訶黎勒散
中醫(yī)世家
2023-05-15 16:26:26
訶黎勒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訶黎勒散
處方 : 青皮(去瓤)、訶子皮
,各四十兩
;附子(炮.去皮.臍)十斤
,肉桂(去粗皮)五斤
,肉豆蔻(面裹.煨令熟)四十兩。
炮制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治脾胃虛弱
,內(nèi)挾冷氣
,心
、脅、臍、腹
,脹滿(mǎn)刺痛
,嘔吐惡心,飲食減少
,腸鳴泄利
,水谷不化
,怠惰少力
,漸向瘦弱
。
用法用量 : 每服三錢(qián)
,水一盞半
,生姜三片
,同煎七分
,食前溫服
。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金匱要略》卷中: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10枚(煨)
制法 : 上一味,為散。
功能主治 : 澀腸止瀉
。治虛寒性腸滑氣利
。泄瀉滑脫不禁,大便隨氣而出。
用法用量 : 粥飲和,頓服
。
摘錄 : 《金匱要略》卷中
《圣惠》卷九十三: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3分(煨
,用皮)
,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
,黃芩半兩,龍骨半兩
,地榆半兩(微炒
,銼),干姜半兩(炮裂
,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
,去白瓤
,焙)
,白術(shù)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赤白痢
,腹脹疼痛
,不欲飲食
,四肢瘦弱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qián),以水1小盞,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三十九: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1兩,草豆蔻半兩(去皮)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干木瓜半兩,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木香1分。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飲酒后痰滯
,心膈不利
,腹脅脹滿(mǎn)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微溫細(xì)呷
。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九
《圣惠》卷五: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1兩(煨
,用皮)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干姜半兩(炮裂
,銼)
,龍骨1兩(燒過(guò))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干
,微炒),當(dāng)歸1兩(銼
,微炒)
。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
功能主治 : 脾臟虛冷
,大腸泄痢,食不消化,腹內(nèi)疼痛
,手足多冷
,面色青黃。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qián)
,食前以熱粥飲調(diào)下。
摘錄 : 《圣惠》卷五
《圣惠》卷四十五: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1兩
,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
,焙),檳榔1兩,桂心半兩
,木香半兩
,木通1兩(銼),草豆蔻3分(去皮)
,羚羊角屑3分,紫蘇莖葉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腳氣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十二: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1兩(煨
,用皮)
,大腹皮1兩(銼)
,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
,枳實(shí)3分(麩炒微黃),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
,桂心3分
,前胡1兩(去蘆頭),木香半兩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傷寒心腹痞滿(mǎn)
,咽喉噎塞
,四肢不和
,背膊壅悶
,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去滓
,稍熱服
,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三十: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1兩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
,白術(shù)3分
,人參1兩(去蘆頭)
,桂心3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蘇莖葉1兩半
,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
,檳榔3分。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虛勞上氣
,心膈氣滯
,不思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稍熱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七: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2兩(用皮),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
,去裙襕)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茯苓1兩
,紫菀半兩(去苗土)
,柴胡1兩(去苗),黃耆1兩(銼),杏仁半兩(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百合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酸棗仁1兩。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虛勞咳嗽
,或時(shí)寒熱
,不得眠臥。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qián),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
注意 : 忌莧菜
。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二十七: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1兩
,木香3分
,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
,焙)
,當(dāng)歸3分
,黃耆1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3分
,牛膝1兩(去苗)
,白茯苓1兩,人參1兩(去蘆頭)
,白芍藥1兩
,桂心3分
。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虛勞里急
,兩脅疼痛
,四肢無(wú)力,不欲吃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
,去滓
,食前溫服。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二十八: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乳香1兩,干姜半兩(炮裂
,銼)
,縮砂半兩(去殼)
,肉豆蔻半兩(去殼)
,赤石脂半兩(燒)
,甘草1分(炙微赤,銼)
。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
功能主治 : 虛勞
,腸胃久冷
,泄痢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qián),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
。
摘錄 : 《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1兩(煨
,用皮),鱉甲1兩(涂醋炙徽黃
,去裙襕)
,防葵3分
,柴胡1兩(去苗)
,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赤茯苓3分
,桔梗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白術(shù)3分,赤芍藥3分,檳榔半兩
。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氣勞羸瘦,四肢疼痛
,心腹妨悶
,不欲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
,稍熱服
,不拘時(shí)候。
注意 : 忌莧菜。
摘錄 : 《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九: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1兩
,黃耆1兩(銼)
,白豆蔻3分(去皮)
,陳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
,焙)
