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哎咀
。功能主治 : 健脾益氣
,補血養(yǎng)心。治思慮過多,勞傷心脾,健忘怔忡。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
,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棗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 : 《重訂嚴氏濟生方》
別名 : 加味歸脾湯(《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歸脾養(yǎng)營湯(《瘍科心得集》)、歸脾丸(處方 : 白術(shù) 當歸 白茯苓 黃耆(炙)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3克 木香1.5克 甘草(炙)0.9克 人參3克
功能主治 : 健脾養(yǎng)心,益氣補血
。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發(fā)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苔薄白用法用量 : 上藥加生姜、大棗
備注 : 本方是在嚴氏《濟生方》歸脾湯的基礎(chǔ)上加當歸、遠志而成
摘錄 : 《正體類要》卷下
功能主治 : 解郁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各家論述 : 《醫(yī)碥》:脾氣虛寒,不能運血歸經(jīng)
摘錄 : 《濟生》卷四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身熱感風
摘錄 : 《胎產(chǎn)指南》卷七
功能主治 : 補心。主心包膻中之火熾甚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辨證錄》卷六
功能主治 : 女子閉經(jīng),血海干涸
用法用量 : 加生姜、大棗
摘錄 : 《種痘新書》卷十二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心血虛損
用法用量 : 桂圓肉、蓮肉為引
摘錄 : 《會約》卷十五
功能主治 : 中氣不足
,思慮過度,饑飽失時,勞役不節(jié),而致中脘痛。用法用量 : 水煎服
。脾疼者,脈見軟弱,中氣已虛,去當歸、耆、術(shù),少加柴胡。摘錄 : 《古今醫(yī)徹》卷三
用法 : 加生姜、大棗
功效 : 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主治 :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神疲倦怠,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2.脾不統(tǒng)血證,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jīng)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臨床應用 : 1.用方要點:本方是治療心脾氣血兩虛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心悸失眠,體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脈細弱為辨證要點。2.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神經(jīng)衰弱,冠心病等心脾氣血兩虛及脾不統(tǒng)血者。3.失眠癥:以Cochrane法系統(tǒng)評價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癥的療效,納入12項研究1004例患者結(jié)論:歸脾湯及其加減方治療失眠癥有較好療效,尚需進一步開展大規(guī)模、高質(zhì)量的有中醫(yī)特色的研究加以證實。(《光明中醫(yī)》2013年第11期)4.心悸:以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心悸患者20例(治療組)方解 : 本方證為思慮過度
現(xiàn)代研究 : 早期文獻報道本方可治療神經(jīng)衰弱
注意 : 出血屬陰虛血熱者
方歌 : 歸脾湯用術(shù)參芪
摘錄 : 《正體類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61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歸脾養(yǎng)榮湯
下一篇:
歸脾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