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肺膿瘍湯

中醫(yī)世家 2023-05-09 14:26:47

肺膿瘍湯

處方 : 川貝母9g

,桔梗9g
,化橘紅各9g
,葶藶子6g
,葦根30g,薏苡仁18g
,金銀花24g
,連翹24g,旋覆花(布包)6g
,代赭石(布包)12g
,桃仁9g,杏仁9g
,冬瓜子30g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降氣化痰

,排膿。主肺膿瘍成癰期或潰膿期
,咳吐腥臭膿痰或膿血
,胸中煩悶而痛,脈滑數(shù)
,舌苔黃膩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各家論述 : 處方以葶藶子

、旋覆花
、代赭石、葦根等藥組成
,加入化痰排膿
,清熱解毒等藥。方中清熱解毒用金銀花
、連翹
;降氣化痰用旋覆花、代赭石
、葶藶子
;清肺化痰用川貝母
、化橘紅;排膿用桔梗
、葦根
、薏苡仁、冬瓜子
;宣肺止咳用杏仁
;活血祛瘀用桃仁。

摘錄 : 《臨證醫(yī)案醫(yī)方》

怎樣通過中醫(yī)治療肺熱癥

【中醫(yī)治法】

[治法]養(yǎng)血潤燥。大便干結(jié)

,面色無華
,心悸氣短,失眠多夢
,健忘
,口唇色淡,舌淡苔白
,脈細

[常方]潤腸丸

[方義]當歸、生地補血養(yǎng)陰

;麻仁
、桃仁潤腸通便;枳殼破氣下行

[處方]桃仁10克

,火麻仁15克,當歸10克
,生地15克
,甘草5克。

[用法]水煎

,每日1劑
,分3次服。

[加減]可以加玄參

、何首烏
、枸杞子養(yǎng)血潤腸。若血虛內(nèi)熱
,可加知母
、胡黃連等以清虛熱;若陰血已復(fù),大便仍干燥者
,可用五仁丸(杏仁10克
,柏子仁15克,郁李仁10克
,桃仁10克
,松子仁10克,陳皮10克)水煎溫服以潤滑腸道

有什么清肺熱的食物?

清肺的食物,如胡蘿卜

、梨子
、木耳、豆?jié){
、蜂蜜等
羅漢果也叫拉漢果
、假苦瓜,瓜薄質(zhì)輕
、個大肉脆
。用羅漢果泡茶飲用,有清熱利咽作用
,可治療百日咳
、肺熱咳嗽、咽喉炎
、口干舌燥等
,是演員、教師理想的保健飲品

無花果 [/b]無花果除生食外還可以加工成為果干
、蜜餞、罐頭等
。無論干鮮無花果均可入藥
。咽喉腫痛時
,吃上幾顆會減輕疼痛
,很快恢復(fù)。肺熱
、聲音嘶啞時
,服用冰糖水煎無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啞的作用

橄欖[/b] 橄欖有清肺
、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
。嗓子痛時含服些青橄欖
,可使咽喉清爽,如與鮮蘿卜煎服效果更好
。橄欖經(jīng)蒸餾后的液體稱橄欖露
,可用于治療咽痛、咳嗽
、煩躁等癥

枇杷 [/b]有潤肺、止渴
、下氣之功
,可治療肺萎咳嗽、吐血和煩渴等
。枇杷葉是常用的中藥材
,經(jīng)蜜炙后有清肺和胃、降氣下疾作用
,常用來制成枇杷膏
、枇杷露、枇杷沖劑等
,治療肺熱咳嗽

荸薺能化痰、清熱
,對熱性咳嗽吐膿痰者尤宜
。每次可用鮮荸薺250克,洗凈削去皮
,用沸水燙一下
,生吃,早晚各1次
,連吃3~5天

蘿卜汁可選用紅皮辣蘿卜新鮮者500克,洗凈不去皮
,切成薄片
,放于碗中,上面放飴糖(麥芽糖)2~3調(diào)羹
,擱置一夜
,即有溶出的蘿卜汁,頻頻飲服
,有清熱化痰止咳效果
,適宜風熱或肺熱咳嗽者食用。也可用鮮蘿卜與荸薺各500克,洗凈后一并搗汁或榨取汁水服

冬瓜性涼
,能消痰、清熱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兜崮媳静荨分姓f:“冬瓜潤肺消熱痰,止咳嗽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狈诧L熱咳嗽或肺熱咳嗽者,均宜選用冬瓜煨湯食用

絲瓜善于清熱化痰
,對咳嗽痰多、痰稠色黃的熱咳者尤為適宜
。這是由于絲瓜的植物黏液里
,含有一種皂素,具有除痰化痰的功效
。凡屬肺熱或風熱犯肺的咳嗽之人
,常吐膿痰,宜用絲瓜煎湯服
,更宜用絲瓜與豆腐同燒食用
,有利痰開胸快膈的好處。
薄荷味辛性涼
,善于疏散外感風熱
。《滇南本草》中說它“治傷風咳嗽”
,實為風熱咳嗽
。《簡便單方》中也介紹單用薄荷能“清上化痰
,利咽膈
,治風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惫史诧L熱感冒咳嗽或肺熱咳嗽之人
,以薄荷代茶飲頗宜。
胖大海有清熱
、潤肺
、止咳作用
。如清代名醫(yī)張壽頤所說:“近人用之
,皆以治傷風咳嗽,……善于開宣肺氣,并能通泄皮毛
,風邪外閉
,不問為寒為熱,并皆主之
。能爽嗽豁痰
。”《慎德堂方》中就介紹“治干咳……
,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
,甘草一錢(3克),燉茶飲服
,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許
。”
生藕有清熱作用
。如《本草經(jīng)疏》所說:“藕
,生者甘寒,能除熱清胃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侗静輩R言》還認為藕為“清熱解暑之藥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逗啽銌畏健分薪榻B:“治上焦痰熱:藕汁
、梨汁各半盞,和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绕涫窃谙募痉螣峥人詴r,食之最宜

