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固真丹

      中醫(yī)世家 2023-05-10 08:47:33

      《魏氏家藏方》卷二:固真丹

      處方 : 韭子120克 舶上茴香(炒)補臀脂(炒)益智子 鹿角霜各60克 白龍骨90克(煅
      ,別研細如粉)

      制法 : 上藥為細末,以青鹽、鹿角膠各30克

      ,同煮酒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治腎與膀胱虛冷

      ,真氣不固
      ,小便滑數(shù)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空腹時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二

      《魏氏家藏方》卷六:固真丹

      別名 : 縮泉丸(《校注婦人良方》卷八)

      處方 : 天臺烏藥(細銼)益智子(大者

      ,去皮,炒)各等分

      制法 : 上藥為末

      ,別用山藥炒黃為末打糊
      ,丸如梧桐子大
      ,曝干。

      功能主治 : 治腎經(jīng)虛寒

      ,小便頻數(shù)
      ,或遺尿不止;亦治白濁
      、夢遺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嚼茴香數(shù)十粒

      ,鹽湯或鹽酒下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六

      《醫(yī)級》卷八:固真丹

      處方 : 菟絲 茯苓各12C克 牡蠣(煅)金櫻子(去毛、子)芡實 蓮須各30克 五味子30克

      制法 : 上藥為末

      ,山藥糊作丸

      功能主治 : 治精關不固,遺精久濁

      ;或膀胱不約
      ,小水頻多。

      用法用量 : 每日早晚各服9克

      ,開水送下

      摘錄 : 《醫(yī)級》卷八

      《雞峰》卷七:固真丹

      處方 : 天雄(長者)1對,雞頭殼50個
      ,覆盆子半升
      ,龍骨(白者)4兩,家韭子半升
      ,蓮花蕊(7月7日采者
      ,窨干)4兩。

      制法 : 以水7升

      ,煮陜西白蒺藜2升
      ,耗至5升,去蒺藜子
      ,將所煎汁再入銀鍋內熬如餳狀
      ,又入白沙蜜4兩,同熬數(shù)沸
      ,將此膏子同和上藥末
      ,看稀稠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固真壯陽氣

      。主夢遺妄泄,虛損真耗等疾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

      ,空心溫酒送下
      。服至100日,精氣固密
      ,神彩倍常

      注意 : 忌葵菜、車前子等

      摘錄 : 《雞峰》卷七

      《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固真丹

      別名 : 神仙補益固真丸、四炒丹
      、四妙丹
      、神仙固真丸、四炒固真丹
      、固元丹

      處方 : 蒼術(洗去泥土

      ,干,米泔水浸
      ,逐日易泔
      ,春5日,夏3日
      ,秋7日
      ,冬10日,切作片子焙干)1斤(分作4份:4兩用小茴香
      、青鹽5分
      ,同炒黃色為度;4兩用川烏頭切作片子
      ,重5錢
      ,川楝子1兩,去皮并核
      ,炒黃色為度
      ;4兩用酒半升,醋半斤
      ,煮30來次
      ;4兩用川椒1兩,去核
      ,破故紙1兩
      ,同炒黃色為度)。

      制法 : 上為細末

      ,用酒醋打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諸虛不足

      ,五勞七傷
      ,元陽氣虛
      ,及小腸腎腧膀胱疝氣,諸般淋疾
      ,精滑精漏
      ,小便白濁;及婦人赤白帶下
      ,漏下血崩
      ,子宮久冷,血海虛冷
      ,面色痿黃
      ,產(chǎn)前后諸般冷病。

      用法用量 : 神仙補益固真丸(原書同卷)

      、四炒丹(《醫(yī)方類聚》卷八十八引《簡易方》)
      、四妙丹、神仙固真丸(《普濟方》卷三十三)
      、四炒固真丹(《醫(yī)學入門》卷七)
      、固元丹(《本草綱目》卷十二)。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御藥院方》卷六:固真丹

      處方 : 南乳香半兩
      ,代赭石(丁頭者)1兩
      ,揀丁香(去葉)1兩,廣木香1兩
      ,沒藥1兩
      ,桂府滑石1兩,舶上茴香1兩
      ,沉香1兩
      ,木通1兩,甘草1兩
      ,朱砂(為衣)1兩
      ,蓮子心3兩。

