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13 22:33:36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皮)一斤,生姜(切作片)二斤
,甘草八兩。
炮制 : 上件拌勻
,入于銀器內,用水過三指許
,以慢火熬令水盡,焙令干
,杵為細末。
功能主治 : 治脾胃不調
,胸膈滿悶,飲食不化
,嘔逆惡心
;或藿亂嘔吐
,心腹刺痛
,腸鳴泄利,水谷不分
。夏月煎作熟水常服
,調中止逆
,除冷氣,消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一錢
,用沸湯點服,不計時候
。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五: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60克(去皮)半夏15克(湯浸七遍去滑)肉桂22克(去皺皮)人參22克(去蘆頭)木香15克 前胡30克(去蘆頭)高良姜30克(銼)白茯苓3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
、臍)陳橘皮22克(湯浸,去白
,甑,焙)厚樸60克(去粗皮
,涂生姜汁
,炙令香熱)白術30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銼)
制法 : 上藥搗篩為散
。
功能主治 : 主脾胃氣虛
,臟腑積冷
,嘔吐宿食
,四肢少力,面色無華
。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
,以水300毫升
,入生姜4克
,大棗3枚
,煎至180毫升
,去滓,不計時候
,稍熱服。
摘錄 : 《太平圣惠方》卷五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皮)30克
,人參30克
,柴胡30克
,白術30克
,陳皮45克,炙甘草15克
。
功能主治 : 補氣健脾
,疏肝行氣
。主脾胃氣虛
。妊娠腹脹。
用法用量 : 上為散
,每服12克,加生姜3克
,大棗3枚
,水煎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
《赤水玄珠》卷九: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檳榔(各炒紫色)、罌粟殼(燒灰)各等分
。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丈夫傷血,婦人血崩
,漬入大腸出血。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飲下。
摘錄 : 《赤水玄珠》卷九
《雞峰》卷二十: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仁
、生姜
、甘草、木香
、人參各等分。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和氣。主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水1盞
,煎至7分,去滓
,食后溫服。
摘錄 : 《雞峰》卷二十
《魏氏家藏方》卷五:草豆蔻散
處方 : 厚樸(去粗皮
,用生姜3兩取汁浸
,炙候汁盡為度)2兩,陳皮(去白)2兩,草豆蔻(不去皮)1兩
,干姜(泡洗)1兩
,白術(炒)1兩
,訶子(泡
,去核)1兩,甘草3兩(炙)
,五味子3分
。
制法 : 上為細末
。
功能主治 : 和一切冷氣
。主肝胃氣不和,霍亂不止
,酒食所傷
,肝泄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霍亂,冷飲下
;若傷酒
,以酒調下
;肝痛不可忍者
,炒生姜酒送下3錢。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五
《蘭室秘藏》卷中:草豆蔻散
處方 : 細辛葉2分
,防風2分,羊脛骨灰5分
,熟地黃5分,當歸6分
,草豆蔻仁1錢3分,黃連1錢3分
,升麻2錢5分
。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寒多熱少
,牙齒疼痛。
用法用量 : 先用溫水漱口
,牙痛處擦之。
摘錄 : 《蘭室秘藏》卷中
《雞峰》卷十四:草豆蔻散
別名 : 常山飲子
處方 : 知母2斤
,常山2斤(用川者)
,烏藥1斤(捶碎),草果2斤
,甘草2斤(炙),高良姜20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瘧疾因外邪客于風府,生冷之物內傷脾胃
,或先寒后熱、先熱后寒
,或寒熱獨作,或連日發(fā)
,或間日一發(fā),寒則肢體顫掉
,熱則舉身如燒,頭疼惡心
,煩渴引飲,氣息喘急
,口苦咽干
,脊膂酸疼,腸鳴腹痛
,諸藥不效,漸成勞瘧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水1盞
,加生姜5片
,大棗5個,煎至7分
,去滓溫服。
摘錄 : 《雞峰》卷十四
《普濟方》卷二十一: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面裹煨熟
,去皮取肉)1兩,茴香子(炒)1兩
,木香半兩
,陳曲(微炒)2兩
,麥糵(炒)2兩
,厚樸(去粗皮
,生姜汁炙)1兩
,干姜(炮)1兩,陳橘皮(湯浸
,去白
,焙)1兩。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脾氣虛弱,腹內膨脹
,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先嚼煨生姜少許,食前沸湯調下
。
摘錄 : 《普濟方》卷二十一
《圣惠》卷七十八: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殼)3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
,焙)3分,當歸(銼
,微炒)3分,白術3分
,前胡(去蘆頭)3分
,附子(炮裂
,去皮臍)半兩
,人參(去蘆頭)半兩,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半夏(湯浸7遍去滑)半兩,甘草(炙微赤
,銼)半兩。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產后脾胃虛寒,或時嘔逆
,不下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
,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七十五: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
,當歸半兩(銼
,微妙)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
,焙),桂心半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白術1兩,熟干地黃1兩
,木香半兩
,芎藭3分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妊娠心腹多痛,吃食減少
,四肢不和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
,加大棗3個,煎至6分
,去滓,稍熱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五: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人參1兩(去蘆頭)
,柴胡1兩(去苗),白術1兩,陳橘皮1兩半(湯浸
,去白瓤
,焙),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妊娠心腹脹滿
,脾胃氣虛,不下食飲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
,大棗3個,煎至6分