竹筍性味甘寒
,有清熱化痰作用。如《本草求原》中說:“竹筍
,甘而微寒
,清熱除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峨S息居飲食譜》亦云:“筍
,甘涼,開胸消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币虼耍L熱咳嗽或肺熱咳嗽之人
,最宜食用

馬蘭頭善能清熱
。《本草正義》中說:“馬蘭
,最解熱毒
,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稄V西藥植名錄》中指出:馬蘭“清熱解表,治外感風熱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笨梢婏L熱感冒咳嗽者宜食之。
冬瓜性涼
,味甘淡
,有清熱消痰作用?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兜崮媳静荨分性f:“冬瓜潤肺消熱痰
,止咳嗽,治痰吼
,氣喘
。”《本草再新》中還說:“解暑化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币虼耍绕涫窃谙募撅L熱咳嗽和肺熱咳嗽
,咳痰黃稠之人
,食之最宜。此外
,冬瓜子性味甘涼
,能潤肺化痰清熱,也是中醫(yī)治療痰熱咳嗽常用之品
,故肺熱咳嗽的大葉性肺炎
、肺癰(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咳嗽吐黃膿痰者
,食之尤宜

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暑
,除煩利尿作用
。《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癥
,痰涌氣滯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狈彩顭岣忻翱人曰蚍螣峥人裕迭S稠
,口中煩渴者,宜食之

鴨蛋性涼味甘
,能清肺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度杖A子本草》還認為鴨蛋“清心腹胸膈熱”
。《醫(yī)林纂要》中曾介紹:“鴨蛋補心清肺
,止熱嗽
,百沸湯沖食,清肺火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狈卜螣峥人哉咭耸持?
羊桃又叫陽桃
,性寒
,能清熱、生津
、止咳
。《本草綱目》說它“主治風熱”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度荼静荨愤€介紹:“治風熱咳嗽,陽桃鮮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虼耍瑢ν飧酗L熱咳嗽者
,食之頗宜

發(fā)菜俗稱龍須菜、竹筒菜
、粉菜
,性寒味甘咸,有清肺熱
,化膿痰的作用
。《本草綱目》中說它“治癭結(jié)熱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侗静萸笳妗芬舱J為發(fā)菜“去內(nèi)熱”。凡風熱或肺熱咳嗽
,咳痰黃膿稠厚者,包括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肺炎、支氣管擴張
、肺膿瘍等
,食之皆宜。
茼蒿有潤肺
、消痰、止咳的作用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妒澄镏兴幣c便方》中曾介紹:“熱咳痰濃:鮮茼蒿菜90克
,水煎去渣,加冰糖適量溶化后
,分2次飲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庇绕涫窃谘谉嵯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經(jīng)常感到肺熱痰多,常飲茼蒿湯不但能消痰止咳
,還可清熱除煩

青菜性味甘平
,能解熱除煩
,通利腸胃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端穆暠静荨分姓f它能“止熱氣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崮媳静荨芬舱J為青菜“主消痰
,止咳嗽,清肺熱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彼裕矊俜螣峥人曰蚴窍募撅L熱外感咳嗽之人宜食之

羊棲菜又稱海藻
,性味咸寒
,有消痰瀉熱的作用
。《現(xiàn)代實用中藥》說它可“治慢性氣管炎等癥”
。尤其是為肺熱咳嗽
,咳吐黃膿痰的急慢性氣管炎患者,食之最宜

紫菜性味甘咸而寒
,能化痰軟堅清熱。民間有用以“治肺膿瘍吐臭痰:紫菜適量
,放口中干嚼
,徐徐咽下”的經(jīng)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妒澄镏兴幣c便方》認為“干品嚼食治肺壞疽初起吐臭痰者”
,并介紹:“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膿瘍
、支氣管擴張等):紫菜研細末,煉蜜為丸
,每服6克
,1日2~3次
,飯后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狈矊俜螣峥人曰蝻L熱咳嗽吐痰黃稠腥臭者
,食之皆宜。
蘆根性寒
,味甘
,有清肺熱,除膿痰的作用
。古方“葦莖湯”治療肺膿瘍(肺癰)即以蘆根為主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認為“其性涼能清肺熱
,中空能理肺氣”
。凡肺熱咳嗽,吐痰黃稠腥臭之人
,食之最宜
。也可配合生薏苡仁、蕺菜
、冬瓜子等,則更為適宜

無花果性平
,味甘,能清肺熱和化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对颇现胁菟帯分姓J為它有“祛痰理氣”的作用
,“治咳嗽痰多,胸悶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陡=ㄖ胁菟帯愤€介紹“治肺熱聲嘶:無花果五錢(15克)
,水煎加冰糖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惫史卜螣峥人远嗵嫡?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宜食之

羅漢果有清肺
、化痰、止咳作用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稁X南采藥錄》中說:“理痰火咳嗽
,和豬精肉煎湯服之
。”《廣西中藥志》亦認為:羅漢果“止咳清熱
。”故對風熱咳嗽和肺熱咳嗽者尤宜
,可單用泡茶
,亦可用羅漢果1個,柿餅15克
,水煎服食。
蕺菜能清熱解毒瀉肺火
,適宜肺熱咳嗽
,包括大葉性肺炎
、肺膿瘍(肺癰)者服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蓡斡棉?0~50克,煎水代茶飲

海蜇性平
,味咸,有良好的清熱化痰效果
,肺熱咳嗽,痰膿黃稠之人,宜用海蜇與荸薺等量煨湯喝
,極有療效

豆腐有清熱潤燥作用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夺t(yī)林纂要》云:“豆腐清熱
,止咳,消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狈部人詫儆陲L熱或肺熱者尤宜。亦可選用豆腐皮1張
,冰糖適量
,加水煮熟后食用,對肺熱咳嗽也有治療效果

