。
若大氣下陷過甚,至少腹下墜
,或更作疼者
,宜將升麻改用錢半,或倍作二錢
。
如果氣很虛
,虛極了,加人參固一下元氣之本
,如果防止氣補上去渙散
,就加山萸肉,防止氣的渙散
。
升陷湯為什么不用甘草
?一旦開上炙干草,氣就顧護中氣了
,升陷湯的作用就不明顯了
。 甘草也有礙于大氣的上升。
回陽升陷湯用了甘草一錢
,劑量特別小
,為了使干姜甘草,桂枝甘草辛甘化陽
。
醒脾升陷湯用到炙甘草二錢
,劑量大了一點,是入脾胃的。
理郁升陷湯和升陷湯是不能用甘草的
。
大氣下陷涵蓋的病種特別多,只要把氣提上來
,作用立竿見影
。在氣血水神辯證中,這是氣分辯證
,氣分的病治療難度是最小的
,效果也是最明顯的。
下面講病案:
王某
,女
,45歲
是政府部門干部,喘促氣短十余年
。
她說她說吃中藥都吃的發(fā)怵了
, 好多地方的中醫(yī),她都瞧過
,各大醫(yī)院 也進行過治療
,都沒有什么效果,由于多方治療都治不好
,她的丈夫認為她是裝的
,和她離婚了,說掙點錢都不夠你看病了
,這日子也沒法過
。 她帶著病歷和方子,大概有十五六公分厚
,她說您給我看一下什么回事
?我吃了這么多年的藥都沒效,我對中醫(yī)都失去信心了
。
患者說話的聲音呢很小
,每說一句話都要倒兩口氣兒才能繼續(xù)說,這叫氣不接續(xù)
。 前面已經(jīng)講了鑒別喘證和大氣下陷的鑒別要點
, 喘的一個特點就是肩吸,張口搖肩
,并且一吸氣鎖骨上窩
,就是天突穴會凹進去;大氣下陷主要表現(xiàn)為呼氣困難
,如果大氣過到胸膈
,呼吸就順暢了。
脈象:? 關(guān)以下, 摸得著
,關(guān)以上微弱游絲
,類似摸不到的感覺,就像是有缺脈一樣
,因為她的氣陷很嚴重了
。 果斷用升陷湯原方。
處方:? 生黃芪18g
,知母9g
,柴胡4.5g 桔梗4.5g,升麻3g
,7付
患者吃完第二天就給我打電話
,聲音特別洪亮,非常的高興
,說宋老師
,這個藥太好用啦,我吃進去氣兒就夠用了 就接上氣兒了 我這些年我太難受了
,我按喘治
,按什么治各種西藥激素 口服加上噴都沒有效,沒成想你這個藥作用這么好
。
第二診的升陷湯加上山萸肉 以防氣之渙散
就用了兩周
,到現(xiàn)在十來年了,非常好
。 所以大氣下陷證
,只要你用對證,這個病有霍然而愈
,患者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
病例二: 應(yīng)某,女
,56歲 本來是宮頸癌
,在北京某腫瘤醫(yī)院把子宮附件全部摘除了, 切了之后做化療
,五次化療結(jié)束之后醫(yī)院就認為她的病基本上好了
,說看不著腫瘤細胞。因為有個患者租她家的房子
,聽說我治病好
,就到我的門診來治療。 我一把脈說你這個手術(shù)了吧
?她說是的做啦
,說宮頸癌做完手術(shù)
,做完五次化療 說效果挺好,什么病都好了 我說我把的脈不是這種情況
, 而且不管西醫(yī)怎么說
,我的脈相顯示你現(xiàn)在是有盆腔轉(zhuǎn)移,淋巴轉(zhuǎn)移
, 我說我問一下
,你能不能感覺到這個盆底這塊兒疼痛 小肚子帶著腰骶疼痛?她說有
;我說你陰道有沒有分泌物?她說有
, 有血性分泌物
; 我問大便有沒有便血?她說有
,偶爾的便出的是黑血塊
,而且總是有下墜的感覺。 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
,盆底會陰墜痛都消失了
, 又能夠正常的參加工作了,但是她說時不時小肚子往下墜
, 還有氣短的感覺
,就用了升陷湯,開了一周
,吃完復(fù)診
,氣短和小腹重墜痛的感覺消失。
可見大氣下陷不僅僅是單純的一個疾病
,他也存在于其他疾病治療過程中
。
病例三,廖某
,女
,49歲
她的主要癥狀是頭暈,暈的很厲害
,中西醫(yī)各種治療
, 西醫(yī)按耳石癥,美尼爾綜合征
,還有什么眩暈癥
,沒有效 用中藥也用過很多方子,效果都不好
。 仔細觀察患者
,患者在那坐著
,看著就像上不來氣兒的感覺。 你問她她說沒有這種上不來氣兒的感覺
