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丸
《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阿膠丸
處方 : 阿膠 赤石脂各45克 續(xù)斷 川芎 當(dāng)歸 甘草 丹參各30克 龍骨 鹿茸(酥炙)烏賊骨 鱉甲(炙)各60克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崩中,下血不止
,虛羸無(wú)力。
用法用量 : 空腹時(shí)用溫酒送下20~30丸
。
摘錄 : 《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阿膠丸
處方 : 阿膠3兩(蒲黃炒灰)
,丹參1兩半(炒黑),川芎1兩
,鹿茸3兩(炙灰)
,續(xù)斷3兩(炒灰),赤石臘3兩(醋煅)
,龍骨3兩(煅灰)
,當(dāng)歸3兩,烏賊骨3兩(煅)
。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崩漏不止,不能乳子
,脈軟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米飲煎
,去滓溫服
。
各家論述 : 產(chǎn)后任陽(yáng)虧損,沖血妄行
,故崩漏不止
,不能乳子焉。阿膠補(bǔ)陰益血以除崩漏
,丹參去宿生新以和血脈
,川芎行血海以升陽(yáng),當(dāng)歸養(yǎng)血脈以歸經(jīng)
,赤石脂澀血定崩漏
,鹿茸灰壯陽(yáng)止血崩,白龍骨澀虛脫
,烏賊骨止漏經(jīng)
,續(xù)斷灰續(xù)經(jīng)脈以止崩漏也。蜜丸以潤(rùn)之
,飲下以和之
,使經(jīng)血內(nèi)充,則沖任完復(fù)
,而經(jīng)氣固密
,血不妄行。
摘錄 :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四: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炒令燥)1兩
,黃柏(去粗皮
,銼)1兩,人參1兩
,干姜(炮)1兩
,當(dāng)歸(切,炒)1兩
,酸石榴皮1兩
。
制法 : 上為末,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泄瀉,腸滑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前米飲送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四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炒令燥)3兩,白術(shù)5兩
,黃連(去須)1兩
,肉豆蔻仁1兩。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妊娠下痢膿血不止
,腹中(疒丂)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前溫米飲送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八: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炙令燥)1兩,熟干地黃(焙)1兩
,山芋1兩
,羚羊角(屑)半兩,柏子仁(研)半兩
,茯神(去木)半兩
,地骨皮半兩,五味子半兩
,百合半兩
,丹參3分,遠(yuǎn)志(去心)3分
,麥門冬(去心
,焙)3分,人參3分
,蛤蚧(蜜炙)1對(duì)
。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
功能主治 : 虛勞咳嗽,發(fā)熱羸瘦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水8分,煎至6分
,放溫時(shí)細(xì)呷服
,食后、夜臥各1次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八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炙燥)半兩
,枳殼(去瓤
,麩炒)半兩,訶黎勒(煨
,去核)1兩
,甘草(炙,銼)1兩
,干姜(炮)1兩
,芍藥(炮)1兩,黃連(去須
,炒)1兩
,木香(一半生一半炒)1兩,當(dāng)歸(切
,焙)1兩半
,地榆(銼)1兩半。
制法 : 上為末
,用陳苦酒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赤白痢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普濟(jì)方》卷三八七引《全嬰方》: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兩(糯米1合炒焦
,不用米)
,甘草(炙)半兩,蛤粉(炒)半兩
,漢防己半兩
,杏仁(去皮,麩炒)半兩
,款冬花半兩
,香白芷半兩,馬兜鈴半兩
,干姜1兩(1方有干葛
,無(wú)干姜)。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久嗽
,肺虛氣粗
,有痰,惡心不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水煎服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八七引《全嬰方》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炒令燥)3分,丹砂(研)半兩
,硼砂(研)1分
,人參3分,甘草(炙
,銼)半兩
,龍腦(研)3錢。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止嗽
。主熱嗽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含化
,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
《全生指迷方》卷四:阿膠丸
處方 : 天門冬(去心)半兩
,桔梗半兩
,生干地黃(焙)半兩,阿膠(銼
,炒燥)半兩
,桑白皮(銼,炒)半兩
,麥冬(去心)半兩
,柏子仁(炒,研)半兩
,甘草(炙)1分
。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
功能主治 : 肺痿。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水1盞
,煎至7分,食后溫服
。
摘錄 : 《全生指迷方》卷四
《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神巧萬(wàn)全方》:阿膠丸
處方 : 阿膠(麩炒)1兩
,菊花1兩,白術(shù)1兩,紫菀1兩
,酸棗仁(炒)1兩
,麻黃(去節(jié))1兩,桑白皮1兩
,杏仁2兩(去皮
,炒,研如膏)