白菊花性涼
,可以散風熱、清肺火
,對熱性咳嗽患者
,宜用白菊花泡茶喝

金銀花能清熱解毒
,凡屬肺熱咳嗽
,包括風熱型感冒咳嗽
、大葉性肺炎咳嗽
、肺膿瘍咳嗽者,均適宜用大劑量金銀花
,可用至30~90克煎水代茶頻飲

絲瓜花蜜茶干絲瓜花10克,蜂蜜10克
。將絲瓜花洗凈
,放入蓋杯中
。用沸水適量沖泡
,蓋悶15分鐘
,調(diào)入蜂蜜
,趁熱飲用
。此為1日量
,分早晚兩次飲。該方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蟬衣牛子桔梗茶蟬衣
、生甘草各3克
,牛蒡子9克
,桔梗5克。將上藥共研末
,置保溫杯中
,以沸水沖泡,蓋悶15分鐘
,代茶飲
,每日l劑。該方有疏散風熱
、止咳的功效

金銀花沖雞蛋金銀花5克,鮮雞蛋l(fā)枚
。先把雞蛋打入碗內(nèi)
,金銀花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鐘
,取汁沖雞蛋攪拌
,趁熱一次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此方有疏風散熱
,潤肺止咳的功效
,適用于風熱咳嗽、痰黃或少痰
、咽喉痛
、口干苔黃。
茅桑湯白茅根15克
,桑白皮lO克
,冰糖15克,將上藥洗凈
,同冰糖一起放入鍋中
,加水3碗,煎取約2碗湯即可
。此為1日量
,分2~3次涼飲。該方有清熱止咳的功效

魚腥草煲豬肺湯功效

【魚腥草煲豬肺做法】:1. 把豬肺的氣管口對準水龍頭往里灌水,待豬肺膨脹到不能再膨脹的時候,把里面的血水擠出,如此反復(fù)多次,直至豬肺顏色轉(zhuǎn)變?yōu)榉奂t或白色,再浸泡30分鐘,切塊,汆水撈起;2. 熱鍋無需放油,將豬肺倒入翻炒至水干,盛起;3. 魚腥草漂洗干凈,羅漢果洗凈;4. 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中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魚腥草煲豬肺功效】:健胃利尿,降脂降壓。 這有特殊氣味的折耳根其實我們這邊慣叫魚腥草,客家人也叫“狗貼耳”,多用來煲湯
、煮涼茶,有清熱解毒
、利尿消腫之效,素為清肺熱、化痰結(jié)的要藥

魚腥草用來煲湯
、煮涼茶還易為人受落,像魚腥草煲豬肺湯、魚腥草豬骨湯
、魚腥草綠豆湯是尋常的家常湯水,但若是用來做菜,獨特的風格就看各人喜好了,跟榴蓮
、芝士等大約是同一類東西,愛者極愛,恨者掩鼻。
鮮魚腥草炒雞蛋 將魚腥草入油鍋煸炒至軟,淋入蛋液炒成塊,撒蔥花,調(diào)入適量鹽便可
。具有清熱解毒
、滋陰潤肺的功效。
鮮魚腥草炒肉絲 肉絲先用鹽
、淀粉拌勻,熱鍋放油,下肉絲炒香,放魚腥草翻炒,加少許水,下鹽和雞粉拌勻便可裝盤
。具有消炎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

魚腥草雪梨水 先將新鮮魚腥草或干魚腥草用適量水煮成汁,棄渣,放入雪梨塊和白糖或冰糖,煮至梨軟爛便可
。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功效。

肺癰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各家論述5肺癰的病因病機 5.1感受風熱5.2痰熱素盛5.3內(nèi)因 6肺癰的發(fā)病機理7肺癰的癥狀8類證鑒別 8.1風溫8.2肺痿 9肺萎的診斷10肺癰的辨證治療 10.1初期 10.1.1肺癰初期的癥狀10.1.2證候分析10.1.3治法10.1.4治療肺癰初期的方藥 10.2成癰期 10.2.1肺癰成癰期的癥狀10.2.2證候分析10.2.3治法10.2.4治療肺癰成癰期的方藥 10.3潰膿期 10.3.1肺癰潰膿期的癥狀10.3.2證候分析10.3.3治法10.3.4治療肺癰潰膿期的方藥 10.4恢復(fù)期 10.4.1肺癰恢復(fù)期的癥狀10.4.2證候分析10.4.3治法10.4.4治療肺癰恢復(fù)期的方藥11肺萎的其他療法 11.1驗方 12預(yù)后13肺萎的預(yù)防14文獻摘錄15參考資料附:1治療肺癰的穴位2治療肺癰的方劑3治療肺癰的中成藥4肺癰相關(guān)藥物5古籍中的肺癰 1拼音 fèi yōng

2英文參考 abscess of lung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lung abscess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10)]

3概述 肺癰(abscess of lung[1]

、lung abscess[2])為病名[3]
,又名肺雍[3]。是指以驟起發(fā)熱,咳嗽
,胸痛
,咯腥臭膿血痰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1][2]。即肺葉生瘡
,形成膿瘍的一種癥證[4]
。屬于內(nèi)癰之一[4]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督饏T要略心典·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解釋說:“癰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
,為熱聚而肺?也
。”臨床以咳嗽
,胸痛
,發(fā)熱,咯吐腥臭濁痰
,甚則膿血相兼為主要特征[4]

肺癰的特征為咳吐大量腥臭膿血痰。病因風熱犯肺

,或痰熱素盛
,以致熱傷肺氣,蒸液成痰
,熱壅血瘀
,肉腐血敗,成癰化膿[4]

辨證為病位在肺

,屬于實熱證候。根據(jù)病理演變過程
,可分初期(表證期)
、成癰期、潰膿期
、恢復(fù)期
。如邪戀正虛,則轉(zhuǎn)成慢性
。[4]

治療應(yīng)以清熱散結(jié)

,解毒排膿為主。針對不同病期
,分別采取相應(yīng)治法
。在束成膿前應(yīng)予大劑清肺消癰之品以力求消散,已成膿者當解毒排膿,按照“有膿必排”的要求
,尤以排膿為首要措施
。膿毒清除后,再予補虛養(yǎng)肺
。[4]