,把脈是關(guān)上弱
, 關(guān)下呢稍強,典型的大氣下陷的脈
,觀察患者的情況
,她倒兩下氣要咳嗽一聲,咳嗽完就舒服了
。 這個是直接診斷大氣下陷的主要癥狀
。我又問她你記憶力是不是不好?她說別說了
,經(jīng)常找不著鑰匙
,找不著拖鞋,什么事兒都有
,買完菜
,錢給了轉(zhuǎn)身就走了, 菜也沒拿回家了
,經(jīng)常犯那種毛病
。前面講過上焦蓄血則善忘,下焦蓄血則如狂
,這個一定要做鑒別診斷
,她不是淤血,而是大氣下陷
,大氣的不能托舉住神
,給她開升陷湯原方,說吃完之后腦袋就清亮了
,頭也不暈了
,不像原來昏昏沉沉的,突然眼睛就看見光明了
, 眼前那層霧也沒了
,像撥云見日的感覺。
講過頭暈水飲占多數(shù)
,但不要忘了大氣下陷
,水飲證的脈是弦的,大氣下陷的脈是寸弱尺強
,強是相對的強
。
善后用升陷湯加桂圓,養(yǎng)心血
,養(yǎng)心血就能增強記憶
,因為心主神明
,心主神志。
大氣下陷臨床上經(jīng)常會見到
,要么是一個復(fù)雜的疾病
,只要把大氣提到胸中 這個病就豁然痊愈,不能豁然痊愈
,只要把大氣升提到胸中
,再對癥治療其他的疾病 問題就迎刃而解。大家可以把書中的醫(yī)案反復(fù)的研讀一下
。 今天的課呢就先上到這里
,下節(jié)課再見 。
今天講回陽升陷湯
,首先看回陽升陷湯的主治: 治心肺陽虛
,大氣又下陷者,其人心冷
, 背緊惡寒,常覺短氣
。
治心肺陽虛 這是他的病機
,而且大氣又下陷,癥狀表現(xiàn)是其人心冷
,這里的心冷不是指心臟冷
,人感覺到心臟冷的可能性非常小 ,因為心為陽中之陽
,這里的心冷指胃脘冷
。承德地區(qū)很多老百姓都說心口痛,也是指胃脘痛
。 包括《傷寒論》
,《金匱要略》說的心下,都指胃脘
。
背緊這個癥狀臨床上經(jīng)常會見到
,感覺后背發(fā)緊,惡寒
,
背緊
、惡寒出現(xiàn)太陽表證,脈一定是浮的
,浮緊或浮緩
,可以用麻桂劑解表散寒,如果不敢用麻黃桂枝
,可以用九味羌活湯或者羌活勝濕湯
。
背緊惡寒由水飲阻滯引起的
,是太陽腑有病導(dǎo)致經(jīng)表不暢,足太陽膀胱經(jīng)夾脊有兩趟經(jīng)絡(luò)循行
,會出現(xiàn)后背冷 如掌大
,同時也有小便不利的癥狀,小便頻或小便短少
,或小便不暢
,瀝瀝拉拉的,可能會出現(xiàn)口渴
,脈偏弦
,而且是右手脈是弦脈,舌頭水汪汪的
。
背緊惡寒由陽氣下陷引起的會覺得短氣
, 寸脈關(guān)上關(guān)都比較弱,這是回陽升陷湯的脈象
。
回陽升陷湯組成: 生黃芪八錢
,干姜六錢,當歸身四錢
,桂枝尖三錢
,甘草一錢
君藥是黃芪,前面講過升的有兩個臟器
,肝和脾
,黃芪既能入肝又能入脾,是升肝氣的主要藥物
。 學(xué)習(xí)過《金匱》應(yīng)該熟練掌握藥物的開法: 肺陽虛用干姜甘草湯
,心陽虛用桂枝甘草湯。
,心肺陽虛
,有干姜,甘草
,桂枝
,甘草。
剩下的黃芪和當歸是當歸補血湯
。
區(qū)區(qū)五味藥考慮的多么周全
,多么精妙。常常感覺到張老的思維思路技高一籌
, 看其他各家的方子不能說不好
,但是要么方子組的不盡人意,要么劑量給的不盡人意
。張老的劑量很有意思
,因為他懂術(shù)數(shù)
,黃芪用八錢,小柴胡湯柴胡用八兩
,為什么用八之數(shù)
?三八為朋,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
,用木的成數(shù)。干姜六
,甘草一
,這是六比一之數(shù),桂枝三
,甘草一
,桂枝是入肝又入心,因為它色赤
,所以能入心
。 只要你按比例用,都是符合天道之數(shù)
。
這幾味藥怎么補心肺之陽
?心在五行中屬火,全身的熱力都靠心來供應(yīng)
。如果心功能衰減,人就會手腳發(fā)涼
,因為人體有保護性反應(yīng)
,當血液不能供應(yīng)全身時,它會優(yōu)先保證腦和五臟供應(yīng)
,減少四肢的血液供應(yīng)
。 比如休克的患者四肢末梢都是青紫的。