,甘草(炙)半兩
,款冬花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肝咳
,睡臥不得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粥飲送下
。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神巧萬(wàn)全方》
《圣惠》卷七十九: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兩(搗碎
,炒令黃燥),黃連1兩(去須
,微炒)
,干姜半兩(炮裂,銼)
,木香3分
,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
。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痢下膿血,腹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前粥飲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九
《雞峰》卷十一: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兩
,人參1兩
,茯苓1兩,百合1兩
,貝母1兩
,桔梗1兩,五味子1兩,山藥1兩
,甘草半兩
,半夏1分。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平肺氣
。主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水1盞,加生姜3片
,煎至7分
,食前和滓溫服。
摘錄 : 《雞峰》卷十一
《雞峰》卷十五:阿膠丸
處方 : 阿膠2兩
,熟地黃2兩
,牛膝2兩,桂2錢
,白芍藥半兩
,五味子1兩,黃耆1兩
,白茯苓1兩
,當(dāng)歸1兩,人參1兩
,牡丹皮1兩
,芎1兩(1方有白術(shù)1兩)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生血順氣
,出顏色,長(zhǎng)肌膚
,益筋力
。主氣多血少,衛(wèi)實(shí)榮虛
,月信過(guò)期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棗湯送下
,1日2次
。
摘錄 : 《雞峰》卷十五
《博濟(jì)》卷四:阿膠丸
處方 : 真阿膠4斤(火炙令熱),蛇蛻皮1條(燒灰),熟艾半兩(燒灰)
,敗筆1管(用頭燒灰)
,大麥花少許(炙干,如無(wú)此花
,以麥糵上牙子代之亦可
,為細(xì)末)。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以軟粳米飯為丸
,如雞豆大,如丸時(shí)粘手
,以少許面為丸
。
功能主治 : 大安胎臟。主產(chǎn)前產(chǎn)后諸疾
。
用法用量 : 罌粟炒令黃
,為末,是千金散
,真阿膠炙令黃
,為末,是黃散子
;蛇蛻皮燒灰
,為末,是通靈散子
。
摘錄 : 《博濟(jì)》卷四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一: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炙令燥)半兩
,亂發(fā)灰(別研)半兩,代赭(別研)
、干姜(炮)1兩
,馬蹄半個(gè)(燒令煙盡),生干地黃(焙)1兩1分
,牛角腮(炙焦)2兩
。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惡露不絕,腹痛氣急
,及產(chǎn)蓐三十六疾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粥飲送下
,日午
、夜臥再服
,加至40丸。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一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炒)3兩
,黃連(去須)2兩
,當(dāng)歸(切,焙)1兩
,胡粉(研)1兩
。
制法 : 上為末,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赤白痢,腹痛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圣濟(jì)總錄》卷六: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炙令燥)半兩
,蟬殼(去土)半兩
,犀角屑半兩,麝香3錢
,白花蛇(酒浸
,去皮骨,炙)3分
,桂(去粗皮)半兩
,白鮮皮1兩,白僵蠶(炒)1兩
,天南星(炮)1兩
,半夏(酒浸3日,湯洗
,麩炒)1兩
,天麻1兩,桔梗(炒)1兩
,黃耆(炒)1兩
,當(dāng)歸(切,焙)1兩
,羌活(去蘆頭)1兩,虎頭骨(酥炙)1兩
,海桐皮(銼)1兩
,白芷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防風(fēng)(去叉)1兩,芎1兩
,麻黃(去根節(jié))1兩
,干蝎(去尾,用糯米炒)42枚
,人參半兩
,沒(méi)藥半兩,木香1兩
,羚羊角屑半兩
,干姜(炮)4錢半,烏蛇(酒浸
,去皮骨
,炙)3分。
制法 : 上銼細(xì)
,焙干
,搗羅為末,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
功能主治 : 腑臟久虛,氣血衰弱
,卒中風(fēng)邪
,及癱瘓等疾。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
,生姜酒嚼下
。中風(fēng)甚者,拗開口
,或先以藥嚏
,后化藥灌下1丸。立省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
《楊氏家藏方》卷八: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分(用蚌粉炒令黃色)
,貝母7枚(中等者,炮)
,天南星1枚(重1分
,炮令黃),款冬花1分
,紫菀1分(凈洗)
,知母1分,白礬1分(熬干)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肺受風(fēng)寒
,咳嗽不止
,痰涎并多,上喘氣促
,睡臥不安
;或肺經(jīng)客熱,咳而面赤
,久不已者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煎生姜湯送下
。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八
《千金》卷三:阿膠丸
處方 : 阿膠4兩
,人參2兩,甘草2兩
,龍骨2兩
,桂心2兩,干地黃2兩
,白術(shù)2兩
,黃連2兩,當(dāng)歸2兩
,附子2兩
。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虛冷洞下,心腹絞痛