在癰膿甫潰時

,蓄結(jié)之膿毒尚盛,邪氣仍實
,決不能忽視膿毒的清除
,膿毒去則正自易復(fù),若早予補斂
,反致助邪
,延長病程,即使見有虛象
,亦當分清主次
,酌情兼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謴?fù)期雖屬邪衰正虛
,陰氣內(nèi)傷,應(yīng)以清養(yǎng)補肺為主
,扶正以托邪
,但仍需防其余毒不凈,適當佐以解毒排膿之品
。若潰后膿痰一度清稀而復(fù)轉(zhuǎn)臭濁
,或腥臭膿血遷延日久,反復(fù)不盡
,時輕時重
,此為邪戀正虛,膿毒未凈
,虛實錯雜
,提示復(fù)燃或轉(zhuǎn)為慢性,更須重視解毒排膿之法
。[4]

一般而言

,潰膿期是病情順與逆的轉(zhuǎn)折點。潰膿階段若發(fā)生大量咳血
、咯血
,應(yīng)警惕出現(xiàn)血塊阻塞氣道;或氣隨血脫的危象
,當按照“血證”治療
,采取相應(yīng)的急救措施
。如膿潰后流入胸腔,是為嚴重的惡候
。此外如遷延轉(zhuǎn)為慢性
,有手術(shù)指征者,可請外科處理
。[4]

4各家論述 肺癰首見于《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

,該篇有“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
,咽干不渴
,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
,為肺癰”的記載
。并提出“始萌可救,膿成則死”的預(yù)后判斷
,以強調(diào)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同時還指出成膿者治以排膿
,未成膿者治以瀉肺
,分別制訂了相應(yīng)的方藥。后世各家又在實踐中不斷加以補充
,如《備急千金方》創(chuàng)用葦莖湯以清熱排膿
;《張氏醫(yī)通·肺癰》認為應(yīng)“乘初起時極力攻之”;《雜病源流犀燭》力主“清熱滌痰”為原則
;《醫(yī)門法律》倡議“以清肺熱
,救肺氣”為要著;《外科正宗》根據(jù)病機演變及證候表現(xiàn)
,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風清肺
,已有里熱者宜降火抑陰,成膿者宜平肺排膿
,膿潰正虛者宜補肺健脾等治療原則
。當前在辨病施治方面,又進一步取得新的經(jīng)驗
。[4]

5肺癰的病因病機 肺癰多由外感風熱邪毒

,或風寒化熱蘊肺,肺受熱灼
,熱壅血瘀
,郁久腐敗化膿所致[3]。

肺癰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主要從外因立論
,認為本病的形成
,是因“風傷皮毛,熱傷血脈
,風舍于肺……熱之所過
,血為之凝滯,蓄結(jié)癰膿”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吨T病源候論·肺癰候》強調(diào)正虛是外邪乘襲致病的重要內(nèi)因,提出“肺主氣
,候皮毛
,勞傷血氣,腠理則開
,而受風寒
,其氣虛者,寒乘虛傷肺
,寒搏于血
,蘊結(jié)成癰,熱又加之
,積熱不散
,血敗為膿”的論說。后世又進一步認識到與內(nèi)因有關(guān)
,如《外科精要》認為“由食啖辛熱炙煿
,或酣飲熱酒,燥熱傷肺所致”
,《張氏醫(yī)通·肺癰》指出“或挾濕熱痰涎垢膩蒸淫肺竅
,皆能致此”。[4]

《醫(yī)門法律》卷六:“肺癰由五臟蘊祟之火

,與胃中停蓄之熱
,上乘乎肺,肺受火熱熏灼
,即血為之凝
,血凝即痰為之裹,遂成小癰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5.1感受風熱

多為風熱上受,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
,或因風寒襲肺
,未得及時表散,內(nèi)蘊不解
,郁而化熱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稄埵厢t(yī)通·肺癰》曾說:“肺癰者由感受風寒,未經(jīng)發(fā)越
,停留胸中
,蘊發(fā)為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狈闻K受邪熱薰灼
,肺氣失于清肅,血熱壅聚所致
。[4]

5.2痰熱素盛

[4]

平素嗜酒太過

,恣食辛辣煎炸炙賻厚味,蘊濕蒸痰化熱
,或原有其他宿疾
,肺經(jīng)及他臟痰濁瘀熱蘊結(jié)日久,薰蒸于肺而成

如宿有痰熱蘊肺

,復(fù)加外感風熱,內(nèi)外合邪
,則更易引發(fā)本病
。《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癰》即曾指出“此癥系肺臟蓄熱
,復(fù)傷風邪,郁久成癰”

5.3內(nèi)因

勞累過度
,正氣虛弱,則衛(wèi)外不固
,外邪容易乘襲
,原有內(nèi)伏之痰熱郁蒸,是致病的重要內(nèi)因[4]

6肺癰的發(fā)病機理 肺癰病變部位在肺

,病理性質(zhì)主要為邪盛的實熱證候。因邪熱郁肺
,蒸液成痰
,邪阻肺絡(luò),血滯為瘀
,而致痰熱與瘀血互結(jié)
,蘊釀成癰,血敗肉腐化膿
,肺絡(luò)損傷
,膿瘍潰破外泄
,其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chǔ),主要在于熱壅血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夺t(yī)門法律·肺痿肺癰門》即曾指出“肺癰屬在有形之血”,《柳選四家醫(yī)案·環(huán)溪草堂醫(yī)案·欬喘門》也認為“肺癰之病
,皆因邪瘀阻于肺絡(luò)
,久蘊生熱,蒸化成膿”
,明確地突出“瘀熱”的病理概念
。[4]

