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jì)本事方》卷五:黃耆散
處方 : 黃耆(蜜炙)麥門冬(去心)熟地黃(酒灑,九蒸九曬)桔梗(炒)白芍藥各15克 甘草7.5克(炙)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治咳嗽、咯血成勞
,肌體消瘦,四肢倦怠
,腳無力
,眼睛疼。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
,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
,煎取160毫升
,去滓溫服,每日三次
。
摘錄 : 《普濟(jì)本事方》卷五
《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黃耆散
處方 : 黃耆(去蘆
,蜜炙)赤芍藥 茵陳各60克 石膏120克 麥門冬(去心)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 : 哎咀。
功能主治 : 治黃汗
。
用法用量 : 每服12克
,用水230毫升
,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 《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
《普濟(jì)方》卷四○三: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錢半
,柴胡1錢半,干葛1錢半
,甘草(炙)1錢半
。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涼肌膚散熱
。主小兒壯熱不退
,瘡疹。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薄荷3葉,水5分
,煎至3分,空心呷服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四○三
《普濟(jì)方》卷四○三:黃耆散
處方 : 黃耆
、柴胡、干葛
、甘草
、人參各等分(一方無人參,用薄荷葉3葉煎)
。
功能主治 : 退熱調(diào)養(yǎng)。主小兒瘡疹
,壯熱煩渴。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白水煎服。
摘錄 : 《普濟(jì)方》卷四○三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一:黃耆散
處方 : 黃耆半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
,甘草(生銼)半兩,黃芩(去黑心)1兩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髓黃。病人四肢疼痛無力
,好眠冷地,身體遍黃
,次變青綠色
,唇齒俱白,眼帶微腫
,身體赤色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粳米泔調(diào)下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一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
,桑根白皮(銼細(xì))1兩,葛根(銼)2兩。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三消渴疾
,肌膚瘦弱,飲水不休
,小便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煎燖豬湯
,澄清調(diào)下,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九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二: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薄切)
,羌活1兩(去蘆頭),白附子1兩(炮)
,蒺藜子1兩(炒去角)
,茴香子(炒)1兩。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腎臟風(fēng)上攻頭面,下注腳膝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用羊腎1只,批破
,納入藥,濕紙裹
,燖火煨令熟,空心用溫酒嚼下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二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五:黃耆散
處方 : 黃耆(去苗
,細(xì)銼)1兩,牡蠣(燒
,研如粉)1兩
,麻黃根1兩,知母(銼
,煉干)1兩,人參1兩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研令極細(xì)。
功能主治 : 久瘧
,四肢虛汗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未發(fā)前用河水煎小麥湯調(diào)下
,未愈再服。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五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六:黃耆散
處方 : 黃耆3兩(銼)
,人參3兩
,防風(fēng)3兩(去叉),防己3兩
,生干地黃3兩(焙)
,桔梗3兩(炒),芍藥3兩
,黃芩3兩(去黑心)
,澤瀉3兩,石南葉3兩
,紫菀3兩(去苗土),桂3兩(去粗皮)
,甘草3兩(炙)
,牛膝3兩(酒浸1宿,切
,焙)
,白術(shù)3兩(米泔浸1宿,銼)
,赤茯苓(去黑皮)3兩。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順肺氣
。主齆鼻。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匕
,溫酒調(diào)下。如要丸
,煉蜜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
,亦溫酒下。4時服食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六
《圣惠》卷二十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
,柴胡1兩(去苗),桂心半兩
,赤芍藥半兩
,熟干地黃1兩,白術(shù)1兩
,陳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焙)
,當(dāng)歸3分,甘草半兩(負(fù)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虛勞少力
,身體疼痛,不欲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3分(銼),黃連1兩(去須微炒)
,生干地黃2兩
,黃柏半兩(銼),黃芩半兩
,犀角屑半兩
,龍骨3分,地榆半兩(銼)
,當(dāng)歸3分
。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 熱痢
。下赤黃膿,腹痛心煩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以粥飲調(diào)下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二十七: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焙)
,當(dāng)歸1兩,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石斛1兩(去根,銼)
,白術(shù)1兩
,山茱萸1兩,白茯苓1兩
,桂心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麥門冬1兩半(去心)。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虛勞不足,臟腑虛弱
,四肢乏力
,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
,煎至6分
,去滓,食前溫服
。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八十一: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白術(shù)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木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
