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大熱發(fā)癰在背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二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后,朝暮發(fā)寒熱
,或如瘧狀。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
,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以衣覆之。汗出為效。摘錄 : 《圣惠》卷十四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熱病5日,頭痛壯熱
,骨節(jié)疼痛。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
,入豉少半合,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時氣5日,心腹壅悶
,骨節(jié)疼痛,背膊煩熱,不下飲食。用法用量 : 每服5錢
,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 : 《圣惠》卷十五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8-9日
,大便不通,心神悶亂。用法用量 :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 : 《圣惠》卷十三
制法 :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 熱病2日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以蔥豉湯調(diào)下
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陽毒傷寒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小兒眼生翳膜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九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大腸積熱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七
制法 :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 婦人陰脫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以飲送下
注意 : 禁舉重、房勞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陰脫與子門不閉不同,勞則泄而不收
摘錄 : 《千金》卷三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諸瘤血出
用法用量 : 入寒食面5錢匕,水調(diào)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二五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小兒咳嗽
。用法用量 : 每服1字或半錢
,乳食后以白湯少許調(diào)下。摘錄 :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丘松年方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熱毒氣攻眼,翳膜赤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
摘錄 : 《圣惠》卷十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上焦壅熱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以愈為度摘錄 : 《圣惠》卷十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肝熱
,眼生障暈,不能視物。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用熟豬肝裹藥同吃,溫湯送下,不拘時候,1日2-3次。注意 : 忌酒
、面。摘錄 : 《普濟方》卷七十二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 : 黃芩2兩
,白及2兩,麻黃2兩(去節(jié)),漏蘆2兩(真者),白薇2兩,枳殼2兩(麩炒,去瓤),升麻2兩,白芍藥2兩,川當歸2兩,川牛膝2兩,甘草2兩,大黃5兩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時行熱毒而致癰疽發(fā)背,丹疹赤腫
用法用量 : 一云:癰疽發(fā)背等疾服此獲安之后
,宜常服四物湯交和黃耆建中湯,空心煎服,以御未來,恐后再作。未利,再服加芒消3錢。摘錄 : 《普濟方》卷二八三
制法 : 上銼散
。功能主治 : 陰門生瘡。
用法用量 : 煮水熏洗即安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二六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小腸結(jié)熱淋澀
,心神煩躁,口舌干焦,不思食飲。用法用量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
,煎至6分,去滓溫服,每日3-4次。摘錄 : 《圣惠》卷七十九
制法 :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 傷寒熱毒在內(nèi)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以新汲水調(diào)下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處方 : 黃芩1兩,梔子仁1兩
,黃連(去須)1兩,葳蕤1兩,川升麻1兩,蕤仁(湯浸,去赤皮)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斑痘瘡入眼,口干心煩
。用法用量 : 黃芩湯(《圣濟總錄》卷一一○)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三
制法 :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 熱病毒熱不解,口干煩躁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
摘錄 : 《圣惠》卷十七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小兒斑瘡入眼
用法用量 : 用牛蒡子葉杵汁調(diào)
摘錄 : 《幼幼新書》卷十八引丁時發(fā)方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心胸煩熱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摘錄 : 《圣惠》卷四
處方 : 黃芩1兩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10日內(nèi)未得汗
用法用量 : 黃芩湯(《圣濟總錄》卷二十七)
摘錄 : 《圣惠》卷十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傷寒。吐下后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摘錄 : 《圣惠》卷十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化惡血膿汁,活血,調(diào)榮衛(wèi)
用法用量 : 每用1兩半
,以豬蹄煮熟,去蹄,入前藥煎數(shù)沸,通手以綿惹洗癌瘡,直至藥冷為度,洗后使麝香膏貼。春、冬1日1洗,夏、秋1日2洗。摘錄 : 《衛(wèi)濟寶書》卷下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傷寒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
摘錄 : 《圣惠》卷十一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小兒心熱,驚啼
用法用量 : 每服1字匕
,以竹葉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傷寒5-6日
,大便不通,熱燥悶亂。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半
,水半盞,煎至4分,去滓服,不拘時候。摘錄 : 《衛(wèi)生總微》卷七
處方 : 黃芩1兩,梔子仁1兩
,黃連(去須)1兩,葳蕤1兩,川升麻1兩,蕤仁(湯浸,去赤皮)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犀角屑半兩。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眼生蟹目
,黑睛疼痛。用法用量 : 萎蕤犀角散(《圣濟總錄》卷一○六)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三
處方 : 黃芩1兩
,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梔子仁半兩,刺薊1兩,蒲黃半兩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熱病,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 黃芩湯(《圣濟總錄》卷二十九)
。摘錄 : 《圣惠》卷十八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血渴
,飲水不止。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
。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心熱
,吐血不止。用法用量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
,入竹葉2-7片,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后溫服。摘錄 : 《圣惠》卷三十七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眼生花翳不退。
用法用量 : 每服3錢
摘錄 : 《圣惠》卷三十三
制法 :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 風毒攻眼
,磣痛不可忍。用法用量 : 每服1錢
,食后及臨臥時以溫水調(diào)下。摘錄 : 《圣惠》卷三十二
處方 : 黃芩1兩,川芒消1兩
,麥門冬1兩(去心)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乳石發(fā)動,煩熱滿悶,身體生瘡
用法用量 : 黃芩湯(《普濟方》卷二六一)。
摘錄 : 《圣惠》卷三十八
制法 :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 解余毒
用法用量 : 每服1兩,水2升
摘錄 : 《普濟方》卷四○四
制法 :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 熱病后
用法用量 : 每服4錢
摘錄 : 《圣惠》卷十七