其病理演變過程,可以隨著病情的發(fā)展

,邪正的消長
,表現(xiàn)為初(表證)期,成癰期
,潰膿期
,恢復(fù)期等不同階段。初期
,因風熱之邪侵犯衛(wèi)表
,內(nèi)郁于肺,肺衛(wèi)同病
,蓄熱內(nèi)蒸
,熱傷肺氣,肺失清肅
,出現(xiàn)惡寒
、發(fā)熱、咳嗽等肺衛(wèi)表證
;成癰期為邪熱壅肺
,蒸液成痰,氣分之熱毒浸淫及血
,熱傷血脈
,血為之凝滯,熱壅血瘀
,蘊釀成癰
,表現(xiàn)高熱、振寒
、咳嗽
、氣急、胸痛等痰瘀熱毒蘊肺之候
;潰膿期
,為痰熱與瘀血壅阻肺絡(luò)
,肉腐血敗化膿,肺損絡(luò)傷
,膿瘍潰破
,排出大量腥臭膿痰或膿血痰;恢復(fù)期
,為膿瘍內(nèi)潰外泄之后
,邪毒漸盡,病情趨向好轉(zhuǎn)
,但因肺體損傷
,故可見邪去正虛,陰傷氣耗的病理過程
,繼則正氣逐漸恢復(fù)
,癰瘍漸告愈合。如潰后膿毒不盡
,邪戀正虛
,每致遷延反復(fù),日久不愈
,病勢時輕時重而轉(zhuǎn)為慢性
。如《張氏醫(yī)通·肺癰》即有“肺癰潰后,膿痰漸稀
,氣息漸減
,忽然臭痰復(fù)盛,此余毒未凈
,內(nèi)氣復(fù)發(fā)……但雖屢發(fā)而勢漸輕可
,可許收功,若屢發(fā)而痰穢轉(zhuǎn)甚
,脈形轉(zhuǎn)疾者終成不起也”的論述。[4]

7肺癰的癥狀 肺癰癥見發(fā)熱振寒

,咳嗽
,胸痛,氣急
,甚則咳喘不得平臥
,吐出腥臭膿性粘痰,或咳吐膿血等[3]

8類證鑒別

8.1風溫

由于肺癰初期與風溫極為類似
,故應(yīng)注意兩者之間的區(qū)別。風溫起病多急
,以發(fā)熱
、咳嗽
、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為特征,與肺癰初期頗難鑒別
,但肺癰之振寒
,咯吐濁痰明顯,喉中有腥味
,特別是風溫經(jīng)正確及時治療后
,多在氣分而解,如經(jīng)一周身熱不退
,或退而復(fù)升
,應(yīng)進一步考慮肺癰之可能。[4]

8.2肺痿

肺痿
、肺癰兩者同屬肺部疾患
,癥狀也有其相似之處,故在《金匱要略方論》中把這兩種病證并列于一篇加以討論
,以資鑒別和了解其相互關(guān)系
。具體言之,肺痿
、肺癰雖然同為肺中有熱
,但肺癰為風熱犯肺,熱壅血瘀
,肺葉生瘡
,病程短而發(fā)病急,形體多實
,消瘦不甚
,咳吐膿血腥臭,脈數(shù)實
;肺痿為氣陰虧損
,虛熱內(nèi)灼,或肺氣虛冷
,以致肺葉痿弱不用
,病程長而發(fā)病緩,形體多虛
,肌肉消瘦
,咳唾涎沫,脈數(shù)虛
。兩者一實一虛
,顯然有別。另一方面,若肺癰久延不愈
,誤治失治
,痰熱壅結(jié)上焦,薰灼肺陰
,也可轉(zhuǎn)成肺痿
。如《外科正宗·肺癰論》云:“久嗽勞傷,咳吐痰血
,寒熱往來
,形體消削,咯吐瘀膿
,聲啞咽痛
,其候傳為肺痿?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泵鞔_指出肺癰轉(zhuǎn)為肺痿
,標志著病情的由淺入深,由實轉(zhuǎn)虛
。[4]

9肺萎的診斷 對于肺癰病的診斷

,古代有倡用驗痰法者,如《醫(yī)學入門·癰疽總論》曾說:“咳唾膿血腥臭
,置之水中即沉
。”明·王紹隆《醫(yī)燈續(xù)焰·肺癰脈證》記載“凡人覺胸中隱隱痛
,咳嗽有臭痰
,吐在水中,沉者是癰膿
,浮者是痰
。[4]

試驗口味也可有助于診斷,《張氏醫(yī)通·肺癰》說:“肺癰初起

,疑似未真
,以生大豆絞漿飲之,不覺腥味
,便是真候
。”《紅爐點雪·肺痿肺癰》也有“口啖生豆不腥”的記載
。[4]

此外,慢性病變還可見“爪甲紫而帶彎”

,指端呈鼓槌樣[4]

10肺癰的辨證治療 肺癰主要是風熱火毒,壅滯于肺

,熱壅血瘀
,蘊毒化膿而成癰
,故治以清熱解毒,化瘀排膿為法[4][3]
。選用《備急千金要方》葦莖湯
、清金飲、麥冬平肺飲
、葶藶大棗瀉肺湯
、元參清肺飲等方[3]。

咳吐膿血者

,用排膿散
、《金匱要略方論》桔梗湯,酌加魚腥草
、野喬麥根等藥[3]

如日久傷及氣陰,治宜養(yǎng)陰益氣

,清熱化痰
,可用桔梗杏仁煎、《嚴氏濟生方》桔梗湯等[3]
。本病與肺膿瘍
、肺壞疽等相似[3]。

肺癰發(fā)病多急

,常突然出現(xiàn)惡寒或寒戰(zhàn)
,高熱,午后熱甚
,咳嗽胸痛
,咯吐粘濁痰,經(jīng)過旬日左右
,咳痰增多
,咯痰如膿,有腥臭味
,或膿血相兼
,甚則咯血量多,隨著膿血的大量排出
,身熱下降
,癥狀減輕,病情有所好轉(zhuǎn)
,經(jīng)數(shù)周逐漸恢復(fù)
。如膿毒不凈,持續(xù)咳嗽,咯吐膿血臭痰
,低燒
,出汗,形體消瘦者
,則為轉(zhuǎn)入慢性

