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一白虎二湯
處方 : 桂枝(去皮)3錢5分
,芍藥(去黃赤皮1層
,用蜜水拌蒸3次
、曬3次,焙干
,銼碎)6錢,生姜(切)7錢,大棗4枚(擘),秔米1合(淘洗)
,甘草(去頭尾尖處各3寸,切作5寸長
,好酒浸1宿,柳火上緩緩炙
,表里皆燥為度
,銼碎)7錢5分,石膏(取潔白如束針者
,研極細
,用甘草水飛3遍,澄清去水
,曬干再研)2兩5錢
,知母(槐砧上銼細,干木臼杵搗數(shù)千下
,勿犯鐵器)7錢5分
。
功能主治 : 陽明瘧疾。

用法用量 : 以水3升5合
,先煮秔米
,減半升,去秔米
,納諸藥
,煮取1升2合,分2次溫服
,未發(fā)
、臨發(fā)各服1次。
摘錄 : 《痎瘧論疏》
郭生白中藥方論之八(白虎湯與承氣湯方論)
目錄
一
、白虎湯
二
、小承氣湯
三、調(diào)胃承氣湯
四
、大承氣湯
一
、白虎湯
白虎湯方:
知母
、生石膏、甘草
、粳米
,或加人參
辨證:
里熱病勢,煩渴不解脈洪大
。
病勢
白虎湯證有大渴
,我們知道津液喪失的太多,我們撤熱用通便的方法排異
,解決這個渴
,如果不夠再加人參生津液,這是一種病勢
。不是有有白虎加人參湯嗎
?這兩張方子的差異就在渴上,渴不解加人參
,記住
,這個是要記住的。陽明病階段老有汗出
,老喪失體液
,大腸的強吸收,開始要有燥屎了
。在沒燥屎的時候趕緊通腸
,用知母通腸,知母吃了不是瀉肚子
,是拉大便
。和大黃不一樣,它就是通腸
,讓你通不是讓你瀉
,在這時候排便,把結(jié)腸的熱排出去
。
白虎湯是比小承氣湯
、比調(diào)味承氣湯還輕的一張的排異的方子,聽明白了嗎
?還從大便排異的
,是通腸法,我們不叫下法
,這是白虎湯
。這個白虎湯和什么非常近似,和肺炎近似
,所以同肺炎的方子也近似
。
配伍
知母為瀉火通腸藥
,生石膏清里熱止渴,二藥配伍
,通腸清里熱功效顯著
,所謂通即輕瀉的作用。白虎湯證熱結(jié)在里
,免疫反應(yīng)清除異己的方式即排便
,而大便并未結(jié)硬,所以輕瀉即可
。選用了通腸利便的知母
、石膏,以粳米湯補充喪失的津液
,以甘草緩和病情與藥力
。如果因發(fā)熱出汗過多,加人參以強心健胃
。津液恢復(fù)了
,大便通下了,熱與渴自然解除
,病愈了。
白虎湯是通而不瀉的排異劑
。方中知母治消渴
,能通腸利便;石膏除肺胃之熱
、胃腸中結(jié)氣
,治大渴引飲;以粳米煮汁合藥增加體液;甘草和中
。這個方劑是通而不泄的排異劑
,正適宜發(fā)熱汗多傷津液的里熱下奪病勢,是通便排異益津液的良方
。加人參以生津液
、益胃氣。方中的人參42克應(yīng)該是現(xiàn)今的黨參
,不是吉林的野山參
、朝鮮的高麗參,應(yīng)是山西上黨所產(chǎn)的黨參
。人參的效能是健胃氣
、生津液、益血脈
。汗多傷津
,血汗同源
,大汗出、大煩渴都是傷津亡血的癥狀
。
知母為君
方中知母苦寒治消渴熱中
,補水、瀉火
,多服令人泄
,能通腸利便。本方以知母為主
,合石膏以加強清熱止渴之效能
。只因其能清里熱所以才能止渴生津。只因能通腸
,使腸胃之病理物質(zhì)得以排除
,所以才能清熱。本方雖為清熱之峻劑
,但寒而不凝
,通而不瀉清熱生津寓于祛邪之中。白虎湯證凡大渴不解的皆加人參以生津
。
二
、小承氣湯
小承氣湯方:
大黃、枳實
、厚樸
辨證:
腹?jié)M大便不通
,無燥屎
配伍
小承氣湯大黃、厚樸
、枳實三味
,仍以大黃為主體,枳實
、厚樸俱有促進腸的節(jié)律性運動的功效
,與促進胃腸運動刺激腸壁大量分泌的大黃相伍,成為胃腸除脹
、破滿
、通便的第一方。大黃與芒硝相伍
,潤燥軟堅而通便
,泄熱;大黃與枳實
、厚樸相伍為除脹
,破滿通便泄熱。所謂“瀉熱”
,是從現(xiàn)象而說
,其實質(zhì)是排除免疫障礙
,清除掉致病物質(zhì),結(jié)束了免疫反應(yīng)
,病愈了
。調(diào)胃承氣湯證與小承氣湯證的病理趨勢略有不同,其利導方法亦略有不同
,其用下法祛邪則相同
。以大黃為主,大黃的功能見調(diào)胃承氣湯的解釋
。厚樸苦溫下氣
,消胸腹脹滿;枳實苦寒利氣,消脹滿痞痛逆氣;枳實
、厚樸合用
,有促進胃腸節(jié)律性蠕動的功效。這三味合用
,作為破痞滿通下排便的方劑