大氣推動肺呼吸
,推動心臟行血
。如果大氣虛了,心要把熱量供到末梢去
,能供得出去嗎
?心臟像小鍋爐,把鍋爐燒熱了
,沒有壓力
,也不能供入遠端的暖氣片,也就是四肢末梢
。
回到《
黃帝內(nèi)經(jīng)》
,《素問.經(jīng)脈別論篇》“飲入于胃
,游溢精氣,上輸于脾
,脾氣散精
,上歸于肺……”“肺為華蓋,位復(fù)居高
,治節(jié)由之……”
脾上輸于肺
,肺宣發(fā)肅降,布散周身
。 同時肺為華蓋之臟
,他的一呼一吸 一收一縮,同時幫助我們的氣血運行和布散周身
,血液循環(huán)到末梢
,不單純是心臟,而是肺起了決定性作用
, 因為肺主氣
,全身都隨著呼吸有節(jié)律的運動, 而不是隨著心臟有節(jié)律的運動
,只有脈管兒是隨著心臟是有節(jié)律的運動
。
這樣一看要想把心肺的陽氣布散周身,首先大氣不能虛
,第二大氣更不能下陷
,這是回陽升陷湯 的組方機理。
心肺陽虛出現(xiàn)的病癥: 書中給的:心冷
,背緊
、惡寒、常覺短氣四個癥狀
。如果這樣用回陽升陷湯
,是高射炮打蚊子, 大才小用 因此要推而廣之
,既然知道是心肺陽虛
,大氣又下陷,就能推導(dǎo)出以下這些病
肺陽虛會出現(xiàn)咳喘
,兼有稀白痰
,注意和外寒內(nèi)飲的小青龍湯證區(qū)分開
過敏性鼻炎
肺陽不足,氣不化津引起的痰多
心陽虛引起的心衰
,房顫
, 浮腫
陽氣下陷引起的失眠
心肺陽虛引起脾胃陽氣不足造成的食少難消,這種理中丸沒效。
所以說《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是對《傷寒論》的補充
,他又是一個獨立的體系
。
喻嘉言在《醫(yī)門法律》里也最推崇心肺之陽,謂心肺陽旺
,則陰分之火自然潛伏
,至陳修園推展其說,謂心肺之陽下濟
,大能溫暖脾胃
,消化痰飲。皆確論也
。
下面講醫(yī)案
張某
,女,體型中等 長得白白細細
,她就感覺冷
,惡寒,一點涼東西都不敢吃
,她是南方的患者
,找了多位溫陽派的專家治療, 開附子干姜都是200g
,300g的開
,她跟我講說宋老師吃了,這個藥喝進去就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我一看這個人的脈確實是陽虛
,別人用過的思路,我就不再應(yīng)用了
,我看病喜歡出奇制勝
,而且喜歡逆向思維。 她的脈關(guān)上比關(guān)下沉微一些
,用回陽升陷湯,五味藥開完
,因為患者久病成醫(yī)了
,說宋老師給我開的劑量太小了,別的醫(yī)生干姜開2
、300克我吃了都沒反應(yīng)
,我說你吃吃看,別著急
,有沒有效吃完再說
。回去把藥一吃
,渾身的涼感就減了一半兒
,很遠的來了
,就帶了七付藥,吃完了藥給我打電話報喜
,說我吃了那么大劑量的干姜附子都不管事
,沒想到你十幾克的干姜反而起了很大的作用。 為什么會這樣
?像一個鍋爐
,用干姜,附子在里邊兒燒
,把陰液把水都燒干了 沒有循環(huán)泵
,不能往外走,回陽升陷湯的君藥是黃芪
,推動氣能行血
。氣血往周身一循環(huán)熱量就來了。他是有熱運送不出來
,并不是沒有熱量
。 更何況干姜甘草溫肺之陽,桂枝甘草溫心之陽
,加溫的同時用黃芪一推動
,當歸一活血,吃下去很快就會有效
,渾身就熱起來
,又鞏固了幾付, 效果很好
。
臨床上這樣的例子會很多
還有一個是河對面的男士
,痰很多而稀,特別苦惱
,不咳嗽
,就是吐痰 用了各種化痰的方法,包括西藥噴的等等都沒有效
。 這個男的長得很壯實
,又黑。 我看這個人不像是虛證
,脈卻是沉微的
,問他有沒有腰酸,有沒有腿軟
,腎功能怎么樣
,他說都挺好,就是痰多,仔細把脈確實是關(guān)上更沉微
,開回陽升陷湯 這個方子吃下去
,一周反饋,痰少了一大伴兒
,非常好用
,第二診的時候就說沒什么痰了, 后來又鞏固了兩周
,總共三周
,患者就再沒來。為什么選擇回陽升陷湯沒選濟生腎氣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