辨證總屬實熱證候,為熱毒瘀結(jié)在肺

,成癰釀膿
,故發(fā)病急,病程短
,邪盛證實
。臨床一般多按病程的先后各個階段,分為初期(表證期)
、成癰期
、潰膿期、恢復(fù)期
,以作為分證的依據(jù)

治療當以祛邪為原則,采用消熱解毒

,化瘀排膿的治法
,膿未成應(yīng)著重清肺消癰,膿已成需排膿解毒
。具體處理可根據(jù)先后病機演變過程的各個病期
,分別施治,有時還當有主次的配伍合用
。初期治以清肺散邪
;成癰期,清熱解毒
,化瘀消癰
;潰膿期,應(yīng)排膿解毒
;恢復(fù)期
,陰傷氣耗者養(yǎng)陰益氣,如久病邪戀正虛者
,當扶正祛邪

10.1初期

肺癰·初期(initial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風熱襲表犯肺,以惡寒
,發(fā)熱
,咳嗽
,胸痛,咳則痛甚
,呼吸不利,咯白色黏痰
,痰量日漸增多
,苔薄黃,脈浮數(shù)而滑為主要表現(xiàn)的初期肺癰[5]

10.1.1肺癰初期的癥狀 肺癰初期者

,惡寒發(fā)熱,咳嗽
,咯白色粘沫痰
,痰量由少漸多,胸痛
,咳時尤甚
,呼吸不利,口干鼻燥
,苔薄黃或薄白
,脈浮數(shù)而滑。[4]

10.1.2證候分析 風熱初客

,衛(wèi)表不和
,故見寒熱表證,風熱犯肺
,肺氣失于宣肅
,而見咳嗽、胸痛
、咯痰粘白
。風熱上受,則口干鼻燥
。風熱在表
,故苔薄黃,脈浮滑數(shù)
。[4]

10.1.3治法 清肺解表[4]

10.1.4治療肺癰初期的方藥 銀翹散(《溫病條辨》):金銀花、連翹

、豆豉
、牛蒡子、薄荷
、荊芥穗
、桔梗
、甘草、竹葉
、鮮蘆根

銀翹散為辛涼解表之劑

,功能疏散風熱,輕宣肺氣
。藥用銀花連翹
、蘆根、竹葉疏風清熱
;桔梗
、甘草、牛蒡子宣肺氣
、化痰止咳
。荊芥、豆豉
、薄荷解表
,適宜表證輕者。內(nèi)熱轉(zhuǎn)甚者
,加生石膏
、炒黃芩以清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壬跆刀嗉有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川貝母、前胡
、桑皮
、冬瓜子、枇杷葉
。胸痛呼吸不利
,加瓜蔞皮、廣郁金
。[4]

10.2成癰期

肺癰·成癰期(abscess formation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邪熱蘊肺
,血脈瘀阻,以壯熱不退
,咳嗽氣急
,咳吐黃稠濃痰,氣味腥臭
,胸脅疼痛
,轉(zhuǎn)側(cè)不利,煩躁不安
,口干咽燥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shù)或洪數(shù)為主要表現(xiàn)的成癰期肺癰[5]

10.2.1肺癰成癰期的癥狀 肺癰成癰期者

,身熱轉(zhuǎn)甚
,時時振寒,繼則壯熱
,汗出煩躁
,咳嗽氣急
,胸滿作痛
,轉(zhuǎn)側(cè)不利,咳吐濁痰
,呈黃綠色
,自覺喉間有腥味,口干咽燥
,苔黃膩
,脈滑數(shù)[4]。

10.2.2證候分析 邪熱從表入里

,熱毒內(nèi)盛
,正邪交爭,故壯熱
、振寒
、汗出、煩躁
。熱毒壅肺
,肺氣上逆,肺絡(luò)不和
,則咳嗽氣急胸痛
。痰濁瘀熱郁蒸成癰,則咯吐黃濁痰
,喉中有腥味
。熱入血分,耗津傷液
,故口干咽燥而渴不多飲
。痰熱內(nèi)盛,故苔黃膩
,脈滑數(shù)
。[4]

10.2.3治法 清肺化瘀消癰[4]。

10.2.4治療肺癰成癰期的方藥 葦莖湯(《備急千金要方》):鮮蘆根

、薏苡仁
、冬瓜仁
、桃仁

如金解毒散(《景岳全書》):桔梗、甘草

、黃芩
、黃連、黃柏
、山梔

葦莖湯重在化痰泄熱

,通瘀散結(jié)消癰,如金解毒散則以降火解毒
,清肺消癰為長
。藥用苡仁、冬瓜仁
、桃仁
、桔梗化濁行瘀散結(jié)
;甘草
、蘆根清肺解毒消癰;黃芩
、黃連
、山梔清火瀉熱。另可加入銀花
、紅藤
、魚腥草、蒲公英
、紫花地丁清熱解毒
。咯痰黃稠
,酌配桑白皮
、瓜蔞、射干等清化之品
。如痰濁阻肺
,咳而喘滿,咯痰膿濁量多
,不得臥者
,當瀉肺泄?jié)幔虞闼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熱毒瘀結(jié)
,咯膿濁痰,腥臭味嚴重
,可合犀黃丸[367]以解毒化瘀
。[4]

10.3潰膿期

肺癰·潰膿期(rupture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熱壅血瘀
,血敗肉腐,以咳吐大量膿痰
,或如米粥
,或痰血相兼,腥臭異常
,胸中煩滿而痛
,身熱,面赤
,口渴喜飲
,舌紅,苔黃膩
,脈滑數(shù)為主要表現(xiàn)的潰膿期肺癰[5]

10.3.1肺癰潰膿期的癥狀 肺癰潰膿期者,咳吐大量膿血痰

,或如米粥,腥臭異常
,有時咯血
,胸中煩滿而痛,甚則氣喘不能臥
,身熱
,面赤,煩渴喜飲
,苔黃膩
、質(zhì)紅,脈滑數(shù)或數(shù)實[4]

