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偏方秘方

      蜂礬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09 19:00:46

      蜂礬散

      處方 : 露蜂房(大者

      ,連子)1個(gè)

      制法 : 將明礬研細(xì)末

      ,填滿(mǎn)蜂房之內(nèi)
      ,仰置瓦上,炭火炙(存性)
      ,研細(xì)收貯聽(tīng)用

      功能主治 : 癬瘡,痔漏

      用法用量 : 治牛皮癬

      ,以酸醋調(diào)敷
      ;痔漏拔管,以油調(diào)敷

      摘錄 : 《良方集腋》卷下

      ?白礬散作用與功效
      ,有什么副作用?

      白礬散--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白礬(半兩)
      鹽花(一分)


      【功能主治】治一切急風(fēng)
      ,口噤不開(kāi)。
      【用法用量】上并細(xì)研
      ,以手點(diǎn)揩牙根下,更將半錢(qián)匕
      ,以綿裹安牙盡頭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白礬散--《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處方】白礬(燒為灰)30克
      硫黃30克(細(xì)研)
      胡粉30克
      黃連45克(去須)
      雌黃30克(細(xì)研)
      蛇床子22克。
      【制法】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都研令勻,以豬膏和如稀面糊

      【功能主治】疥瘡

      【用法用量】用時(shí)以鹽漿水洗,拭干涂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白礬散--《圣惠》卷七十三
      【處方】白礬半兩,甘草半兩(分)(生用)
      ,川大黃1分(生)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婦人陰腫堅(jiān)痛

      【用法用量】取棗許大,綿裹納陰中
      ,日換3次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shū)》:濕傷水府,熱遏陰中
      ,故陰腫疼痛,堅(jiān)實(shí)不移焉。大黃蕩堅(jiān)瀉熱
      ,白礬卻濕解毒
      ,生甘草以緩中和藥也。絹包納陰中
      ,使?jié)駸岵⒔猓瑒t血?dú)庹{(diào)和而堅(jiān)實(shí)自消
      ,其陰中腫痛無(wú)不除矣

      【摘錄】《圣惠》卷七十三
      白礬散--《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八
      【處方】白礬(生用)1兩,甘草(生用)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毒蛇并射工沙虱等傷
      ,眼黑口噤
      ,手腳強(qiáng)直,毒攻腹內(nèi)
      ,逡巡不救。
      【用法用量】每服3錢(qián)匕
      ,冷水調(diào)灌下
      。便以大蒜橫切錢(qián)子貼瘡口,以艾柱于蒜錢(qián)上灸之
      ,不拘壯數(shù),如蒜錢(qián)焦
      ,即別換更灸
      ,痛定即止。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八
      白礬散--《普濟(jì)方》卷六十五
      【處方】屋松
      、白礬
      、蜂窩(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醋煎
      ,熱漱冷吐

      【摘錄】《普濟(jì)方》卷六十五
      白礬散--《不知醫(yī)必要》卷二
      【處方】白礬1錢(qián)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霍亂欲吐不出
      ,欲瀉不行
      ,兼之腹痛。
      【用法用量】用陰陽(yáng)水調(diào)服

      【摘錄】《不知醫(yī)必要》卷二
      白礬散--《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處方】白礬(研)半兩
      ,閭?cè)悖?兩,膩粉(研)1分
      ,雄黃(研)1兩,當(dāng)歸(末)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蝕惡肉。主治發(fā)背癰疽及惡瘡不生肌
      ,肉敗壞,其色黑

      【用法用量】取少許敷瘡
      ,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白礬散--方出《圣惠》卷六十五
      ,名見(jiàn)《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
      【處方】白礬1兩(燒令汁盡)
      ,麝香半兩(細(xì)研)
      ,蘆薈半兩
      ,蚺蛇膽大豆大。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甲疽
      、骨疽

      【用法用量】先以溫漿水洗瘡
      ,拭干敷之。重者不過(guò)3-4度愈

      【摘錄】方出《圣惠》卷六十五
      ,名見(jiàn)《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
      白礬散--《普濟(jì)方》卷三○八
      【處方】露筋草
      、白礬

      【制法】用露筋草其根洗凈,焙乾
      ,搗為末

      【功能主治】蜘蛛并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用白礬水調(diào)貼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八
      白礬散--《圣濟(jì)總錄》卷一八○
      【處方】白礬(鍛
      ,焙,研)1兩
      ,消石(研)1分,雄黃(研)1分
      ,苦參(末)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小兒走馬喉痹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qián)匕
      ,冷水調(diào)下
      ,并3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
      白礬散--《圣惠》卷三十六
      【處方】白礬1分(燒灰),黃藥末1分
      ,膩粉1分
      ,麝香1錢(qián)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惡口瘡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取1字
      ,摻在瘡上
      ,以意加減用之

      【摘錄】《圣惠》卷三十六
      白礬散--《圣惠》卷六十五
      【處方】白礬半兩
      ,石膽半兩,麝香1分
      ,朱紅1分
      ,麒麟竭1分

      【制法】上藥取白礬
      、石膽,于鐵器內(nèi)一處
      ,以炭火鍛過(guò)
      ,入麝香
      、麒麟竭
      、朱紅
      ,同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縮肉干瘡
      。主治男子?jì)D人風(fēng)血毒氣,攻手足指
      ,生甲疽瘡,久不愈者
      ,胬肉裹指甲痛
      ,出血不定。
      【用法用量】用少許干摻瘡上
      ,以帛子纏定,日換2-3次

