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帶毛雀兒
、金絲礬。制法 : 用帶毛雀兒
,取去腸、肚,將金絲礬研細(xì)功能主治 : 小腸疝氣疼痛。
用法用量 : 年遠(yuǎn)者每服2枚
摘錄 : 《瑞竹堂方》卷二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外治劑型之一·膏藥 4.1定義4.2膏藥的作用4.3制法4.4膏藥的適應(yīng)證4.5用法4.6注意事項4.7生產(chǎn)與貯藏4.8藥典制劑通則 5方劑名·膏藥 5.1《普濟(jì)方》卷三一三方之膏藥 5.1.1方名5.1.2組成5.1.3制備方法5.1.4功能主治5.1.5附注 5.2《普濟(jì)方》卷三一五方之膏藥 5.2.1方名5.2.2組成5.2.3制備方法5.2.4功能主治5.2.5膏藥的用法用量 5.3《外科啟玄》卷十一方之膏藥 5.3.1方名5.3.2組成5.3.3制備方法5.3.4功能主治5.3.5膏藥的用法用量 5.4《外科啟玄》卷十二方之膏藥 5.4.1方名5.4.2組成5.4.3制備方法5.4.4功能主治5.4.5膏藥的用法用量 5.5《醫(yī)部全錄》卷一九四引葉心仰方之膏藥 5.5.1方名5.5.2組成5.5.3制備方法5.5.4功能主治5.5.5膏藥的用法用量 5.6《醫(yī)部全錄》卷二一四引葉心仰方之膏藥 5.6.1方名5.6.2組成5.6.3制備方法5.6.4功能主治5.6.5膏藥的用法用量 5.7《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七引《經(jīng)驗良方》之膏藥 5.7.1方名5.7.2組成5.7.3制備方法5.7.4功能主治 5.8《瘍醫(yī)大全》卷十九引《嚴(yán)氏濟(jì)生方》之膏藥 5.8.1方名5.8.2組成5.8.3制備方法5.8.4功能主治5.8.5膏藥的用法用量 5.9《保命集》卷下方之膏藥 5.9.1方名5.9.2組成5.9.3制備方法5.9.4功能主治 5.10《易簡方便》卷四方之膏藥 5.10.1方名5.10.2組成5.10.3制備方法5.10.4功能主治5.10.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1《外科圖說》卷四方之膏藥 5.11.1方名5.11.2組成5.11.3制備方法5.11.4功效主治5.11.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2《良朋匯集》卷三方之膏藥 5.12.1方名5.12.2組成5.12.3制備方法5.12.4功能主治5.12.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3《秘傳大麻瘋方》之膏藥 5.13.1方名5.13.2組成5.13.3制備方法5.13.4功能主治 5.14《青囊秘傳》方之膏藥 5.14.1方名5.14.2組成5.14.3制備方法5.14.4功效主治5.14.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5《良朋匯集》卷一方之膏藥 5.15.1方名5.15.2組成5.15.3制備方法5.15.4功能主治5.15.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6《急救仙方》卷五方之膏藥 5.16.1方名5.16.2組成5.16.3制備方法5.16.4功能主治5.16.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7《秘傳打損撲跌藥方》之膏藥 5.17.1方名5.17.2組成5.17.3制備方法5.17.4功能主治5.17.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8《虺后方》之膏藥 5.18.1方名5.18.2組成5.18.3制備方法5.18.4功能主治5.18.5膏藥的用法用量 5.19《赤水玄珠》卷三十方之膏藥 5.19.1方名5.19.2組成5.19.3制備方法5.19.4功能主治5.19.5膏藥的用法用量 5.20《奇方類編》卷下方之膏藥 5.20.1方名5.20.2組成5.20.3制備方法5.20.4功能主治5.20.5膏藥的用法用量6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膏藥 1拼音 gāo yào