,去滓,稍熱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一: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桂心3分
,芎藭半兩,當歸半兩(銼
,微炒)
,厚樸3分(去粗皮
,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干姜半兩(炮裂
,銼),桔梗3分(去蘆頭)
,檳榔半兩,訶黎勒皮1兩(煨
,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婦人脾胃虛
,氣攻兩脅脹痛。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煎至6分
,去滓
,每于食前稍熱服。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一
《濟陽綱目》卷十三: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皮)1兩,益智仁1兩
,干柿蒂2兩
。
功能主治 : 寒氣攻胃呃噫。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每服3錢,加生姜3片
,水煎,熱服。
摘錄 : 《濟陽綱目》卷十三
《普濟方》卷一九七引《衛(wèi)生方》: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
,當歸1兩,杏仁1兩
,厚樸1兩
,木香1兩,麻黃1兩
,豬苓1兩,半夏1兩
,良姜1兩,藿香1兩
,甘草1兩
,吳茱萸1兩。
功能主治 : 一切瘧
。
用法用量 : 上為飲子。分一半面裹炮之
。每劑7錢,煨姜3片
,同煎,寒時熱吃
,熱時放冷吃。
摘錄 : 《普濟方》卷一九七引《衛(wèi)生方》
《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
,青橘皮半兩(湯浸
,去瓤,焙干)
,高良姜半兩,訶黎勒皮半兩(炮)
,白術3分(微炒)
,甘草1分(炙)。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脾虛胃乏,不思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食前陳米飲調下,日3次。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5枚(和皮用)
,人參半兩
,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防風(去叉)半兩
,藿香半兩,陳橘皮(去白
,焙)1分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調中補虛
。主小兒疳,渴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匕,生姜米飲調下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圣惠》卷七十八: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3分(去皮)
,桃仁3分(湯浸
,去皮尖雙仁),桂心半兩
,甘草1分(炙微赤,銼)
。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產后氣虛,心煩咳癔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5分
,去滓,稍熱頻服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3枚(去皮)
,檳榔1分,訶黎勒半兩(煨
,用皮),人參1分(去蘆頭)
,前胡1分(去蘆頭)
,甘草半分(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胸中寒氣積滯
,氣逆
,不下乳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煎至5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3枚(去皮)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兒噦,不納乳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煎至5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五: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分(去皮)
,木香1分,五味子1分
,人參1分(去蘆頭),白茯苓1分
,訶黎勒皮半兩
,陳橘皮1分(湯侵,去白瓤
,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兒吐利
,兼胸脅脹滿。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煎至5分
,去滓
,稍熱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九十三: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3分(去皮),龍骨1兩
,酸石榴皮3分(銼
,炒微黃),高良姜1分(銼)
,當歸半兩(銼,微炒)
,干姜1分(炮裂
,銼),子芩3分
。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疳痢腹痛
,不下乳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加薤白1莖
,煎至5分
,去滓,不拘時候
,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三
《博濟》卷二:草豆蔻散
處方 : 厚樸2兩(去皮
,用生姜3兩取汁浸,炙汁盡為度)
,草豆蔻(和皮)1兩,干姜1兩(炮)
,白術1兩(炮黃色)
,訶子1兩(炮,去瓤
,細切,炒)2兩
。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和一切冷氣
。主脾胃氣不和,霍亂不止
,酒食所傷
,兼患脾泄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霍亂
,冷米飲下,或酒調下
;腹痛不可忍者
,每服3錢,炒生姜酒下
;余即如湯煎服。
摘錄 : 《博濟》卷二
《圣濟總錄》卷六十四: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1分
,附子(炮裂
,去皮臍)3分,五味子3分
,陳橘皮(湯浸,去白
,焙)3分
,白術半兩,枳實(去瓤麩炒)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干姜(炮)半兩
,鱉甲(醋炙
,去裙襕)半兩,芍藥半兩,木香半兩
。
制法 : 上為散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功能主治 : 留飲
、宿食成癖。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
,據劑型當作“草豆蔻丸”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圣濟總錄》卷六十二: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皮)1兩,高良姜(炮)1兩
,陳曲(炒)1兩
,麥糵(炒)1兩,木香1兩
,訶黎勒(炮
,去核)半兩,陳橘皮(湯浸
,去白,焙)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
,烏梅肉(炒)半兩
,甘草(炙)半兩。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膈氣
,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空心、食前入鹽點服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六十二