,兼泄瀉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溫酒送下
,日3次
。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方下雖主虛冷洞下,而證見(jiàn)本寒標(biāo)熱
,故匯推理中
、駐車及本門龍骨丸三方,并去干姜而易附子
,功力倍增
。阿膠、當(dāng)歸專補(bǔ)營(yíng)虛
,人參
、白術(shù)專扶胃弱,桂心
、附子專治本寒
,黃連一味專除標(biāo)熱,猶恐桂
、附過(guò)熱
,乃進(jìn)地黃以護(hù)真陰,龍骨以填滲漏
,非但防虛陽(yáng)之竊
,并可杜虛寒之下脫也。
摘錄 : 《千金》卷三
《圣惠》卷七十二:阿膠丸
處方 : 阿膠2兩(搗碎
,炒令黃燥)
,烏賊魚骨1兩,白芍藥2兩
,當(dāng)歸1兩(銼
,微炒),劉寄奴1兩
。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婦人大便下血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粥飲送下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六十: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兩(搗碎
,炒令黃燥),猬皮1兩(炙令微黃)
,營(yíng)實(shí)3分
,槐子1兩(微炒),地榆1兩(銼)
,龍骨1兩
,赤石脂1兩,訶黎勒1兩(煨
,用皮)
,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
,黃耆1兩(銼)
,黃牛角腮2兩(燒灰),當(dāng)歸1兩(銼
,微炒)
。
制法 : 上為末
,以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大腸風(fēng)毒
,瀉血不止,腹內(nèi)疼痛
,不欲飲食
;萎黃羸瘦。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前粥飲送下
。
摘錄 : 《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五十九:阿膠丸
處方 : 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
,烏梅肉2兩(微炒)
,黃連2兩(去須,微炒)
。
制法 : 上為末
,用煨蒜研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休息氣痢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粥飲送下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七十三: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兩(搗碎
,炒令黃燥),綠礬1兩(燒赤)
,白石脂2兩
,釜底墨1兩,烏賊魚骨1兩(燒灰)
。
制法 : 上為末
,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婦人久赤白帶下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熱酒送下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五十九: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兩(搗碎
,炒令黃燥),干姜1兩(炮裂
,銼)
,木香1兩,龍骨2兩,赤石脂2兩
,黃連1兩(去須
,微炒),當(dāng)歸1兩(銼
,微炒)
,黃芩1兩
,厚樸1兩半(去粗皮
,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
制法 : 上為末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冷熱不調(diào)
,痢下膿血不止,腹痛不可忍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九
《扁鵲心書·神方》:阿膠丸
處方 : 黃連1兩
,黃柏(鹽水炒)1兩,當(dāng)歸1兩
,烏梅肉(炒)1兩
,芍藥2兩,阿膠(蛤粉炒)1兩
。
制法 : 上為末
,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冷熱不調(diào)
,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白湯送下
。
摘錄 : 《扁鵲心書·神方》
《圣惠》卷七十九:阿膠丸
處方 : 阿膠1兩半(搗碎,炒令黃燥)
,鱉甲1兩(涂醋炙微黃
,去裙襕),續(xù)斷1兩
,龍骨2兩
,芎1兩,赤石脂1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
,銼)
,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鹿茸2兩(去毛
,涂酥炙微黃),烏賊魚骨2兩
,丹參1兩
,龜甲2兩(涂醋炙微黃)。
制法 : 上為散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崩中
,下血不止
,虛羸無(wú)力。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
,食前溫酒送下
。
各家論述 : 《濟(jì)陰綱目》汪琪箋釋:一派固血,不用補(bǔ)氣
,尤妙在鹿茸
,謂其能引血上升也。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九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阿膠丸
處方 : 阿膠(炒令燥)3分
,人參半兩
,赤茯苓(去黑皮)半兩,天南星(韭汁煮軟
,切
,焙)2錢,丹砂(別研)1兩
,甘草(炙
,銼)半兩,龍腦(別研)2錢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再同研勻,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去涎利膈,鎮(zhèn)心順?l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主風(fēng)熱咳嗽
。
用法用量 : 小兒每次1丸
,大人2丸,食后細(xì)嚼
,荊芥湯送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
《宣明論》卷十一:阿膠丸
處方 : 阿膠6分,鱉甲6分
,續(xù)斷5分
,龍骨1兩,芎6分
,地膽4分
,鹿茸5分,烏魚骨8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