2英文參考 plaster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medicinal paste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3概述 膏藥:1.外治劑型之一
4外治劑型之一·膏藥 膏藥(plaster;medicinal paste[1])為外治劑型之一[2]
唐·李綽撰《尚書故實(shí)》有:“虞元公鎮(zhèn)南海
膏藥是指將藥材、食用植物油與紅丹煉制成膏料
臨證有用以治里者,如關(guān)節(jié)疼痛
,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膚麻木,深部膿腫如骨折、傷筋等[2]。取其祛風(fēng)化濕,行氣活血,續(xù)筋接骨作用,如萬應(yīng)膏、接骨膏等[2]。有用以治療表者,如體表癰、癤、疽、疔等瘡瘍,對腫瘍能消腫定痛,對潰瘍能去腐生肌、收口,保護(hù)創(chuàng)口等作用[2]。如太乙膏、獨(dú)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沖和膏等[2]。
此外,膏藥攤制的形式有厚薄之分
,在具體運(yùn)用上也各有所宜。如薄型的膏藥,多適用于潰瘍,宜于勤換;厚型的膏藥,多適用于腫瘍,宜于少換,一般5~7天調(diào)換1次。
一
、藥材應(yīng)依法加工、碎、斷,按各該品種項下規(guī)定炸枯;質(zhì)地輕泡不耐油炸的藥材,宜待其他藥材炸至枯黃后加入。二、炸藥后的油煉至“滴水成珠”
,放至一定溫度后加入紅丹,攪拌使充分混合,噴淋清水。藥膏成坨置清水中浸漬三、揮發(fā)性藥物
四、膏藥應(yīng)烏黑光亮
五、膏藥應(yīng)密閉
膏藥重量差異限度應(yīng)符合下表規(guī)定:
標(biāo)示重量 重量差異限度 3g或3g以下 ±10% 3g以上至12g ±7% 12g以上至30g ±6% 30g以上 ±5%檢查法
取供試品5張,分別稱定出總重量
5方劑名·膏藥 膏藥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二十首
5.1.2組成 木鱉子仁
5.1.3制備方法 上為末,先將前5味同油煎赤色
5.1.4功能主治 《普濟(jì)方》卷三一三方之膏藥主張一切毒瘡腫毒。
5.1.5附注 方中除巴豆肉外
5.2.2組成 瀝青1兩,萆麻1兩
5.2.3制備方法 上同搗爛
5.2.4功能主治 《普濟(jì)方》卷三一五方之膏藥主治諸瘡
5.2.5膏藥的用法用量 貼瘡。
5.3.2組成 真麻油半斤
5.3.3制備方法 二油煎滾
5.3.4功能主治 《外科啟玄》卷十一方之膏藥主治發(fā)背諸瘡。
5.3.5膏藥的用法用量 攤貼
5.4.2組成 當(dāng)歸6錢
5.4.3制備方法 上為末
5.4.4功能主治 《外科啟玄》卷十二方之膏藥主治內(nèi)外臁瘡
5.4.5膏藥的用法用量 貼之
5.5.2組成 蒺藜4錢
5.5.3制備方法 上為末,用麻油4兩
5.5.4功能主治 《醫(yī)部全錄》卷一九四引葉心仰方之膏藥主治裙邊瘡。
5.5.5膏藥的用法用量 貼患處
5.6.2組成 柏子油1斤(用文武火熬至黑色
5.6.3制備方法 上為末
,入煎油內(nèi)。5.6.4功能主治 《醫(yī)部全錄》卷二一四引葉心仰方之膏藥主治裙邊瘡及久爛者。
5.6.5膏藥的用法用量 紙攤貼
。
5.7.2組成 當(dāng)歸半兩
,官桂半兩,川烏半兩,香白芷半兩,草烏半兩,玄參半兩,大黃半兩,干地黃半兩,赤芍藥半兩5.7.3制備方法 上用清油10兩
5.7.4功能主治 《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七引《經(jīng)驗良方》之膏藥主治發(fā)背瘡。
5.8.2組成 鳳仙花(連根花葉
,曬干)4兩,蒼耳葉(嫩頭)4兩,血余3兩,鹿角屑(生刮)2兩,絡(luò)石2兩,虎骨2兩,百部2兩,茜草2兩,剪草2兩,人指甲5錢,穿山甲1兩,羌活1兩,龍骨1兩,麻黃1兩,蘄艾1兩,威靈仙1兩。5.8.3制備方法 上用麻油1斤,同熬至滴水不散
,絞去滓,離火,再下鉛粉4兩,銀朱4兩,黃蠟2兩,乳香2兩和勻,瓷器收貯。5.8.4功能主治 《瘍醫(yī)大全》卷十九引《嚴(yán)氏濟(jì)生方》之膏藥主治鵝掌風(fēng),指甲變厚
,及風(fēng)癩頑癬,死肌麻痹。5.8.5膏藥的用法用量 臨用隔湯燉化
,攤貼
5.9.2組成 好芝麻油半斤,當(dāng)歸半兩
,杏仁49個(去皮),桃枝49條(長4指),柳枝49條(長4指)。5.9.3制備方法 上用桃柳2大枝
