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五味
功能主治 : 截瘧
。治溫瘧用法用量 : 每服5丸
,每日二次,食前服。未見效者,可適當(dāng)增加用量。摘錄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
制法 : 上為末
,以雞子白生用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山瘴瘧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腹以桃符湯送下
,欲發(fā)時又服30丸。摘錄 :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九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脾熱為瘧,或渴或不渴
,熱氣內(nèi)傷不泄,令人病寒腹中痛,腸中鳴,汗出。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外臺》引作“常山丸”
。注意 : 忌生蔥
、生菜、海藻、菘菜、人莧等。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五臟之瘧
,皆在于經(jīng)。其主治之用,總以恒山、蜀漆為破的之金鞞;其熱在于肝,令人顏色蒼蒼,又須烏梅、鱉甲引以收耗散之陰;熱在于脾,令人腹痛腸鳴,又須甘草為引以滋燥竭之土。摘錄 : 《千金》卷十
制法 : 上敲雞子,去黃用清
,與恒山末拌勻;于瓷碗中熔蠟,都拌和,以綿幕碗口功能主治 : 小兒瘧疾。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脅下邪氣積聚,往來寒熱如溫瘧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
,以米汁送服,1日3次。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此沉寒固結(jié)
,雖用恒山、蜀漆、二甲、(庶蟲)、虻、貝齒削堅破瘀之劑,不得附、桂辛溫,無以動之摘錄 : 《千金》卷十一
處方 : 恒山1兩(銼)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熱氣內(nèi)傷不泄所致脾瘧
用法用量 : 常山丸(《普濟方》卷一九八引《經(jīng)效濟世方》)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二
制法 : 上藥并生為末,用軟飯和搗三二百杵
功能主治 : 寒瘧,陽虛陰盛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
注意 : 有娠婦人及小兒不得服。忌食熱物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二
制法 : 上件藥相和于銚子內(nèi)
功能主治 : 一切瘧。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二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瘧疾,發(fā)時壯熱憎寒
用法用量 : 每臨發(fā)前以暖水送下2丸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處方 : 恒山18銖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 痎瘧;癉瘧
用法用量 : 祛邪丸(《活人書》卷十七)
摘錄 : 《千金》卷十
制法 :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 諸瘧。
用法用量 : 平旦服7丸
摘錄 : 《醫(yī)心方》卷十四引《深師方》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392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懷忠丹
下一篇:
恒山烏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