10.3.2證候分析 血敗肉腐

,癰膿內(nèi)潰外泄,故陡然咳吐大量腥臭膿血痰
,熱毒瘀結(jié)
,肺損絡(luò)傷則咯血,膿毒蘊肺
,肺氣不利
,則胸中煩滿而痛,氣喘
,熱毒內(nèi)蒸
,故身熱,面赤
,煩渴
,苔黃膩
,質(zhì)紅或降,脈滑數(shù)或數(shù)實
。[4]

10.3.3治法 排膿解毒[4]

10.3.4治療肺癰潰膿期的方藥 加味桔梗湯(《醫(yī)學心悟》):桔梗、甘草

、貝母
、橘紅、銀花
、苡仁
、葶藶子、白及

加味桔梗湯功能清肺化痰

,排膿去壅
。桔梗為排膿之主藥,用量宜大
;苡仁
、頁母、橘紅化痰散結(jié)排膿
;銀花
、甘草清熱解毒;白芨涼血止血
。另可加魚腥草
、野養(yǎng)麥根、敗醬草
、黃芩清熱解毒排膿
。咯血酌配丹皮
、山梔
、藕節(jié)、白茅根
、三七等加強涼血止血
。煩渴可配天花粉,知母
。津傷明顯
,口干舌紅,可加沙參
、麥冬
。氣虛不能托膿,加生黃芪補氣托毒。胸部滿脹
,喘不得臥
,大便秘結(jié),脈滑數(shù)有力
,可予桔梗白散[273]峻驅(qū)其膿
,每服0.6克,藥后其膿可吐下而出
,如下不止
,飲冷水一杯。因本方藥性猛烈
,峻下逐膿的作用甚強
,一般不宜輕易使用,體弱者禁用
。[4]

10.4恢復(fù)期

肺癰·恢復(fù)期(recovery stage of lung abscess[2])是指正虛邪戀
,陰傷氣耗,以身熱漸退
,咳嗽減輕
,膿痰日漸減少,或有胸脅隱痛
,短氣
,自汗,盜汗
,心煩,口燥咽干
,舌紅
,苔黃,脈細數(shù)為主要表現(xiàn)的恢復(fù)期肺癰[5]

10.4.1肺癰恢復(fù)期的癥狀 肺癰恢復(fù)期者

,身熱漸退,咳嗽減輕
,咯吐膿血漸少
,臭味亦減,痰液轉(zhuǎn)為清稀
,精神漸振
,食納好轉(zhuǎn),或見胸脅隱痛
,難以久臥
,氣短,自汗,盜汗
,低燒
,午后潮熱,心煩
,口燥咽干
,面色不華,形體消瘦
,精神萎靡
,舌質(zhì)紅或淡紅,苔薄
,脈細或細數(shù)無力
。或見咳嗽
,咯吐膿血痰日久不凈
,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復(fù)轉(zhuǎn)臭濁,病情時輕時重
,遷延不愈
。[4]

10.4.2證候分析 膿潰之后,邪毒已去

,故熱降咳輕
,膿痰日少,痰轉(zhuǎn)清稀
,神振納佳
,但因肺損絡(luò)傷,潰處未斂
,故胸脅隱痛
,難以久臥。肺氣虧虛則氣短
,自汗
。肺陰耗傷,虛熱內(nèi)灼則盜汗
,低燒
,潮熱,心煩
,口干
。正虛未復(fù),故面色不華
,形瘦神疲
。氣陰兩傷故舌質(zhì)紅或淡紅
,脈細或細數(shù)無力。若邪戀正虛
,膿毒不盡
,則轉(zhuǎn)為慢性病變。[4]

10.4.3治法 養(yǎng)陰補肺[4]

10.4.4治療肺癰恢復(fù)期的方藥 沙參清肺湯(驗方):北沙參

、生黃芪、太子參
、合歡皮
、白及、生甘草
、桔梗
、苡仁、冬瓜子

桔梗杏仁煎(《景岳全書》):桔梗

、杏仁
、甘草、銀花
、貝母
、枳殼、紅藤
、連翹
、夏枯草、百合
、麥冬
、阿膠

沙參清肺湯功能益氣養(yǎng)陰,清肺化痰

,為恢復(fù)期調(diào)治之良方
;桔梗杏仁煎養(yǎng)肺滋陰,兼清膿毒
。藥用沙參、麥冬
、百合滋陰潤肺
;太子參、黃芪益氣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象貝母、冬瓜子清肺化痰
;阿膠
、白芨養(yǎng)陰止血;桔梗、甘草清熱解毒排膿
。如有低熱
,可酌配功勞葉、青蒿
、白薇
、地骨皮。如食納不振
、便溏
,當培土生金,酌配白術(shù)
、山藥
、茯苓;咳吐膿血不凈
,可酌配白蘞
。若邪戀正虛,咯痰腥臭膿濁
,反復(fù)遷延日久不凈
,當扶正祛邪,配合排膿解毒法
,酌加魚腥草
、野蕎麥根、敗醬草
。[4]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shù)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yù)產(chǎn)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chǔ)代謝率計算補鈉計算器補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百科

,馬上計算!

11肺萎的其他療法

11.1驗方

治療肺萎的簡驗方亦甚多
,茲選數(shù)則
,以備參考應(yīng)用:

陳芥菜鹵每服半茶杯,一日2~3次

,炫熱服
,亦可用沸豆?jié){沖服,膿盡為度
。[4]

鮮薏苡根適量

,搗汁,燉熱服
,日三次
,或加紅棗煨服,能下臭痰濁膿[4]

鮮構(gòu)樹根皮(?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浦参飿?gòu)樹)洗凈

,切碎,用量一斤
,加水四斤
,煎至二斤,一日三次分服
,連服1~2周
。愈后忌辛辣及臭鹵百日[4]。

荷葉適量

,煎濃汁
,稍加白蜜服之[4]。

野養(yǎng)麥根莖:洗凈曬干

,去根須
,切碎,以瓦罐盛干藥半斤
,加清水或黃酒1250毫升
,罐口用竹箬密封,隔水文火蒸者三小時
,最后得凈汁約1000毫升(25%)
,加防腐劑備用。成人每服30~40毫升
,一日三次
,兒童酌減。一般病例用水劑
,如發(fā)熱
,臭痰排不出或排不盡,經(jīng)久不愈
,采用酒劑
,亦可用野蕎麥根莖60克煎服,日一劑
,但效果較差
。[4]