,達到極為神妙的境界,其中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
。
小承氣湯證
,不大便,肚子又脹
、又痞
、又滿,沒有硬屎
,不是結(jié)成很硬的屎。大便是有的
,有毒的大便是有的
,但是它沒變硬,它是氣體
,小承氣湯
。大黃,腸子的蠕動是不能離開的
。枳實
、厚樸,這也是促進腸的蠕動
。小承氣湯也是排便的
,小承氣湯排便的特點,有很多的氣體排出來
,為什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他腸子里有氣體啊。
三
、調(diào)胃承氣湯
調(diào)胃承氣湯方:
大黃
、芒硝、甘草
辨證:
燥屎初成
配伍
結(jié)腸中干燥
,大腸蠕動極緩
。免疫清除異己排便更加困難, 所以用調(diào)胃承氣湯
,調(diào)和胃氣
。承氣即平衡胃腸功能,利導免疫清除異己排便
。病理物質(zhì)從大便排除
,而熱退身和神清而病愈。承氣者
,平和胃腸功能也
。怎么不能大便呢,情況是:水分吸收得太多
,里頭有燥屎
,這不是調(diào)胃承氣湯嗎?大黃
、芒硝
、甘草,調(diào)胃承氣
。大黃促進腸子的劇烈蠕動
,芒硝呢,大家知道蠕動有分泌
,分泌就往下走
,這是一致的。芒硝溶解在水里
,這個水是什么
,成了一個高滲溶液,不吸收
,有一碗水在腸子里
,一根腸子里這么一段是水,他這點水這么下來
。而且這個硝水
,他不是純凈水,他對干燥的燥屎有軟堅的作用,有潤滑的作用
,這水不被吸收
。從小腸到結(jié)腸,到結(jié)腸轉(zhuǎn)到直腸的時候
,這水沒有少啊
,這一杯水,反倒多了
,多的是腸子的分泌液進去了
。排出來了,硬屎就是那腸里的一個大疙瘩出來
。這事見的太多了
,調(diào)胃承氣湯就是這個作用。
如延誤時機
,蒸蒸發(fā)熱
,汗出已多,惡熱
,不大便
,是腸中干燥,知母
、石膏不足通便
,當以大黃、芒硝通大便以和胃氣
。因大黃苦寒
,下瘀血、留飲
、宿食
,有蕩滌胃腸,推陳致新的功效
。據(jù)實驗:大黃的致瀉成分為結(jié)合性大黃酸類物質(zhì)
,能刺激大腸壁引起收縮和分泌增加而發(fā)生通便功效。芒硝的水溶液不被腸吸收
,在腸中形成硫酸鈉高滲溶液
,所以有潤燥
、軟堅的作用
,并引起機械性刺激而導瀉。大黃與芒硝相配作為潤燥軟堅通便的方劑
,輕劑可潤燥通便
,促進新陳代謝;重劑可滌蕩胃腸中一切瘀積、留垢
、宿食
、病理產(chǎn)物,奇效無比
。張仲景指出:“少少溫服
,以調(diào)胃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逼溆靡庠谶m可而止
,“調(diào)”為調(diào)和之意?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俺袣狻笔瞧胶庖?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用意在生態(tài)平衡,不可太過
,過猶不及
。不足則不能和胃氣,太過則傷胃氣
。
大黃和芒硝
大黃我說過是促進腸子劇烈的運動
,知道這個運動大黃帶來的是什么嗎?是往下傳導
,還促進分泌
,為什么要用大黃芒硝?那腸子里的干糞蛋干了
,多么干呢
?出來以后用錘子砸不扁,我一點也不夸張
,我砸過
,砸不扁,這不是一砸就破了
,哎呀
,怎么就這么硬呢?它就這么硬
。咱們說這個東西在腸子里頭
,它出不來啊,它怎么出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你知道那腸子什么樣呢?你看那豬大腸
,一個兜一個兜一個兜
,腸子不動怎么出來?他要在兜里能出來的話,你那票子在兜里出去轉(zhuǎn)一圈回來就沒有了
。他必出不去那是個兜
,出不去怎么辦?開刀吧
,不行
,他是一個和諧理念。他不考慮這個
,他就想怎么出來
,最后就有法了,大黃
,讓腸子蠕動
,讓你腸子分離,你分離出液體來了就不干燥了
,這是第一
,第二這芒硝,芒硝化水了
,300毫升帶芒硝的水
,喝了,這300毫升的水走到哪都是300毫升
,不吸收
。而且芒硝有一個功能,能把硬東西能軟了
,老牛肉你煮了十個小時還咬不動
,你加點硝煮,兩個小時就爛了
。這芒硝有這個功效
,軟堅,因為它的化學成份就有這個成分
。你看這300毫升芒硝
