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
制法 : 上挫
,如麻豆大。功能主治 : 中風。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匕
,水1盞半,加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空腹溫服。3服后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
病機就不懂怎么說,一起探討一下吧
!從組方成分來講,大黃附子湯組方之意,取辛、附大熱,大黃用意不在寒,在其攻下(推動)之力,方內(nèi)藥力全是烈藥,故治暴寒暴積,注意一個暴字(其中有的起因可以積聚很久,但發(fā)作時暴烈),其表現(xiàn)為病起急且激烈,如大痛,大汗淋漓面色發(fā)青,甚至打混等,故本方主治六腑之寒積,因人體唯六與外相通,所以方中有大黃。如寒在臟及其它經(jīng)絡則不必要用大黃。溫補湯則治只要由于氣血虛感有寒或本身火少,血流慢,久而久之在體內(nèi)積而不通(其實還未到積的程度,因方中多行氣藥),其發(fā)病時沒上方的激烈,或痛中兼有脹,其人面色白或帶小許青目錄1拼音2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附子理中湯 2.1處方2.2功能主治2.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2.4摘錄 3《口齒類要》:附子理中湯 3.1處方3.2功能主治3.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3.4摘錄 4《醫(yī)學傳燈》卷上:附子理中湯 4.1處方4.2功能主治4.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4.4摘錄 5《回春》卷二:附子理中湯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麻癥集成》卷四:附子理中湯 6.1處方6.2功能主治6.3摘錄 7《良朋匯集》卷二:附子理中湯 7.1處方7.2功能主治7.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7.4摘錄 8《壽世保元》卷三 8.1組成8.2主治8.3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8.4制備方法 9《三因》卷二 9.1附子理中湯的別名9.2組成9.3功效9.4主治9.5附子理中湯的用法用量9.6制備方法9.7附子理中湯的臨床應用9.8各家論述9.9附注 10《不知醫(yī)必要》卷一 10.1組成10.2主治 11《鎬京直指》 11.1組成11.2主治 12《重訂通俗傷寒論》 12.1組成12.2功效12.3主治12.4各家論述 附:1古籍中的附子理中湯 1拼音 fù zǐ lǐ zhōng tāng
2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附子理中湯
3《口齒類要》:附子理中湯
4《醫(yī)學傳燈》卷上:附子理中湯
有汗
5《回春》卷二:附子理中湯
6《麻癥集成》卷四:附子理中湯
7《良朋匯集》卷二:附子理中湯
8《壽世保元》卷三
9《三因》卷二
10《不知醫(yī)必要》卷一
11《鎬京直指》
12《重訂通俗傷寒論》
古籍中的附子理中湯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卷之二·諸傷門]傷風寒 熱
《張氏醫(yī)通》:[卷七大小府門]痢 用濃樸、木香
《續(xù)名醫(yī)類案》:[卷八]痢 利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二十]錦囊治療方論 其中寒之阻隔,則郁遏下極之火
《續(xù)名醫(yī)類案》:[卷一]傷寒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52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附子補中湯
下一篇: 附子敗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