12預(yù)后 凡患本病如能早期確診,及時治療

,在成癰期能得到部分消散
,則病情較輕,療程較短
。老人
、兒童和飲酒成癖者患之
,因正氣虛弱
,或肺有郁熱
,須防其病情遷延生變。[4]

潰膿期是病情順和逆的轉(zhuǎn)折點:①順證潰后聲音清朗

,膿血稀釋而漸少
,臭味亦減,飲食知味
,胸肋稍痛
,身體不熱,坐臥如常
,脈緩滑
。②逆證潰后音嗄無力,膿血如敗鹵
,滃臭異常
,氣喘,鼻煽
,胸痛
,坐臥不安,飲食少進
,身熱不退
,顴紅,爪甲青紫帶彎
,脈短澀或弦急
,為肺葉腐敗之惡候。如《張氏醫(yī)通·肺癰》即曾指出:“若喘鳴不休
,唇反
,咳吐膿血,色如敗鹵
,滃臭異常
,正氣大敗,而不知痛
,坐不得臥
,飲食難進,爪甲紫而帶彎
,手掌如枯樹皮
,面艷顴紅,聲啞鼻煽者不治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胺伟b初起,脈不宜數(shù)大
,潰后最忌短濇
,脈緩滑面白者生
,脈弦急面赤者死?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盵4]

13肺萎的預(yù)防 在預(yù)防方面

,凡屬肺虛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肺衛(wèi)不固
,易感外邪者
,當注意寒溫適度,起居有節(jié)
,以防受邪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徊⒔麩熅萍靶晾敝藷故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以免燥熱傷肺
。一旦發(fā)病,則當及早治療
,力求在成膿前得到消散
,或減輕病情。[4]

對于肺癰患者的護理

,應(yīng)做到安靜臥床休息
,每天觀察記錄體溫、脈象的變化
,咳嗽情況
,咯痰的色、質(zhì)
、量
、味,注意室溫的調(diào)節(jié)
,做好防寒保暖
,以防復(fù)感。在潰膿期可根據(jù)肺部病位
,予以 *** 引流
,如見大量咯血,應(yīng)警惕血塊阻塞氣道
,按“咳血”采取相應(yīng)的護理措施
。[4]

飲食宜食清淡蔬菜,不宜過咸

,忌油膩厚味
。發(fā)熱者,可予半流質(zhì),多吃水果
,如橘子
、梨、枇杷
、蘿卜等,均有潤肺生津化痰的作用
,每天可用薏米煨粥食之
,并取鮮蘆根煎湯代茶。禁食一切辛辣 *** 物品
,如大椒
、蔥、韭菜
,忌海羶發(fā)物
,如鲞魚、黃魚
、蝦子
、螃蟹等。吸煙飲酒者
,一律均須戒除
。[4]

14文獻摘錄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風傷皮毛,熱傷血脈

;風舍于肺
,其人則咳,口干喘滿
,咽燥不渴
,多唾濁沫,時時振寒
。熱之所過
,血為之凝滯,蓄結(jié)癰膿
,吐如米粥
,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張氏醫(yī)通·肺癰》:“肺癰危證。乘初起時

,極力攻之
,庶可救療……慎不可用溫補保肺藥,尤忌發(fā)汗傷其肺氣……若潰后大熱不止
,時時惡寒
,胸中隱痛
,而喘汗面赤,坐臥不安
,飲食無味
,膿痰腥穢不已者難治,若喘鳴不休
,唇反
,咯吐膿血,色如敗鹵
,瀚臭異常
,正氣大敗,而不知痛
,坐不得臥
,飲食難進,爪甲紫而帶彎
,手掌如枯樹皮
,面艷顴紅,聲啞鼻煽者不治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醫(yī)門法律·肺痿肺癰門》:“凡治肺癰病,以清肺熱

,救肺氣
,俾其肺葉不致焦腐,其生乃全
。故清一分肺熱
,即存一分肺氣,而清熱必須滌其壅塞
,分殺其勢于大腸
,令穢濁膿血日漸下移為妙?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雜病源流犀燭·肺病源流》:“肺癰

,肺熱極而成病也,其癥痰中腥臭
,或帶膿也
,皆緣土虛金弱,不能生水
,陰火爍金之敗癥
,故補脾亦是要著,而其治之法,如初起
,咳嗽氣急
,胸中隱痛,吐膿痰
,急平之
,或咳吐膿痰,胸膈脹滿
,喘氣
,發(fā)熱,急清之
,或病重不能臥,急安之
,或已吐膿血
,必以去膿補氣為要。無論已成未成
,總當清熱滌痰
,使無留壅,自然易愈
,凡患肺癰
,手掌皮粗,氣急脈數(shù)
,顴紅鼻煽
,不能飲食者,皆不治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類證治裁·肺癰》:“肺癰毒結(jié)有形之血,血結(jié)者排其毒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胺伟b由熱蒸肺竅,致咳吐臭痰
,胸脅刺痛
,呼吸不利,治在利氣疏痰
,降火排膿
。”

《柳選四家醫(yī)案·環(huán)溪草堂醫(yī)案·欬喘門》:“肺癰之病

,皆因邪瘀阻于肺絡(luò)
,久蘊生熱,蒸化成膿……初用疏瘀散邪瀉熱,可冀其不成膿也
,繼用通絡(luò)托膿
,是不得散而托之,使速潰也
,再用排膿泄熱解毒
,是既潰而用清泄,使毒熱速化而外出也
,終用清養(yǎng)補肺
,是清化余熱,而使其生肌收口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15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44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拌令勻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如黍米大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山楂1錢
,澤瀉1錢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
,炒白術(shù)9g,桂枝9g
,赤芍9g
,白芍9g,生姜3片
,大棗7枚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京棗5個(每個分5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