,在腸子里頭這么轉(zhuǎn)啊,上來下去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等轉(zhuǎn)到結(jié)腸那還是300毫升
,還多了,因為腸液分泌出來
,多了
,把糞蛋子泡起來了,腸子往下走
,就沖下來了
。那表面是光滑,里頭還是硬的
,這么你才用大黃芒硝
,總是大黃芒硝一塊用,為什么?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你想一想,你看這個東西在腸子里怎么走
,聽明白了嗎
?大黃是促進胃腸運動的,也促進分泌
,要不是有特別干的屎不用芒硝
,大黃就解決了,干屎他大黃解決不了
。你加芒硝300毫升
,芒硝水,這是水在轉(zhuǎn)的
,沖它
,泡著,往下沖它
,一邊沖它一邊抖摟
,一邊沖它一邊抖摟,它不下去它上哪去
?它不愿意下來它也得下來
,完了,解決了這個問題
,大黃芒硝相得益彰
。所以藥到病除。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
四
、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
、枳實
、厚樸
辨證:
燥屎中毒,神昏譫語
病勢
熱性病發(fā)展到大承氣湯階段
,不大便六七日
、七八日、十幾日
,不能吃東西
,怎么呢
?梗著呢。硬屎也有
,痞
、滿、硬
、疼都有已經(jīng)出現(xiàn)腦部癥狀
,神志不清,譫語
,摸床
,不識人,正是危急之癥
。但其病毒物質(zhì)是在胃腸道中而不得排除
。因體溫持續(xù)過高而傷耗水分,結(jié)腸因強吸收而使大便硬結(jié)
,有毒物質(zhì)在結(jié)腸吸收中進入循環(huán)
,累及中樞而出現(xiàn)神昏、譫語不識人等神經(jīng)癥狀
。在此內(nèi)部關(guān)系中制約全局的是通大便以排除毒害物
。免疫反應(yīng)因結(jié)腸干燥造成排便障礙,其勢已清楚
。所以用大黃
、芒硝、枳實
、厚樸以強化腸蠕動
,芒硝水溶液在腸中不吸收,起到軟化硬屎的作用
,同時又是通腸的液體
,大便排下,毒物隨之排除而病愈
。生態(tài)理念中的因勢利導
,明白如見五指。一個危急之癥
,復(fù)杯之間而痊愈
。
用藥
大黃是要有的,芒硝可以用
,枳實也可以用
,枳實和厚樸,這兩個藥啊
,都是向下走的
。這個枳實啊是促進胃腸運動的
。這個厚樸啊,也是促進運動的
。但是厚樸
,有利于功能衰退,枳實沒有
。在胃功能衰弱的時候,用厚樸
,如果不是胃功能衰弱
,可以用枳實,枳實常常是有內(nèi)容物比較多的時候或者是兩個同用
,枳實
、厚樸同用。
郭生白對承氣湯的發(fā)展
還有比枳實
、厚樸更好的東西
,比如說當歸、牛膝
,幫助他排便
。他沒有結(jié)硬,沒有燥屎
,可以不用芒硝
。牡丹皮也可以用,比大承氣湯要好
。因為我們用通血的藥
,就容易使外部的東西向內(nèi)走。當歸
、牛膝也是潤大便的
,所以對大黃往下排是有利的。我也用過這種方法
,我不是用的大承氣湯
,因為大承氣湯沒有燥屎,就不必用芒硝
。沒有氣體
,不脹滿,不必用枳實
、厚樸
,大黃是不可不用的,沒有大黃這個方子就不存在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梢杂霉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牡丹皮、當歸
、牛膝
,皮膚的東西照樣往里走,從大便出來
。
編者按:
臨證需要順病勢權(quán)變
,切忌照本宣科和按圖索驥,所謂“讀書十年無可治之病”
。典型的白虎湯和承氣湯癥很少見了
,通過陽明病方論,郭老讓我們敢于運用知母
、石膏
、大黃、枳殼
、厚樸
、芒硝治療胃腸道里熱病癥,讓我們感受到本能中醫(yī)“一劑知兩劑已”的震撼效果
。
不僅如此
,郭老還發(fā)展了仲景承氣湯癥用藥,他說“還有比枳實
、厚樸更好的東西
,比如說當歸、牛膝
,幫助排便
。牡丹皮也可以用,比大承氣湯要好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北灸莛B(yǎng)生學派在臨床中,用當歸
、牡丹皮
、桃仁、牛膝來幫助通便
,實現(xiàn)了一方多效
、一方多病。