      制法 : 上為細末

      ,醋浸1宿
      ,蒸餅為丸,如雞頭子大
      ,選辰火日合
      ,比午時前要畢,陰干
      ,盛在竹筒子內

      功能主治 : 養(yǎng)真氣,補不足

      ,常服令人益精髓
      。主下元衰憊
      ,精神減少。

      用法用量 : 選雙火日服1丸

      ,假令初1日服1丸
      ,初2日服2丸。1日遇丙丁火日之類是也

      摘錄 : 《御藥院方》卷六

      《魏氏家藏方》卷四:固真丹

      處方 : 韭子4兩
      ,舶上茴香(炒)2兩,補骨脂(炒)2兩
      ,益智子2兩
      ,鹿角霜2兩,白龍骨3兩(煅
      ,別研細如粉)。

      制法 : 上為細末

      ,以青鹽1兩
      ,鹿角膠1兩,同煮
      ,酒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與膀胱虛冷

      ,真氣不固
      ,小便滑數(shù)。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

      ,空心溫酒送下
      ;鹽湯亦得。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四

      《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九引羅天益方:固真丹

      處方 : 晚蠶蛾1兩
      ,肉蓯蓉1兩
      ,白茯苓1兩,益智1兩
      ,龍骨半兩(另研)

      制法 : 鹿角膠酒浸化開,和上藥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夢遺。

      用法用量 : 方中龍骨用量

      、炮制原缺
      ,據(jù)《準繩·類方》補。

      摘錄 : 《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九引羅天益方

      《直指·附遺》卷九:固真丹

      處方 : 人參1兩
      ,干山藥1兩半(炒)
      ,當歸(酒浸)1兩
      ,黃耆(炒)1兩,黃柏(炒)1兩
      ,白術1兩
      ,杜仲(酒炙,炒斷絲)1兩
      ,補骨脂(炒)1兩
      ,五味子半兩(炒),澤瀉半兩
      ,白茯苓1兩
      ,牡丹皮1兩,山茱萸1兩
      ,熟地黃4兩(湯頭闌膏于石臼內
      ,搗如泥)。

      制法 : 上為極細末

      ,和地黃膏拌勻
      ,卻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諸虛百損

      ,五勞七傷,水火不升
      ,下元虛冷
      ,臍腹疼痛。

      用法用量 : 《濟陽綱目》有羊肉

      ,無當歸
      。腰腿無力,加牛膝1兩(酒炒)
      、敗龜版1兩半(酥炙)
      ;夏天服,加桂半兩
      ;脈弱食少
      ,再加附子半兩(炮)。

      摘錄 : 《直指·附遺》卷九

      《普濟方》卷二二六:固真丹

      處方 : 木香2錢
      ,母丁香2錢
      ,沉香2錢,麝香半錢
      ,頭紅花3錢
      ,川楝子3錢,細墨2錢,韭子3錢(酒浸1宿)
      ,菟絲子3錢(酒浸1宿
      ,擂細成餅,曬干
      ,為末)
      ,牛膝3錢(酒浸1宿),破故紙3錢(同前制)
      ,巴戟3錢(同前)
      ,肉蓯蓉3錢(同前),蓮肉3錢
      ,青鹽3錢
      ,蓮心3錢,茴香3錢
      ,川山甲3錢(酥炙黃)
      ,益智3錢,地龍(去土)3錢
      ,川木通3錢
      ,朱砂3錢,胡蘆巴3錢

      制法 : 上青鹽、蓮心以墨別研

      ,共為末
      ,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諸虛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服訖干物壓之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二六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jīng)驗秘方》:固真丹

      處方 : 沉香2兩,木香2兩
      ,小茴香(鹽炒)2兩
      ,桑螵蛸(炒,取末)2兩
      ,當歸(去頭尾
      ,酒浸)2兩,丁香(去頂)2兩
      ,人參2兩
      ,麝香(另研)2兩,青娘子2兩
      ,紅娘子(去頭翅
      ,炒過
      ,夾紙裹3-5重)2兩,白木通1兩半(凈
      ,炒
      ,夾紙裹3-5重),蜻蜒(去翅足
      ,凈
      ,微炒)2兩,川山甲(炒)5錢
      ,全蝎(去毒
      ,炒)5錢,滑石(水飛)5錢
      ,代赭石(水飛)5錢
      ,滴乳(另研)5錢,沒藥(另研)5錢
      ,琥珀(另研)5錢
      ,血竭5錢,朱砂(水飛
      ,為衣)5錢
      ,干胭脂5錢,黃柏(代蓮子心)1兩
      ,膃肭臍1對(為末
      ,銀石器內用酒1小碗,重陽煮干為度
      ,后用醋碾開和藥)
      ,蛤蚧1對(酒浸,刷洗凈
      ,酥炙黃
      ,去嘴爪)。

