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浮萍天冬湯

      中醫(yī)世家 2023-05-09 09:25:36

      浮萍天冬湯

      處方 : 浮萍3錢

      ,天冬3錢
      ,生地3錢,玄參3錢
      ,丹皮3錢
      ,生姜3錢,栝樓根3錢

      功能主治 : 溫疫,少陰經(jīng)證

      ,口燥舌干而渴者

      用法用量 : 流水煎大半杯

      ,熱服

      摘錄 : 《四圣懸樞》卷二

      哪些中藥單方驗方可以治療糖尿病

      中國治療糖尿病的單方、驗方在民間廣為流傳

      ,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以下介紹部分單方與驗方:
      1.豬胰飲生豬胰腺1條
      ,生地黃
      、山藥各50克
      ,黃芪10克加水適量煎湯
      ,飲汁吃肉

      2.麥玄飲熟地黃90克
      ,山萸肉
      、麥冬各60克,玄參30克
      ,車前子15克,共煎湯當(dāng)茶飲

      3.靈脂散五靈脂
      、黑豆各等份
      ,制粉
      ,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4.花粉葛根散葛根與天花粉各等份,制粉
      ,每次服20克
      ,用豬胰腺煎湯送服效果更佳

      5.三消黃芪甘草湯黃芪180克
      ,炙甘草30克
      ,水煎作茶飲
      ,適用于氣虛為主糖尿病。
      6.消渴秘方黃連
      、花粉、藕汁
      、人乳汁各適量
      ,以姜汁
      、蜜汁調(diào)和為膏
      ,每次l匙,每日2次

      7.六神湯蓮房
      、干葛、枇杷葉
      、瓜蔞根、黃芪
      、甘草各等份
      ,共煎湯服
      ,每次10~15毫升
      ,每日1~2次

      8.引龍湯玄參90克
      ,肉桂9克,山萸肉12克
      。麥冬30克
      ,五味子3克,水煎服

      9.山藥飲山藥100~250克,水煎
      ,代茶飲

      10.六藥湯熟地黃、山藥各50克
      ,黨參
      、覆盆子各25克,五味子
      、五倍子各5克
      ,水煎服

      11.二冬湯天冬
      、麥冬各6克,花粉
      、黃芩、知母各3克
      ,人參
      、甘草各2克.煎湯服用

      12.消渴方浮萍草(干)90克
      ,土瓜根45克
      ,制成散劑
      ,每次服6克
      ,用牛奶送服。
      13.黃芪山藥煎黃芪
      、山藥各30克
      ,水煎服。
      14.五味煎熟地黃25克
      ,枸杞子
      、天冬各20克.黨參、五味子各10克
      ,水煎服

      15.三藥湯生地黃、黃芪各30克
      ,山藥90克
      ,水煎服。
      16.白術(shù)散白術(shù)
      、人參
      、白茯苓
      、木香
      、藿香葉、干葛
      、甘草各30克,制成粉
      ,每次服3~6克。以上單方
      、驗方
      ,主要用于輕度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輔助治療。服用劑量與次數(shù)可人而異
      ,如成人、兒童
      、體質(zhì)強弱均有差異
      。若病情嚴(yán)重或服后無效者
      ,必須去正規(guī)醫(yī)院治
      ,以免延誤病情

      鯽魚膽草簡介

      目錄1拼音2出處3拼音名4鯽魚膽草的別名5來源6原形態(tài)7生境分布8化學(xué)成份9性味10功能主治11鯽魚膽草的用法用量12附方13摘錄附:1用到中藥鯽魚膽草的方劑2用到中藥鯽魚膽草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鯽魚膽草 1拼音 jì yú dǎn cǎo

      2出處《嶺南采藥錄》

      3拼音名Jì Yú Dǎn Cǎo

      4鯽魚膽草的別名較剪草(《生草藥性備要》)

      ,山過路蜈蚣
      、蜈蚣草
      、行路蜈蚣(《福建民間草藥》)
      ,鯽魚草、龍膽草
      、節(jié)節(jié)花、苦膽草(《廣東中藥》Ⅱ)
      ,苦節(jié)節(jié)花
      、細葉丑婆草(《農(nóng)村中草藥制劑技術(shù)》)

      5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耳草的全草

      6原形態(tài)多年生、近直立或平臥草本

      ,高達0.3~1米
      。莖平滑或粗糙。葉對生
      ,近革質(zhì)
      ,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8厘米
      ,寬1~2.5厘米,上面無毛
      ,下面通常被柔毛
      ;托葉膜質(zhì),合生成一短鞘
      ,頂具長刺毛5~7條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ò咨?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幾無柄,團聚于葉腋內(nèi)
      ;萼4裂,長約2毫米
      ,通常有毛
      ;花冠長約3毫米.裂片4
      ,禿凈;雄蕊4
      ;雌蕊1
      ,子房2室,花柱線狀
      。蒴果球形,長和寬約1.5毫米
      ,不開裂
      ,被粗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ㄆ谠谙那镩g。

      7生境分布生于山野

      、曠地上
      。分布福建
      、廣東
      、廣西、云南等地

      8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生物堿、黃酮甙

      、氨基酸。

      9性味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苦

      ,性平
      。"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苦,平

      。"