通便方(郭老方意)
當歸40克
、牡丹皮30克
、桃仁20克、牛膝30克
、厚樸25克
、枳殼20克
成人兩次分服
方劑歌訣
方 劑 歌 訣
一
、 解表劑
1、1辛溫解表
1
、麻黃湯
麻黃湯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發(fā)汗解表宣肺氣
,傷寒表實無汗宜
。
2、桂枝湯
桂枝芍藥等量伍
,姜棗甘草微火煮
,解肌發(fā)表調(diào)營衛(wèi),中風表虛自汗出
。
3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防風蒼
,辛芷芎草芩地黃
,發(fā)汗祛濕兼清熱,分經(jīng)論治變通良
。
4
、香蘇散
香蘇散內(nèi)草陳皮,疏散風寒又理氣
,外感風寒兼氣滯
,寒熱無汗胸脘痞。
5
、小青龍湯
解表蠲飲小青龍
,麻桂姜辛夏草從,芍藥五味斂氣陰
,表寒內(nèi)飲最有功
。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
,白前桔草荊陳研
,宣肺疏風止咳痰,姜湯調(diào)服不必煎
。
7
、正柴胡飲
正柴胡飲平散方,芍藥防風陳草姜
,輕疏風邪解熱痛
,表寒輕證服之康。
1
、2 辛涼解表
1
、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疴
,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
,清疏風熱煮無過
。
2、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
,蘆根甘草薄荷饒
,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
3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仲景麻杏甘石湯,辛涼宣肺清熱良
,邪熱雍肺咳喘急
,有汗無汗均可嘗。
4
、柴葛解肌湯
陶氏柴葛解肌湯
,邪在三陽熱勢張,芩芍桔草姜棗芷
,羌膏解表清熱良
。
5、升麻葛根湯
局方升麻葛根湯
,芍藥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
、3扶正解表
1
、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許姜三片
,氣虛感寒有奇功。
2
、參蘇飲
參蘇飲內(nèi)用陳皮
,枳殼前胡半夏齊,干葛木香甘桔茯
,氣虛外感最相宜
。
3、麻黃細辛附子湯
麻黃細辛附子湯
,助陽解表代表方
,陽虛外感風寒證,寒重熱輕脈沉良。
4
、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
,豆豉蔥白桔梗隨,草棗薄荷八味共
,滋陰發(fā)汗功可慰
。
二、瀉下劑
2
、1寒下
1
、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大黃硝,枳實厚樸先煮好
,峻下熱結(jié)急存陰
,陽明腑實重證療。
去硝名為小承氣
,輕下熱結(jié)用之效
。調(diào)胃承氣硝黃草,緩下熱結(jié)此方饒
。
2
、大黃牡丹湯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芒硝瓜子襄
,腸癰初起腹按痛
,尚未成膿服之消
。
3
、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為末共成方
。專治水熱結(jié)胸證
,瀉熱逐水效非常。
2
、2溫下
1
、大黃附子湯
金匱大黃附子湯,細辛散寒止痛良
,溫下治法代表方
,寒積里實服之康。
2
、溫脾湯
溫脾附子大黃硝
,當歸干姜人參草,攻下寒積溫脾陽
,陽虛寒積腹痛療
。
2、3潤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約治
,杏芍大黃積樸蜜
,潤腸瀉熱又行氣,胃熱腸燥便秘施
。
2
、濟川煎
濟川蓯蓉歸牛膝,枳殼升麻澤瀉齊
,溫腎益精潤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