,新綿一葉包藥,系于一枝上,納油中,外一枝于盛油鐵器中攪之,煎成,加黃丹3兩,一處熬,滴水中成珠為度。5.9.4功能主治 《保命集》卷下方之膏藥主治瘡瘍
。
5.10.2組成 蜂房1個。
5.10.3制備方法 拭盡孔內(nèi)渣穢
,不可損破,將松香研極細(xì)末,放入孔內(nèi)8分滿即止,再用香油灌入,以溢出為度,置于極大舊鐵金鍬上,以鐵鉗夾穩(wěn),下以文武火燒之,候蜂房溶化為膏,滴水成珠,便是火候,取出。5.10.4功能主治 《易簡方便》卷四方之膏藥主治一切惡毒
。5.10.5膏藥的用法用量 以帛攤用。
5.11.2組成 千里光自然汁10兩
,煮酒6兩,肉當(dāng)歸5錢,大黃5錢,赤芍5錢,肉桂5錢,生地5錢5.11.3制備方法 文火煎濃
5.11.4功效主治 《外科圖說》卷四方之膏藥功在拔毒吸膿
,暖筋骨,長肌肉。主治楊梅瘡及癬瘡、鵝掌風(fēng),結(jié)毒破爛。5.11.5膏藥的用法用量 攤之
,用重湯頓軟貼。
5.12.2組成 豬毛3斤(清水洗凈,曬干)
,松香3斤(炙過,2味于鐵鍋內(nèi),將鍋立起架鐵條5.12.3制備方法 將汁
5.12.4功能主治 《良朋匯集》卷三方之膏藥主治水瀉痢疾
5.12.5膏藥的用法用量 攤貼
5.13.2組成 荊芥3兩
5.13.3制備方法 先將粗藥入香油1斤煎黑色
5.13.4功能主治 《秘傳大麻瘋方》之膏藥主治珍珠風(fēng)
5.14.2組成 嫩松香2斤
5.14.3制備方法 先將姜
5.14.4功效主治 《青囊秘傳》方之膏藥功在軟堅止痛發(fā)散
5.14.5膏藥的用法用量 攤大膏藥用。
5.15.2組成 人言4錢(研末)
5.15.3制備方法 將前二味同棗肉搗勻
5.15.4功能主治 《良朋匯集》卷一方之膏藥主治痢疾
5.15.5膏藥的用法用量 如瀉,蔥搽肚臍
5.16.2組成 麻油5兩,巴豆28粒
5.16.3制備方法 用火煎之
5.16.4功能主治 《急救仙方》卷五方之膏藥主治諸瘡。
5.16.5膏藥的用法用量 候冷攤用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shù)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yù)產(chǎn)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chǔ)代謝率計算補(bǔ)鈉計算器補(bǔ)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xué)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xué)百科,馬上計算
5.17.2組成 川烏1兩
5.17.3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
,用真麻油2斤,浸藥1日,以火熬油老,滴水成珠,以綿子濾去滓,將油再熬一滾5.17.4功能主治 《秘傳打損撲跌藥方》之膏藥主治風(fēng)寒濕氣所傷
5.17.5膏藥的用法用量 風(fēng)寒濕氣所傷
,跌撲閃傷,一切疼痛,心腹痛,吼喘咳嗽,貼背心;瀉痢,貼臍;頭痛,眼痛,貼太陽穴;一切無名腫毒,疔、臁、發(fā)背、流注、癤毒瘡瘍,俱貼患處。
5.18.2組成 金星鳳尾草1兩5錢(如無
,鴨掌金星亦可),水竹葉1兩(鳳尾竹葉尤佳),蔥根(連須)30根,朝東側(cè)柏葉1兩2錢,白芷1兩2錢。5.18.3制備方法 上銼
,用真香油1斤2兩浸藥1日,用火熬,看白芷焦黃為度,用棉紙兜濾去滓,拭鍋干凈,方入鍋,用火再熬,每油1斤,入上好鉛粉1兩5.18.4功能主治 《虺后方》之膏藥主治無名腫毒
。5.18.5膏藥的用法用量 任用
。
5.19.2組成 豬油(熬去滓)1兩,香油3錢
,乳香5錢,沒藥5錢,孩兒茶7錢,冰片1分,輕粉5分,麝香1分。5.19.3制備方法 二油同熬
,離火稍冷,加乳香、沒藥攪勻,再入孩兒茶攪勻,又入冰片、輕粉、麝香,待冷,做膏藥。5.19.4功能主治 《赤水玄珠》卷三十方之膏藥主治楊梅瘡漏
。5.19.5膏藥的用法用量 貼患處。
5.20.2組成 香油1斤
5.20.3制備方法 煎枯,去滓
5.20.4功能主治 《奇方類編》卷下方之膏藥主治一切寒涼腰氣
5.20.5膏藥的用法用量
洞天酥香膏
【來源】《千金珍秘方選》。
【組成】酒當(dāng)歸酒熟地杜仲制蓯蓉炙黃耆酒天冬麥冬五味子高麗參懷牛膝鹿茸甜杏仁蛇床子酒川斷紫霄花鹽菟絲虎脛骨谷精草制香附酒生地制遠(yuǎn)志制山甲木鱉子男子頭發(fā)(洗凈)各15克大蛤蚧1對
【用法】上藥二十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