      10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蛇

      、蟲咬傷
      ,喉痛
      ,便血
      ,牙疳。

      ①《生草藥性備要》:"行氣

      ,敷瘡止痛
      ,理蛇傷,生津液
      ,止喉痛。"

      ②《福建民間草藥》:"清熱潤燥

      ,涼血解毒
      。"

      11鯽魚膽草的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

      ,3~5錢
      。外用:搗敷。

      12附方①治癩狗咬傷:鯽魚膽草

      、老虎利、大浮萍
      。蜜糖搗敷之
      。(《嶺南采藥錄》)

      ②治毒蛇咬傷:耳草一握

      ,胡椒目一錢
      。加水搗爛,外敷
      ,日換一次。

      ③治蜈蚣咬傷:耳草一兩

      ,綠豆二兩
      。酌加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耳草一兩和白米一兩

      。搗爛,沖開水燉服

      ⑤中痧嘔吐:耳草一兩

      。酌加開水燉服

      ⑥治走馬牙疳:耳草一兩

      。水煎
      ,另加米醋一盞漱口,每天漱三至五次
      。(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13摘錄《*辭典》

      用到中藥鯽魚膽草的方劑 龍膽草丸 拼音:lóngdǎncǎowán別名:龍膽丸處方:龍膽草

      、黃連、使君子肉
      、青皮等分。制法:上為末
      ,豬...

      龍膽苦參丸 拼音:lóngdǎnkǔshēnwán處方:龍膽草1兩

      ,苦參3兩。制法:牛膽汁為丸
      ,如梧桐子大。功能...

      濟陰散 拼音:jìyīnsǎn處方:龍膽湯加天冬1錢

      ,大云1錢
      ,蒺藜1錢,黃芩1錢
      ,黃柏1錢
      ,石決1錢5分
      ,...

      小柏湯 《醫(yī)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方名:小柏湯組成:龍膽3兩

      ,黃連2兩,子柏4兩
      。主治:口瘡。用法用量:...

      龍膽飲 拼音:lóngdǎnyǐn英文:概述:龍膽飲為方劑名

      ,其同名方劑約有五首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躲y海精微》卷下方之龍膽飲...

      更多用到中藥鯽魚膽草的方劑
      用到中藥鯽魚膽草的中成藥 苦膽丸 號:WS3B253697處方:苦參933g龍膽666g黃柏266g大黃133g郁金133g茵陳...

      龍膽瀉肝丸 án英文:LongdanXieganWan概述:龍膽瀉肝湯為方劑名

      ,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吨腥A人民共...

      龍膽瀉肝膠囊 g劑型:每粒0.25g。龍膽瀉肝膠囊的主要成份:龍膽

      、柴胡
      、黃芩、梔子(炒)
      、澤瀉
      、木通、車前子(鹽...

      龍膽瀉肝丸(水丸) óngdǎnxiègānwán(shuǐwán)龍膽瀉肝丸(水丸)藥典標(biāo)準(zhǔn):品名:龍膽瀉肝丸(水丸)...

      龍膽瀉肝丸(大蜜丸) óngdǎnxiègānwán(dàmìwán)龍膽瀉肝丸(大蜜丸)藥典標(biāo)準(zhǔn):品名:龍膽瀉肝丸(大蜜...

      更多用到中藥鯽魚膽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鯽魚膽草 《馮氏錦囊秘錄》:[外科大小合參卷十九胎毒諸瘡]破結(jié)散 通草昆布枯礬(各三分)為末,酒服一錢

      ,日三服。忌鯽魚豬肉五辛
      ,生菜毒物
      ,二十日愈。有方加青皮
      。《馮氏...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之十五癭瘤證治]破結(jié)散 分)麥曲(四分)半夏上為末

      。酒服方寸匕
      ,日三
      。忌鯽魚
      、豬肉、五辛
      、生菜、諸雜毒物
      。十日知
      ,二十日愈
      。...

      《嚴(yán)氏濟生方》:[癭瘤瘰門癭瘤論治]破積散 二分

      ,湯泡)上為細末,酒服方寸匕
      ,日三
      。忌甘草、鯽魚
      、豬肉、五辛
      、菜諸雜等物
      。《嚴(yán)氏濟生方》宋·寶元...

      《本草新編》:[卷之三(角集)]龍膽草 龍膽草

      ,味苦澀,氣大寒
      ,陰也,無毒。其功專于利水消濕
      ,除黃膽,其余治目
      、止痢
      、退熱
      、卻腫
      ,皆推展之言...

      《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四陰器部] *** 腫突門主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4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
      ,拌令勻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面糊丸
      ,如黍米大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
      ,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制法 :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固衛(wèi)御風(fēng)湯
      處方 : 炙黃耆9g,防風(fēng)9g
      ,炒白術(shù)9g
      ,桂枝9g
      ,赤芍9g
      ,白芍9g,生姜3片
      ,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固衛(wèi)
      ,以御風(fēng)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
      ,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桂心
      、天麻、萆薢
      、石斛
      、虎骨(酥炙)、白芍藥
      、當(dāng)歸
      、云母粉、白術(shù)
      、茵芋葉
      、木香、仙靈脾
      、甘草
      、川續(xù)斷,各一兩
      。炮制 : 上挫,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夏三日
      、秋七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