,當(dāng)歸半兩(銼
,微炒),桂心半兩
,白芍藥半兩,芎半兩
,白茯苓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風(fēng)虛勞損
,羸瘦
,不思飲食,四肢疼痛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
,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
,日3次
。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一
《普濟(jì)方》卷三八○:黃耆散
處方 : 青皮、陳皮
、黃耆
、茯神、厚樸
、茯苓、訶子
、砂仁、丁香
、木香
、甘草、白術(shù)各等分
。
功能主治 : 小兒疳證
。身體潮熱,煩躁不可安臥
,飲食不進(jìn)
,小便如泔
,頭面赤色。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每服3錢
,加生姜1片,煎
,去滓服
,不拘時候。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八○
《普濟(jì)方》卷三八○:黃耆散
處方 : 芰草
、柴胡、茯神
、地骨皮、白茯苓
、甘草各等分
。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進(jìn)食
。主小兒疳熱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錢,用白湯調(diào)下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八○
《醫(yī)學(xué)綱目》卷十七:黃耆散
處方 : 黃耆
、木通、葛根
。
制法 : 上為粗末
。
功能主治 : 盜汗。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摘錄 : 《醫(yī)學(xué)綱目》卷十七
《普濟(jì)方》卷三十三引《經(jīng)驗良方》:黃耆散
處方 : 黃耆(鹽炒)半兩,茯苓1兩
。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白濁。
用法用量 : 每服1-2錢
,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十三引《經(jīng)驗良方》
《圣惠》卷二十八: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
,人參3分(去蘆頭)
,五味子3分,牛膝1兩(去苗)
,白術(shù)1兩
,桂心3分,當(dāng)歸3分
,續(xù)斷3分,白茯苓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肉蓯蓉1兩(酒浸1宿
,去皺皮
,炙令干)
。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虛勞羸瘦
,四肢少力
,睡臥不定,少思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大棗3枚,煎至6分
,去滓,食前溫服
。
摘錄 : 《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九十一:黃耆散
別名 : 黃耆湯
處方 : 黃耆3分(銼)
,白鮮皮半兩,防風(fēng)2分(去蘆頭)
,黃芩3分
,枳殼1分(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
,挫)
。
制法 : 上為粗散
。
功能主治 : 小兒風(fēng)疹
,壯熱心躁
。
用法用量 : 黃耆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二)。
摘錄 : 《圣惠》卷九十一
《圣惠》卷二十七: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
,白茯苓1兩
,當(dāng)歸1兩
,牛膝1兩(去苗)
,五味子1兩
,桂心1兩
,人參1兩(去蘆頭)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
,熟干地黃1兩,白芍藥3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虛勞
。小腹里急
,少氣羸弱,不能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大棗3枚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七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八: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芍藥1兩,細(xì)辛1兩(去苗葉)
,瞿麥穗1兩
,白芷1兩
,薏苡仁1兩
,人參1兩,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熟干地黃(焙)1兩
,赤小豆(醋浸
,炒干)3兩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癰潰漏.血脈空竭。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空心溫酒調(diào)下
,晚再服
。痛甚
,加芍藥
;口干渴
,加薏苡仁;膿多
,加黃耆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八
《圣惠》卷五十三:黃耆散
別名 : 麥門冬湯
處方 : 黃耆1兩(銼)
,人參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1兩(去心)
,桑根白皮1兩(銼)
,知母3分
,栝樓根3分
,黃連1兩(去須)
,石膏2兩
,葛根半兩(銼)
,赤茯苓半兩
,地骨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
用法用量 : 麥門冬湯(《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八)
。
摘錄 : 《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三十八: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半(銼)
,麥門冬1兩(去心)
,木通1兩(銼),前胡2兩(去蘆頭)
,栝樓根2兩
,赤芍藥1兩
,川升麻1兩,甘草1兩(生
,銼)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知母1兩
,赤茯苓1兩,黃芩1兩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乳石發(fā)動
,壯熱煩渴,身體疼痛
,大小便滯澀
,心胸里悶
,不能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竹葉30片
、小麥100粒
,煎至5分
,去滓
,又入生地黃汁1合
,更煎2-3沸
,不拘時候溫服
。
摘錄 : 《圣惠》卷三十八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
,赤茯苓3分,麥門冬3分(去心)
,枳殼3分(麩炒微黃
,去瓤)
,桑白皮3分
,射干3分
,桔梗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虛勞
。上焦浮熱
,咳唾稠粘。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匕
,水1中盞
,加生姜半分
,煎至6分,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黃耆散
別名 : 牡蠣散
處方 : 牡蠣(煅)、黃耆
、生地黃各等分
。
制法 : 上為末
。
功能主治 : 小兒血虛
,自汗潮熱盜汗
。
用法用量 : 牡蠣散(《普濟(jì)方》卷三八五)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缎l(wèi)生寶鑒》本方用法:每服一二錢
,水一盞
,小麥二三十粒,煎至七分
,去滓,食后溫服
。
摘錄 :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銼
,炒)3分,附子1兩(去皮臍
,生用)