,白術(shù)3分
,半夏半兩(湯浸
,洗7遍去滑)
,檳榔半兩
,人參3分(去蘆頭)
,前胡3分(去蘆頭),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桂心3分
。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虛勞,脾胃氣不和
,嘔逆,不納飲食
,四肢少力
,胸膈妨悶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大棗2枚,煎至6分
,去滓稍熱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七十五:訶黎勒散
別名 : 訶黎勒飲
處方 : 訶黎勒皮2兩,陳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
,焙),赤茯苓1兩,桑根白皮3分(銼),前胡1兩(去蘆頭)
,芎半兩
,白術(shù)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
,去瓤)
,大腹皮3分(銼)。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妊娠心腹脹滿(mǎn)
,氣沖胸膈
,煩悶
,四肢少力
,不思飲食
。
用法用量 : 訶黎勒飲(《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五)。
各家論述 : 《醫(yī)略六書(shū)》:訶子收澀肺氣,前胡散逆降痰
;白術(shù)健脾運(yùn)化以安胎,枳殼瀉滯利氣以除滿(mǎn)
;茯苓滲濕
,腹絨化滯
;陳皮利胃氣除痰
,桑皮清肺氣定喘
;川芎行血海,生姜散外邪也。為散
,砂仁湯下
,使氣化調(diào)和,則脾氣健而肺氣分布,何致邪不解散
,逆氣喘滿(mǎn)有不止者乎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六:訶黎勒散
別名 : 訶黎勒湯
處方 : 訶黎勒1兩半(煨
,用皮)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當(dāng)歸3分(銼
,微炒),桔梗半兩(去蘆頭),肉豆蔻3分(去殼)
,木香半兩
,吳茱萸1分(湯浸7遍
,焙干
,微炒)
,甘草1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
,焙)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腸痹飧泄
。
用法用量 : 訶黎勒湯(《圣濟(jì)總錄》卷二十)
。
摘錄 : 《圣惠》卷六
《圣惠》卷五: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3分(煨,用皮)
,人參1兩(去蘆頭)
,當(dāng)歸3分(銼
,微炒)
,白術(shù)3分
,干姜半兩(炮裂
,銼)
,桂心3分,草豆蔻3分(去皮)
,甘草3分(炙微赤
,銼)
,厚樸1兩半(去粗皮
,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干
,微炒)
,陳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焙)。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脾氣不足
,四肢不和,腹脅脹滿(mǎn)
;或時(shí)下利
,飲食難消。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大棗3枚
,煎至6分
,去滓
,食前稍熱服之
。
摘錄 : 《圣惠》卷五
《圣惠》卷七十八: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3分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令微赤
,銼)
,桂心半兩
,當(dāng)歸(銼
,微炒)半兩,丁香半兩
,藿香半兩
,木香半兩
,白術(shù)半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干姜(炮裂
,銼)半兩
。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脾胃?jìng)洌瑖I逆
,不下飲食
,四肢微冷
,腹脅痞滿(mǎn)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加大棗2枚,煎至6分
,去滓稍熱服
,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七十八
《外臺(tái)》卷六引《近效方》: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3顆(搗
,取皮)
。
功能主治 : 一切風(fēng)氣痰冷
,霍亂
,食不消
,大便瀉
。
用法用量 : 和酒頓服
。3-5度則愈。
摘錄 : 《外臺(tái)》卷六引《近效方》
《圣惠》卷八十四: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1兩(煨,用皮)
,白術(shù)半兩
,五味子半兩
,白茯苓半兩
,麥門(mén)冬半兩(去心,焙)
,細(xì)辛1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
,去白瓤
,焙)。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兒胸膈有寒
,或時(shí)嗽逆
,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qián)
,以水1小盞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四十六: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1兩半
,熟干地黃1兩,附子3分(炮裂
,去皮臍)
,甘草半兩(多微赤
,銼)
,桂心3分,黃耆3分(銼)
,紫菀3分(去苗土),五味子3分
,木香3分
,人參3分(去蘆頭)
,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當(dāng)歸3分(銼
,微炒)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氣嗽。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
,去滓溫服
,日3次
。
摘錄 : 《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八十四: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半兩
,人參1分(去蘆頭)
,檳榔1分,木香1分,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桂心1分
,芎1分。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兒冷熱不調(diào)
,大便或壅或通
,不欲乳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qián)
,以水1小盞
,加生姜少許,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二十九:訶黎勒散
別名 : 訶黎勒湯
處方 : 訶黎勒1兩(煨
,用皮)
,白術(shù)3分
,桂心半兩,紫蘇莖葉3分,赤茯苓1兩
,黃耆3分(銼)
,人參3分(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
,焙)
,桔梗半兩(去蘆頭)
,檳榔3分
,木香半兩
,前胡1兩(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
,銼)
,草豆蔻3分(去皮)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順氣,利胸膈
。主虛勞
,心腹痞滿(mǎn)
,不思飲食
。
用法用量 : 訶黎勒湯(《圣濟(jì)總錄》卷九十)
。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三十: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1兩
,人參3分(去蘆頭)
,前胡1兩(去蘆頭)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細(xì)辛半兩
,干姜半兩(裂
,銼),桂心3分,白術(shù)1兩
,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
,白茯苓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虛勞
,四肢逆冷
,心膈滯悶,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用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
,去滓
,稍熱服
,1日3-4次
。
摘錄 :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四十六: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3分
,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1兩(去蘆頭)
,桔梗3分(去蘆頭)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干
,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咳嗽短氣
,腹脅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qián)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三十五:訶黎勒散
處方 : 訶黎勒皮3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陳橘皮半兩(湯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