《博濟》卷三: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
,候面焦黃
,去面用)
,甘草1兩(炙)
,肉桂(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蠻姜1兩
。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胃口冷
,吃食無味
;脾泄瀉不止;酒后數圊如痢
,心胸不快,不思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半,更入陳米末1錢
,大棗2個
,水1盞,同煎7分
,溫服,其滓再煎服之
。
摘錄 : 《博濟》卷三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皮)半兩
,甘草(炙,銼)1分
。
制法 :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 心痛不欲飲食
,脅痛如刺壅悶。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白湯調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十六
《圣濟總錄》卷四十七: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皮
,銼)8兩
,生姜(和皮切作片子用)1斤,甘草4兩(炙
,銼),陳橘皮(去白
,焙)1兩
。
制法 : 上和勻,入銀器內
,用水過藥三指許,慢火熬令水盡
,取出焙干為散
。
功能主治 : 胃寒氣逆,嘔噦不止
。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豆蔻散”
。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圣濟總錄》卷四十四: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去皮)1兩
,高良姜3分
,桂(去粗皮)半兩
,丁香半兩,木香半兩
,五味子半兩,白豆蔻(去皮)半兩
,陳橘皮(去白
,焙)半兩
,肉豆蔻(去殼)半兩,白術1兩
。
制法 : 上為散,研勻
。
功能主治 : 脾胃寒
,腹中虛鳴,泄瀉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煨生姜
、木瓜湯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雞峰》卷十四:草豆蔻散
處方 : 香薷莖5分
,木瓜5分,干姜2分
,草豆蔻4分
,藿香4分
,陳橘皮
。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內寒霍亂
,吐瀉不止,脈細而緊者
。
用法用量 : 方中陳橘皮用量原缺
。
摘錄 : 《雞峰》卷十四
《圣惠》卷三十九: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0枚(去皮),高良姜3分
,人參1兩半(去蘆頭),白茯苓2兩
,青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焙)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飲酒過度
,嘔逆不止
,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
,點少鹽攪勻
,不拘時候服之
。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
,白石脂1兩
,當歸1兩(銼,微炒)
,干姜1兩(炮裂,銼)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水谷痢不止
,腹內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一: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
,澤瀉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3分,白術3分
,赤茯苓半兩
,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
,陳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焙)
,細辛半兩,附子3分(炮裂
,去皮臍)
,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甘草3分(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心膈冷氣痰飲
,胸中滯悶,或吐清水
,不納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
,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五十: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3分(去皮),青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焙)
,訶黎勒皮1兩
,益智子半兩(去皮),人參3分(去蘆頭)
,細辛半兩,赤茯苓半兩
,厚樸1兩(去粗皮
,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丁香1分,甘草1分(炙微赤
,銼)
,檳榔3分。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膈氣壅滯
,不下飲食
,或宿食不消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
,去滓
,稍熱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十: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人參3分(去蘆頭)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
,白術半兩,桂心半兩
,木通半兩(銼)
,檳榔半兩,雞舌香半兩
,赤茯苓半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膈氣
,心胸不利,食即嘔逆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去滓
,稍熱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四十七: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
,高良姜1兩(銼)
,丁香1兩,白術1兩
,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
,縮砂1兩(去皮)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瓜2兩(干者)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霍亂
,吐瀉后轉筋。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以熱生姜湯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七:草豆蔻散
處方 : 草豆蔻1兩(去皮)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術半兩
,干姜1兩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霍亂吐瀉,臍下氣筑
,心悸妨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