      制法 : 上為細末

      ,酒浸蒸餅為丸
      ,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 : 補經(jīng)脈

      ,起陰陽
      ,定魂魄,開三焦
      ,破積聚
      ,辟毒疫,殺鬼魅,厚腸胃
      ,實骨髓
      ,輕身益壽,活血駐顏
      ,除風去冷
      。主男子諸虛百損,五勞七傷
      ,喘嗽盜汗
      ,腰膝麻痹,腹肋脹滿
      ,致使陽氣衰絕
      ,陰氣不行,精骨不固
      ,夜夢鬼交
      ,小便淋澀,陰汗浸潤
      ,奔豚疝氣
      ;婦人血海久冷,月水不調
      ,崩漏帶下
      ,臍腹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3丸

      ,空心溫酒送下
      ,干物壓之。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jīng)驗秘方》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jīng)驗秘方》:固真丹

      處方 : 茅山蒼術1斤(不浸
      ,入藥臼,以面杖春稍滑
      ,篩去粗皮)
      ,破故紙2兩(微炒),龍骨1兩(別研如粉)
      ,赤石脂2兩(研)
      ,川烏頭1兩(大者,炮裂
      ,去皮臍)
      ,川楝子3兩(去核,微炒)
      ,茴香3兩(舶上者1兩半
      ,南京者1兩半,微炒),遠志(去心)1兩
      ,蓮肉(去心)1兩
      ,白茯苓1兩,鹿茸
      、蓯蓉
      、青鹽、麝香少許

      制法 : 上為末

      ,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 諸虛。

      用法用量 : 方中鹿茸

      、蓯蓉
      、青鹽用量原缺。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jīng)驗秘方》

      《雜類名方》:固真丹

      處方 : 沉香半兩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茴香(炒)半兩
      ,人參半兩
      ,當歸(微炒)半兩,滑石半兩
      ,乳香(另研)5錢
      ,沒藥(另研)5錢,干胭脂(另研
      ,一半為衣)
      ,琥珀(另研)5錢,川山甲(蛤粉炒)5錢
      ,全蝎(微炒)5錢
      ,代赭石(水飛)5錢,干蓮心(微炒)2錢半
      ,木通(頭末)5錢
      ,燈草3錢,桑螵蛸(炒
      ,或炙酥)2錢半
      ,麝香(另研)2錢半,血竭(另研)5錢(以上同川山甲搗)
      ,溫肭臍1對(酒浸
      ,炙酥)
      ,蛤蚧1對(去頭足,炙酥)
      ,火杴草(酒蜜灑
      ,9蒸9曬)5錢,晚蠶蛾5錢
      ,蜻蜓5錢

      制法 : 上為細末,于辰火日合

      ,醋浸蒸餅為丸
      ,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 : 實骨髓

      ,養(yǎng)精神
      ,水保遐齡。主水火不濟
      ,心有所感
      ,白濁遺精,虛敗不禁

      用法用量 : 按:方中干胭脂用量原缺

      。《奇效良方有山藥
      、破故紙
      、地龍、茯神
      ,無代赭石
      、火杴草、晚蠶蛾
      、蜻蜓

      注意 : 忌豬、羊血

      ,蒜
      、騎馬。

      摘錄 : 《雜類名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56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別入生地黃汁1合
      ,拌令勻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山楂1錢,澤瀉1錢
      ,陳皮8分
      ,甘草3分,生姜
      、大棗
      。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
      ,肢節(jié)酸疼
      ,有似陽微者;口渴欲飲
      ,舌上微苔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
      ,蒼術1斤,神曲1斤
      ,麥芽1斤
      ,山楂1斤,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炒白術9g
      ,桂枝9g
      ,赤芍9g,白芍9g
      ,生姜3片
      ,大棗7枚。功能主治 : 調營固衛(wèi)
      ,以御風寒
      。主冷激性蕁麻疹。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
      ,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洗,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當歸
      、云母粉
      、白術、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甘草
      、川續(xù)斷
      ,各一兩。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春五日
      、夏三日
      大效五丁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