,桑黃(蜜炙熱)1兩,白礬(燒灰)半兩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小兒脫肛
。
用法用量 : 洗后以新綿揾藥敷之,更以手挼入腸頭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九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半(銼)
,赤茯苓1兩半(去黑皮),木香1兩半
,草豆蔻3分(去皮),桂3分(去粗皮)
,當(dāng)歸3分(切
,焙)
,桑根白皮3分(銼)
,防風(fēng)3分(去叉)
,紫葳根3分(炙
,銼
,凌霄花根是也)
,甘草3分(炙,銼)
,續(xù)斷3分,澤瀉3分
,甘遂半兩
。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婦人水分
,遍身浮腫,煩悶喘渴
,經(jīng)水不利
。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匕
,水1盞半,加小豆半匙
;生姜1塊(拍碎),煎至7分
,去滓溫服
,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
《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二:黃耆散
處方 : 黃耆3兩(銼)
,枳殼(去瓤,麩炒)3兩
,防風(fēng)(去叉)1兩半。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血痔下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空心米飲調(diào)下,日晚再服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二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細(xì)銼),桑根白皮1兩(細(xì)銼
,炒),人參1兩
,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
,銼)3分。
制法 : 上為細(xì)散
。
功能主治 : 大腸咳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匕,沸湯點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2兩。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緩疽;惡脈毒腫
。
用法用量 : 敷瘡上,日1度
。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
《普濟(jì)方》卷三十八引《指南方》:黃耆散
處方 : 黃耆2兩,甘草半兩
,枳實30個(去皮),青州棗20個(2味搗爛
,去核培干
,慢火煨)
。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
功能主治 : 大便遠(yuǎn)血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米飲調(diào)下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三十八引《指南方》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七:黃耆散
處方 : 黃耆半兩(銼),白礬半兩(燒灰)
,附子(炮裂.去應(yīng)臍)半兩,當(dāng)歸2兩(切,焙)
,防風(fēng)2兩(去叉)
,瓜蔞根2兩
,芎2兩
,黃芩2兩(去黑心)
,貍骨2兩(酒炙),甘草(炙)2兩
,大黃1兩(銼,炒)
,干姜1兩(炮),細(xì)辛1兩(去苗葉)
,露蜂房(炙)1兩,斑蝥5枚
,芫青(2味并去翅足
,糯米炒)5枚。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鼠瘺
。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匕
,空心溫酒調(diào)下
,日再服。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七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一: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半(銼)
,麻黃根(銼)1兩半,牡蠣(燒)2兩
,知母(焙)半兩。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后
,虛汗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濃煎小麥湯調(diào)下
,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一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五: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3分(細(xì)銼),狗脊1兩3分(去毛
,銼),牡蠣1兩3分(煅),肉蓯蓉(酒浸
,切,焙)1兩3分
,土瓜根3兩,赤石脂2兩半(研)
,萆薢2兩半(微炒,銼)
,牛膝2兩半(去苗,酒浸,切
,焙
,微炒)
,山茱萸2兩半。
制法 : 上先搗8味為細(xì)散,更與赤石脂同研勻
。
功能主治 : 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匕
,食前酒調(diào)服,至午間
、夜臥各1服。漸加至2錢匕。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五
《雞峰》卷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
,牛膝3分,白術(shù)3分,陳橘皮3分
,人參3分,桂心3分,白茯苓3分
,白芍藥3分,當(dāng)歸3分
,麥門冬1兩,五味子半兩,甘草半兩
。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虛勞。手足煩疼
,羸瘦困乏
,兩脅里急,不欲飲食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
,大棗3枚,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雞峰》卷九
《圣惠》卷七十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麥門冬1兩(去心),赤茯苓1兩
,當(dāng)歸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生干地黃1兩
。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口干
,煩悶心躁
。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
摘錄 : 《圣惠》卷七十九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八:黃耆散
處方 : 黃耆半兩(細(xì)研)
,五靈脂1兩。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血妄行入胃
,吐血不止
。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匕
,新汲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八
《普濟(jì)方》卷四○三:黃耆散
處方 : 嫩黃耆、嫩柴胡、蘇木
、紫草各等分
。
功能主治 : 雪天瘡疹難出
,皮膚溫壯,頭燒腳冷
,呵欠困悶
,無時驚悸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白水煎服
。
摘錄 : 《普濟(jì)方》卷四○三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黃耆散
處方 : 黃耆1兩(銼)
,蛇蛻皮(炙令焦)1兩。
制法 : 上為散
。
功能主治 : 甲疽
。
用法用量 : 敷瘡上
,日3-5度。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九
《圣惠》卷十八:黃耆散
處方 : 黃耆3分(銼),知母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