      【摘錄】《圣惠》卷六十五
      白礬散--《圣惠》卷六十五
      【處方】白礬(燒為灰)1兩
      ,硫黃1兩(細(xì)研),胡粉1兩
      ,黃連1兩半(去須),雌黃1兩(細(xì)研)
      ,蛇床子3分

      【制法】上為細(xì)散,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一切疥。
      【用法用量】以豬膏和如稀面糊
      ,每以鹽漿水洗
      ,拭干涂之。
      【摘錄】《圣惠》卷六十五
      白礬散--《圣惠》卷六十
      【別名】大安散
      【處方】白礬1兩
      ,硫黃1兩(研)
      ,乳香1兩(研)
      ,黃連1兩(去須
      ,為末),黃蠟1分

      【制法】上用大鯽魚(yú)1頭
      ,不去鱗
      ,除腹內(nèi)物
      ,入諸藥末在內(nèi)
      ,以濕紙裹,又以麻纏了
      ,鹽泥固濟(jì),于煻火(灰)內(nèi)煨令熟取出
      。卻以慢火炙焦
      ,搗細(xì)羅為散。
      【功能主治】久痔
      ,腸胃風(fēng)冷
      ,及瘺膿血不止

      【用法用量】大安散(《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三)

      【摘錄】《圣惠》卷六十
      白礬散--《圣惠》卷三十五
      【處方】白礬半兩,硇砂半兩
      ,馬牙消半兩

      【制法】上藥于瓷盒子內(nèi)盛
      ,用鹽泥固濟(jì)
      ,候干,以炭火鍛令通赤
      ,取出細(xì)研

      【功能主治】喉痹氣悶

      【用法用量】用紙兩重勻攤
      ,置于濕地上,以物蓋之1宿
      ,出火毒后
      ,再細(xì)研為散
      。每服半錢(qián)
      ,納竹管中,吹入喉內(nèi)
      ,須臾即通
      。如是咽門(mén)腫,只以篦子抄藥
      ,點(diǎn)于腫處,咽津即愈

      【摘錄】《圣惠》卷三十五
      白礬散--《醫(yī)級(jí)》卷九
      【處方】白礬3錢(qián)
      ,樸消3錢(qián)
      ,小麥1合,五倍子1錢(qián)5分

      【功能主治】陰中腫痛。
      【用法用量】同蔥白煎湯熏洗

      【摘錄】《醫(yī)級(jí)》卷九
      白礬散--《奇效良方》卷五十九
      【處方】白礬(生用)
      、硫黃(生用)、乳香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肺風(fēng)酒渣鼻。
      【用法用量】每用手微抓動(dòng)患處
      ,以藥擦之

      【摘錄】《奇效良方》卷五十九
      白礬散--《普濟(jì)方》卷二七七
      【處方】雄黃
      、白礬各等分

      【制法】用烏梅3個(gè)捶碎,巴豆1個(gè)合研為末

      【功能主治】馬汗入肉。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qián)
      ,油調(diào)敷患處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七
      白礬散--《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三
      【處方】白礬(枯)、沒(méi)藥
      、乳香
      、銅綠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赤口瘡

      【用法用量】摻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三
      白礬散--《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九
      【處方】白礬(燒灰
      ,研)半兩
      ,升麻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
      ,丹砂(研)1分
      ,麝香(研)半錢(qián),甘草(炙
      ,銼)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風(fēng)(匿蟲(chóng))口瘡

      【用法用量】先以鹽漿水洗漱后
      ,用熟水調(diào)藥
      ,雞毛涂之
      ,日3-5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九
      白礬散--《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處方】白礬(鍛枯)2錢(qián),硇砂5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鼻痔。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
      ,點(diǎn)鼻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白礬散--方出《圣惠》卷五十七
      ,名見(jiàn)《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八

      【處方】白礬灰半兩
      ,羖羊角半兩(燒灰),射菵1分
      ,雄黃1兩
      ,麝香1兩,干姜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解毒
      。主治青蛙蛇螫所傷

      【用法用量】用敷瘡上。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七
      ,名見(jiàn)《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八
      白礬散--《醫(yī)方類(lèi)聚》卷二四二引《經(jīng)驗(yàn)良方》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47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
      ,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
      ,如黍米大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qián)
      ,干葛1錢(qián)
      ,山楂1錢(qián),澤瀉1錢(qián)
      ,陳皮8分
      ,甘草3分,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甘草半斤,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功能主治 : 健脾開(kāi)胃
      固衛(wèi)御風(fēng)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fēng)9g,炒白術(shù)9g
      ,桂枝9g
      ,赤芍9g,白芍9g
      ,生姜3片
      ,大棗7枚。功能主治 : 調(diào)營(yíng)固衛(wèi)
      ,以御風(fēng)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功能主治 : 治四時(shí)傷寒
      ,不問(wèn)陰陽(yáng)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fēng)
      、桂心、天麻
      、萆薢
      、石斛、虎骨(酥炙)
      、白芍藥
      、當(dāng)歸、云母粉
      、白術(shù)
      、茵芋葉
      、木香、仙靈脾
      、甘草
      、川續(xù)斷,各一兩
      。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
      、夏三日、秋七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gè)(每個(gè)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gè)(每個(gè)分5塊)
      ,半夏25個(gè),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
      偏方秘方熱門(mén)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